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休楼里的睦邻党建,京城社区的幸福邻里——支部书记杨贵仁纪事

 京都闻道阁 2023-04-24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季阳林、杨永春

支部建在楼里和支部建在连上,要求不同,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如何做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工作,这是北京市丰台区军休第33所第二党支部书记杨贵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党支部共有150多位师团职退休干部党员,都住在海丰家园小区3号楼里。2020年底党支部建立后,杨贵仁就和其他4名支委商量,明确工作目标,即:跟党走,促和谐,邻里亲,环境美。两年多来,杨书记带领大家共同努力,二支部成员的精神面貌和3号楼的邻里关系、周围环境有了明显改变,得到军休干部们的好评。2021年二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杨贵仁受到党总支的奖励。

杨贵仁书记的特点是:“实”和“直”。
“实”——对党忠实,做事扎实,为人诚实。他认为,有感恩之心,才会有满足感,过好养老生活。他特别认真地落实党总支的要求,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 抗疫防病、防火防骗等相关文件和要求发到党支部微信群,让大家学习执行。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中,通过组织党员向党旗宣誓、党史知识问答、领取一张“红船票”、请一等功臣于志刚同志上党课等形式,启发大家忆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员们不愧为受党教育多年的优秀骨干,支部的通知和安排,大家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参与,有些同志写出学习体会,在支部群里交流。一张“红船票”是通过重大事件介绍党的百年历史的小视频,杨书记转到了支部群,引起大家兴趣。领取了“红船票”,都很高兴,称赞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好。
杨贵仁曾长期在海军航空兵某部担任直升机领航员、团领导,多次立功受奖评为先进,爱人王玉芬支持他工作被评为青岛市“好军嫂”。后来,杨贵仁被调到政治机关。他深知“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是党支部一项重要职责,把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做好支部工作。
2021年5月,在防控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期间,为方便大家,热心公益的党员建议成立互助理发室。杨贵仁书记马上表示支持:“好,地下负一层支部会议室可用。”好邻居们纷纷响应,捐推子、剪子、白大褂、椅子、小圆桌、空气净化器等,5位老同志报名当理发员。不到一周,3号楼互助理发室开门迎战友。

为了使理发室有个独立的房间,杨书记多方协商,决定收拾利用地下负一层一间渗水的空房。杨贵仁书记和张洪顺副书记跳进隔壁狭窄的排水井房,张副书记弯腰徒手淘有二尺深发黑的臭水,清理飘浮物、淤泥,杨书记一小桶一小桶的通过窗子往外传递,其他同志接力配合运出地下室。解决了渗水问题,几名党员骨干又用大白涂料把这个房间粉刷一新,从此理发室有了固定场所。
3号楼的一位老大姐80多岁了,曾长期做小学教育工作,邻居亲切称她王老师。她看楼里许多同志为大家做好事,感到不过意,也想尽点义务,主动提出想义务为学龄前儿童办个“小课桌”。但经统计,3号楼没有一个孩子符合条件,这个“小课桌”还办不办?报告杨书记,他毫不犹豫:咱们楼没有,其他楼欢迎,以我看,还是办。很快,3号楼前一张长条桌和一个小四方桌围满了小朋友,王老师准备了本子、消毒纸巾等,耐心地教孩子们怎么握笔,怎么写好12345,怎么写自己名字……家长们都很感谢王老师。有位老同志写诗:教的都是小海娃/不分彼此你我他/义务辅导六龄童/境界高尚格局大。这是对王老师的称赞,也肯定了杨书记的担当。
为改善居住环境,3号楼清除了约200多小推车碎石、砖头、水泥块、钢筋条等建筑垃圾,杨书记出了大力;几位骨干用砖头、石子镶小路,杨书记推着小车,一些老干部和家属跟着捡石子;节日在楼前挂灯笼、彩旗,杨书记踮起脚跟拉线;今年栽种美人蕉、黄杨、冬青,杨书记干在前,看到党支部的通知,能来的都来了。种美人蕉时,两位坐轮椅的老同志也到场鼓劲,激动地说:看着你们干活,高兴。大家在说说笑笑、高高兴兴中,刨坑、埋种、培土、浇水。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三四倍、绿叶衬红花的美人蕉,将成为3号楼更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3号楼前的小竹林已有雏形,许多同志做出了奉献。人们还记得,有一次移栽翠竹,天气闷热,杨书记和几位老同志开沟、挖坑,栽种时茂密的竹叶围绕,个个浑身是汗,像被大雨淋了。
杨贵仁书记对人诚实,帮人所需。他把所里发的书籍、慰问品等送到行动不便的同志家中,帮助买菜买粮,慰问住医院的同志。一位老大姐一人住在小区,疫情期间突然阳了,住进了医院。杨书记用电话给她解心宽,帮助开中药、西药。春节所里发的油粮等慰问品,他帮助领回,送到老大姐家中。

