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到“省部级”仅用10年时间,曾国藩是如何做到的

 熟读几本好书 2023-04-24 发布于河南

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如果他是一个天才,我们就没有必要研究他的一生了。曾国藩的智商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的修身过程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他的胸襟可以扩展十倍,他的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的气质可以纯净十倍,再愚钝的人也会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曾国藩工作不到十年,就从普通“公务员”做到“省部级”,他出身非常普通,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在官场上毫无根基。他为人笨拙,不善机变,土里土气,不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那么他为什么能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

文章图片1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立志”或者说确立一个终生的奋斗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立志用现在的美国成功学讲就是设定目标,我们发现每一本成功学都在大讲目标如何重要,怎么去设定目标,一本书好几千字都在讲目标,看完也没什么用,你也成功不了,因为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太复杂了,很多人看不懂,大道至简,真正的道理应该是极其简单平实的语言,妇孺皆知。中国古人用一个“志”就概括了美国成功学,中国关于志的成语很多,给人的启发意义也很大,比如人穷志短、矢志不渝、鸿鹄之志、有志竟成等等,简单明了总结了目标的重要性。

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自我实现,也就是做“圣人”“完人”。以“完人”为人生目标,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取法乎上”了。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就是立志高远。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促使他“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 在日记当中,他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规矩和课程,翻译成现代汉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二是静坐。每天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三是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四是谨言。就是时时警惕不乱说话,每句话都要慎重。

五是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节欲,就是节制欲望,说白了,就是节制房事。节饮食,吃饭也要有节制。这是养生的办法。

六是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就是记笔记,找一个笔记本,起个名,叫茶余偶谈,专门记朋友们聊天时谈到的各种有启发的事情。聊天也不能白聊。

七是每个月要做几篇文章,写几首诗,有固定任务。

八是练字。每天早饭之后,要写半小时的字。

最后一条是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要出门找朋友瞎聊天。

我们发现身边有些人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成功人士的讲座,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甚至处理不好一件事,满腹经纶总有真知灼见,一旦独揽摊子就会一败涂地,更有些人平时静坐感觉自己英明神武,一遇事就屁滚尿流,究其原因就是学得多做得少。理论和实践永远是两码事,别人的成功故事永远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是至少可以给我们启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通过不懈努力仍然可以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你做了没有。王阳明说世上所有的天理真理都在我们心中,不必向心外求,你用心做事,天理就会呈现,不用心做事,天理就永远不能呈现,你懂得再多也没用,比如孝顺父母,用心孝顺才是孝顺,如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那么孝顺这件事就不存在。王阳明说心即理,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能知是非善恶、无所不能的法宝,就是良知,遇到问题向内心找方法,做到知行合一,一旦用心万事可成,成的事就是理的展现。你用心了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