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去芽庄,岂敢说去过越南?

 乱爬的壁虎 2023-04-24 发布于江苏

旅行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

                              -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图文:壁小爬

24.4798° N, 118.0894° E

         提起去越南,别人一定问你,去芽庄吗?好像没有去芽庄就等于没有去过越南似的。那么对于我这种既不喜欢出海,又不喜欢潜水,也不喜欢玩海上娱乐,更不喜欢吃海鲜的人来说,去芽庄最足的一个理由就是:打卡。从大叻到芽庄虽然仅仅160公里,但完全是盘山公路,当天山里的雾很大,能见度不足五米。又是雨又是风的,期间还遇上几次山体滑坡抢修封路,感觉这一路心一直绷得紧紧的,爱幻想的双鱼座不得不思考,以后出门是否该留个遗言啥的。

一路风雨向芽庄

透过车窗看到在崎岖的山路上,虽然下着雨,但仍然有很多骑行的欧美人。总有一种见闻,触动你的灵魂。愿所有在路上不畏风雨,不惧艰难的骑行人,平安!

大概开了两个小时,终于走出了风雨,到达一个休息站,休息站的小景不错,算是慰劳我们一路的紧张。

        4个多小时,终于到达芽庄,天气依然是阴沉沉,没有蓝天的加持,一切景色都有点黯然失色。

       芽庄是从2008年才发展起来的,金兰湾机场也是俄罗斯人建起来的,短短的十年发展,昔日的海边贫穷小城已经变得灯红酒绿的样子。

       五年前,芽庄只有3个中文导游,而如今基本所有餐馆和店铺都有会中文的越南人,可见芽庄的发展离不开咱们中国人的大力吹捧。

       当然芽庄人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感谢中国人,因为五年前他们吃龙虾只要40元一斤,而现在却要300元一斤,芒果以前2元一斤,现在却要12元一斤,发财的是那些开店的老板,普通的百姓却生活不易,是中国人拉开了他们的贫富差距。

       在越南遍地有法棍,但自始自终没有品尝过,我觉得越南的法棍与河北的驴肉火烧,陕西的肉夹馍属于同胞姐妹。在芽庄见识到一位头顶法棍骑摩托的民间杂技师,开车、停车、下车、送货,一气呵成。

高手在民间

       占婆塔也是到芽庄的打卡地,在这里挤满了我们的同胞,但去过吴哥窟再看这个高棉时期的建筑物,你的眼里是不会放出光彩的。

       钟屿石岬角是法国电影《情人》的拍摄地之一,老实说,我已经忘记哪一幕是在这里拍的了,因为对占婆塔不感兴趣,所以就绕到这里拍照留念。

从钟屿石岬角望出去,也是一片彩房子。

在这里,满耳的乡音,满鼻子的咖啡香味。

来越南这么多天了,终于品尝到传说中的滴漏咖啡。在滴漏壶放在杯子上面,咖啡粉放在壶里,冲上开水,杯子里挤好炼乳,看着壶底滴啊滴啊,等啊等啊,完全滴完再搅拌,加上冰块,好喝。

一家有格调的咖啡店

晚上出去逛了一会,喧闹而嘈杂,耳边充斥着:进来看看,姐姐;要按摩吗?全身按摩80块;姐姐,我家海鲜超级新鲜;毫无在国外的感觉,完全是咱大中华啊。芽庄市场上的纪念品和手信,90%来自于广州,所谓的沉香木全是假的,更别提黄花梨了。去吃海鲜不要压价,你压多少老板都说可以,然后你吃的就是死的海鲜。餐馆选择越多,越觉得无从下手,最后买了一个法式薄饼,65000越南盾,约20块人民币,买了些水果,晚餐在酒店里躺着解决了。

第二天在某宝订了I RESORT的泥浆浴和越南按摩,175元每人。极速出票,凭着电子票号就可以去前台换入场券。

当天去,当天TB定即可

这里说一下打车,芽庄的出租车司机宰客出了名,所以上车第一件事情就是拍下工作牌,其一是为了万一遇上问题,有据可查,其二是给司机一个心里暗示,我是有经验的乘客,岂容你乱来?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谷歌,把目的地给司机,然后一路盯着手机看,让司机知道你是认路的,他就不敢乱来了。其实吧,他们坑的也不过是十几块钱,但我觉得不能助长不良风气,人心歪了要尽量扶正。

芽庄的泥浆浴有三家,优缺点,地理位置百度都有,不再赘述。但我的建议最好是上午去,因为水相对干净啊。在I RESORT的欧美人比较多,这一家也是最新的,2016年才开业,据说建筑还获得了什么亚洲建筑设计奖,但建筑的特色在哪,我真没有品味出来。

泥浆只能泡20分钟,工作人员就会让你起来,因为泡久了对身体可不好,容易引起血脉曲张,不过或许是商家不想让你泡太久的说辞罢了。要把从泥浆里出来的自己冲得干干净净才可以去泡温泉,泡温泉的时候可就没有规定了,爱泡多久都没有人管你的。

