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 菇 粤菇是一仲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和、、、种养物质。同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全世界有74个国家种植蘑菇。我国对蘑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上海最早,现已普及十六个省市,以福建省产量最高。 一、生物学特性 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构成。菌丝体由许多绒毛菌丝组成。其功能是分解培养料,幷从中吸取养分,故称之为营养器官。绒毛状菌丝生长发育形成菌丝体,进而扭结长成菇蕾,然后渐渐发育成伞状肉质的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伞和菌枘组成,是蘑菇的食用部分。菌伞腹面初被菌膜包着。菌膜破后露出菌褶,残留在枘上的膜叫菌环。菌褶能生产孢子。随着孢子的成熟,菌褶颜色由粉红色渐渐变为黑褐色。它像高等植物的种子那样,在适宜条件下便发芽长出菌丝,再形成新的子实体。故称之繁殖器官。蘑菇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要求是不同的,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孢子散发的适温为18℃-20℃,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3--25℃。栽培蘑菇的培养料,含水量以50%为宜,PH值在6.8-7之间 二、栽培技术 种好蘑菇的关键是发酵堆制优质原料,适时进房播种,科学地进行水分、温度和通气管 (一)培养料发酵:以1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例。堆料开始时,先辅5寸厚的麦秸、稻草或棉壳,堆宽7尺,长38-42尺。再铺1寸牛粪。单用棉壳时可撒一层豆饼、尿素。这样一层层堆,直堆到4.5尺为止。第二层开始适当撒水,越往上撒水越多。堆顶呈牛园形以利排水。当堆内温度达75℃-80℃左右经6-7天,温度开始下降时要进行翻堆,水不足时适当加水,边翻堆边加入10%石膏粉。再隔7天进行第二次翻堆,6天后再进行第三大翻堆,边翻边加入0.5%过磷酸钙。 (二)原料进房、播种:原料发酵后用塑料布覆盖4-5小时,即可运料进房。关闭门窗。每1000平方尺床面用敌敌畏2斤和6%六六六粉3斤,点燃熏一夜,打开门窗,待药味敌失后进行翻格。铺平料面,待温度下降到22-25℃时即可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株行距 3寸左右,每平方尺用菌种一瓶,播后5-6天进行检查,若有缺穴及时补上。 (三)菇床管理:播后20天左右,当菌丝长到培养料2/深度时,及时复土。复土后进入子实体培养阶段。这个时期关键在于调节水分、温度和通气量。粗土粒上床后第二天开始嘴水使土粒达到无白心,不顶手。5天后复细土粒幷喷水至手捏偏后开裂,含水量18%。粗土上床半月,应喷大水一次。播种40天即可出菇。前期喷水每天每平方尺8钱-1两。当大批蘑菇如黄豆大小时,每平方尺喷水量增加到1-2两。细土粒含水量20%,粗土粒含水量18-19%。一直保持这种温度到大批采收。蘑菇进入越冬期,应及时加温保持菇房温度在75℃左右,每5-6天喷1-2次水,以保持继续出菇。春季气温多变化,菌丝生活力差,喷水要轻而勤。低温来时,做好保温工作。 三、宋 收 当蘑菇长到标准大小时要及时采收,过大水质量差,幷影响小药生长。采兹时如菇密,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担住菇盖,轻轻旋转采下,勿伤周囧小菇。如菇稀,用手投下即可。宋菇前不要喷水,否则采下易变色,质量下降。采菇后要及时挑除菇床上的老根,空穴处补上土块,以利下一批菇生长。 药材怀牛膝 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主产河南怀庆,故又称怀牛膝;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亦产。以根入药。 一、生物学特性 牛膝为深根植物,主根最长达一米左右。种子发芽率与生长年限有关。一年生植株结的种子。俗称“蔓苔子”,生育期短,质量差,发芽率仅10-20%;二年生所结种子,俗称“打子”,生育期长,质量好,发芽率可达70-80%。生产上一般都用“打子”,供繁殖用,“蔓苔子”发芽率低,早花,一般不用。 牛膝喜温和气候,不耐严塞。生长期间如遇低温,生长缓慢。种子在21-23℃,播后4-5天提苗;如调度降低,则延级发芽。成年植株能耐-15℃低温,稍加覆盖能越冬,但气温降低到-17℃,植株大多数受冻死亡。 牛膝喜较干燥的环境,在向阳、排水良好、土壤较干燥的地方栽培,有利于主向地下深处生长。土壤水份多,地下水位高,对其生长发育不利,主根短小,多分又。 牛味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在重、性土壤下栽培,生长发育不良,根细短,多分叉,品质低劣。 二、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宜选砂壤土,但壤土及土砂也可栽培,要求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在前作收获后,立即深耕50-60厘米,翻耕时施足基肥,然后灌水,使土壤沉实,等表土稍干,即可碎土作哇,眭宽1.2米,哇面要求平整,以待播种。 (二)繁殖方法:书膝用种子繁殖。七月上旬前后播种为宜。过早,地上部分生长快,且易早花,品质差;过迟,植株生长矮小,发育不良,产量低。播前可将种子用20℃温水浸泡12小时,捞起晾干后便可播种。一般朵用撒播,播后轻轻搂土,使种子被土覆盖。覆土不能过厚。每亩播种量约0.5公斤。 (三)、田间管理:1、间苗: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距以6-7厘来为宜。苗高15厘米时定苗,行株距为15-18厘米。2、中耕除草:一般结合间苗定苗进行2-3次。中耕要求浅锄,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封行后一般不宜中耕。3、打顶;株高50厘米左右时,及时打顶或摘除顶端花序,以免开花消耗养分,影响根部生长。打顶要进行1-2大。 4、施肥:生长期中,施肥1-2次,多在间苗或定苗后进行。亩施人粪尿900公斤,如基肥充足,以后可不追肥。5、浇水:浇水应先小后大。苗期到8月上旬以前,浇水可小些,以利主根生长和下扎;8月上旬以后,灌水可大些,促进主根发育;收获前还须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以利采挖。 三、禾收 (一)留种:留种母株应单独培育才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因此在收获前,应根据品种特性选留种株,剪去种根下部,只留30厘米长,重新埋入地内,翌年4月上旬起土栽到留种地里,果实成熟后割下果枝,晒干股粒,装收布袋咛藏。一般15-20棵种株的种子,可供一亩地播种。 (二)、采收:采收时期以下霜后到封冻前为宜。采收时,首先割除地上部,再从地的一端开沟,然后依次破土取根。一般亩产鲜根600-800公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