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老同事(八)

 荷塘月色文刊 2023-04-25 发布于江西

生命,本是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途中,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路过着沿途的风景。有许多时候,生命若水,石过处,惊涛骇浪;有许多时候,生命若梦,回首处,梦过嫣然。

在老一辈的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老师中,无论是中心小学还是村小学,那时候的老师都是比较吃苦耐劳的。在2005年之前,那时新农村的建设还没有开始,村村也就没有通水泥公路,村里面的小学校舍也都是八九十年代的,骑自行车或走路上班的老师都很正常,一间废弃的教室砌成三间,这就是老师的住房,一副床,一张桌,一把椅,钨丝灯泡下把手写的教案映射的泛黄泛黄,一切的一切都是简朴。我去上芦小学教书时,走路也走过,自行车也骑过,再往后骑摩托车,而每到期中期末考试,村小与村小之间老师交叉,从东西到南北,从严寒到酷暑,哪怕乱风下雨,也会准时到点去监考。记得那时,我一早去白沙小学监考,还要到码头去坐船,下午考完了还要去贡水河边等船回来,要是逢到船家临时有事,等到晚上八九点那也是经历过。

因此,从上芦到华明三年下来,我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已经走高了庄口镇的所有村小。不过,那时真的很佩服我自己的记忆力,除了自己学校的同事认识,还认识到很多同乡镇的同事,更认识了许多老教师,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呢。当时在校的老教师比如有:上芦小学的校长是刘运生,还一个退休的刘贵祥、刘章彩老师;下芦小学的校长是胡仁有,老师有刘荣华、洪伟华、文树永等,做饭师傅是刘新发;禾坑小学的校长是肖伟红(女儿肖圣娇在中心小学),后来的校长是刘先贵,老师有吴人富、赖见发、周家森、胡绵昌等;白沙小学的校长是毛阳鑫,老师有黄金林(陈坑学点)、李昌献、周东圣等;小坝小学的校长是赖加福,老师有赖远翔、钟锦明、钟期武等;龙化小学的校长是赖章和,老师有肖新华(子肖琦在洞头小学)、肖承汉、赖远有、刘星华等;大排小学的校长是王志升(女儿王雅品现在中心小学),老师有肖春生(子肖景圣在庄口初中)、肖应连、毛元标(子毛阳鑫)、赖瑞林、刘豪等;黄沙小学的校长是温孝金,老师有肖勇胜、肖桂生(子肖烨明在中心小学)、肖应辉、肖桂华、温华春等;大陂小学的校长是许兰英,老师有郑成表、谭深远(子谭启鹏在黄冠小学)、肖志华、肖振荣(子肖浪兴);下坪小学的校长是谭良华,老师有赖九发、肖景星等。黄雷黄冠两所村小2004年前暂时还没有并入庄口镇,所以对那里和那里的老师还不熟悉。

二十年前的记忆虽然会有模糊也可能有出入,但基本上就是这些,这些老师也都算是老同事了,如今算是老一辈的庄口老教师,他们是老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了,他们大多生出于五六十年代,工作始于八九十年代,是一代中国乡村教师的缩影。二十余年的教书生涯,我与他们或多或少有过交集,有过交流,从他们很多人的身上,我感受到最多的是老一代或老一辈教师那种勤奋扎实、为教育无私奉献一生的高尚师德与高尚情操。更可贵的是,他们中很多自己与子女也都子承父业,甚至三代从教,前继后续地在太阳最底下发光发热。

而吃苦耐劳的品质就是从他们那里传承下来,传至后来的许多新教师,其中也包括二十出头的我。记得时间来到2017年,所有的村小校长都有代步小车之时,作为黄冠小学校长的我唯独仍骑着摩托车去中心小学把课本载去黄冠小学,以校为家,独自常住山里,我亦无所畏惧!更没有觉得有什么好丢人的!因为,这一年看到代课老教师黄金林就一个人,勤勤恳恳几十年,用自行车也要把课本来回运到铺背小学去,我一个年轻人又怎么能望而却步、望而生畏呢?在这里,我于是想到肖志华老师,我要说说肖志华老师,生活上他是一个很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的老教师,工作上他是一个甘于平凡、默默无私的老教师。

初次认识志华老师,记得是在我家里,还是就在我家门口的池塘边。好像是一次期末改卷后,他骑摩托车载着我的一位同学来我家找我玩,刚好我正在池塘边上放鱼草。那时的志华老师,一双皮鞋擦的锃亮锃亮,白衬衫配上西裤,笑容满面地突然在我的眼前,一看就好似一个很体面、很讲究的教书先生。而我恰好与之相反,卷着裤腿,夹着泥浆,一副乡间老农民的模样。在简单的闲聊中,他一味当着女同学的面夸我,说我真勤劳,说我这样年轻的男老师真的很少见,说我将来一定是很勤劳持家、很靠得住!言下之意,或许是他想好心搓合我俩呗!毕竟双方也无意吧,弄得一时间彼此很不好意思,很不好意思的,尴尬的我只好跳进池塘里,好好摘一些莲子送给他们吃。哈哈!

后来,2004年的暑期校本培训一结束,志华老师一听到我调到了华明希望小学,他第一时间地找到我,热情欢迎我的到来,再三邀请我一起吃午饭。我不禁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离开上芦多有不舍,而今要去陌生的地方因为有志华老师的真诚热心,心里顿时就不会有失落感,而感受到的是来自同事间的亲切与温暖。一到周末,他还时常邀请我和许天养一起去他家摘柿子,摘桔子,去时空空,回时满满。他说,同事之间本来就是要多多互相往来,吃吃家常便饭才更温馨更朴素呢!在他家里,突然之间他由教书先生而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种田锄草,养鱼植果,各种农活他也都样样精通。听说,他家泡的柿子是最好吃的,一到圩日就卖的一扫而光。之后他教我们如何浸泡柿子?怎么泡才好吃?泡多久可以吃?等等一系列的农村生活经验娓娓向我们道来。

选择教师,就选择了清贫。这一点,我志华老师身上就可以感受得到、体会得到。十七八岁时他遵从父亲的意愿投入到教师队伍里,是子承父业中的典型之一,那他也就选择了平凡,选择了清贫。在一个农村的家庭里,男人永远是一家的顶梁柱,而过去的男老师就是农村顶梁柱中压力最重的,存钱娶媳妇,存钱盖房子,存钱养小孩……仅靠那个固定的死工资根本不够的。工资仅仅只是一种用来贴补家用的收入形式,关键还得靠农村的种养。而志华的家就是这样,老师娘是一个地地道道、勤捡持家的农村妇女,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收入,志华老师去上班教书,她就一边自己学着种田。虽然志华老师周一到周五专注在学校,但一到周末他就忙活在田间地头间,插秧割禾一样不漏,还会帮助老师娘挑粪浇水,砍柴割草。志华老师他就是这么吃苦耐劳过来的,与妻子同心协力,一直坚持到他的孩子长大成家后,生活才算稳定安逸下来。

一个普通农村男老师的日子就这样过,志华老师的心态一直非常好,不攀不比,静心教好书,细心持好家,双重责任感伴随着他。与他认识十多年,时常有亲密往来,2010年至今他回到家乡黄沙小学,默默无闻奉献在一年级的启蒙教学上,他任教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他不饮酒,不抽烟,与他交往恰如一杯茶那般清淡,恰如一瓶水那般纯净。而他的两孩子也很听话懂事,从小到大待人有礼,虽然说没有继承前两代教书的职业,但也是传承了他那吃苦耐劳、勤捡持家的良好品格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