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清官名录(金元)

 文化龙乡 2023-04-25 发布于河南

清官列表

卢彦伦 李元璋 吕㳘 张鼎 姚天福 耶律楚材

许衡 刘秉忠 安童 张弘范 张珪 苏天爵 脱脱

卢彦伦(1083~1151)内蒙古临潢(巴林左旗)人,金代大臣。1111年上京留守萧贞一召为属吏,后任殿直,勾当兵马公事,主管临潢兵马。金兵首围临潢,拒不投降,升为团练使。1120年五月随留守挞不野出降,出任夏州观察使,权发遣上京留守事。金军撤军后,挞不野反金,驱逐挞不野,杀尽城中契丹人,辽兵攻打临潢,坚守七个月。1124年任知上京新城事,主持上京会宁府修建。此后,改任静江军节度留后,知咸州烟火事。不久,升任静江军节度使,1138年任行少府监兼都水使者,充提点京城大内所,后改任利涉军节度使。复任提点京城大内所,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担任出使宋国贺岁元使。官至礼部尚书,封郇国公,1150年升任大名府尹。次年负责营造燕京宫室,不久去世,享年69岁。

李元璋(1139~1208)河北滦州人,字宝臣,金代名臣。自幼聪颖敏悟,过目不忘。1156年考中进士,出任西北路招讨司知法等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左三品校法。后回内陆任职,历任石城县主簿,丰润县丞,夏津县令,1204年升为吏部尚书。泰和年间吏部考察时,举荐为吏治贤能第一。1208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长子邦基任榛子镇监酒,次子邦秀任忠显校尉,三子邦彦出任平州观察推官,四子邦献任元平滦路副都总管。

吕㳘(1288~1346)字蒙甫,山西汾阳人,元代著名廉吏,杰出法学家。他提出首言八事的监察主张,开创著名蒙甫八事纪检法则。为官清廉,1331年调任岭南广西道廉访司佥事,坐镇静江府,1344~1346年任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历任刑部侍郎,元北都宪使,去世后,赠礼部尚书,谥号简肃。

张鼎(~1304)河北人,元代名臣。1274年随指挥官阿里海牙征战,因功由郞中升为鄂州达鲁花赤。次年攻取荆湖,遣其成功招降高世杰等宋将。1277年以鄂州达鲁花赤为湖广行省参政,不久,调任湖北道宣慰使。1286年复任湖广行省参政,后在鄂州断案以公正闻名,成为元代清官楷模。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河南南阳人,元初名臣。其父姚居实,娶妻赵氏。自幼熟读春秋,青年时召为县丞。1264年丞相塔察尔出使北国时,深受丞相赏识。1268年任架阁管勾兼狱丞,1274年任监察御史,多次奏揭权臣,颇得元世祖器重。1279年授嘉议大夫,改任淮西道按察使。次年转任湖北道按察使,1283年任山北道按察使。历任刑部尚书,淮西按察使,平阳总管等职。1292年调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以母病不就。1294年授汉中道肃政廉访使,迁真定路总管。1300年授参知政事兼大兴府尹,1302年病逝于大都,享年73岁,其子祖舜任秘书监著作郎,侃任内藏库副使。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政治家。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子。1191年父亲耶律履去世,两岁随母杨氏定居义州弘政,受到母亲全面教育。12岁时入闾山显州书院,13岁学习诗书。1206年参与科举考试,被征召授予掾职,后任开州同知,官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其为臣。先后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备受器重。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制定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和元朝建立奠定基础。1226年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窝阔台汗即位后,倡立朝仪,1231年任中书令。此后,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方案和制度,劝察合台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乃马真后称制时,遭到排挤,渐失信任,因此抑郁而死,享年54岁。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著有《湛然居士集》等。

内容图片

耶律楚材

家族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备注

家世

八世祖

耶律倍

(899~936)辽太祖长子,辽世宗父亲。自幼聪颖好学,深得太祖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封东丹国王,史称人皇王。926年太祖病逝后,耶律德光继位为帝。928年东丹国南迁,升东平为南京。同时耶律德光对其施以控制和监视。930年弃国投奔后唐,936年后唐发生政变时遇害,葬于显陵,谥号钦义皇帝,庙号义宗。

七世祖

耶律娄国

(919~952)字勉辛,辽朝宗室大臣,耶律倍次子,辽世宗同母弟,母皇后萧氏。951年授武定军节度使,火神淀之变中,平定耶律察割。辽穆宗继位,出任南京留守,迁政事令。952年联合耶律敌猎等人谋反,事发后被诛杀。

