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时空杂货铺 2023-04-23 发布于河北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中原常年征战,使自秦始皇时期被蒙恬击败的匈奴,羽翼渐丰,日渐强盛。

西汉开国,汉高祖刘邦为解除北方威胁,三十万大军亲征,后酿成“白登之围”,败兵而归。从此无力抵御匈奴,只得以宗室公主和亲,并送去大批财物,换取边境安宁。

即使这样,匈奴也依旧是“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众。”

文景之治,韬光养晦,至汉武帝时期,卫青奇袭龙城,拉开反击序幕,至霍去病“封狼居胥”为止,匈奴已无力南下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汉匈冲突也开始转向西域方向。

汉宣帝在位时(汉武帝曾孙),匈奴内部权力斗争,分为五个单于争夺王位,最后剩下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

这两人本是兄弟,他们的父亲即位时,贬黜了他哥哥宠爱的妃子,致使其心怀记恨。匈奴的风俗是老子死了,儿子继位后要迎娶先皇的妃子,哥哥死了,弟弟要迎娶其妃嫔。

老单于死后,怀恨在心的妃子联合弟弟发动政变,呼韩邪和郅支便纷纷逃离,后来弟弟呼韩邪单于依靠岳父家的势力重夺王廷,哥哥没有好岳父可拼,便在其手下打杂,后来日渐羽翼丰满,自立为王,与弟弟展开争夺。

弟弟呼韩邪单于不是对手,于是想到投靠汉朝,但口说无凭,于是将儿子送到汉廷,充当人质。随后哥哥郅支单于也将儿子送来。

这对于精通政治手腕的西汉朝廷来说,处理方法简直驾轻就熟——均待之优厚。

虽说一视同仁,可弟弟呼韩邪单于可不这么想,毕竟实力弱,干不过哥哥,那就只能加大筹码,投老本进去,先后两次一个人进汉朝觐见。表示臣服。

眼见弟弟降汉,郅支单于认为其不会返回,便将呼韩邪的地盘全部吞并,可那边已然是拜了码头,岂能没有作为?真当大哥是纸糊的!于是汉朝派兵护送呼韩邪并收复失地。

在得知汉朝大力支持弟弟后,郅支单于愤怒了:凭什么帮他不帮我?我的儿子也没少交啊!

看来争宠,不只是女人的专利。

他不知道的是,大国对于小国间的争斗,自古就是强则打之,弱者捧之。当然这也不能怪郅支单于,毕竟没啥文化,没读过中国历史。

愤怒归愤怒,但郅支单于脑子还是很清楚的,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汉朝交锋,于是派出使者进贡,表示我也愿意内附,并要求遣回之前充当人质的儿子。

这边使者一到,汉朝就开始讨论,议题不是送不送,而是把质子送到什么地方。有的人认为郅支单于不是真心内附,将人质送出塞外即可。

由于护送质子的是卫司马谷吉,谷吉表示:既然已经养了这么多年的质子,要送就送到单于王廷,如果仅送出塞外,就表明了汉朝不再交好,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如果作为使节的我出现什么意外,那郅支单于必不敢继续留在边塞,定会远离,那我的牺牲也能保边境数年之安宁。

汉元帝表示同意,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去竟是一语成箴。

果不其然,刚一到达匈奴王廷的谷吉等人便被杀害,郅支单于也知道彻底与汉朝撕破脸,况且那个内附的弟弟每天过得不亦乐乎,为避免被两方夹击,决定远遁西域。

正巧西边的康居向郅支单于求援,想合力攻打乌孙,双方一拍即合,前往康居,由于怕西汉派兵前来征讨,连夜奔逃,部众死伤多数,到达后只剩三千余人。

虽说极端害怕汉朝报复,但一到康居,郅支单于反而有恃无恐了起来,当然他也的确有狂妄的资本,毕竟离汉朝万里,天高皇帝远,再说即使来了,自己可是大名鼎鼎的游牧民族——跑得快!

在这种心理下,郅支单于数次捶打乌孙,并和康居国王结盟,双方互娶对方的女儿(不知道这辈分要怎么算),康居国王打算靠着这个靠山威胁各国,但没想到自己确是赔了女儿又折兵,郅支单于看着势力壮大,越发狂妄,觉得康居国王给的礼遇少了,便杀害其女儿等显贵,又征发康居百姓修筑城池,命令大宛等国每年进贡。

汉朝虽知谷吉等人已死,但由于路途遥远,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出征,于是三派使者到康居要谷吉等人尸体,郅支不仅羞辱来使,还一边上奏汉朝:说什么我愿意归附,不仅归附,我还派儿子作为人质呢!

郅支单于,尽管狂妄吧!因为不久的将来,将有人彻底的打败你。

陈汤,山东兖州人,从小家中贫困,靠乞讨借贷为生,有时借的钱补不上窟窿,也会赖账,因此被乡人所鄙视。

但陈汤有个好习惯,便是看书,从事后的发展看,应该不看那些心灵鸡汤,比如:别低头,发冠会掉,不转不是汉朝人等等。估计各种《XX兵法》看得多。并且学识渊博,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几年后到长安求职时,富平侯张勃欣赏其才华,向朝廷推荐了陈汤。

估计张勃也没想到,此人日后会立下传世之功勋,要是知道,准把自己女儿或是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女儿,许配给他。

按理说,童年凄苦,好不容易遇到贵人,就等着分配工作了,没想到老天跟他开了个玩笑——父亲去世!

