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姥姥的大智慧:委曲求全

 求财若渴 2023-04-23 发布于河北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句话现如今已经被发展成为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口头语。主要被用于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见到了大场面,眼界大开的场景。

刘姥姥不像自己的姑爷那样死要面子活受罪,刘姥姥所谓的“拉硬屎”。更不像一些文人墨客倡导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要坚持所谓的气节、尊严。她屈身像贾家求助了,为五斗米折腰了。

看这段很多人都只看到了笑谈的部分,甚至像贾家的人们一样笑她老土,笑她的低微,但是很少有人看到刘姥姥的大智慧。

首先说贾家倒下之后,树倒猢狲散,一些往日来往密切的高官贵族,有的急于撇清跟自己的关系,有的甚至落井下石。而这时候刘姥姥挺身而出,不惜卖房子卖地,也要将王熙凤的女儿给赎回来。这里体现的是她的知恩图报,大仁大义。这里暂且不细说,因为我认为她的大智慧在这里体现的还不够。另一件事,才是更好的说明:

刘姥姥像贾家求助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家人的生计,她宁愿自己装傻充愣,只为博贾家的千金大小姐们一笑,进而能够换些银两解决生计问题。我想她的内心应该也是不愿意去的,她也是有尊严的,但是她能够为了家人的性命委曲求全,面对富家小姐们的取笑、捉弄,能够消除负面情绪,放下自己的尊严成全一个家庭的幸福。这里才是真正能够体现她豁达胸襟的地方。

古人常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玉碎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名节,不顾身上承担的责任,通过一死要了名节,但是死后于自己至亲的生活不管不顾,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像刘姥姥这种为了家人集体的性命牺牲自己的名节才是大智慧,大义。在她面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和苍白。历史上也不乏这种为了家国、集体忍辱负重而保全团队的例子,我认为这种人才更应该被称道,被纪念,而不是为保全名节一走了之的人。

生活中,夫妻之间的冷战,孩子和父母的冷战,其实正是将尊严看的过重的体现,为了自己的面子,让自己的家人至亲,忍受着冷眼,孩子感受不到幸福,跟刘姥姥一比,这是多么不理智的行为啊。

我们总在求佛,其实佛就在自己的心中,在于自己的开悟,在于主动修行,也就是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剪去自己的不足,勇于作出改变。只有自己能够彻悟,认真的过好眼前的每一天,才不枉来这短暂的人生走这一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