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飞和粟裕将近40年的渊源,为何叶飞只对粟裕指挥的这场战役称赞

 君临天下100 2023-04-23 发布于湖北

林彪粟裕都有战神的称号,两人更是毛主席的左膀右臂,粟裕在南,林彪在北,一南一北开拓解放区域,为新中国的建设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若真的要将两位战神拿出来比较一番,还真分不出个高下,但就单拿解放战争时期来说,粟裕率领三野部队歼敌245万,林彪率领四野歼敌180万,从这来看粟裕要比林彪更胜一筹。

为什么说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比林彪更胜一筹呢?这要从歼敌数量、作战风格、作战难度、作战谋略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用数据说话,解放战争时期爆发的第一年,也是较为艰苦的一年,这一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46个整师队伍,由粟裕指挥的歼灭了29个,超过半数。发动歼敌2万人以上的战役11次,粟裕指挥了6次,发动歼敌3万人以上战役8次,粟裕指挥了4次。后来从解放战争第二年到渡江战役前,除了三大战役和太原战役之外,解放军发起歼敌2万人以上的战役35次,粟裕指挥了10次;歼敌3万人以上的战役20次,粟裕指挥了8次。从解放战争的开始到结束,第三野战军共歼灭245余万人,第四野战军共歼灭180余万人,从数字上看,粟裕略胜一筹。

其次论两人的作战风格,两个人的作战风格可以说是大为不同,粟裕的指挥风格大开大合,酣畅淋漓,他认为只要有一点胜的希望,就会开打,打了很多恶仗,险仗且被列为经典战役。反观林彪,打仗小心谨慎,要将战场局势分析透彻之后,认为有七八成胜的把握,他才会谨慎进攻。

解放战争第一年,第二野战军刚刚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元气大伤;北边的晋察冀和晋绥军区、山东野战军均遭遇战败迷;林彪在保卫四平战役中一退再退,整个解放战争的开端不尽人意。而当时粟裕指挥的部队却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佳绩,孟良崮战役更是获得毛泽东的夸赞,直称没想到,淮海战役以60万对80万的巨大敌我差距吞下一锅夹生饭。

林彪曾表示佩服粟裕打的神仙仗,林彪从来不看别人的战报,唯独会细细观摩学习粟裕的战报,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粟裕捷报连连打出来不少的精彩之仗,可谓是独领风骚,林彪与之一比是稍逊一筹。

再次看作战难度,在1946年的6月16日,毛主席下令东北战略军区的军政大权都由林彪负责,并且给他安排了邓林、高岗等人作为其左右手,在指挥上有绝对的话语权。1946年10月15日,毛主席下令华东野战军的军事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但是粟裕接受陈毅的统一领导,粟裕的指挥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在战役中陈毅完全配合粟裕的军事指挥,但就指挥权来说还是林彪的自由度更大。

粟裕打的仗大多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环境非常险恶,其大多打的是以少胜多,以劣胜强的仗,多为险仗、恶仗。而林彪指挥的四野战军,集中了全军精锐干部的支持,更是有苏联的帮助,又远离蒋介石的地盘。解放战争爆发之前四野的兵力已经在解放军部队内有绝对优势。从环境和对抗难度来论,林彪的先天条件优于粟裕,而粟裕在更劣势的环境中打出多场神仙仗,显然技高一筹。

最后论作战谋略,粟裕有两次通过其敏锐的洞察力向中央提建议被采纳,这两次建议改变了战争的进程。第一次是解放战争爆发时,中央制定了一个进攻性的外线方针,此方针以当时解放军的军事水平来说难以取胜,于是粟裕建议先打苏中,再打淮南的内线作战方针。毛泽东支持了粟裕的建议,并由粟裕指挥,利用内线作战方针,创下了苏中七战七捷的佳绩,打开了解放战争的局面。

第二次是1948年1月,粟裕接到中央要其指示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而粟裕又提出建议:暂时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该建议又一次改变的中央的军令。1948年6月至7月,由粟裕组织指挥的豫东战役胜利,变了中原战局,推动全国解放战争的战局由进攻转向决战。

粟裕两次提出的战略方针,都是在战局的关键期提出来的,并由毛主席同意后向军委提出,得到了上下一行的拥护,这在近现代史上能两次改变中央重大军事决策的人,仅粟裕一人,可见,从作战谋略上比较,粟裕是压过林彪一头的。

不过上述的对比也仅限于解放战争时期,两位开国将军的赫赫战功无法拿来进行生硬的比较,两人各有所长,也没必要一定分谁强谁弱,都是我国的战斗英雄,令人倾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