以孝道著名的汉朝,这事是绝对要回家奔丧的,而且要是不守个几年,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孝顺,但眼看到手的官职就这样飞了,陈汤不甘,所以没有回家。

这下可炸锅了,大伙都知道你老爹死了,你却不回家,想干啥?这就有点欺负文官的智商了。

于是文官纷纷指责,皇上也认为举荐不当将陈汤下狱。后来好在有人说情,陈汤也得到官职——郎官,也叫侍从官,平时干点守卫门户的警卫工作。

对这个职位,陈汤显然是不满意的,郎官这个职位仅仅是初入官场,以后升不升迁难说,自己没有背景,想改变命运就只能剑走偏锋,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于是几年后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后作为西域都护副校尉与甘廷寿出使西域。

陈汤到到西域后,了解了郅支单于的情况后,认为应该对其采取行动,虽说汉朝边境无烽火之灾,但自先皇以来确立的西域秩序将会崩坏。

郅支单于已然在西域称雄,西域诸国虽无力抗衡,可也指望汉朝出面,况且汉朝不对之前使者的死没有任何行动,就势必难以阻止西域诸国归顺匈奴,之前努力打下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养虎为患,应先发制人!

这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因为陈汤等人只是行政人员,并不是战场指挥官,没有兵权更没军队,后勤补给更是一无所有,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也是损失惨重。

还是先跟上司商量吧!甘廷寿听完陈汤的话后,也觉得不能养虎为患,对于陈汤的建议深以为然,但想到没有朝廷旨意,不能擅自行动

况且,如果没有授权,一击失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甘廷寿主张上奏朝廷再定,领导说了上奏,自己的计划再完美也没用。

陈汤陷入了两难。

年少时的困苦,乡里人的嘲笑,西北塞外的苦寒,难道就真的到此为止了吗?真的不能立不世之功业了吗?

也许陈汤的喃喃自语感动了上天,冥冥中机会来了!甘廷寿突然卧病不起,而且一连几天。正职有病,副职自然就是一把手,他决定赌一把——先斩后奏!

于是,陈汤以都护名义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在车师(吐鲁番)的屯田军,并向西域诸国发布征召令,这些国家平日被匈奴欺负的各个心怀愤满,一听说汉朝给他们做主收拾郅支单于,纷纷派兵助战,之前被打的最惨的乌孙出力最多。

大军既定,只待出征。而卧病多日的甘廷寿听到消息后,吓得从床上跳了起来(廷寿闻之,惊起,欲止焉!)

开弓没有回头箭,各诸侯国都已经参与进来,如果停止就变成外交事故了,况且,一旦消息走漏,自己也要玩完。此时,已没有退路。

于是陈汤怒发冲冠,手握剑柄,厉声警告廷寿。甘也知事已至此,自己一人无力阻止,况且自己是顶头领导,出了事自己也是难逃干系,只能上贼船,一路到底了。

两人一面向长安上表“矫诏之罪”,一面将四万大军(联合国军)分为两路,从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进军康居。

默默无闻如陈汤者,开动了大汉王朝久久没动的战争机器,从此,刀枪出库,马下南山!

由于“联合国军”中有不少当地人,对地形自是了解,况且距离康居距离较近,致使当这支军队出现时,郅支单于还没反应过来,茫然中派遣使者前来询问:汉军所来何事?陈汤的回答也很幽默:单于您曾说这里环境恶劣,想要回归大汉,觐见天子,皇上怜惜您,故派我率军来迎。

虽说茫然,郅支单于也没傻到乖乖出城,再次回话说,不劳将军费心,吾等准备好后自会动身前往云云。

最终,陈汤不想再跟他废话,最后通牒,你们快点决定,我们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粮草无多(快点决定是真的至于人困马乏则是迷惑)

话说到这份上,那就打吧!城上数百守军披甲而立,不断对着汉军挑衅:有种的过来!

陈汤这边也没废话,张弓便射,弓箭如雨点般射向城楼。

土城外面是两道木城,匈奴守军负隅顽抗,与汉军对射,不仅如此,郅支单于全身披甲在城楼指挥作战,不知道是为鼓舞士气,还是真没人了,居然让自己的一群小老婆用弓箭向城外射箭。

可振奋士气也是要看实力的,四万对三千,自是守不住,乱箭中,一箭射中单于鼻子,妻妾也纷纷中箭身亡。

战斗持续到午夜,此时两道木城尽毁,破城在望,却半路杀出康居骑兵,话说这康居国王,不知是脑子不好使,还是被匈奴打怕了,不但自己受郅支单于欺压,连自己女儿都死于其手,这时候居然还派援军支援!

陈汤毕竟冷静异常,一面派人抵挡骑兵冲击,一面派人环城放火,火光之中,汉军士气大振,前排将士举盾推土,破城而入(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拆迁强推),康居骑兵见大势已去,纷纷遁逃。

汉军攻入王宫,军候假丞杜勋砍下单于头颅,并发现汉使符节和谷吉所带的帛书。

几日后,郅支单于首级送至长安,汉元帝命在各国使馆区悬挂,宣告天下。

汉匈战争从汉高祖的和亲,到卫青霍去病的反击,直到陈汤方才画上句号。此后,呼韩邪单于,看到仇敌已死,更加惧怕汉朝,表示希望成为汉朝的女婿为大汉守卫北方边境。

之后,王昭君出塞,北方边塞再无兵患,直到王莽篡权,天下大乱,汉光武帝刘秀起兵逐鹿中原,匈奴也无力再次南下。

而陈汤也因生活作风问题(贪财)被人弹劾,被发配敦煌,汉哀帝时方被返回,后老死长安。

一生仅此一战,对为将者来说,是悲哀的。但一举立下不世之奇功,又是无上的荣耀!

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

“明犯强汉者,所远必诛!”越过千年,依旧激荡在国人耳边。

尽管后来命运多舛,但其才气、果敢、谋略,如一颗璀璨的将星划过千年前中亚的那片星空。

名将陈汤者,受万世之敬仰!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时空杂货铺
知识分享,我们只做经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