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許郢州序

 企愚書櫥 2023-04-25 发布于湖南

許郢州乃唐人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寓居潤州(今江蘇丹陽),唐代詩人。許渾文宗大和六年(832年)進士及第,大中年間入為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潤州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貞元十九年,許渾出任郢州刺史,臨行前韓愈作序相贈,勉勵平衡州縣間關係。孔子有“三友”之說,即“友直,友諒,友多聞”①,韓吏部之於許渾,友直也。以此臨別贈行,韓愈並沒有採用贊頌的語氣致辭,而是採用規勸的方式,期盼他能協調州縣間的關係。

為了使許渾能樂於接受其規勸,韓愈先陳述了他與于頔②之間的書札,提出“先達之士,得人而托之,則道德彰而名問流;後進之士,得人而托之,則事業顯而爵位通。”對於于頔其人,儘管後世頗有微辭,然在中唐時期仍是名傾朝野之方伯,因而較易令人信服。進而提出“凡天下之事成於自同而敗於自異”之說,因闡明州縣官吏與觀察使之間的矛盾之由來。原因在於“為刺史者,恒私於其民,不以實應乎府;為觀察使者,恒急於其賦,不以情信乎州。”也就是說,州縣地方官吏站在本位立場來對待上級賦稅,而觀察使則站在自身立場催逼賦稅,因而上下矛盾於爰生焉。若是換位思考,州縣官員將本地民眾當作天下之民,而觀察使將各州縣當作天下之州縣,則矛盾消弭,上下和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②于頔(?-818年), 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師于謹七世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