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有时也像一头扎进生活里。

 冷暖时光 2023-04-23 发布于河南

网上有个段子,说作家余华把悲伤留给别人,把欢乐留给自己。而诗人海子把欢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别人。

这个对比蛮有意思。人们总说文如其人,这两位偏偏对此做出了完全相反的注解。

海子归去,终止了他的悲伤,但他清澈乐观的作品却为世人传颂。而欢乐的余华带给人欢乐气息,他的作品,却有着深情的悲伤悲悯。

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好的作品都会带给人对抗这操蛋世界的勇气。 

很有幸,最近读了三本好书,分别是麦家的《人生海海》和余华的《第七日》和《在细雨中呼喊》。

三部小说有异曲同共之妙处,于细微的个人命运中,见诸时代之共痛,让人含泪咽下生活里大大小小的苦,来维持生命意义这一宏大命题,从而滋生出活着的勇气和决心。

那些文字,伸出了魅惑的双臂,将我紧紧拥抱,看得我啊,几乎夜不能寐,世界之大,于我何干,有好书读就够了,世界之小,与我何干,有好书读就够了。

一、《人生海海》:在人生的最低谷,唯有活着,才是勇气最好的证明。

《人生海海》的故事悲怆凄凉。

麦家以冷峻的手法,书写了一个残忍的故事和人生。

上校以其发自内心的善良,极强的个人能力,顽强的信念,在凶险的战争环境下残存下来。他上战场,做内应,除汉奸,当军医,救无数人性命,战功赫赫,前途璀璨,却因格外疼爱的两只猫不能随时带在身边而舍弃一切浮名利䘵,回到故乡,颐养天年。可是上校最终毁在几个少年手上,为了隐藏身上的秘密,他不得不再次犯罪,逃亡,被举报,入狱,最终疯掉。

读到林阿姨照顾上校那一段,不觉心酸而泪眼婆娑。上校因为自身的原因,与林阿姨深爱,却无法走到一起。而误会纷起的恋人,凭着一腔热烈的爱,跨越漫长岁月,找到了已经失去心智的上校。随后义无反顾地精心照料上校,上校离世,林阿姨随他而去,实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自我誓言。

她结束自己人生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爱情。

在战场上和战争中缔结的爱情坚固如铁,任凭多少的风波,误会,隔膜,都无法阻断。

这是那个时代难得的一抹真情和爱意。

《人生海海》带着那个混乱时代的烙印,将曲折离奇以及稀有的温情脉脉写在了上校传奇又不易的人生里。

时代的大浪翻滚而来,除非你是弄潮儿,否则,任凭你十八般武艺,在时代的裹挟下,也不过是一声叹息。

十几岁的红卫兵,何以如此癫狂,让这我想起电影《女性的谈判》中一段关于十三四岁孩子的描述: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年龄,他们有着莽撞的冲动,浑身上下满是精力,还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导致冲突和受伤,肆无忌惮的情感,以及不太充裕的经验和大脑发育,不能让他们充分理解和辨别以及他们语言和行动的后果,他们需要足够的爱和耐心,需要规矩和教育。

当然了,红卫兵缺乏教育和爱是表象,大环境的泥沙俱下才是造成上校命运的根本原因。

悲剧不本该发生,但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下,悲剧的又何止上校一人呢!

而作为旁观者小辈人“我”,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一生。“我”几度失去活着的信心和勇气,但前妻的那句:“人生如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一再鼓舞着“我”,令“我”度过那些漫长而无望的岁月。

《人生海海》构思精巧,人物命运的起呈转合,有着前后的连贯与呼应,读来过瘾而感叹连连。

但我仍然只能称之为一个故事。

因为随后,我读的是余华的《第七日》和《在细雨中呼喊》。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余华的文字,表达和故事,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广袤的的探索和滋养。

二、《第七日》:现代社会现形记

《第七日》虽然以怪诞奇幻的笔调,写了一个鬼魂离世后七天的经历。但《第七日》所呈现的生活,几乎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它尤如一记重磅炸弹,撕开了看似繁茂温情世界的虚伪面孔。

主角杨飞身世悲凉,遭遇离婚后,养父又身患癌症。养父在最后的日子里不辞而别,杨飞耗尽全部钱财,却没能找着他。他在餐馆吃饭,看到报纸上前妻自杀的新闻。此时,餐馆里正起火灾,杨飞万念俱灰,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他在这场火灾坍塌的房梁里丧了生。

