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计2023年全球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出货量约超150万片,同比增长有望超2倍

 SAMadu0skmu7h7 2023-04-23 发布于广东

核心观点  

  • 2022年全球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出货约为43万片,同比增长翻倍;预计2023年全球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出货有望超150万片,仍将实现超2倍的增长。

  • 竞争格局:全球XR行业硅基OLED出货量中,索尼独占鳌头,占据78%市场份额。

  • 产业瓶颈和挑战:市场规模较小、材料体系不完善以及较低的生产良率与较高的成本。


XR(VR/MR/AR)头显中,显示技术众多,包括Fast-LCD、OLED、硅基OLED、LCOS、LBS/DLP、Micro LED等多种显示技术。其中,Fast-LCD以其性能和超强性价比,主要应用在VR/MR头显中,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XR头显用面板出货中,Fast-LCD占比高达94%。

而硅基OLED,在VR/MR和AR中均有应用,VR/MR应用中,为满足沉浸感和宽视场角的需求,对硅基OLED面板尺寸要求较高,通常大于1inch;目前由于技术、良率、成本等诸多限制,出货量较少。而AR头显应用对硅基OLED尺寸要求不高,基本小于1inch,因此AR头显是目前硅基OLED在XR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2022年全球XR头显用面板出货中,硅基OLED占比约为4%。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2年全球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出货约为43万片,同比增长翻倍,增量主要来自消费AR头显市场的出货带动。2023年随着苹果将发布搭载硅基OLED的MR头显,以及消费AR头显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在这些积极因素影响下,硅基OLED出货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出货有望超150万片,仍将实现超2倍的增长。

图片

竞争格局:全球XR行业硅基OLED出货量中,索尼独占鳌头,占据78%市场份额

从近眼显示面板出货的竞争格局(不包含军工用产品出货)来看,目前可以量产硅基OLED的厂商依然较少,主要来自索尼(Sony)、爱普生(Epson)和视涯(Seeya)。其中,爱普生主要供应旗下AR头显品牌使用,外销较少。以下将对索尼和视涯进行具体分析:

图片

索尼(Sony)

在消费XR头显用硅基OLED面板领域,索尼具有绝对领先地位,2023年全球出货量市占率高达78%。技术方面,索尼拥有十年以上的自研经验,产品规格、技术能力均居全球领先地位。索尼的硅基OLED面板制造均是in-house完成,拥有全流程的研发、技术、制造能力。晶圆部分来自日本熊本工厂供应,采用12英寸晶圆;OLED制程则来自日本东浦的3.5代OLED产线。2023年苹果将发布的第一代MR头显,采用索尼供应的硅基OLED显示器。目前索尼的硅基OLED产能规模较小,未来扩产计划尚不明确。中国大陆诸多硅基OLED面板厂商积极布局和投资,以及韩国面板厂商SDC、LGD的加入,未来索尼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视涯(Seeya)

视涯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较早进入硅基OLED面板领域的企业之一,专注于12inch晶圆,具有独立晶圆设计、OLED器件研发、设计、制造的能力。一期产线于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封顶,目前已正式投产,2023年1月完成验收产能6K wafer/月。视涯的产品覆盖0.32-1.03inch,产品应用包括消费电子、行业应用,主要出货产品为0.49inch(1920*1080,1800nit)等,多应用于AR消费眼镜,客户包括Rokid、大疆、华为、努比亚、小米等。2023年,视涯1.03inch面向VR/MR的大尺寸产品也逐渐开始量产出货。除了硅基OLED显示器,视涯也为客户提供显示、光学一体化解决方案。2023年,随着多个客户产品量产销售,预计视涯的全球出货市占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其他厂商

除索尼和视涯外,布局硅基OLED面板的厂商还有很多,包括包括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竞争格局复杂。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不完全统计,全球有20家企业已涉足硅基OLED面板产业,其中除eMagin、奥雷德(Olightek)、MicroOLED、国兆(Guozhao)等主要面向非消费市场,其他均面向消费市场。

图片

产业瓶颈和挑战:市场规模较小、材料体系不完善以及较低的生产良率与较高的成本

市场规模较小

硅基OLED由于像素尺寸很小,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显示,尤其适用于VR/AR设备等需要高密度显示的产品。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2年全球XR头显出货量为1010万,与主流消费电子仍有着巨大差距。由于市场空间有限,需求规模较小,产业链各环节难以迅速发展和降低成本,限制产业发展速度。

配套材料仍不完善

硅基OLED需要的材料体系和产业链仍不完善:晶圆背板方面,由于产业规模较小,尚无专用的晶圆产线,整体良率较其他晶圆产品偏低。OLED制程中,硅基OLED目前采用的是AM-OLED通用的材料体系。而硅基OLED由于像素尺寸小,通过的像素电流较小,对有机材料体系的光电响应速度要求比现有材料体系更高,现有材料体系难以完全满足硅基OLED产业需求。但硅基OLED市场规模较小,材料需求规模有限,材料厂商进行专用材料体系的研发积极性较低。

良率较低,成本偏高

此外,硅基OLED面板的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良率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硅基OLED生产工艺虽然可借鉴AM-OLED,但由于使用硅衬底及像素尺寸小等特殊性,其生产环节中包括硅衬底清洗、ITO沉积、有机层蒸镀和产品封装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尤其是产品封装工艺,对产品寿命和良率影响很大,是硅基OLED生产中良率最低的环节之一。

总之,硅基OLED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扩大市场场景,完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技术工艺与良率水平,成本才有可能快速下降,产业才能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