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股份公司 摘要 当一个物体内部有被屏蔽的电磁力后,外部测量不出有电磁力存在的条件下,此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能用现有的万有引力公式计算。说明了两个物体在质量、距离不变的条件下,而且两个物体之间无法测量出有电磁力存在的条件下,当其中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内部的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发生变化后,此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有改变。被屏蔽的电磁力强度大小影响万有引力强度大小,证明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绝对化的“任何”二字应删除。 关键词 效应 电力 磁力 电磁力 被屏蔽电磁力 万有引力 牛顿万有引力 引 言 电力:电力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力,分正极、负极,常见有静电力。 磁力:磁力是吸引两个物体的自然力,具有南、北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磁力:电力与磁力的关系密切,经常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的一种吸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9年,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表了磁库仑定律:“两个磁极间的引力或斥力的方向在两个磁极的连线上,大小跟它们的磁极强度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效应是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现象。 本文用实验证明电力、磁力、电磁力与万有引力之间有联系现象,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电磁力与万有引力是同种力,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效应存在。 1 实验原理 电力可以被屏蔽,磁力可以被屏蔽,电磁力可以被屏蔽,现有屏蔽室存在。 万有引力不能被屏蔽。 可以制造出这样的物体,内部具有电力、磁力、电磁力,而且被屏蔽,外部测量不到电磁力的存在。即一个物体,当电磁力与万有引力共同在一定区域后,而且,在此区域外测量不到电磁力的存在。 物质中原子、分子、电子等的排列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数量不同,元素也不同。 有磁性与无磁性是因为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磁性的强度大小是原子、分子、电子的数量不同。 有电场与无电场也是因为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电场的强度大小是原子、分子、电子的数量不同。 电容器可以用静电感应方式充电,(物体之间不接触的充电方式)。铁磁体可以用感应的方式使之带有磁性,(物体之间不接触的磁化方式)。 1987年,名称为《建立电磁力减轻物体重量概念的教具》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笔者写道:《笔者从实验中发现:电磁力对物体重量有影响。”“磁体可以用电磁体、超导磁体,或用数个永磁体、电磁体、超导磁体的组合。也可以用电场、静电场,或者数个电场、磁场的组合。》(1) 2 实验器材 2.1 磁场、磁力、电磁力实验所用器材 2.1.1 测量仪器 电子天平,规格,METTLER,AE200 最大称重为200克,精度为万分之一克,有效数字为小数点后4位数。 以下是实验所用的电子天平照片。 以下是实验所用的电子天平照片局部,可以清楚看到型号。 2.1.2 无盖非磁性材料盒 长度50毫米,直径32毫米。 现在用的是装135胶卷的塑料盒 2.1.3 磁场屏蔽材料 可以多级屏蔽,铁盒直径70毫米。加上盖的长度为100毫米。 现在用的是装茶叶的铁盒。 2.1.4 非磁性垫 高度15毫米,直径为65毫米。 现在用的是一个塑料盖。 2.1.5 磁体 数量两个,形状为圆柱体,磁体直径30毫米,长度22毫米。 磁极N、S在圆柱体的平面。 2.2 电场、电力、电场力实验所用器材 2.2.1 测量仪器 电子天平,规格,METTLER,AE200 最大称重为200克,精度为万分之一克,有效数字为小数点后4位数。 2.2.2 电场屏蔽材料 可以多级屏蔽。 现在用的是装茶叶的铁盒。铁盒直径70毫米,加盖长100毫米。屏蔽电场还可以用导电系数高的银、铜、铝质材料盒等。 2.2.3 非磁性垫 非磁性垫,高度15毫米,直径为65毫米。 现在用的是一个塑料盖。 2.2.4 电池 5号电池一只,电压1.5V 2.2.5 纸质电容器三只,0.25μF,耐压400V 2.2.6 油质电容器二只,50μF,耐压150V 2.2.7 电解电容器二只,20μF,耐压300V 电解电容器并联,并联后电容量为40μF 以下是实验用的电容器照片。(用其中部份) 3 实验方法 3.1 磁场实验方法 实验所用的两块园柱体磁体的大小是:刚好放在一个装135胶卷的塑料盒中,并且有一点间隙,磁体在塑料盒中可以上下移动。以上的两块磁体及塑料盒放入一个装茶叶的园柱体空铁盒中(铁盒底部放一个塑料盖,有此塑料盖的目的是让两块磁体及塑料盒位于铁茶叶盒的中部),盖上铁盖,共同放在天平上去称,在整套实验装置中,当铁盒内部磁体位于排斥位置时,有重量减轻的现象产生。 圆柱体的磁体放入135胶卷的塑料盒时,可以有两个放入方式,形成两个状态,磁体之间排斥与吸引。将塑料盖凸面向上放入放入屏蔽材料盒里,然后将装入磁体的135胶卷的盒子放在塑料盖凸面上,分别测量在整套实验装置中磁体之间吸引与排斥状态的重量,由于实验在同一地点,这样重量的变化可以认为是被称重的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数值发生了变化。磁体吸引与排斥状态,磁场强度是不同的。被屏蔽的磁场强度变化影响万有引力强度的变化。 磁屏蔽可以用多级方式,即用数个铁盒进行磁屏蔽,大盒套小盒。 示意图1是磁体 N
S 示意图1 示意图2是磁体吸引实验 整套实验装置包括铁屏蔽盒、塑料盒、磁体、非磁性垫
示意图2 示意图3是磁体排斥实验 整套实验装置包括铁屏蔽盒、塑料盒、磁体、非磁性垫
