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透一些问题的本质,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唯物史观”这个工具

 昵称21405352 2023-04-23 发布于湖南

1912年,教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


在这所学校,教员只读了半年,但留下一篇被国文教员柳潜称为“实切社会立论”的作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商鞅徙木立信论》。

文章开头就写:“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这是教员留下的第一篇完整的文章。全文仅六百字,但老师的批语却有一百五十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还批给其他同学“传观”。

文章很好,但我今天想探讨的却不是教员过人的才气,而是对当时19岁的教员来说,他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民智未开,群众愚昧,不思进取”,而探索救国之道,他是在沿着梁启超开启民智、塑造新民的路子在思考。

辛亥革命后,我们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许多人意识到:先知先觉者们进行的救国斗争之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一个根本原因。

先进知识分子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不是制不如人,也不是器不如人,而是思想文化不如人,救国之道的关键,在于要把注意力转向思想文化领域,主张着重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撰文强调,“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

在《新青年》众多的读者和追随者中,就有教员。他不仅每期必读,还把胡适之和陈独秀奉为偶像。

《新青年》开悟民智,教化青年,但笔者想说的,也并不是教员对《新青年》的热爱,而是教员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救国之道。

他依旧认为“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要改变这种状态,救国之道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1917年8月23日,教员给亦师亦友的黎锦熙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教员开出了自己的救国药方:“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原。本原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

他大声疾呼:“今吾以大本大原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在教员看来,改造中国的本质,就是要改造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

所以,这个时期的教员总是极力推崇圣贤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殷切期待“大哲学家”、“大伦理学家”出世,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世界的重任。

1919年4月,教员离京返湘,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7月,教员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

他不仅是《湘江评论》的主编,还是主要撰稿人,一个月的时间里,教员为《湘江评论》撰稿超过40余篇。

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他写到:“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在《学生之工作》中,他写到:“社会制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

在《民众的大联合(一)》中,他写到: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者”,无非就是“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东西。

在《健全会之成立及进行》中,他写到:今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

如果说五四运动之前的教员一直致力于从精神方面来探讨世界的“大本大原”,很少注意决定精神观念的社会物质基础的话。那么从五四运动开始,教员的思想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和历史。

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实践中,他开始看到过去他没有发现的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开始觉得许多人虽然“办了些教育,却无甚效力”,从而坚定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因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而且“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

民众联合的基础是什么?不是空洞的说教和批判,而是由于有着反抗压迫者的“共同的利益”。

为此,他号召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为减轻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要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从1912年到1919年,教员用了近八年的时间终于明白,中国的根本问题绝不仅仅是民众的愚昧麻木无组织,而是因为旧社会的生产关系让群众受尽剥削。所以,要想真正改造中国,单纯的说教启发民智是行不通的,只有联合民众改革旧社会的生产关系,让民众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才是前提与核心。

后来,教员投身农民运动,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性质就是土地革命,只有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深受压迫的农民群众,只有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放在革命的中心问题的地位上,才有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讲完了青年教员的心路历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笔者还想多讲几句。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社会意识、观点、思想,其背后必然有社会存在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存在决定了这种社会意识,然后这种社会意识才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存在。

如果只强调社会意识层面的东西,只强调观念、思想,忽略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物质基础,那就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或者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就像教员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拥政爱民运动》中写的:“在有根据地的条件下,不提倡发展生产,并在发展生产的条件下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只是片面的提倡艰苦奋斗的观点,是错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