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赖耶识 在贾家四春中,元春是贾政嫡女,迎春是贾赦庶女,探春是贾政庶女,惟有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是宁国府正儿八经的侯门小姐,是四个姐妹中身份最高的一个。 可是为什么宁国府的大小姐,偏偏在荣国府长大? 介绍惜春的时候,说是隔壁宁国府贾珍的胞妹。胞妹的意思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和贾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 可是惜春的年纪太小了,比侄子还要小了十几岁。按照这个年纪推算,贾珍要比惜春大二十岁以上,而贾珍母亲生育惜春的年龄应该在四十五岁左右。 这个年纪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也是一个高龄产妇,有一定的危险。更何况是在医疗制度不健全的古代。所以在贾珍母亲生下惜春后,因为高龄产妇的原因,最终难产而亡。 而身为父亲的贾敬因为失去妻子,根本见不得女儿,最终心灰意冷决定去道观,并且将宁国府的爵位传给了贾珍。 父亲可以不管女儿,但是哥哥不能不管妹妹,可为什么还是娶了荣国府呢? 因为贾珍的妻子也去世了,后面的尤氏属于继室,而尤氏从没有生养过,怎么知道该如何教养惜春,所以这个时候贾母这个老祖宗,见才把惜春接到荣国府抚养,同姐妹一起长大。 可是因为焦大醉酒的一番话,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很多人认为惜春的身份有问题。 其实通过全文就知道,贾府对于女子的规矩非常严苛,身为宁国府的当家主母,根本没有出轨的可能,而贾珍的亲爹也早就去世了,所以无论是爬灰,还是养小叔子都不可能。 所谓的爬灰是指贾珍和秦可卿,养小叔子则是王熙凤用计谋害了贾瑞。 至于惜春的身份,根本不会有问题。如果惜春身份不对,那个年代孩子早夭太多了,随意一点疏忽,惜春都无法长大。惜春能够顺利长大,可见惜春的身份没有问题。 而且按照曹雪芹先生写作的因果来讲,宁国府一脉相承的冷血。贾敬正值壮年,因为妻子去世,所以忌恨女儿的出生,把全部家业都留给了儿子,自己去道观居住。 贾敬其实没有出家,只是住到了道观而已,这就是既贪恋世俗的红尘,又不舍山上的清净。 而贾珍根本不在乎儿子,所以可以随意染指儿媳,有了这样的行为,证明贾珍根本不在乎宁国府的家业,只顾得自己享乐。并且贾珍和惜春的兄妹情分,也非常的淡薄。 至于惜春,最后选择了出家。 一家三口的选择,在当年的时代,也都是非常炸裂的。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