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类名词汇总(值得收藏~)

 羊羊的地理教室 2023-04-24 发布于浙江


作者 掷笔三叹 | 排版 杳杳

学习地理时也经常碰到能碰到一些看不懂的植物类名词。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把你对这些名词的困惑“斩草除根”~


 01 

植物和植被

其实,相比“植物”一词,我们在地理学习中更经常提到的是另一个相似的词——植被,植被和植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植被”是指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的总和,同时也是一种地理景观

制图:掷笔三叹

植物有低等植物高等植物之分。低等植物主要有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接下来,我们逐个了解。

图源网络 | 掷笔三叹改绘

02 

地衣

地衣是真菌(菌类的一种)和藻类共生的一种植物。

它们的共生关系体现在:
  •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养料;

  • 真菌吸收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供给藻类,二者相依为命。

地衣极其耐寒、耐旱,通常长在岩石、树皮、土壤表面,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约2万多种)

各种各样的地衣 | 图源网络

虽然被归为“低等植物”,但地衣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却透露着满满的“高级感”。

地衣能够分泌促使岩石风化的物质,帮助土壤形成,为其它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在寒带生长的地衣可以作为驯鹿等动物的食物

正在吃地衣的驯鹿 | 图源网络

不仅如此,地衣对人类也提供了很多帮助。

部分地衣的分泌物有抗菌、抗癌的功效;还有一些的地衣可以作为天然染料或香水、化妆品的原料。多种地衣还对SO2非常敏感,因此可以用来帮助监测大气污染

制图:掷笔三叹

这里需要请出另一种容易和地衣混淆的植物——苔藓,因为它俩的生长环境相似,所以经常“同屏出现”,让人傻傻分不清。

它们最直观的区别在于:

  • 苔藓
    大多具有叶绿体
    ,所以通常是绿色的,而地衣则可以有多种颜色;
  • 作为高等植物,苔藓是
    根、茎、叶
    的,但作为低等植物的地衣可就没有了。

有明显茎叶的苔藓 | 图源网络


 03 
木本、草本、藤本

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是根据高等植物生理特征的不同来划分的。总结一个高等植物的生理特征,通常需要结合它们的根、茎、叶三个器官。

图源网络 | 掷笔三叹改绘

但是植物的根部通常深藏地下,只有地面以上的茎(除一些有地下茎的植物,如莲、马铃薯、荸荠、洋葱等)和叶比较容易观察,所以以下3种植物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地上部分的特征。

  • 木本植物

就是俗称的“树”,它们的茎高度木质化,主要表现是:茎的质地坚硬,含水很少。并且很多时候,即使叶片枯萎凋零或者植物已经死亡,茎干依然能保持直立在地面。


根据形态特征,木本植物又分为乔木灌木

✓ 乔木

乔木最大的特点是长得,通常在5米以上。并且,它们具有明显的主干和比较定形的树冠

其中,叶片会在秋冬季节或旱季枯落的乔木叫做落叶乔木,而一年四季保持叶片茂密的叫常绿乔木。

【注】“常绿”并非从来没有叶片掉落,只是叶片不会在某个季节全部掉落。

✓ 灌木

和乔木相反,灌木一般比较矮小,也没有明显直立的主干,各条枝干粗细相似;就算有主干,通常也比较短,而且出土后就开始分枝。灌木同样有常绿和落叶之分。

乔木(左)和灌木(右)| 图源网络

  •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特征是茎木质化程度低,质地柔软,水分较多,植株通常比较矮小。但也有一些比较高大、茎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草本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

                        草地                                    竹:我是草,不是树哦


  • 藤本植物


在学习热带雨林植被时,我们就提到过藤本植物。与木本、草本不同,藤本植物的茎又长又细,以至于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在地面,或者缠绕、攀援在其他物体上

攀爬在树干上的藤本植物 | 图源:摄图网

它们的茎如果发生木质化,就叫木质藤本植物,如葡萄;如果木质化程度低,就叫草质藤本植物,如牵牛花、葫芦。

葡萄藤(左)和葫芦藤(右)木质化程度对比


 04 

常见的植被类名词

高中地理中常见的植被类名词有:森林、灌丛、草地、草原、草甸、苔原等。


  • 森林


森林以乔木为主,植物成分复杂,类型多样。课本上按地理环境,把森林分成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世界森林分布

既然提到了“阔叶”、“针叶”、“常绿”、“落叶”,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

【阔叶 vs 针叶】

顾名思义,阔叶就是扁平、宽阔的叶片,针叶则是呈针状的叶片。它们之所以长得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环境。

阔叶植物因为长得宽大,与环境接触面积大,水分也容易蒸腾,所以一般对温度、水分要求比较高;

针叶植物,叶面小,通过蒸腾损失的水分少,相对来说更加耐寒、耐旱

在干旱地区,除了“锋芒毕露”的针叶植物,还有一群肉肉的小可爱——肉质植物。这种植物的茎、叶,甚至根,都是肥厚多汁的,这样就能在荒漠中储存水分。它们的表皮有的细腻(气孔少)有光泽(蜡质),有的毛茸茸(附有绒毛),这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

具有光泽的肉质植物(左)和有绒毛的肉质植物(右)

【常绿 vs 落叶】

植物是常绿还是落叶,也和生长环境有关。

落叶植物一般具有纸质叶片,这种叶片比较纤弱,容易受冻和失水,所以在一年中的低温或干旱时期,为了减少体内养分、水分的消耗,这种植物会暂且选择落叶的方式保护自己,以便来年重整旗鼓,焕发生机。

