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女孩写信请求妈妈换掉用了五年的书包:「穷养」「富养」不如「心养」┃莫葱葱

 丄学号 2023-04-25 发布于广东

作者┃莫葱葱   朗读┃张琳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所发布的“求助”引起了热议。

这位母亲先是展示了正上五年级的女儿给自己写的一封信,女儿在信里小心翼翼地问母亲,自己的书包已经破得不能再破了,你能不能给我买一个新的。

她还特意说了:“我知道虚荣心是不能有的,但我就是想要。”

之后,妈妈解释说,他们家的家庭情况一般,书包是一年级时候买的,而且价格比较贵,结果没想到现在居然破了。

于是她感到非常纠结,想买是因为不想女儿感到自卑,不想买是因为害怕女儿养成虚荣浪费的性格。

这求助一经发出后,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不解:

“买个书包又不会破产,用了五年都坏了给孩子买个书包怎么了?”

“这我还以为是小孩想要LV、爱马仕那样的大牌包包,你觉得虚荣,搞半天就是个书包。”

……

后来,这位母亲答应为孩子换个书包,但这一过度节俭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窒息。

起初,这位母亲的起意定然是好的,希望孩子不要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学会勤俭节约,不要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过度攀比。

但是,一味地追求节约,甚至是故意忽略满足正常生活需求的“穷养”,并不会让孩子学会正确花钱,只会毁掉一位孩子。

不论穷养抑或富养,家长只有做到“心养”,才会使孩子真正地获益一生。

过度“穷养”孩子会更易陷入自卑

一位叫@小红薯的网友曾在网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她听到朋友的父母打算带她去青岛和北京玩的时候,羡慕得几乎想落泪。

因为从小到大,她父母从未带她去过任何地方旅游。

不仅如此,妈妈还会天天说家里没钱,让她不要老是花钱,久而久之,这位网友在买东西时都会犹豫很久,连买一条一两百块的裙子都不舍得。

可是,她的家里并不贫穷,之前爸爸买的短袖就一千多,但每次她跟母亲要钱,母亲总说家里没钱,要她省点花。

慢慢地,她也变得越来越自卑,在朋友面前都仿佛像抬不起头一样。

家长们不知道,这种“穷养”会让孩子深感自己低人一等,甚至会嫉妒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极端点的,还会对世界和他人充满恶意。

另一方面,这种自卑会刻在他们的骨子里,即便长大了也不会被消除。

正如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所认为的:

童年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在意识层中,但它却会保留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这些孩子只会渐渐地失去自信,自认不如他人,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上受挫后,更容易以为自己一事无成。

拥有自信的人,未必都会成功;但失去自信的人,往往注定失败。

“心养”不在于所花金钱多少

而在于精神是否富足

在看到于乡村支教近二十年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妇的故事后,才知何谓真正地“富养”孩子的精神。

这夫妇二人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跑到4000米的高原上,成为了一群孤儿们的支教老师。

待他们的女儿胡文吉7岁以后,谢晓君便申请调到甘孜,和女儿一起来到了木雅祖庆学校。

这所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校舍只是几间木板房,宿舍则是帐篷,压根挡不住风。

胡文吉从小在城里长大,受尽长辈宠爱,可自从来了甘孜,她就要洗衣服、收拾床褥,在冬天更是冷得小手红肿。

虽然条件刻苦,胡文吉却从小就学会了体贴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

在学校里,她从不喊谢晓君“妈妈”,而是喊她“老师”,当被问及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小女孩回答道:“因为那样会让其他同学伤心。”

胡文吉的家庭虽不算特别富裕,甚至可以称得上清贫,可父母对山区孤儿的奉献精神和细心关爱,深深地影响了她,才能教育出这么一位体贴善良的孩子。

所谓的“穷养”和“富养”,固然有生活条件上的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家长能否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灵、开阔他们的眼界。

若父母不细心教导,即便生活优渥,孩子一样难以形成正确的三观。

若父母尽心尽力,即使家境一般,孩子依旧能有所担当。

如何做到“心养”教育的同时

教会孩子正确花钱

若想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又想培养孩子不浪费、不攀比的良好习惯,那么,家长可以试试培养孩子的“财商”。

01

初阶:为孩子树立基本的

金钱概念与购物准则

当孩子还是幼儿时,便可以给孩子灌输一定的“理财”观念。

首先,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压岁钱储蓄入手,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存钱的重要性。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能随意地把钱全部花光。

其次,要让孩子分清楚什么是“有需要”还是“想拥有”的物品。

在每次孩子说想要买某件东西前,父母需要作出引导,如果该物品实用,那么可以买,如果已经有了,那么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可以买类似的商品。

父母一定要坚持“有需要才买”的原则。

02

中阶:放手让孩子理财

当孩子年龄逐渐增长以后,可以放手让孩子进行尝试。

如果孩子买一些非必要物品,家长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孩子,这些钱可以购买多少零食、文具等,久而久之,孩子便会知道什么东西不该乱买。

如果孩子不舍得花钱,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变得“抠门”。

作者:莫葱葱,海归硕士,90后宝妈,热爱写作的英语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