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悲伤即成长》:渡过悲伤的河流,抵达成长的彼岸

 慧心雨丝写作 2023-04-24 发布于山西

你是否经历过因失去某样东西,而陷入无法言说的悲伤?

或许是一件你喜爱又珍贵的东西,或许是一种你无比珍视的关系,比如知己甚至婚姻,又或许是你最在意的人的生命。这样的丧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但这样的情形又几乎无可避免。

面对这样的丧失,我们本能地想要否认和逃避,有的人会因此陷入深深的痛苦、抑郁甚至绝望中。

对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人而言,如果有一本能有效指导他们从黑暗中走出来的指南,将让他们感到力量和安慰。推荐你阅读《悲伤即成长》。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职业心理咨询师辛迪·芬奇,她经历了离婚、癌症一系列的重大丧失,曾一度在巨大的苦痛中质疑人生,最终在内心深处直面悲伤,战胜苦痛,获得了平静和力量,实现人生的成长。

这本书正是根据作者前半生悲惨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她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写下的一本帮助那些处在巨大丧失中的人重生的指导手册。

01 与悲伤对话,从自我麻痹中清醒

当陷入丧失中时,逃避和否认是大多数人的天然选择,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要走出悲伤的唯一方法,是与悲伤对话。当有意识地去悲伤时,感受它、谈论它,经历这个过程,悲伤就不再是困住人的泥沼,而让人活得更加清醒。

书中提供了一份“悲伤反应清单”,分别从行为、想法、生理反应、情绪想法、关于悲伤的迷思、悲伤的精神体验等列出了详细的清单,当你鼓起勇气直面悲伤的时候,浏览这些清单上的内容,能让你明白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从而帮你减轻痛苦。

接下来,你可以书写你自己的悲伤故事,真正看到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说出你的生活被怎样地改变了,停止自我麻痹。正如作者所言,“我生命中的每一次获得,都源自某种程度的失去。”

只有当不再逃避,停止内耗时,你才能从麻痹中清醒,迈开重生的步子。

02 学会自我爱护,尝试走出低谷

处在丧失和悲伤中无法自拔时,很多人无法正常生活,甚至做不到按时吃饭、睡觉,成为没有思想无法行动的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时候自己过得好是对丧失的物或人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是他们无力做到很好地照顾自己。

“悲伤带来的第一个礼物是,你会学着认识、感受人的需要,并与之待在一起。” 

书中提供了几种自我照顾的方式,第一种就是“创造页边空白”,这是让陷入悲伤的人给自己足够的空间。悲伤带来失衡,你要学会重新找到平衡的方法,给自己放松和休憩的机会,对自己做一些温柔的事情关照自己。

“停止内疚”,为自己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学会“允许的技能”,通过看喜欢的照片或新近大自然等特定的形式,“快速转换心情”;

“给哭泣一个专属时间”并“创建一个哭泣衣橱”,好好地哭一场,清理心灵的杂乱无章;

愤怒的时候在周边粘贴“警示胶带”,让身边的人不要太在意或去打扰自己;

学会“允许的技能”,让自己能够接纳发生的事;

与宠物亲近,享受“宠物的抚慰”;

学习“小狗心智”,练习正念,回归并觉察所在的当下;

通过“接地”(当快要被情绪淹没时,与一些稳固和真实的东西连接起来,如地板、椅子及自己的身体)练习,走出悲伤的黑暗深渊。

03 从失去中获得,书写全新的故事

那些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常常是从失去中得到的。

失去自己心爱的某样宝贝,你会感到可惜和心疼,时常回想它带给你的欢乐和满足,可也学会了更好地珍惜。

失去重要的发展机遇,你会感到懊恼和后悔,久久不能释怀,可也激发了更加努力的斗志。

失去世上最重要的健康,你会感到难过和自责,甚至不能原谅自己,但终于学会了如何真正地爱自己。

当面对你难以承受的失去时,你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你失去了什么,你还拥有什么,下一步你可以做些什么,你有哪些保护性因素,可以帮助你继续前行。

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

我们认真审视失去的过程、内心的挣扎,并梳理从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穿越丧失之门,渡过悲伤的河流,抵达成长的彼岸。

尽管那里还会有风雨侵袭,但我们已经有了应对的底气和勇气。因为按照宇宙的法则,人类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与战胜挑战紧紧连在一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