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屈萼同志(三)

 鄂中京山 2023-04-24 发布于湖北
曹武任职 力斗顽敌
抗日战争中后期到中原突围前,屈萼同志曾先后四次到京北县曹武地区工作。曹武地区是我京北县根据地的“大门”、“前沿”,也是敌寇、伪军、顽军势力相互交错的地区,主要聚居着王、曹、杨、唐四大族群。劣绅多。没有一定魄力,很难打开局面。屈萼同志来到曹武地区任职期间,紧紧依靠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先后扩建了三个区中队,为主力部队输送了有生力量。他在这里任职期间,为保护人民利益,竭尽全力打击日、伪、顽反动势力,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战斗。
1941年3月至9月,屈萼同志任曹武区游击大队长兼区中队指导员。当时京北县所处的形势是国民党第五战区正对我边区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我党也正在积极准备抗击这次国民党的蠢动,屈萼同志的主要任务是组建区中队,整顿抗日人民自卫队和基干民兵,组织抗日武装破坏京(山)皂(市)公路沿线曹家场至九里岗一段的路面和通讯线路。配合新四军五师主力打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组建区中队时,县委分配了十几支步枪,同时屈萼同志发动群众,从群众家中收集到了几支国民党败兵遗留的步枪,加上基干民兵原来装备的“独子枪”和“撇把子枪”,组织起了五十余人的区中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实战锻炼,为五师警卫团输送了新的战斗力量。
他还领导整顿了抗日人民自卫队和基干民兵,当时各大队仅有三五支步枪,其余都是土枪、撇把子枪,这些队伍只能做一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的事情。经过严格的整训,玉皇庙、毛家坡、梅花岭、顾场四个乡的基干民兵大队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战斗队伍。当1944年日寇为扩大占领区破坏我京北抗日根据地时,这几个基干民兵大队成为长期围困侵占曹武街的伪军部队的重要武装力量。
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屈萼同志任曹源联乡办事处主任。当时地方的封建势力非常强,“茶会(保皇党)”等反动会道门活动猖獗,而且这些反动势力与永兴镇、九里岗日伪据点关系密切,国民党也暗中设立了伪乡公所并开展活动,各保的保长都被封建势力把持,而靠近山区的一些保成了“三面政权”。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开局面,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屈萼同志首先将梅花岭作为基地,开辟源泉镇乡的工作。一面率领武装部队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伪势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统战工作,召集保长、士绅会议和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战场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并与保长、士绅们约法三章。经过统战工作,争取了一些有民族正义感的上层人士如王修广、曾兰堂等人与我党合作,动员了一批青年人参加革命工作。我党在此地站住了脚,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下一步就将召开人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权。就在这时候,国民党对我边区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2年7月,据已获得的情报,匪六纵队可能推进到曹武街一线。为了与县委取得联系,屈萼同志带领分区委、办事处行政人员及乡政府干部、乡分队暂住顾家冲下湾。晚八时许,遭到国民党军队喻士勋一个营的突然袭击,他指挥乡分队抵抗,以两个班轮流掩护,沿着后山向东撤退。在撤退过程中,除部分行政人员被冲散外,乡分队无一人伤亡。部队撤出后,停留在曹武街北土户岭,等待失散人员。第二天天刚刚亮,就被敌人咬上了,在这次战斗中,部队再次被冲散了,后来仅在燕家岭集中了十余人、枪,带回县委后,编入县指挥部二连。事后知道,这次遭敌袭击,是由于三青团骨干分子、汉奸雷本元的告密。1943年,屈萼同志参加审理处决了雷本元等五名首犯。