纸质叶片 | 图源网络

而常绿植物的叶片通常是革质蜡质的。这种叶片质地坚硬,而且表面有革质层或蜡质层,不仅可以“锁水”(减少水分蒸腾),还可以“防晒”(反光、隔热)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革质叶片和蜡质叶片的区别在于:

✓ 蜡质叶片常出现于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蜡质的橄榄树叶 | 图源网络

✓ 革质叶片则常见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中,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湿热)的产物。

革质叶片 | 图源网络

因为环境条件不同,叶片的形状和质地经过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比如亚热带多常绿阔叶林,冬季较冷的温带多生长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左)和落叶阔叶林(右)

其实不仅是阔叶树,针叶树也分常绿和落叶。比如落叶松会在冬季落叶,而云杉则能够四季常绿。

落叶松(左)和云杉(右)

还有一些生活高纬地区的植物,虽然面对苦寒,它们也坚持不落叶。因为高纬地区除了寒冷,还存在光照不足的问题。而光是植物合成养分的条件,叶片又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它们选择一直保留叶片,从而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按森林的用途,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

【防护林】

以防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根据防护目的不同,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海岸防护林等。

海岸防护林(左)和农田防护林(右)

【用材林】

可以用来生产各种木材的森林,这种森林里的树一般长得快、材质好,一般是天然形成的天然林

木材 | 图源网络

【经济林】

用来生产除木材以外其他产品的森林就是经济林,一般是人工营造的人工林。除了木材,果实、种子、花叶、树根、树皮、树液或寄生物、分泌物都可能大有用途,可谓“浑身是宝”。

【薪炭林】

用来生产薪材或木炭的森林。薪炭林需要生长快、易燃烧的树木,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人工营造

薪材 | 图源网络

【特殊用途林】

除了以上几种用途外,森林还可能作为科学实验地、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等场所,或用来育种育苗、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甚至稳固国防(包括保护边疆、防止入侵、军事隐蔽等作用),具有这些特殊功能的森林,就是特殊用途林。

知识卡片:森林的价值|制图:掷笔三叹


  • 灌丛


灌丛是以灌木为主的一种植被类型。在气候过于干燥或寒冷的地区,高大的乔木往往难以生长,而灌木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于是形成了灌丛。从热带到温带、从低地到高山都有它的身影。

沙漠灌丛

热带草原中的灌丛(左)和高山灌丛(右)

灌丛的家族也很庞大,有阔叶的、针叶的、常绿的、落叶的、喜热的、耐寒的、耐旱的、耐盐的、喜酸的……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 草地

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草地中一般没有木本植物或只有少量木本植物。它是地球上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再细分为草原草甸两类。

中国草地的分布 | 图源网络

【草原】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下,由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组成。

【草甸】则由一些喜湿润的草本植物组成。

草甸和草原的区别和联系在于:

✓ 在外观方面,草甸一般全部由草本植物组成;草原上则可能存在少量灌木、灌丛甚至乔木。

有乔木生长的非洲热带稀树草原 

✓ 在生长环境方面,草甸的生长环境水分条件优于草原的环境。比如中国的青藏高原上主要以草甸草场为主,而内蒙古主要以草原草场为主。

✓ 在分布特征上,草甸是一种非地带性植被。也就是说,它的分布相对于草原来说更加广泛没有规律,在河漫滩、森林、山地都有可能出现,甚至荒漠中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也有草甸。

河漫滩草甸

✓ 虽然存在区别,但有时候,草原里也会生长草甸,这就变成了草甸草原,一般出现在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或是草原中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如果草甸中生长出了许多对水分要求没那么高的草本植物,就变成了草原化草甸

草甸草原

  • 苔原

是由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等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极地高山

世界苔原植被分布 | 图源网络

极地附近的叫极地苔原,如欧亚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都有大片分布,北冰洋中的岛屿也有零星分布。

高山上的是高山苔原,主要在林线(这里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线)和永久雪线(这里指山顶永久性积雪分布的下线)之间,比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周围、阿尔泰山的高山带就有高山苔原。

左图为极地苔原 | 右图为长白山上的高山苔原

苔原植被在高考也是出现过的哦👇

关于植被,其实我们以前还写过两篇关于推文,感兴趣的小羊羔,可以点击链接去复习哦~

👉今天开个树界大会,瓶子树、马刀树、小老头树、猴面包树……你们都过来一下

👉地理生物梦幻联动|植物的“根”怎么考?

也许你还想看其他名词汇总,我们也整理好了哦。

👉高考必备 | 产业类名词概念,个个直击高频考点(赶快收藏)

👉高考必看 | “农业类”名词,一篇搞定!(建议收藏)

👉高考必备 | 人口类概念汇总(值得收藏)

👉高考必备丨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城市名词概念,一篇解决!(赶快收藏)

 05 

一起做题吧

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如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几题。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B
【解析】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生存的植物极易发生冻害,材料“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说明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是为保护种子少受冻害,B正确;在严寒的北极地区,植物首要的目标是生存,因此绒球虽然可以扩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但不是最主要的作用,A错误;北极棉花是像蒲公英一样靠风力播撒种子的,而不是昆虫,C错误;北极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本就少,D错误。故选B。

2.C
【解析】北极棉花属于草本植物,根系一般较浅,由于北极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发育,A错误;北极棉花叶面细小,可以耐寒,而蜡质层一般是耐旱植物的特质,B错误;叶片常年呈绿色,有利于北极棉花在短促的暖季迅速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必耗费能量生长新叶,C正确;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因此北极棉花的抗病虫害能力弱,D错误。故选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