磁体排斥
示意图3 3.2 电场实验方法 由于电磁力与电场力是同一种力,因此,还可以用电场进行实验。 在铁铁茶叶盒内放入塑料盖,凹面向上。目的是:在实验时对电容器的接线起绝缘作用。 开始称出整套实验装置包括电容器未充电时的重量,然后将电容器取出,对电容器用1.5V的电池充电一分钟,然后测量整套实验装置包括电容器充电后的电容器重量。但称重时不包括电池。 由于电容器充电后有漏电的情况出现,但需要的时间长,有时可达数小时、数天,因此,也可以先电容器充电,称量出电容器的重量后,不将电容器从天平中取出,数小时、数天后,电容器漏电后的测量整套实验装置重量读数,即电容器没有保存电荷时的整套实验装置重量。 对电容器可以用多级屏蔽的方式,即用数个铁盒对电场(电力、电场力)进行屏蔽,大盒套小盒。 实验时注意:电容器充电前与充电后放在同一位置,圆柱体形状电容器用电容器上的字定位或接线弯曲后用接线位置定位。 示意图4是电容器充电实验 整套实验装置包括铁屏蔽盒、电容器、塑料垫。
塑料垫
示意图4 感应磁,感应电。不接触有磁、电产生 以下是铁茶叶盒中有塑料垫再放一个电容器照片,盒盖在右边。 4 实验数据 4.1 磁场实验数据 (重量是指整套实验装置重量)
4.2 电场实验数据 (重量是指整套实验装置重量) 有两组数据,一组是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减轻的数据,另一组是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增加的数据。 4.2.1 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减轻的数据 纸质电容器之一, 规格0.25μF,耐压400V
纸质电容器之二,规格0.25μF,耐压400V
油质电容器之一,规格50μF,耐压150V 电池正极接电容器正极,电池负极接电容器负极(电容器外壳)
电解电容器2只,规格20μF,耐压300V 两只并联,电池正极接电解电容器正极,电池负极接电解电容器负极(电容器外壳)。
4.2.2 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增加的数据 (重量是指整套实验装置重量) 纸质电容器之三, 规格0.25μF,耐压400V
油质电容器之二 规格50μF,耐压150V
5 新的物理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变化,但根据上述的数据表格可以看到有重量异常数据出现,说明有新的物理现象。电磁力可以被屏蔽,万有引力不可以屏蔽。通过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实验,证明被屏蔽的电磁力与万有引力是同种力。 6 实验结果分析 对被屏蔽的磁体称重实验,有异常数据出现,在磁场实验中,当磁体排斥时,数据减小值为0.0018克,因此,一个物体在地球的同一位置,与地球同样距离,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重量是可以变化的。 对被屏蔽的电容器作充电称重实验,同样有数据差值存在。 由于被屏蔽的电磁力、电场力影响重量,即影响万有引力。所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绝对化的“任何”二字应删除,万有引力与电磁力是同种力。 实验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内部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发生了变化 被屏蔽的电磁力、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实验是一项新的物理现象。 磁场——磁力——电磁力、电场——电力——电场力,它们都属于电磁力。 用称重法是将万有引力、电磁力限定在同一区域,测量万有引力的强度是否变化的方式 用称重法,做磁场、磁力、电磁力、电场、电力、电场力与万有引力互相影响实验时,对磁场、磁力、电磁力、电场、电力、电场力进行了屏蔽。这样,测量万有引力与电磁力互相影响的数据时,排除了其它干扰(即电磁力与电磁力的互相作用干扰)。实验仅限定在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的相互作用,即测量出的数据是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相互作用而出现的数据。 另外,目前还没有找到屏蔽万有引力的方法。屏蔽电磁力、电场力是可以办到的。 还有,当天平的重量发生改变后,这可以说是天平托盘(天平臂、指针)的异动。电子天平也同理。在实验过程中,被测量的物体质量没有变化。 《现有的理论是:电磁力和引力没有联系,不能互相影响。现有的教科书上写道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的一种吸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这个定律中有几个关键词“万有”、“任何”,在“万有”、“任何”绝对化的语词中,万有的任何物体其中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仅与质量、距离有联系,排除了其它的任何的条件,没有讲到与电磁力有联系。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万有引力定律中科学家牛顿用了“万有”二字还不够,还要加“任何”二字,在绝对化的断言中,再加上一次绝对化的断言。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认为,物体引起周围的空间——时间发生变化,即物体引起周围时空弯曲,就像是将一个保龄球放在软床垫上使之形成凹坑一样。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没有讲电磁力对引力的影响,电磁力不会对物体引起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程度的大小产生影响,凹坑的大小与电磁力没有联系。》