还有一次,屈萼同志率领一个班前往大罗关畈开展统战工作,途中遭遇50多个敌人包围,他沉着应战,向战士们传达命令:“不要硬拼,要选择敌人火力薄弱点冲出去。不能让他们抓住!”虽敌众我寡,经过激战,部队仅以牺牲一人的代价,安全撤出。
1942年12月至1943年7月。屈萼同志任曹武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区中队指导员。时值我军刚刚打退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曹武区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均有日、伪、顽势力盘踞,这几股反动势力经常出动,骚扰破坏我抗日根据地。东面是许友祥、赵力文两股土匪;西南有芦继道匪徒;中心区则遭到了匪首曹勖部的浩劫,亟待恢复。当时,区里没有一支枪,没有一个兵。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屈萼同志来到后,即开始发动群众,动员乡里的青年人参加区中队,同时在各基层重建党支部,整顿基干民兵,维护中心区的社会治安。
1943年3月,县委决定在曹武区开展锄奸运动,指定屈萼同志配合县公安局开展工作。他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抗日,坚决打击消灭最顽固分子,处决伪三青团团长乔子元、反动会道门头子、许友祥秘书王立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3年3月下旬,根据地内出现了两起怪现象:一个是张跃武、张绳武突然从随县回家,但又不公开露面,行踪诡秘。二是曹武民办小学的毕业生一夜之间大部分逃走了。这两件事引起了县委重视,决定由公安局长程少康负责调查此事,由屈萼同志和孙世英同志协助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缜密调查,查清二张是三青团的负责人,受国民党派遣,到我根据地以升学为诱饵,煽动引诱根据地青年逃往国民党统治区。确认了事实后,逮捕了二张,经过审理,准备结案上报,突然日伪派部队来袭击,屈萼同志立即派出区中队进行阻击。为防止主犯逃脱,他们三人研究,将本案的五个主犯处决了。事后了解到,此次日伪军袭击,目的就是想抢回这些人犯。敌人在得到人犯已被处决消息后,也就退去了。此后,他们把有重大嫌疑及与本案有关人员带回根据地中心—向家畈,抓紧内审外调,用三个月时间结了此案。
1944年12月,屈萼同志任曹武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区中队指导员。此时,日寇在太平洋战场失利,中国抗战也正在逐步走向胜利的阶段。新四军五师主力消灭了盘踞在曹武街的伪皇协军一个团,抗日战场的形势大好。此时也可以说是曹武区各项工作发展的全盛时期。
1944年,京北县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旱灾,这时的中心任务就是领导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度过荒年。区委全体干部每人每天节省半斤粮食,支援灾区,不足部分,靠挖野菜、捞水草、摘树叶和着部分粮食充饥。另外,屈萼同志还带领干部开荒种地,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卖柴换油盐;自己动手染布做棉衣,在祠堂设供应站,在顾家冲设休养所、被服厂。他们不但自给自足,还上缴500银元支援兄弟区。他组织区乡干部到地主富农家宣讲抗日民主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催促地主富农交公粮,有的地主软拖硬抗,就发动群众和他们斗争,迫其交出粮食。经他和区乡干部同心协力开展工作,依靠群众共度时艰,胜利度过了灾荒之年,重灾区没有饿死一人,没有背井离乡逃荒的。在平安度荒的基础上,动员群众安排好1945年春耕,确保1945年全区的稻谷丰收。
增强根据地经济基础的同时,还要加强军事和统战工作,不断压缩敌伪活动范围。经过奋战,争取国民党秘密派到源泉乡的乡长冯德中和乡队副瞿国伦与我们合作,恢复我军对永兴镇北部的控制。屈萼同志还率领区中队在京皂公路两侧依托武装工作,大力进行政治宣传和统战工作,使得汤池、九里岗、永兴镇的日伪军轻易不敢走出据点。就是离敌据点很近的邓李乡、五福镇也建立起了抗日民主政权,还向五福镇派出了武工队。一直到抗战胜利,在曹武区基本完成了新区的民主政权的建立。曹武区一共有35个保,除有意留下6个保仍由维持会收粮款外,其余29个保仅一面负担,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激发了群众支持抗战的热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