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未了|悠悠大汶河

 渐华 2023-04-24 发布于山东

文/张悦华

文章图片1

古老的大汶河久负盛名,古称汶水,属山东省境内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是山东省著名河流之一。发源于济南市汶源街道旋崮山东麓的台子村,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在东平县马口汇注东平湖,由东平湖陈山口出湖闸入黄河。

大汶河之所以闻名遐迩,因为它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河,是中国唯一一条向西倒流的河流。自古以来,我国因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境内的大江大河大都是自西向东奔流。耳熟能详的《好汉歌》歌词唱道:“大河向东流啊!”辛弃疾词咏大河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纵观九州,黄河西来、大江东去,大江大河均东流入海,然而在齐鲁大地的大汶河独辟蹊径,在众多江河中独领风骚,满载着古老而优美的传说,潇潇洒洒向西滔滔而去,演绎着 “汶河倒流”的天下奇观,使古老的大汶河久负盛名。“汶水西流”早在明嘉靖年间就被列为莱芜八景之一。

大汶河上游,分牟汶、柴汶南北两大支,交汇于泰安大汶口东。北支牟汶河为干流,长119.6公里,流域面积3711平方公里。其中大汶河莱芜区段34.3公里,钢城区段31.2公里,流域面积1372.96平方公里。大汶河(即牟汶河)高庄街道办事处段,起点于南冶村,由东往西至终点西汶南村,全长16公里。大汶河南岸沿岸村庄由东往西依次为南冶、小北冶、站里、安仙、关帝庙、南坛、蔴湾崖、任家庄、郭家园、吴家楼、张家楼、栗子庄、坡草洼、崖下、西汶南等15个村庄。高庄境内南北贯通的莲花河、新甫河、汶南河,为大汶河三大支流,皆属源短流急的季节性河流。莲花河发源于高庄街道后坡村村南的莲花山北麓,河道全长18公里,于关帝庙村东北去汇入牟汶河;新甫河发源于高庄街道刘家林村南的莲花山北麓,河道全长16.5公里,于关帝庙村交汇莲花河,汇入牟汶河;汶南河发源于高庄街道田家林村南的莲花山北麓,河道全长16公里,于西汶南村汇入牟汶河。

牟汶河是莱芜区和钢城区境内最大的河流。正是这条历史上有名的河流,绕过崇山峻岭,众多泉水相汇,支流汇聚,斗折蛇行,从一条小溪成长为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几千年来,她默默无闻地流淌,孕育了两岸迷人的风景、淳厚的民风和灿烂的文化。她以其清澈的水质、不竭的水源孕育出地肥物丰的农耕文明,给河岸边人们带来多少欢乐,多少希望,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远古先人,也养育着如今河两岸的人民。

大汶河美景,随四季的变化而各呈其姿。春天,河内清流涓涓,两岸草木峥嵘,宛若轻纱飘动;夏天,雨多水涨,波涛汹涌,恰似野马驰骋;秋天,两岸细沙洁净,中流微波潋滟,好像薄绢弄影;冬天,堤外麦苗碧绿,河内水面冰封,仿佛银练铺陈。她有春的温柔,夏的奔放,秋的丰腴,冬的稳重。江河滔滔向东流,唯有汶水倒流西,悠悠汶水,滔滔东来,滚滚西流,“汶水西流”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引得历代社会贤达、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歌咏赞颂,诗词歌赋丰富多彩。

早在先秦《诗经》中就有“汶水滔滔”的记述。《诗经·齐风·载驱》载:“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此诗虽然是讽刺齐桓公与文姜的,但从中间接道出汤汤汶水和荡荡鲁道,赞颂了滔滔汶水。

明嘉靖年间莱芜县令陈甘雨,将“汶水西流”作为莱芜古代 “八景”之一,赞诗前序“汶水流西……西南入济,因达于海。水皆东流,唯此流西,故记其异”,诗曰:

银潢一脉自龙湫,涤荡长涵千古愁。

只为朝宗寻禹穴,涓涓沿涧向西流。

明代学者、曾任山东提学监事的薛瑄,曾写《汶河》诗,诗中既描写了汶河的风光,又抒发了个人的感受:

几度西风老树碧,千年汶水自汤汤。

晴霁倒浸玻璃影,静夜平沉璧月光。

把钓有人歌《欸乃》,扣船无曲和《沧浪》。

沙鸥几点闲来往,只是机心久已忘。

明代成化年间山西进士、吏部尚书乔宇,曾写诗《题汶河》:

九峰南望碧嵯峨,汶水平添一丈波。

渡口客来休便过,北溪山雨正滂沱。

崑山人徐开任曾写《偕友观汶河新涨》诗一首:

最爱登临兴不穷,汶河一夕涨空濛。

半江鸥鸟来云外,百幅丹青挂雨中。

秋水自兴蒙吏叹,渼陂忽赋杜陵工。

只今四野多忧旱,争信甘霖是宰功。

清康熙年间莱芜县令叶方恒,曾作诗《汶河雨涨》,诗曰:

汶河乘涨阔,水立下巑岏。 一夜银沙没,环天白露盘。

时和无厉物,事少足酬官。去去资南北,千樯稳放澜。

清顺治年间莱芜进士程云赞汶水诗《过汶水》曰:

二十余泉入汶流,清波西去日悠悠。

平沙曲岸参差出,黄叶青苔次第浮。

客路断桥前夜雨,人家返照旧时秋。

只今风景看无异,江北江南迥自愁。

这些诗词歌赋,形象描写了雨后汶水滚滚洪流和汤汤碧波形成的壮丽景观,在歌咏汶水西流独特风景的同时,热情讴歌了沿岸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境内人民淳朴敦厚、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大汶河孕育了广袤的肥田沃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福祉,但也时有水患给人民带来灾难。历史上,大汶河水系因河道沙床逐渐升高,至使河道淤塞。加之沙土堤防残缺不全,防洪能力低,所以每逢山洪暴发,河道漫溢决口,涝洼成灾,大汶河干流牟汶河和支流瀛汶河曾多次发生水患灾害。为消减水患,明清时期,牟汶河防汛多以官府督办或乡贤倡领民间捐款捐物或出力自办,负责各村以所属河段。每到汛期,村里正则派夫巡堤。若有险情,以敲钟、大锣、吹哨或鸣枪示警,籍以告民抢险或避洪。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建立防汛组织,并在不同时期制定出具体的不同要求,使其自然生态不断改善,防汛抗洪能力大幅度提升。

1982年大汶河高庄段进行堤防加固、河床清障、垫滩植树等综合治理,完成加固堤防17.3千米,清障1200亩。自1999年以来,原莱芜市分期分段实施大汶河治理,相继开展河道治理、污染防治、生态绿化、开发利用等综合治理工程。大汶河高庄段内修建了两条橡胶大坝,一条拦河石坝,重新修建了多段防洪堤堰,修筑了东西长14千米的沿河沥青大道,在任家庄村北修建了湿地公园,将汶河南岸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河岸,成为水清、流畅、岸绿、路畅、景美的生态绿色长廊。如今,沿河村庄河道管理实行村委责任制,河道管理范围内力争达到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水域无障碍、堤坝无损毁、绿化无破坏、岸线无违建的标准。

大汶河在莱芜、钢城境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秀丽的风光。汶水西流流出了生活的千姿百态,承载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对汶河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使大汶河真正成为为人民造福的母亲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