(2) 笔者曾发表过题为:《用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来统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的论文, 《用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来统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存在于任何物体之间的一种吸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定律中“物体”的概念,物体是由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就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绝对化的“任何物体”这几个字,可以认为,任何物体就是基本粒子的任何数量及任何排列方式、位置。在定律中所讲到的“质量”,对于“质量”来说,也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两个磁极间的引力或斥力的方向在两个磁极的连线上,大小跟它们的磁极强度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定律中“磁极”的概念,磁极是由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磁极的基本粒子就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 在定律中所讲到的“磁极强度”,对“磁极强度”来说,也有基本粒子的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总结:两个磁极间的引力或斥力的大小: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通过以上总结,证明了影响万有引力大小与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是同样的: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由此证明,万有引力与磁力可以转换,物体间是万有引力或是磁力是由基本粒子的排列方式、位置所决定。电埸同样也用以上的理由。关于电与磁的互相转换,网友们是很清楚的,没有必要多讲了。 当然,有的网友不同意用原子、分子的排列来统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但是,你无法否认:“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磁极间的引力或斥力的大小: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样的客观存在的事实。 》(3) 由于电磁力与电场力属于同种力,用电容器充电实验,也有异常数据出现。充电后,电子重量增加可忽略不计,因为电子数量级太小。也可以用电感应法,对电容器充电。 所以,一个物体在地球的同一位置,与地球同样距离,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发生变化,重量是可以变化的 小结:两个物体的质量、质心距离相同,当其中一个物体内部的原子、分子、电子的排列发生了变化(内部产生了磁场、磁力、电磁力、电场、电力、电场力并被屏蔽),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 电磁力与万有引力是同一种力,但还保持不同的特性,电磁力可以屏蔽,万有引力不可以屏蔽。证明万有引力与电磁力是同种力是从电磁力的强度影响万有引力的强度的角度来进行的。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硬度不同。 6.3 电容器实验有两组数据 在电容器充电实验中,有两组数据出现,一组是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减轻。一组是电容器充电后重量增加。其原因还待查明。但是,只要其中一组数据是有效数字,电场力影响影响万有引力即可成立。 7 结 论 通过实验,证明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效应成立。 进一步的实验,可以先将没有磁化的铁磁性物体称重,然后磁化后称重,但均要屏蔽。 多组屏蔽。可以在磁屏蔽室、电屏蔽室中进行实验。但称重时仍用铁质屏蔽盒,(电容器称重实验可以铝、铜质等屏蔽盒或铁、铝质屏蔽盒都可以用)。 在电容器称重实验中,被屏蔽的电容器充电实验中电容器的重量异常,不可能是由于电子的重量影响,因为电子的重量与异常数据比较,远远不在同一数量级。但是,电场力影响万有引力还要进一步实验,找出差值为正或为负的原因。在电容器的耐压范围内,提高充电电压。另外,增大电容器的电容量进行实验。 还有,在坐标纸中画出各种规格的电容器充电及放电或没有电时的电容器被屏蔽后称重的重量点并连成曲线。画出各种重量不同有磁与无磁时的物体被屏蔽后称重的重量点并连成曲线。如用有铁芯的线圈及无铁芯的线圈等等。 对电容器充电可以用静电感应的方式,让磁性材料具有磁性可以用磁感应的方式。使之不接触让物体具有电场、磁场。 参考文献 (1)刘武青,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名称:建立电磁力减轻物体重量概念的教具 公开号:86103299 公开日:1987.12.9 (2)刘武青,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名称:修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用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号: 1290854 公开日: 2001.04.11 (3)刘武青,论文名称:用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来统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在“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网址:http://www. 公开日2001.02.21 作者简介 刘武青 男 出生于1947年8月,研究方向是物理、化学、光学、声学等学科的新效应,已通过实验证明“被屏蔽的电力、磁力、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磁场、电场中的电化学反应成立,光源旋转产生的现象、声源旋转产生的现象成立,普朗克常数不是普适常数。曾经获得重庆市、四川省、全国自学成才奖。 互相网中搜索关键词:刘武青、三个效应、牛顿万有引力、光压力、光电方程、场电源 、光源旋转效应。 |
|
来自: 刘武青 > 《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