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比“植物”一词,我们在地理学习中更经常提到的是另一个相似的词——植被,植被和植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植被”是指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的总和,同时也是一种地理景观。 制图:掷笔三叹 植物有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之分。低等植物主要有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接下来,我们逐个了解。 ![]() 图源网络 | 掷笔三叹改绘
地衣
地衣极其耐寒、耐旱,通常长在岩石、树皮、土壤表面,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约2万多种)。 各种各样的地衣 | 图源网络 虽然被归为“低等植物”,但地衣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却透露着满满的“高级感”。 地衣能够分泌促使岩石风化的物质,帮助土壤形成,为其它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在寒带生长的地衣可以作为驯鹿等动物的食物。 正在吃地衣的驯鹿 | 图源网络 不仅如此,地衣对人类也提供了很多帮助。 部分地衣的分泌物有抗菌、抗癌的功效;还有一些的地衣可以作为天然染料或香水、化妆品的原料。多种地衣还对SO2非常敏感,因此可以用来帮助监测大气污染。 制图:掷笔三叹 它们最直观的区别在于:
![]() ![]() 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是根据高等植物生理特征的不同来划分的。总结一个高等植物的生理特征,通常需要结合它们的根、茎、叶三个器官。
就是俗称的“树”,它们的茎高度木质化,主要表现是:茎的质地坚硬,含水很少。并且很多时候,即使叶片枯萎凋零或者植物已经死亡,茎干依然能保持直立在地面。 ![]()
常见的植被类名词 高中地理中常见的植被类名词有:森林、灌丛、草地、草原、草甸、苔原等。
世界森林分布 既然提到了“阔叶”、“针叶”、“常绿”、“落叶”,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 【阔叶 vs 针叶】 顾名思义,阔叶就是扁平、宽阔的叶片,针叶则是呈针状的叶片。它们之所以长得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环境。 阔叶植物因为长得宽大,与环境接触面积大,水分也容易蒸腾,所以一般对温度、水分要求比较高; 针叶植物,叶面小,通过蒸腾损失的水分少,相对来说更加耐寒、耐旱。 在干旱地区,除了“锋芒毕露”的针叶植物,还有一群肉肉的小可爱——肉质植物。这种植物的茎、叶,甚至根,都是肥厚多汁的,这样就能在荒漠中储存水分。它们的表皮有的细腻(气孔少)有光泽(蜡质),有的毛茸茸(附有绒毛),这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 具有光泽的肉质植物(左)和有绒毛的肉质植物(右) 【常绿 vs 落叶】 植物是常绿还是落叶,也和生长环境有关。 落叶植物一般具有纸质叶片,这种叶片比较纤弱,容易受冻和失水,所以在一年中的低温或干旱时期,为了减少体内养分、水分的消耗,这种植物会暂且选择落叶的方式保护自己,以便来年重整旗鼓,焕发生机。 纸质叶片 | 图源网络 而常绿植物的叶片通常是革质或蜡质的。这种叶片质地坚硬,而且表面有革质层或蜡质层,不仅可以“锁水”(减少水分蒸腾),还可以“防晒”(反光、隔热)。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革质叶片和蜡质叶片的区别在于: ✓ 蜡质叶片常出现于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蜡质的橄榄树叶 | 图源网络 ✓ 革质叶片则常见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中,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湿热)的产物。 革质叶片 | 图源网络 因为环境条件不同,叶片的形状和质地经过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比如亚热带多常绿阔叶林,冬季较冷的温带多生长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左)和落叶阔叶林(右) 其实不仅是阔叶树,针叶树也分常绿和落叶。比如落叶松会在冬季落叶,而云杉则能够四季常绿。 落叶松(左)和云杉(右) 还有一些生活高纬地区的植物,虽然面对苦寒,它们也坚持不落叶。因为高纬地区除了寒冷,还存在光照不足的问题。而光是植物合成养分的条件,叶片又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它们选择一直保留叶片,从而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按森林的用途,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 【防护林】 以防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根据防护目的不同,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海岸防护林等。 海岸防护林(左)和农田防护林(右) 【用材林】 可以用来生产各种木材的森林,这种森林里的树一般长得快、材质好,一般是天然形成的天然林。 木材 | 图源网络 【经济林】 用来生产除木材以外其他产品的森林就是经济林,一般是人工营造的人工林。除了木材,果实、种子、花叶、树根、树皮、树液或寄生物、分泌物都可能大有用途,可谓“浑身是宝”。 【薪炭林】 用来生产薪材或木炭的森林。薪炭林需要生长快、易燃烧的树木,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人工营造。 薪材 | 图源网络 【特殊用途林】 除了以上几种用途外,森林还可能作为科学实验地、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等场所,或用来育种育苗、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甚至稳固国防(包括保护边疆、防止入侵、军事隐蔽等作用),具有这些特殊功能的森林,就是特殊用途林。 知识卡片:森林的价值|制图:掷笔三叹
热带草原中的灌丛(左)和高山灌丛(右)
指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草地中一般没有木本植物或只有少量木本植物。它是地球上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再细分为草原和草甸两类。 中国草地的分布 | 图源网络 【草原】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下,由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组成。 【草甸】则由一些喜湿润的草本植物组成。 草甸和草原的区别和联系在于: ✓ 在外观方面,草甸一般全部由草本植物组成;草原上则可能存在少量灌木、灌丛甚至乔木。 有乔木生长的非洲热带稀树草原 ✓ 在生长环境方面,草甸的生长环境水分条件优于草原的环境。比如中国的青藏高原上主要以草甸草场为主,而内蒙古主要以草原草场为主。 ✓ 在分布特征上,草甸是一种非地带性植被。也就是说,它的分布相对于草原来说更加广泛且没有规律,在河漫滩、森林、山地都有可能出现,甚至荒漠中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也有草甸。 ![]() 河漫滩草甸 ✓ 虽然存在区别,但有时候,草原里也会生长草甸,这就变成了草甸草原,一般出现在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或是草原中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如果草甸中生长出了许多对水分要求没那么高的草本植物,就变成了草原化草甸。
是由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等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极地和高山。 世界苔原植被分布 | 图源网络 极地附近的叫极地苔原,如欧亚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都有大片分布,北冰洋中的岛屿也有零星分布。 高山上的是高山苔原,主要在林线(这里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线)和永久雪线(这里指山顶永久性积雪分布的下线)之间,比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周围、阿尔泰山的高山带就有高山苔原。 左图为极地苔原 | 右图为长白山上的高山苔原 苔原植被在高考也是出现过的哦👇 关于植被,其实我们以前还写过两篇关于推文,感兴趣的小羊羔,可以点击链接去复习哦~ 👉今天开个树界大会,瓶子树、马刀树、小老头树、猴面包树……你们都过来一下 也许你还想看其他名词汇总,我们也整理好了哦。 👉高考必备 | 产业类名词概念,个个直击高频考点(赶快收藏) 👉高考必备丨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城市名词概念,一篇解决!(赶快收藏)
一起做题吧
(上下滑动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