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制——豨签草

 书香漪梦a 2023-04-24 发布于湖南

别名:

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珠草

主要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禁忌:

对本品过敏禁用

别名:

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珠草

主要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禁忌:

对本品过敏禁用

孙桂波

医典专家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153篇,主持课题30余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

概述

作用功效

豨莶草(xī xiān cǎo)是一味祛风湿热药,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

豨莶草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豨莶草辛、苦,寒。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寒能清解,入肝、肾经,药力平和。既祛风湿、通经络,又清热解毒、降血压。生用性寒而清解力强,制用寒性减而清解力缓。善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络,治痹痛肢麻、中风不遂或脚弱无力,无论寒热皆宜,兼热或血压高者最佳,属热者当生用,属寒者当制用。生用又清解热毒,治疮疡肿毒及湿疹瘙痒亦宜。此外,治高血压肢麻者也可酌投。

主要含豨莶四醇、生物碱等成分。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等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豨莶草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气微,味微苦。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豨莶草的?

《新修本草》:“味苦寒,有小毒”。“主热,烦满不能食,生捣汁服三,四合”。“豨签,叶似酸浆而狭长,花黄白色,田野识之”。“猪膏莓,叶似苍耳,茎圆有毛,生下湿地,所在皆有。”

《本草图经》:“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者。”“兼主风湿疮,肌肉顽痹。”

《履巉岩本草》:“医软瘫风疾,筋脉缓弱。”

《本草纲目》:“豨,生捣汁服则令人吐,故云有小毒;九蒸九暴则补人,祛痹,故云无毒。生则性寒,熟则性温,云热者非也。”


九制豨莶草的制作过程

我们都知道中药的使用,不单单是将药草直接放入药炉里煮,更多的中药是需要炮制的,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九制豨莶草如何炮制,豨莶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豨莶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区,具有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酸足软,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九制豨莶草的制法一:1、将所有药材一同放入酒瓮中,加酒密封浸泡;2、每天搅拌1次;1周后每周搅动1次;

3、1个月后余滤取上清液,药渣压榨过滤,合进滤液·4将红糖用少

量白酒加热溶化,过滤,和入药酒坛内,搅匀;5、静置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主治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酸足软,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干久痹体虚患者最宜。九制豨莶草的制法二:药材,九制豨莶草712克、防己110克、海风藤80克、炒苍术80克、千年健80克、陈皮80克、威灵仙80克、杜仲80克、油松节80克、当归80克、川牛膝80克、伸筋草80克、川断80克、熟地黄80克、桑寄生80克、茜草80克、炒白术80克、防风80克、狗脊80克、木瓜80克、秦80克、独活80克地枫皮80克、川芎80克、制乳没80克、红花80克、玉竹130克、肉桂60克、麻黄20克。做法:1、前29味,共入酒瓮中,加酒密封浸泡,每天搅拌一次,一周后每周搅动一次。

2、浸经月余滤取上清液,药渣压榨过滤,合并滤液。3、取红糖4~5千克,用少量白酒加热溶化,过滤,和入药酒坛内,搅匀,静置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