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史:清军攻扬州,史可法发檄文召集援军,只有一位将领率部赴援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3-04-23 发布于湖北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四月,清军在多铎的率领下兵围扬州,强敌压境之下的扬州城岌岌可危。

当时,南明首辅史可法奉命督师江北,在清军的紧逼下退守扬州。

扬州是南明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防线,扬州不保,清军就能渡江南下,直驱南明国都南京。


为保扬州不失,史可法不得不传檄各地,希望带兵将领们能带兵援助扬州抗击清军,但最后,却只有一位名叫刘肇基的将领带着四百军士赴援扬州。

扬州城破后,刘肇基及其麾下军士,是少有的成建制抵抗清军的中坚力量。

刘肇基,籍贯辽东,本人出生在明朝时的南直隶治下,刘家是将门世家,刘肇基成年后,世袭正四品指挥佥事的军职,最初在山海关总兵尤世威麾下效力。

明崇祯七年清军入关时,刘肇基随尤世威在宣府抵御清军,立有战功,后又随尤世威部南下跟农民起义军作战,因功升游击将军。

崇祯八年初,尤世威部败于农民起义军,尤世威因此被罢官,其余部被分为两股,其中一部由刘肇基统辖,开始了独自领军的生涯。


崇祯八年下半年,刘肇基率部跟随援剿总兵官祖宽追讨农民起义军,他们带领的部队全是边军出身,骑兵多且战斗力强,在祖宽的指挥下多次击败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联手都没能打赢祖宽、刘肇基所部。

崇祯九年,因祖宽、刘肇基所部骄横跋扈,经常闹事还不听指挥,被负责在中原一带剿匪的五省总督卢象升“遣之入秦”,划拨到在陕西负责剿匪的三边总督洪承畴麾下。

崇祯十一年,因清军入寇,刘肇基单独率部驰援山海关,“竟坐前罪解职”,这就是他跟着祖宽闹事被翻旧账了,朝廷令其戴罪立功。

在这次清军入寇期间,刘肇基又因固守永平立下战功,不但官复原职,清军退走后,还因功升任副总兵,真正成了军中大佬。

崇祯十二年,在洪承畴的举荐下,刘肇基又升任“分练总兵、署总兵官、都督佥事”,负责在宁远练兵及驻守。

崇祯十三年,刘肇基随洪承畴于松山、杏山跟清军大战,因明军战事不利,刘肇基被洪承畴解职。


被解职后的刘肇基离开辽东,回到其所属都司所在地北直隶三河闲居,也因此躲过了“松锦之战”时明军的惨败及大逃亡。

崇祯十五年,清军再次入寇,无官职在身的刘肇基毅然率领三百家丁跟随明军正规军一起作战,参与了抗击清军的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刘肇基率三百家丁跟着明军往返数千里,参加大小数十战,作战悍不畏死,战后,刘肇基的家丁仅存十六人。

刘肇基无官职在身,依旧愿意报效朝廷,终于还是被崇祯皇帝看在眼里,也有了复起的机会。

崇祯十六年,崇祯皇帝本来准备任用刘肇基镇守湖广,并负责湖广一带的剿匪事宜,但因筹备兵马钱粮期间,湖广很多地方就被农民起义军攻陷,本来想调拨给刘肇基的边军也因辽东方面兵力不足无法调拨,所以,刘肇基未能成行。


崇祯十七年,刘肇基“加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受崇祯皇帝委派,到南京负责练兵。

南明弘光朝建立后,史可法被马士英排挤,被迫督师江北抵抗清军,已经好几年没有参战的刘肇基主动要求跟随史可法到江北抗清,“请从征自效”

到江北后,刘肇基奉命到邳州跟清军作战,在邳州跟相持半月,逼退清军,解了邳州之围。

随即,清军兵临扬州,史可法广传檄文求助各路军头入援扬州,史载“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只有刘肇基率四百军士赶赴扬州参与守城。

清军正式开始攻城后,史可法无计可施,清军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破城而入。


刘肇基本来负责镇守北城门,清军攻进城后,刘肇基“率所部四百人巷战,格杀数百人。”

扬州城被围和城破期间,因史可法无力召集援军,扬州城内的守军本就不多,而且,史可法无统兵作战经验,无法有效整合城内守军,城内守军其实是一盘散沙,城破后,他们或者逃窜,或者只能自行组织作战。

刘肇基所部虽然兵不多,但在当时的扬州城内已经是少有的成建制的抵抗清军的部队了。

但偌大一个扬州城,区区四百人的抗击只能是势单力薄,随着清军越来越多,刘肇基及麾下四百将士也逐渐无力抵抗,最终,刘肇基和这四百人一起,全部战死于扬州城内。

明末清初时期,为明朝效忠奋战至死的将领很多,刘肇基和四百部下只是其中的一滴小水珠,但在扬州保卫战时诸军不援的情况下,刘肇基所部的行为就相当难能可贵了。


从刘肇基的生平经历能看到,他称不上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名将,但他也是位敢战的将领,不管是跟清军作战,还是跟农民起义军作战,而且,他也没有如左良玉般养寇自重的想法和行为。

在当时,一名将领不谋己身退路,还敢战、愿战,就相当难得了。

刘肇基虽然为官几起几落,可明朝到底没有负他,他同样有忠义之心,以自己的战死回报了明朝。

参考文献:《明史》《明朝档案总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