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芒种,青梅煮酒。

 乱爬的壁虎 2023-04-24 发布于江苏


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

可稼种矣。

MANG 

ZHONG

芒种,一年中的第九个节气,对于身处高高耸立的钢筋混凝土中的现代人,它不过是我们存于手机日历里毫无感情色彩的两个字。对于这个节气,我首先感兴趣的就是这个“芒”字,起初我觉得不应该是“忙”吗?这个节气正是麦子收割,插秧种稻的时节,两种农作物的收割与播种无缝对接,收获夏粮,播种秋实,农事确是很忙的。后来查了一下才懂,原来“芒”是指有芒刺的植物,非形容词,而是名词,古人的语言就是如此的精炼,一个字包含了大麦小麦与水稻等有芒农作物,同时又很巧合的与“忙”字同音,既陈述农业物候现象,又内涵了忙碌耕种的场景。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小麦被科技驯化成短芒,水稻驯化成无芒了。芒之于植物的作用是保护不被鸟类和虫类啃食,另外芒剌又可以将种子牢牢的粘在动物皮毛上,将种子传播得更远。但芒剌却影响了产量,所以现代的品种则是科技为了提高产量而驯化了洗尽锋芒的良种。

芒种习俗

1、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民间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

花朝节在汉服同袍的活动中偶有出现,而送花神这一习俗则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只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里有记载送花神的细节场面。文中写道: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

但有学者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描写属于移花接木,将花朝节的习俗嫁接在送花神的仪式中。或许黛玉把各种曾经绽放的花儿葬了,这才是真正的饯花神。

2、安苗:皖南绩溪一带的习俗活动,始于明初。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并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

忙碌完收割之后,搞个活动庆祝丰收,用粮仓满满的新麦面粉制作美食犒劳自己。这像极了咱们现代人领了年终奖,过年宴请亲朋好友一样,古人也很会享受生活的。

3、嫁树:河北盐山在这天有“嫁树”的习俗,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但通网却找不到嫁树习俗的图片,想必这一习俗也已经淡化,归于历史了。

4、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5、煮梅:3月中旬,福建诏安和广东普宁的青梅就陆续上市了,我购买了一些泡了青梅酒。而苏州本地的青梅一般在5月中旬陆续上市,光福香雪海和西山林屋梅海是苏州青梅的主产地。南方有芒种煮梅的习俗,有传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作家白落梅说,若能回到宋朝,她愿意做一位柴门篱院的农家女儿,守着几树桃柳,只等书生路过,拿自家酿的梅子酒与他换卷诗词。原来青梅不仅在中式风韵的酒文化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藏着小女子的烂漫情怀。

煮酒听雨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并不是用青梅来煮酒,而是边煮酒,用青梅作为佐酒菜,原文是:盘置青梅,一樽煮酒。那时候的酒也不是白酒,白酒酿造的技术是从元朝之后流入中国的。当然肯定要排除掉葡萄酒和啤酒,剩下就极有可能是粮食酿造的米酒和黄酒了。煮酒佐梅太没创意了,在下厨房找到“青梅煮酒”的教程,与朋友相约一起煮青梅酒品尝。

食材:青梅、黄酒、黄冰糖、枸杞、红枣、柠檬、苏打水、冰块、薄荷。

做法:将食材倒入锅内,煮到冰糖融化,关火冷却。最后搭配苏打水,冰块和薄荷。

青梅煮酒

做法:将食材倒入锅内,煮到冰糖融化,关火冷却。最后搭配苏打水,冰块和薄荷。

这样调配后的酒精度大概只有4-6度,即便不胜酒力也可以豪爽的仰头干一碗。何当共煮青梅酒,一洗凡忧俗虑空。亭子外细雨绵绵,亭子内饮酒、听雨、练箫、舞剑,喝茶。一种既有浓烈的,也有优雅的场景感,梅子,无疑是这一场景中的灵魂。

2022.06.05

度假村

青梅与酒本无交集,但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便成就了彼此,青梅酸涩,酒味苦辣,两者在苏打水的邀请下相遇,变得甘甜娓娓。这就象原本陌生的人,因缘际会中相遇,在岁月的堤岸中慢慢行走,相互浸润,渐渐有了一份共同的闲情逸致,犹如今天一起煮酒的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