杨飞要去火葬安息却没有墓地,没人给他买墓地。他游荡在阴阳两界,回看往生过去,不觉悲从中来,倍感生命如尘如屑。

除了主人翁的个人命运和孤独之外,书里描写了诸多现代社会的现象,比如卖肾,比如出轨,比如强拆,比如以权谋私,比如官员吃饭打白条,比如火灾集体丧生以及后续新闻报道的虚假,比如医疗事故的遮盖,比如原生与继生家庭的悲欢离合,冷暖时光,比如房价、墓地的疯狂天价。

《第七日》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副现代社会底层生活的画卷,写尽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丑陋与不堪,毫无保留,赤裸裸,俨然是一部现代社会现形记。

而余华细致的表达,时时处处让人读出一种控拆和愤怒感。

大抵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这种认清现实的清晰感和这般凛冽的刀剑感。

三、《在细雨中呼喊》成长纵使这般疼痛,人生依然值得用心来过


可能更趋从于自己所处的年代,《在细雨中呼喊》尤得我心。

那些少年时代的孤独,不解,沉郁,忧伤,那些尤如书中同样的细微情愫,那些沉睡的记忆,在这本小说的呼唤中,全部苏醒了过来。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早期作品,不如《活着》、《许三官卖血记》传阅更广,但是这部作品曾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享誉整个世界文学史。在这部作品里,余华写出了艺术和人性相通性,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成长话题。那些成长中必然经历的困惑、孤独,徘徊。

在余华的笔下,残忍和悲悯同在。

如果说看《活着》你不忍细读,却又被富贵的遭遇吸引,看完肝肠寸断。那么看《在细雨中呼喊》则是拿一把小刀,无意识地在心脏上划下一条又一条细细的伤痕,然后消化,自治,治癒,然后,再来一次。直到细小的心脏在一次又一次的折磨里,达到承受的极限,百毒不侵,成长为强悍有力,能够跳动的顽强心脏,然后,带着这种强健,走向迷茫而危险,又充满诱惑的未来。

作《在细雨中呼喊》写了长成人的“我”,回忆过去成长中的故事。“我”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以客观,冷峻,毫无情感的独特视角回看了祖辈、父辈、兄弟在残酷恶劣的条件下,相互争斗、争夺生存空间的故事。

父亲恶劣野蛮,自私残暴,成为周遭人恶梦般的存在。

祖父在老去后,似乎成了被卸掉四肢的困兽,在未知的暮年里,孤单地争夺最后的生命权。

哥哥遗传了父亲的野蛮,却还残存着一丝人性。在父亲几度欺负妻子后,带着新仇旧恨,割掉了父亲的耳朵。

对于生命,余华说:“除了生命,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对于家庭可有可无的“我”,在孤独的少年时代里,急切地寻找友情,几度折戟,又几度收获。虽然遭遇了某些朋友的背叛,但同样又有一些稀世珍宝般的忠诚。无论是年龄大“我”的苏宇对“我”的照料,还是“我”对年纪小的鲁鲁的关爱,都如同一股生生不息的火苗,在友情里升腾,烘干彼此湿漉漉,孤零零的孤独内心世界。

只是这忠诚的友情太短暂了。在苏宇死去,鲁鲁远走后。世界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个。对于友情,余华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生活。

而“我”和哥哥对冯玉青懵懂的情感,经过了细细长长迷蒙不明的日子后,终于清晰明朗了。冯玉青起伏不平的命运,从人人仰慕的姑娘,成为遭人唾弃的弃妇,她一人带着儿子,以皮肉生意谋生,她野草般的生命以及结局令人惋惜。

对于冯玉青们的生活,余华说:阳光是很想照到这里来的,是山把它半路上劫走了。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对于整个孤独的成长,余华说: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 

阅读是唯一内在成长方式。而好的小说令你的精神世界丰益,它会在你失落无望时,令你生出丝丝坚韧的勇气,一头扎进生活的风雨里。


也许你还想看: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是少数人的霍乱,多数人的理想

《喇蛄吟唱的地方》: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亭亭世间一君子,千古绝唱到今朝古

“文妖”李碧华——爱恨情仇的文字世界

张爱玲:一种小我的圆满

张爱玲:任是无情也动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