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长寿果

 新用户8249cTO6 2023-04-24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215







小时候我家里后院子有两棵桑葚树。东邻居后院有一棵。西邻居大门口左边有一棵,特大的桑葚树。对门后门外有一对三百多年的桑葚树,人称它是巷子里的桑王。
桑树属于落叶的乔木,树皮呈黄褐色。树叶呈卵形,边缘呈锯齿状。细细的枝条可编织篮子。树皮是造纸原料之一。树身是建筑材,叶子可做饮食茶。难怪人们称赞桑树全身都是宝,美称“活化石”“东方神木”“长寿果”“神仙叶”,一点也不为过。
桑树5月份开花,6月份就能看到满树枝的青桑葚,像绿色翡翠。7月份,桑葚开始变粉红色,像鲜艳的玛瑙,果子成熟后就成了紫色,真像透明的一簇簇水晶。我与伙伴们经常采摘桑葚。想上哪个树很随便,把爬树成为家常便饭。果子甘甜,汁液醉人。我们的小手变成紫色,嘴唇好像涂了一层紫色化妆品。有的伙伴爬树把裤裆都磨了一个洞洞,惹得大家哈哈哈大笑。
桑葚还可救人的命。
很久以前,天旱遇灾,有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儿子生活很艰难。有一天,儿子为母亲摘桑葚充饥,准备了两个瓷碗,一个放熟果让母亲吃,一个放没有熟好的自已用。巧遇一位战将路过桑葚树下面,问小伙摘桑葚干嘛。小伙回答保母亲和自己的命。战将一听,小伙还是个孝子,送给他一条羊腿。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
桑树栽培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字形。周朝的时候采桑养蚕己是普遍。
据《本草纲目》介绍:桑葚含有花青素、硒元素、白藜芦醇。对人体具有强身、美颜、补血、生津止渴、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便秘有益。对糖尿病患者可以降血糖,对三高有效。
有一位朋友,他患糖尿病十年。聊天的时候,得知他每次检测血糖都是7一8个加号。我让他喝桑叶茶,坚持常年喝,现在的血糖保持5个加号以下正常了。又告诉他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看一些关于健康类的书籍,尽量少用药,药是药三分毒。
如今有人在工棚里栽一两亩桑树,为了赶市价,售价不菲。有些企业深加工产品桑葚酒、干果、果酱,口感独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巷子里昔日的桑树已经很少了。回忆起桑葚的酸甜美味,不由自主地在流口水。
文/李冬花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那年的冬天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玉秤砣的故事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母亲做鞋的木楦子

【大荔文学·评论·李冬花】秋的感悟—读官华老师诗歌《秋》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李跃峰小记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喜欢养鸡的奶奶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哎呀!饭碗长腿了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老宅有棵石榴树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双泉药王祠札记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淡泊名利的好医生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忆马行健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二姐的桃园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岁痕墨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麻雀(外一篇)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世界是一封情书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岁月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水让我悟出智慧,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选择自已的路(外两篇)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木匠师傅给我的启事(随笔三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为妈妈洗脚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大荔同州湖(外一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二爷拍的老照片(外两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我家的风箱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心灵的窗口(外两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三月荠菜赛“灵丹”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记忆深处的乡村鸡鸣

作者简介

李冬花,民间收藏家,大荔县家忆博物馆馆长,大荔县诗词曲学会秘书长。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