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古琴操碎心的白居易

 乱爬的壁虎 2023-04-24 发布于江苏

风弦自有声

何烦故挥弄

慵坐但含情

置琴曲几上


       唐诗粗略统计有5万首,其中古琴相关的诗就有1070首,据有人统计,诗魔白居易一人就写了琴诗125首,稳稳的琴诗大佬,爱古琴爱到骨髓里了。他一生创作留世的诗有2806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因为陆游的存在而屈居第二。

       他的琴诗中有写与古琴的渊源、有写听别人弹琴的感受、有写琴与茶、有写琴与酒、有写自己弹琴状态、有写船上弹琴的、有写夜里弹琴的、有写月光下弹琴的、有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弹琴的、有写古琴的审美、有写对古琴衰败的忧心等等,为古琴而喋喋不休,还在一首《废琴》中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真可谓为古琴操碎了心。

       白居易的诗读来朗朗上口,没有一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把诗写得自然、生动有趣,一读便读,走了一条“平民化”的路线,所以他的诗流传也广,以前遇到一个日本客人,不知道李白,但知道白居易的。

        据记载,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扔废纸蒌了。

       据说硅谷开发产品,也用的“妈妈实验”,其理念相同。要让产品的工作流程尽可能直观、简单,让“老太太”这种年龄大、技术不敏感的人群也能很快上手,这才是产品推广普及的根本。

      我就经常在白居易的琴诗里找补,比如有时候不想弹琴,但习惯使然,假模假样的坐在琴桌那里,一会儿抠抠手指,一会儿玩玩手机。就想到白居易也有这样的懈怠,便会释怀。比如:

《琴》

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有时候觉得自己弹琴到了瓶颈,难以进步。算了,美好的生活不能为“琴”所困,弹琴终究只是为了滋养自己,“好”与“不好”又何须去计较。于是,那句“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便成了下阶石。

《夜琴》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章。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周末休息在家,做做家务,有朋友约会就出去浪浪,闲来无事,就随兴致弹一会琴,虽然谈不上琴痴,但早已把琴认定为“终身伴侣”了,琴于我而言,可不就是无聊时的“安慰”么。

《好听琴》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情畅堪消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曾经朋友狠狠的调侃我,见一样爱一样,爱一样丢一样,凡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没有长性。但学古琴这件事,让她们刷新了对我的认知,终于有一样爱好把我留住了,七弦确实是我的好朋友。

     《船夜援琴》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我经常调侃自己,弹琴技术追不上我的审美。弹琴不够好,当然就缺少自信,所以一般超过四五个人的场合,那绝对要瑟瑟发抖。所以,我喜欢参加一些雅集,但断断不敢上台表演。生怕出糗,弄得自己糟心。哎,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啊。

《听幽兰》

琴中古曲是幽兰,

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

自弹不及听人弹。

       如此爱好古琴的白居易,其思想是儒家的重雅轻俗的音乐理念,生活在音乐繁盛的唐朝,眼看着各种胡人的乐器大行其道,唐太宗李世民有鲜卑血统,大概上行下效,羌笛在当时相当流行,古筝的音色也高亮悦耳,人们开始追求感官享受,古琴彻底被冷落了。

        在儒家思想里,古琴与政治是有关联的,礼乐崩坏,政治也会紊乱无章,白居易对此忧心忡忡,又喋喋不休了很多首诗,其中一首《废琴》大耍了把脾气。

《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白居易因当时古琴式微而恼火,耍脾气,决定不弹了,把琴废了一段时间,但后来想想还是喜欢啊,于是又把布满灰尘的琴拿出来,心灰意冷,感慨万分,即使我不辞辛苦的为你演奏,也没有人要听呀,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有羌笛与秦筝么。真是“恨琴不成钢”啊!

      在《对琴酒》中也唠叨了同样的话,把自己描写的孤独至极,夸张到整个唐朝都没有古琴知音,只能与嵇康、阮籍跨时空神交。无限感慨:哎,只有咱们这三个人才能得琴酒之味啊,字里行间透着对魏晋之风的仰慕。

《对琴酒》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尊白螺醆,玉轸黄金徽。
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只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如今当下,古琴仍然属于小众乐器,白居易的感慨放在当今也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喜欢欣赏古琴的人也不多,但是自怨自艾duck不必了。这是因为现代人早已抛开礼教的枷锁,跳出儒家思想对音乐观的局限性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没有国界,不分雅俗。所谓的雅俗是站在道德角度的评价,并不适合艺术。古琴在兴盛与衰落中起起伏伏几千年,但却没有消失,现在还大有“复兴”的势头。而胡人胡乐在音乐史上也悄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存在即是合理的。音乐没有雅俗之分,只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当然也可以青菜也爱,萝卜也爱。就如我,爱古琴,也不排斥去跳广场舞啊。

                           文 字 :木 兮

                           图 片 :网 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