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观察 | 走,去福建武夷山嬉水、看山、品茶

 羊羊的地理教室 2023-04-24 发布于浙江

在2021年,武夷山与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一起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园。它究竟藏着多少旖旎风光?我们眼见为实,一起开启一趟跨越时空的云旅行,去武夷山看一看,当然也少不了考点的陪伴啦~



 01 
生物之窗

走进武夷山,这里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为什么这里会蕴藏着如此众多的物种呢?武夷山的地形地貌是主要原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武夷山位于福建西北部,这里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1500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61米,山势高耸形成了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特殊的地质构造又形成了高山深谷中的许多小地貌,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有了差异化的环境,不同类型的生物也都能在这里生存下来。


不仅如此,山脉的福建一侧,是东南季风的
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高凝结,形成了丰富的降水;而冬季的武夷山又成为天然的屏障,挡住冬季风的脚步,使得福建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冬温更高。


山势高耸、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为各种各样的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环境,共同缔造了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02 

碧水丹山

穿行在武夷山中,最显著的景观,当属由红色岩层构成的丹霞地貌,青绿色的草木与红色的山体交相辉映。


丹霞地貌为什么是红色的,是被颜料染红的吗?


如果要这么说的话,这个“颜料”就是氧化铁。
岩石中的铁质在氧化作用下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此后沉积物受地壳运动抬升,在流水、风化和重力崩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武夷山脉中姿态各异的丹霞地貌。


想了解更多关于丹霞的内容,点击链接就可以找到羊羊的精讲视频👉
视频课 | 羊羊精讲丹霞地貌,原创课件、专题资料全部免费送~

武夷山里,蜿蜒在群峰之中的河流,名叫九曲溪,因形态三弯九曲而得名。流水沿着丹霞岩层中的断裂、缝隙处,不断冲刷、侵蚀,最终形成山溪相抱的九曲河道。



泛一叶竹筏,沿着九曲溪顺流而下,便可将武夷的碧水丹山景色尽收眼底。




 03 
茶叶之乡

武夷山还盛产茶叶,从高空俯瞰,一片片的茶树丛随处可见。这里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源远流长。


武夷山属典型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能满足茶树新梢生长所需的温度(20-30℃为宜)。

峰峦叠峰、峡谷遍布的地形环境,使得云雾易聚难散。长期被
云雾笼罩,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大,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



武夷山茶园土壤多由砾石或砂岩石组成,
疏松而透水性强。由于茶树根系浅,若土壤孔隙中水分过多,容易使根部受涝缺氧,所以低山丘陵这样排水方便的地形,很适宜茶树的生长。


而且这里的
土质偏酸性,富含有机质。可茶树不是碱性植物吗,为什么它却喜欢酸性土壤呢?

因为酸性土壤会加速茶树生理代谢,使根系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向上部输送,鲜叶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会更高。我国南方丘陵多为酸性红壤,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也造就了武夷岩茶的优良品质。



在本次特别的“旅行”中我们欣赏了关于福建武夷山的不少景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公园、在九曲溪乘筏看丹霞地貌、看漫山遍野的茶园,……你对武夷山的印象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当然也不要忘记点赞在看呀!


 04 
一起来做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保存着相对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研究鸟类、昆虫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在武夷山海拔1千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多种矿物元素,盛产品质优良的岩茶。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是武夷山茶农最忙的季节。下图为福建省武夷山位置图。


(1)描述福建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武夷山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6分)
(3)说明武夷山对福建省气候的影响。(6分)
(4)分析武夷山岩茶生长的自然条件。(8分)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①亚热带、湿润地区(2分)②我国的东南部沿海(2分)③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与世界海上贸易、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2分)。


(2)①开发历史晚,受人类活动破坏小(2分)②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垂直自然带丰富(2分)③纬度低热量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水汽影响大,降水丰富(2分)④山地面积广(2分)。


(3)①冬季对西北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福建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高(2分)②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使得福建西部降水多于东部沿海平原(2分)③气候垂直差异大,形成不同的气候带(2分)。


(4)①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利于茶叶生产(2分)②多云雾,空气湿度大(2分)③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排水条件好(2分)④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2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