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可能是看了假的龙门飞甲~~

 时空杂货铺 2023-04-23 发布于河北

成化二十三年,在最爱的女人离去的几个月后,朱见深撒手人寰,即使这个女人大他十九岁,即使她没有孩子,可对于朱见深而言,这些都不重要,他要的仅仅是她的陪伴,仅此而已!

毕竟她已经陪伴了他三十八年!

提到“成化年间”一般的关键词都是宦官弄权,民不聊生,以至于一般人想到明朝中叶,就是皇帝昏庸,阉党乱权,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当然主要是受《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的影响。

事实上,大明在之后的万历甚至嘉靖时才埋下种子,直到崇祯时期的不可控制。而不是让明宪宗朱见深背这个锅。相反,明宪宗可以堪称一代雄主。

经过老爹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和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两为太子的朱见深登上帝位时面临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广西的瑶民起义、荆襄流民起义、东北建州女真叛乱、老邻居蒙古骑兵南下掠夺。连江浙,四川都有不同程度的动乱。

这一切甚至比一百多年后的崇祯上台前面临的局面还要危急,至少国内李自成等人还没有起义,蒙古也早已衰败,建州女真还有山海关守着。

内忧外患,狼烟四起,基本就是亡国之相,不仅当时的人这么认为,即使几百年后的今天去看那段历史亦是如此。

这些全部摆在了朱见深的面前,即使他刚刚即位,即使这么多年一直是在恐慌中度日,太子—罢黜—太子—登基,没享受过多久太子的待遇,就要去承担帝王的责任。

两广平叛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广问题,由于之前政治混乱,广西问题已经变成了两广问题,自燕王朱棣打下的越南早在朱瞻基时就已丢掉,广西不能再成为第二个越南。

广西闹叛乱也是历史久远,不过每次官兵一来,叛军就躲进大藤峡中,深山老林,大军无法进入,只能是在外围挠挠痒,等官兵一走,涛声依旧。

要平叛就要先选将,朝中大臣提议韩雍,众人哗然,因为这是刚刚被皇帝贬谪的人,前脚贬谪,紧跟就复用,实在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朱见深思考后,还是决定由韩雍出征,于是十五万大军一路南下!

可在平叛方针上,又起争议,有人主张将大藤峡堵起来,围上个一年半载,里面的人自然就饿死了。这个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随即发往广西,韩雍随后回复表示:大藤峡绵延几百里,地势复杂,不可能全部堵上,并且十几万大军耗在这里,于全国的动乱形势不利,应速战速决,免得耽误国家其他地方用兵。

这个回复送达京城,又是一片质疑,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毕竟就这么点家底,万一大军进山全军覆没,就真要亡国了。到底要怎么选择?这个问题摆在了还未满十八岁的朱见深的面前。

别说十八,就是三十八岁的成年人依然会纠结。可这就是现实,一个微小的差别就可能改变几千里外的战局,甚至大明王朝的未来。

最终,支持韩雍的决定,直捣黄龙!

战果要等到几个月后,不过现在的朱见深同志却没有心思去考虑,毕竟荆襄的流民问题已经愈发的严重了。

荆襄流民

荆襄周围的地区全是崇山峻岭,打从朱元璋开始就列为禁地(不好管理),不准百姓进入,时间一久,就成为流民草寇的聚居地,毕竟犯了事,往山沟子里一扎,随便开个荒就能填饱肚子,而且环境优美,远离城市噪音,还没人收税。

直到明末,流民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也是明亡的一大原因。

流民增多,自然就有人起兵称王,可是主力在两广,剩下的在京师,哪还有多余的兵力去镇压暴乱,于是有人提议:派小股部队驻守关键据点,与叛军周旋,待韩雍平叛两广战事后再来剿灭。

朱见深没有采纳建议,却将京师精锐发往荆襄,并且命湖广总兵协助征讨,力求速战速决,由于京师空虚,命北方沿线守军加强警戒,如有蒙古骑兵来犯闭关不出。

这时韩雍已经扫平大藤峡,斩首叛军两万余人,这边完事,荆襄的奏报也呈递上来,斩首万余人,俘获酋首等三千余人。

南方平定,又将主力调往宁夏,哪里还有蒙古贵族满俊等着要去收拾,元朝灭亡后,其曾祖父率数千士兵归降,明朝就地安置解甲归田,成为当地人口中的“土达”后来势力坐大,成为一股黑恶势力。

基本上和后来的崇祯一样,拆东墙补西墙。不同的是,朱见深补上了!

成化犁庭

明朝中期曾对建州女真进行过数次打击,只是朱见深在位的成化年间打击的最为突出,女真几近灭族,几十年后才得以复苏。

董山,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曾经因在朝鲜混不下去,申请避难,而明朝也是好生相待,缺什么给什么,结果却是不断地侵扰边城,并扬言“复归矣”并且勾结蒙古,阴附朝鲜,而这些背后仅仅是因为明朝给的好处不够!

结果,明朝命朝鲜过鸭绿江联合明军围剿建州女真,董山被擒杀。

朱见深不仅有平乱之功绩,更有抚民之治,两广平定后,韩雍被撤离,改派治乱专家原杰去恢复生产。朱见深知道仗打完了需要的是政通人和,发展经济。

不伦之恋

朱见深最为后世诟病的就是专宠万贵妃,以至于后来的史料也因此事对明宪宗泼了大量污水,可在我看来,一个女人能得到男人,尤其还是皇上几十年忠贞不渝的爱恋,本身就是件值得满足的事情。

当年朱祁镇在土木堡被蒙古掠去,朱见深尚且年幼,皇位由其叔叔朱祁钰暂代,后来由于皇权过于美妙不想归还,废除朱见深太子身份,搬离东宫,这时候孙太后便派亲信宫女去照顾朱见深,以防不测。

几年的时间,使得朱见深对万宫女的感情由姐姐母亲的依赖变成了爱情,以至于朱祁镇死后,朱见深登基也将万宫女封为贵妃,甚至连当时的吴皇后看不过惩罚万贵妃也被废除皇后身份。

后来万贵妃产下的儿子早夭,使得朱见深备受打击,因为他知道以万贵妃的年龄,今后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可即使这样,他对她的爱依旧不变。因为那些年身边陪伴的人只有她!

朱见深如果在完成一系列的伟业后,就此死去,那绝对是一代明君,并成功跻身那些千古帝王的行列,直到后来重用了太监汪直......

不管怎样,朱见深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即使后来任用宦官,也是瑕不掩瑜,经过成化一代的努力,留给弘治君臣的是外无强敌、内无动乱、百业兴旺的太平盛世。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也不会有后来的“弘治中兴”。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时空杂货铺
知识分享,我们只做经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