一天夜间10点多,一位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干部突发心脏病,杨书记叫上老伴和张洪顺副书记及时赶到家里,并请来楼里四位老干部,一边帮助端水、拿药、处理呕吐污物,一边借轮椅。等120急救人员赶到,杨书记和另一位老干部分别开车,赶往医院。4位同志代为挂号、办住院手续、交费、购买入院必须品,忙前忙后。这位生病的老干部腿抽筋,一位老干部帮助按摩。躺在楼道推床上比较冷,一位老干部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给盖上。
什么叫亲人?二支部这些党员就是亲人,他们没有血源关系,但关爱战友、帮人所需胜似亲人。
当其子女赶到,发病的老干部已转危为安,四位送医急救的同志才放心地返回。这时,已是凌晨两点。
几次类似情况,老干部们第一时间找杨书记、张副书记。
以诚待人,以诚相报,同住一幢楼,感情越来越深。今春,两位老同志离世,大家在支部微信群里纷纷以花圈、烛光等形式表示悼念。三月初召开支部大会前,全体同志起立,向因疫情等原因离世的十几位战友默哀三分钟。逝者家属感到支部好,邻里亲,心里温暖。
杨书记的“直”,是正直、耿直,敢讲话,不怕得罪人。楼里有一户儿子在此居住,夜晚喝酒大声戏闹,影响邻居休息,杨书记打长途电话,请户主老干部教育子女。有一位老干部的儿子在楼道给电动车充电,杨书记予以批评制止。有的住户在楼道放置杂物易燃品,他见到就说。个别同志言论不当,杨书记提出批评,不讲情面。

在杨贵仁书记带领下,二支部和3号楼的同志关心集体,互相帮助,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有几位亲邻把楼东侧拐角避风处的地整平,铺上砖,摆上捡来的桌椅,让人们既晒太阳又可聊天、娱乐,大家亲切地称其为 “阳光角”;有两对80多岁的夫妇邮购树苗植小树20多棵,其中两棵桂花树用了920元;有20多户把家中共30多盆花草搬到楼前,供大家欣赏;有位同志担心理发室门槛高会拌人,默默用水泥抹成斜坡形;有一天有位住户在微信群里说:突然没煤气了,做不了饭。邻居们有的帮助联系,有的烧了一壶开水送上门……
做的都是平凡事,事事传递爱。心中有爱个个亲,人人促和谐。3号楼的同志“见面打招呼,坐下聊一聊,互相帮助成风气,笑声朗朗同步调。”有位老干部自豪地说:“我三生有幸,能在3号楼养老。”
今年4月6日,是二支部住在昌平养老院的老党员祝文敏90岁生日,杨书记想,虽有微信联系,但已有一年多没去看他了。90大寿,没有亲人在身边,肯定孤独,我们应该去看看,去祝贺。
杨书记,您想得好啊,党支部就是党员和群众的亲人,应该多关心!
他向刘微所长报告,刘所长马上称赞,表示同往,物业派人派车一起去。祝老见7位同志专程来贺耋寿,特别感动。祝寿视频发到二支部微信群,大家看到祝老身板硬朗,声音洪亮,都很高兴,一个接一个地发帖祝老人家生日快乐,健康长寿。祝老几次回帖,表示感谢。
杨贵仁书记常说:二支部80岁以上的老同志多,他们有许多困难我没有顾及到,许多工作没有做好,但我会尽力,给大家一个好心情。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