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23-04-24 发布于四川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世界读书日
读书,其实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正如世界读书日的主旨所言,它不会拒绝你,不会打击你,公平地为每一个阅读的人带来知识,带来底气。
或许你也会疑问,即便如此,通常来说,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读书能给我带来什么?
其实,你根本无需纠结这个问题。读书的好处,多到你想象不到。只不过它带来的好处并不像金钱那样可以量化
那么,具象一些说,读书究竟能有什么好处呢?读书的意义又在哪呢?
图片
不被量化的读书益处
事实上,就连打麻将都有好处,何况读书。
1.慰藉你的孤独感
你有没有发现,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你,你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我们的语言非常贫乏,我们自身又常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说自话,或者鸡对鸭讲。
当你发现读书的乐趣,你会发现在文字中,你总能找到一些你曾经感受但不曾表达的东西,不由得感叹,茫茫世界,原来你并不孤独。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之间跋涉,在一个又一个人物之间游走,其实是想要对自己了解得更深,是为了发现自己,确认自己
2.满足你的好奇心
我们似乎天生就带着对知识的饥渴,寻找知识就像寻找美食一样,永远充满乐趣。
不幸的是,很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再也没有动力去学习,再也没有兴趣去钻研他所不知道的世界,而读书,可以培养并保持这一点好奇心
书本不是一棵一棵孤绝的树,一本本书,连成了一片广阔的森林,树与树之间彼此交错。读书帮你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带给你十个新的问题,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牵引出的是思考,而你一旦思考,就不会停止,有太多的问题还没有答案,有太多的世界你从未涉及,你永远是一个新人,而读书,会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这世间万物都是要靠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读书也不例外。我们多读一本书,就对人生多一份认知,心底就多一份明白。日积月累,读书对你的人生将会形成巨大的变化。
书中常说:“腹有诗书自气华。”这样气质,就是你常年累月泡在书中自带出来的气质。你读的书,有可能会改变你想法、改变你的认知、改变你行为、甚至改变你人生。这是真正而且最重要的一点!
图片
读书几乎能够提供全部的答案
在脑机接口普及之前,对于有阅读能力的人而言,读书是最好的信息获得渠道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说:“在你内心困扰,面临大小抉择之时,读书几乎能够提供全部的答案。就我个人而言,之前所做的一些决定,哪怕当下是本能的,事后回想,还是受到了书本的影响。”

读书有很多好处,而且解决问题成本最低的方法和手段。想要通过读书解决问题,需要有以下三步:

一.读书首先要带着问题意识「黄金圈」训练法让问题扎根

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读书是最有效的读书方式之一,因为即刻有反馈。

刘瑜说:“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所以我现在主张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

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发现问题和拆解问题的能力,能帮助我们明确清晰的目标。

以《影响力》这本书为例:

图片


可以看到,有问题意识和无问题意识的读书效果,堪比带着脑子与不带脑子说话的差别。

那如何快速训练,掌握问题意识呢?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个思维模型:读任何一本书的前都要过一遍黄金圈,即what 是什么、why 为什么、how 怎么做。

比如上本书《影响力》,我们按照黄金圈的标准很容易就可以问出几个问题?
what:什么是影响力?(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why:为什么要锻炼影响力?(知道为啥是这个样子的,以及它的作用,和你的关系,以及对你的用途)
how:如何锻炼影响力?(知道如何掌握它)

这个是最基础的使用方法,仅仅问出这三个问题,你的 “问题意识” 基本就被树立起来了。

但是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加强问题意识:当你问出了what、why、how后,你先尝试自己去回答这三个问题,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在给学生讲课的老师,或者希望获得投资人讲融资的创业者.....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或许根本就没法回答,脑袋空白,或即使能回答,回答的点也会非常稀碎。此时,你会升腾起对这个主题的好奇心,就会想去寻找答案。

当这个“困惑”扎根在你心里以后,开始读书吧,此时的感觉,就像是开卷考试一样。

二、「实用类书籍」直抵问题病灶,挑选好书六步不盲从

每一种书都有它的作用,正如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但是人类不可缺的是大米饭,读书的时候,如果迫切解决问题,最好读实用类书籍。