泡完就去享受一下越式按摩,95元的价格让我很满意,因为从头部到脚部,从A面到B面,全身每一个角落都按摩过来了,超值。

温泉蛋也不贵,1.5元一枚。

因为不想在芽庄最热闹的地方挨宰,所以打车去了一家百货公司Maximark store,在那里购买了咖啡和一些手信。去一个城市,一定要去逛当地人的超市,那里的物价才代表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

从百货公司步行2公里到达酒店,万能的谷歌很准确,有它不愁找不到路。既是运动也是民间深度游嘛,沿途拍拍拍。

2015年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居然风迷到了越南。

新店开张,送花篮,一样一样滴。

看到这个翻译,抽烟的男士会不会很郁闷,哈哈。

越南也很流行西式婚礼

白天游客大多出海或出城了,小镇的早晨铺开的是当地人的生活画面,街角透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你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涌上心头,因为那是多年以前中国的样子,一群努力生活着的手艺人,修鞋匠、裁缝、街头理发师、小贩,不紧不慢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越南的三轮车,俗称“客先死”。乘客前面坐,车夫后面蹬。据说它是由当时法国殖民者设计的。既可以避免闻到车夫的臭汗,又可一览无余地欣赏风景,真所谓两全其美。

       在别人的游记里看到在越南被“客先死”狠宰的经历,因为他们是自由职业者,没有政府的统一管理。所以黑心的师傅会用A,B价格单,给你看的是A单,收钱的时候拿出B单,B单往往是多了一个零,反正越南盾的零很多,绕得你头晕,又莫口难辩。我想体验一回,可又怕被宰,于是跟司机商量一下,能否付5000拍个照就行,哪知司机笑嘻嘻的说免费,一下子好感飚升,世上有好人与坏人,就看你有缘遇上哪种人。

芽庄的夜晚是咱中国人的嘉年华。

在布满各式中餐、西餐、海鲜、甜品和酒吧的街头,有一个中年男人孤独的在黑暗的拐角守着他的玉米摊,他等得来满眼光彩的客人吗?他的玉米摊撑得起一个家吗?

呆在芽庄的最后一个早晨,从酒店步行到海边不过200米,但天空不蓝,海水不蓝,自己找了一些乐子,消磨一下时间,不是很喜欢这里,当然,也想家了。

我对美食缺少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在越南吃的美食不能说很喜欢,但也都能接受,罗列几款我觉得还算赞的。

越南色拉

夫妻糕

越南酸汤

越南米粉皮

越南特色春卷

海鲜饼

大叻特色牛肉火锅

回程已是平安夜,越南航空的“圣诞装”也已上线,身穿蓝色奥黛,头戴蓝色圣诞帽,越西合璧的特色装扮,还有“蓝色圣诞”老人在给孩子派送礼物。四星的越南航空很靠谱,往返三程都很准时,飞机餐也赞,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驾驶技术的问题,去程颠得我差点吐了。

从空中俯瞰越南,九天四城的旅行终于要SAY BYE了。同时也在心里种下了越北的草,河内、会安、岘港,会去!

起飞

小小总结

关于越南,最后奉上一些小小的总结:

1、其实越南与我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一年当中有四个节日: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春节是与我们完全一致的。

2、我们打招呼习惯说:你吃过了吗?而越南人打招呼统统是“早”,见面也是“早”,分手也是“早”。

3、越南没有网络管制,国外的网站都可以访问,一般越南人都有facebook帐号,谷歌在中国亡,在越南活得很风光。

4、越南也是多民族国家,目前有54个民族,而人数最多的当属“京族”,相当于我们的“汉族”。少数民族跟我们一样,有优待政策。

5、越南全国人口8000万,摩托车有3700万辆,除去老人与孩子,人均一辆,“摩托车王国”的称号完全当之无愧(50CC以下的摩托车是不需要领执照的)。

6、越南也是重男轻女的思想。

7、 效仿中国的政策,提倡火葬,但目前农村还是以土葬为主。

8、越南的华人地位不高,在以前华人一般是不可能当上公务员的,现在虽然有一些改善,但骨子里的歧视还是有的,主要表现在职位升迁上。

9、越南的高速公路还很少,条条是高树公路。

10、越南没有“老大”,“老大”在以前是指皇帝,在现在是指黑社会。所以在家里排行最大的叫“二哥”。

11、越南没有星期一,只有星期二到星期七,外加星期天,十分有趣。

12、越南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买地价格不便宜,胡志明每平方四五万人民币,大叻就两三万人民币。芽庄就寸土寸金了,现在已经差不多要10万人民币每平方。不管贵与便宜,外国人不能买地皮,只能买公寓。

13、越南人民虽然也很勤劳,但大概因为热带地区,人的工作效率相对中国来说是低的,以致于很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及中国,但鉴于畏惧中国产品威胁到越南的生产力,所以很少从中国进口相关商品。

14、越南人做菜也很少油,但调味很重。

15、越南人喜欢酸,但太酸的水果喜欢撒点以盐为主的调味,芒果上撒点吃,百香果上撒点吃。

全篇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