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蕃茄、 黄花菜生产技术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4-24 发布于北京

蕃茄,又名西红柿,是最主要的蔬荣品种之一,以其果实为食用部分,不仅可熟食,还可当水果鲜食,色鲜味好,营养丰富。

蕃茄喜温怕霜又不耐炎热。露地栽培一般将定植期安排在晚霜过后,幷将生长与开花结果的主要阶段尽可能安排在蕃茄要求的适温季节(月平均温度为21-24℃)。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蕃茄的栽培季节各不相同,为了达到周年生产及供应的目的,除利用保护地进行冬、春及秋延后栽培以外,露地栽培还分为春幕茄,夏蕃茄,秋蕃茄。这三类中以春蕃茄为主要。

春蕃茄的栽培,华北地区一般在一月下句或二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20-25克,播种床面积为3平方米左右。蕃茄播种后,苗床要保持在日均温18-20℃,土温以保持在15℃以上为宜。在具体管理上,播后要注意保温、增温,增加覆盖和争取光照。有70-80%的苗出土后,就要进行通风锻炼,加快发育速度,提早现蕾;眞叶露心后把苗温提到秧苗生育适温。苗出齐后要进行2-3次的间苗,在幼苗出现第三片眞叶进行分苗,即将苗床上的幼苗疏植以促使进一步生长。幼苗在2-4片真叶时开始分化花芽,为防止在移植过程中破坏机系,影响花芽分化,最好在花芽分化前移植一次。在定植前7-10天进行囤苗,即将每株苗带上3寸见方的土垞启出换放在一起,不浇水放置3-4天。

器茄在定植前要整好地,一般精期地深度为25-30厘米。蓄茄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辣椒、土豆等茄科作物轮作,因器茄需肥量大,要施足施好基肥,一般每亩施肥量10000-15000斤的堆肥或厩肥,50-100斤的过磷酸钙,20斤钾肥。定值要适当早定,一般在霜后,约为四月下旬。定植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水稳定值法,即按预定的行距在定值地上开4寸架的沟,沟内引水,水未渗完栽茄苗于沟中,待水渗完后用土封沟;(二)开沟栽苗,与前法相似,只是先栽后上水,水渗后围土;(三)平畦栽苗,即全哇栽完后用明水浇灌。定植深度以地面与子叶相平为宜。定植密度应根据品种、整枝方式、留层数等因素来决定。一般小架早熟的密度大些,大架晚熟的密度小些,这些密度可在每亩6千-3千株间变化。

蕃茄枝叶繁茂,其蒸腾系数为800,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但生长初期需水量小,春蓉茄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这时土温倘低,浇水量应适当控制。缓苗后,及时中耕保墒,以后连续中耕2-3次,中耕可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还要进行一定时期的蹲苗,蹲苗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品种而定,中、晚熟品种要长些,早熟种要短些。蹲苗结束后,结合追肥浇催果水。到结果盛期,一般4-6天浇水一次,使结果期土壤相对含水量80-90%,要防止土壤忽干忽湿,以减少裂果的发生。

肥料的施用要配合浇水进行,底肥不足的地块,在浇缓苗水时每亩施入稀粪水1千斤或化肥30-40斤;盛果期需肥量大,要不断施肥,一般要施2-3次,每次每亩追化肥20-30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在生长期间,也可采用叶面喷肥法,例如用1-2%过磷酸钙或十倍水的草木灰浸水液喷布叶面1一2次,对促进早熟和秧苗健壮有效果。

蕃茄是牛蔓生的,一般需要搭架綁蔓,使蔓立伏于架上,以加强通风透光。此外,还要整枝、打权或摘心。整枝就是,保留主杆,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摘除其余侧枝;打权,就是及时去掉不必要的侧枝或腋芽;摘心就是蕃茄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摘除顶芽。

蕃茄的病虫害较多,病害主要有晚疫病和病毒病,虫害主要是棉铃虫。晚疫病主要危害叶,茎和果实,可用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治;病毒病要通过轮作倒茬,选育良种,培育壮苗等法综合防治;棉铃虫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酒。

