分享

实务解析 |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渐华 2023-04-23 发布于山东

本文通过研究集团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及项目执行情况,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指标体系和后评价模型。实践表明,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能够有效支持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引言

在集团企业日常招标投标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如招标资格条件设置不合理、评标委员会构成不合法、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节点和招标程序不合规等,使得项目实施无法得到有效管控。随着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开展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相关工作,集团企业招标采购活动逐步成为监督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因此,建立起统一的招标采购后评价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招标采购行业朝着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的界定

(一)集团企业招标采购的依据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主要依据《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确定招标采购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直至如何确定中标人并签订合同,招标投标全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时间和顺序都有严格而规范的限定,不能随意改变。

(二)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的内涵

目前,国家及各地不断发布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性文件,但一直没有针对招标采购后评价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一些文件中虽提出了“探索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等建议,但还比较模糊,缺乏法制体系顶层设计,相关的实施规范、操作指引也还处于摸索和试行阶段。笔者认为,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工作就是依据招标采购领域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全面后评价方法理论,应用专业的后评价模型,对招标采购管理与实施进行客观、系统地审查、研判,发现并指出制度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合理建议。

受某国有集团企业的委托,笔者最近组织开展了一次招标采购后评价工作,包括后评价指标的设定和评价模型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后评价模型中单项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方法作进一步探索。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图片1

(一)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逻辑模型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应当涵盖项目各方主体和项目招标全过程,并体现集团内部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招标采购工作后评价逻辑模型见图1。

文章图片2

(二)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指标构成的,每个单项指标都应该反映项目所对应的特征,确保构建的后评价模型能够涵盖招标采购项目的所有阶段,可以将其各项量化指标转化为客观评价。

集团企业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可从招标采购战略管理、招标采购活动实施管理、招标采购活动监督管理三个层面确定集团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后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

文章图片3

2.招标采购项目执行

集团企业整体招标项目由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若干个单项项目组成,评价其项目执行情况可从招标前期阶段、公告及文件发布阶段、开评标阶段、定标及备案阶段四个阶段确定招标采购项目执行情况后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

文章图片4

集团企业招标采购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评价模型的构建,关键是运用哪种评价方法,也就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在物资采购、工程项目招标采购后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再对构造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使得后评价各单项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本部分以一层指标为例,详细阐述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后评价模型的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充分了解需要评价的问题因素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首要前提,只有充分掌握各评价准则包含的范围和因素,并弄清楚这些评价准则的隶属关系和关联关系,才能对总目标(项目执行情况M)所涉及的评价指标进行选取及归类,构建出各评价指标相互关联的层次结构模型图,本部分选取图3指标体系中全部指标搭建结构模型图。

(二)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指标针对上一层某一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设定总目标“项目执行情况”为M,再设定与总目标层相连的准则层各指标“招标前期阶段”为C1,“公告及文件发布阶段”为C2,“开评标阶段”为C3,“定标及备案阶段” 为C4。M对C有支配作用,通过评价小组评定在M下指标Ci对Cj的优劣比较,根据层次分析法中规定的1-9标度法(见表1)的内容构建两两比较矩阵(见表2),并计算出每列之和。表2数值的确定方法可采用相关人员调查问卷的形式完成。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将各指标归一化。把表2中每一指标除以其所在列总和,组成两两比较矩阵(见表3)。

文章图片7

计算表3中每一行的平均值,得出每行指标的权重(见表4)。

文章图片8

(三)单层单排序和检验一致性

由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确定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是检验一致性的权衡因素,在层次分析法中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固定值见表5所示,若CR<0.1,则通过检验,若未通过,需继续调整矩阵直至满足所需条件。

文章图片9

(1)由比较判断矩阵表(表2)与特征向量表(表4)相乘,获得赋权和向量;再将每个赋权和向量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结果见表6所示。

文章图片10

(2)计算赋权和向量/特征向量计算结果的平均值λ。

λ值=(4.195+4.208+4.210+ 4.208)/4=4.205

(3)计算CI一致性指标,其中n为第一层指标阶数。

CI=(λ−n)/(n−1)=0.068

(4)通过查询表5随机一致性指标,得到n对应的RI=0.89,那么一致性比率CR=CI/RI= 0.076<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无需再次调整判断矩阵。

(四)综合排序层次(层次总排序)

在做好确定总目标M的C1,……Cn的单层排序工作及权重计算工作后,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完成Di、Ei的单层权重计算及排序工作。

项目执行情况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全部计算出来后(见表7),完成模型构建。

文章图片11

结语

在招标采购监督管理更趋向于事中事后监管的今天,集团企业对于招标采购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实施愈发重视。评价模型构建是否科学合理对招标采购后评价的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各评价主体应根据集团企业项目特点确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以减少因评价模型构建不合理而导致的数据偏差,影响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