实用类书籍,通常强调实战,贴近现实,案例较多,而且往往就某类问题直接给出建议,容易理解并直接应用起来。

日本的读书大神大岩俊之,在创业前读了300本书,但还是不能转化为能力。后来他创立了读书会,出版了《实用性阅读指南》,指出成年人读书应该带有“功利性”,而读实用性书籍,是可以最直接提升能力的书。

但是,即使实用类书籍能够直抵问题病灶,还是有很多人对实用类书籍有些抗拒。因为他们被那些穿着好书外衣的烂书“伤害过”,实用类书籍又是重灾区:
1、书名是标题党,全书除了书名是精华,里面内容是垃圾;
2、销量领先水分太多,都是出版商或作者花钱雇水军刷出来的排名;
3、用几十万字来阐述一个用100字就能说明白的观点,花几小时阅读一本书,只获得了几分钟的有效信息。

那如何挑选一本好的实用类书籍呢(其他书类同样适用),主要分为6步:

1、明确学习阶段

初学者——偏概念和理论的入门书;入门者——技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书;有经验的读者,需要一本能改变或优化你的理念,或者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度探索的书,这样的书通常也会偏理论。

2、利用选书工具

豆瓣读书:一般一本书在出版后的短时间内(两个月左右,甚至还未上市),评分都是7分及以上,刷评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出版一年后,评分达7分以上,书评有数百条,那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值得深度阅读。

亚马逊:亚马逊几乎不会删除任何差评,即使是刷评,也要在购买后才能评论,增加刷评难度,所以评论也相对更加真实客观。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最便捷的选书途径,如果你刚进入一个领域,先通过豆瓣搜索这本书,然后看这本书下面的推荐和右侧的书单,很容易找到这个领域内的经典著作。还可以通过豆瓣读书的“图书标签”检索一个领域的书籍,直接选择评分最高或评论最多的书籍即可。

4、出版社

“术业有专攻”,每个出版社也各有专长,一般来讲,同一个出版社的书,基本会保持一定的水准。

比如:中信出版社——财经管理类书的最主要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类、科技类图书为主;三联书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科类首选。

5、版本、版次、印数
版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要谨慎阅读,因为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很难辨别出书的质量好坏。

版次: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如果一本书只有第一版,那么印次越高越经好。

比如《富兰克林自传》,书本上显示:译林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2016年12月第13次印刷。初步判定为好书。

印数:如果这本书是第一版第一印次,一般首印数量较低,说明作者及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市场信心不足。

6、好书里藏好书

顺藤摸瓜:当你读了一本满意的书,可以拿这本书当作线索,去寻找更多的好书,比如说同一作者的书,或者书里面作者提到或引用的相关书籍。一般来说,你可以在“参考文献”部分里找到所有引用资料。如果没有,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多留意书名、作者名,它们都是找到好书的重要线索。

三、阅读深度与宽度分配需合理,「70:20:10」模式建立知识轴心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量:「深度与宽度」

深度可以通过学习、工作经验积累、以及阅读专业书籍获得。但这些都无法拓宽知识储备,只是在原地不停地向下挖掘。

在向下钻研至一定深度后,难免碰到一些技术难题,令人无从下手,绞尽脑汁也无法取得进展。这个时候就需要靠拓展知识宽度来解决。

《高效能阅读》给我们提供了思路——“70:20:10模式”。它虽然是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提出的商业模式,但放在读书上也非常有用:

「花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精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百分之二十去了解专业周边,然后留百分之十的时间和精力去与未知邂逅,给自己提供更多机会。」

通过不断拓展知识宽度,70:20:10的阅读比例可能会爆发出70X20X10的创意效果。

举一个成功应用实例:
近十年来,一项新技术正在医疗器械领域如火如荼地发展着:3D折叠手术器材。这种新型器材可以折叠至极小的体积,进入患者体内后再展开,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表创。而这种新技术的灵感来源于我们都熟悉的折纸。

在对所从事专业有所精通,建立好思考的主场后,再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扩大阅读领域,掌握我们所需要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以专业知识为中心,其他知识为辅助的,属于自己的“知识的轴心”。

图片

同时,读书的结果也更看重个人的满足,也包括对感兴趣的知识的高效吸收,因此,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让自己能快速做到高效阅读,保持对阅读的兴趣,这点很重要。

对此,大象为你推荐两门好书精读课,让你利用的碎片化时间,用书本帮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提升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