蕃茄果实要在成熟期收获,对于需要运输的可提早收获;种果要充分成熟。

黄花菜的食用部分是花蕾,可鲜用或制干用。花蕾的干制品为黄色或黄褐色,似针状因而又称金针菜。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富含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糖分和矿物质。鲜菜所含的营养成份比干制的更丰富。其花蕾干制后,耐贮运,对调节淡季供应有重要意义。

黄花荣属于宿根多年生植物,具有耐寒、耐热、耐荫性,对土质要求不严。除大面积种植外,也适合与果园间作,还可利用村旁、路边等零星土地进行生产。

黄花菜栽植后,在精心管理下,可连续采收20-30年,但一般10年,最后20年需更新一次。如果第一次栽植或因衰老须更新,则在9-10月间将母株掘起后进行分株栽植。行距以1.8-2.8尺,株距1.2尺左右,每穴10-15株为宜,穴架4-5寸。栽后应先施些有机肥或速效性氮肥然后再覆土。

一亩老菜地仅能分株繁殖3-4亩,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因而可宋用种子繁殖。播种前要选充实而饱满的种子,用20-25℃的温水浸8小时然后播种。

栽植后一、二年株丛矮小,地面室系大,要在行间作其它矮生蔬菜,这样可以经济利用土地,增加收入。间作时结合其它蔬菜中耕松土1-2次。不间作时,每年4-5月要中耕松土一次。

施肥可分冬肥和追肥。冬肥应在地封冻前或解冻后立即进行,每亩施1万斤堆肥或肥,以促使根系生持,满足分蘗的需要。追肥分三次进行:春季发苗前施催苗肥,每亩农家肥5000斤、施后翻入土中。如果农家肥不够,可于春苗土出后每亩施硫酸铵30斤,过磷酸钙100斤,如再配上100-200斤菌肥,效果会更好;五月间施薹肥,这次追肥需要重施,用量可占到总追肥量的40%,即花蕾刚刚抽出时,结合中耕每亩施氮肥30斤,钾肥20斤,过磷酸钙50斤;六一七月间花蕾采摘期施追花肥,要以速效肥为主,以延长花蕾采摘期。

黄花荣虽较耐早,但抽薹开花期不可缺水,以免引起大量股营。应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幷中耕除草。灌水以早晚为好,中午地温高,灌水对黄花荣生长不利,采收期间暴雨以后天气骤晴,地面热蒸气易使花蕾脱落,可以天晴后立即浇水一次,以缓和气温,减少落蕾。雨天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黄花荣朵收完毕,花薹已经枯死,冬苗旺盛生长前,要尽早深挖晒土,以消灭杂草,减少病中害,提高十壤料力。由干新荣楼年年上移,所以要常培土护根。培土最好是用肥沃的园土或粪土,每亩3000-4000斤。

黄花荣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等,主要虫害,红蜘蛛、蚜虫和地老虎。叶枯病,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铵,石硫合剂等防治,锈病可用敌锈钠1斤加水250斤防洽,防治虫害方法与其它蔬菜相同。

黄花菜的采收、蒸菜、晒菜是一项紧张、细致的工作,与品质关系很大,要做到适时。及时。采收期一般在6-7月间,先后约40天时间。要在花蕾充分成长采摘,否则影响产量。而充分成熟的花蕾一般是黄昏时开放,因此在黄,开花质量变。收时应做到轻、巧、细、快,不留开花荣,不播坏幼营。

宋下的花蕾,须当日蒸哂,以免花蕾自行开放。蒸制的方法,是把花蕾放入蒸笼中蒸8-10分钟,至花蕾呈金黄色即可。蒸得过久,色译发红、发粘,火候不到,则花蕾发白,风味不好。蒸过的花蕾,曝晒2-3天,以手捏紧随即放开后花蕾不成团,颜色呈淡黄褐色,含水量约14-15%,即可貯藏。如遇下雨,可烤干、或将鲜花蕾用盐水浸泡24小时取出晾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