六世祖

耶律国隐

耶律娄国子,辽朝将军。

五世祖

耶律合鲁

耶律国隐子,官至太师。

高祖

耶律胡笃

辽朝太师

曾祖

耶律内刺

官至定远将军

祖父

耶律德元

金朝时任荣禄大夫,官至兴平军节度使。

父亲

耶律履

(1131~1191)字履道,耶律倍七世孙,蒙古帝国时期政治家。初举进士,补承奉班祗候。历任参知政事等职,官至尚书右丞,谥号文献。

母亲

杨氏

封漆水国夫人

同辈

长兄

耶律辨才

官至奉国上将军,武庙署令。

次兄

耶律善才

官至龙虎卫上将军,赠工部尚书。

妻子

梁氏

元配,与丈夫因战乱分离。

苏氏

苏轼四世孙,威州刺史苏公弼之女。

子辈

长子

耶律铉

官至监开平仓,早逝。

次子

耶律铸

(1221-1285)字成仲,元初大臣,耶律楚材次子。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出任中书省事。1258年随蒙哥伐蜀,蒙哥死后,支持忽必烈夺汗位。1261年任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赴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等,官至中书左丞相。儿子:耶律希征,耶律希勃,耶律道道,耶律希亮,耶律希宽,耶律希素,耶律希周,耶律希光,耶律希逸,耶律希援,耶律希崇,耶律希晟。

许衡(1209~1281)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河南怀州(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早年师从大儒姚枢及窦默,学习程朱理学。1254年应忽必烈征召,出任京兆府提学,国子祭酒。1265年受命议事中书省,呈上《时务五事》,提出行汉法的主张1269年与徐世隆,刘秉忠等人议定朝仪和官制。次年任中书左丞,1271年拜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1276年领太史院事,主持修历,与郭守敬等制仪象圭表,编定《授时历》。1280年因病归乡,次年逝世,时年73岁,累赠魏国公,谥号文正。主张提出行汉法的政治主张,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推进国家统一,倡导程朱理学,创立国子学,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河北邢台人,元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自幼聪颖,17岁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忽必烈幕府,并参预军政要务。1254~1259年两次随忽必烈征伐大理和南宋。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加封太保,领中书省政事。1271年建议将蒙古更名为大元,1274年因病逝世,享年59岁,追封常山王,谥号文正。对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奠定有重大作用,对元大都规划设计,奠定北京最初城市雏形。擅长诗文词曲,著有《藏春集》《平沙玉尺经》等传世。

内容图片

刘秉忠

安童(1248~1293)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四世孙,元朝大臣。祖父孛鲁,父亲霸突鲁,母亲弘吉剌氏。中统初年为宿卫长,1265年任中书右丞相。1275年以枢密院事从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次年被诸王昔里吉劫持。1284年获释归朝,同年11月复任中书右丞相。1288年屡次上书求退,次年罢相位,掌管宿卫。1293年正月死于大都,享年46岁。其子兀都带袭掌怯薛,孙拜住官至右丞相。

内容图片

安童

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人称张元帅,河北定兴人,元初大将,汝南王张柔第九子。早年师从学者郝经,1262年任行军总管,率旱从征李璮。随后亦被免军职,1264年任顺天路管民总管。次年移守大名,1269年任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参与征伐南宋襄樊之战。1274年元军大举攻宋,以其为前锋,以功改亳州万户,赐名拔都。1278年任蒙古汉军都元帅,进军闽广,俘虏文天祥于海丰五坡岭。1279年在崖山大败宋军,灭亡南宋,回到大都后,次年病死。赐谥武烈,加赠太师,齐国公,谥号忠武,改谥号献武,著有《淮阳集》传世。

张珪(1263~1327)字公端,号澹庵,河北定兴人,元朝大臣,名将汝南王张柔孙,淮阳王张弘范子。少时娴熟弓马,16岁摄管军万户,1280年拜昭勇大将军,镇守建康。其父张宏范死后,继父职,1282年镇压太平,宣府等地农民起义军。1299年拜江南行台御史,奉命出使川陕,罢免冗官贪吏,升任浙西肃政廉访使。1315年拜中书平章政事,册封蔡国公。1324年多次上奏减免赋税,1327年病死,终年65岁,谥号忠献。

内容图片

张珪

家族成员

曾祖:张辛 祖父:张福宽 父亲:张弘范

叔伯:张福寿,张弘基,张明山,张松山,张弘道,河南行省参政张弘略,张弘彦,行军总管张弘规,张弘正,张弘庆,张弘毅。

姑姑:静华君张氏嫁乔琚,张文婉嫁郭弘敬。

兄弟:南台御史张玠,翰林待制张瑾,开化县尹张琰。

苏天爵(1294~1352)字伯修,号滋溪先生,河北真定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和理学家,苏志道子。少年师从安熙学,为国子学生,后拜吴澄,虞集,齐履谦为师。1317年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前矛,授大都路蓟州判官。1325年任文林郎,翰林国史院典籍官。1327年任应奉翰林文字,承直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1352年江淮红巾军起义时,奉命参政江淮行省,总兵于饶,信州,死于军中,享年59岁。前后三度任职史馆,参与实录修撰,为元史留下重要历史文献。同时,在文学上有些成就,其诗文朴实无华,笃信理学,成为元代后期著名儒臣。

脱脱(1314~1355)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和军事家。父亲马札儿台,自幼养于伯颜家中。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历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升任御史大夫。1340年任中书右丞相,废除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1343年主持编修《辽史》《宋史》与《金史》任都总裁官。次年因病辞职,1348年召为太傅,负责东宫事务。次年复任中书左丞相,1350年任中书右丞相。执政期间,更改钞法,发行至正交钞,派贾鲁治理黄河,政绩卓著,时人赞誉为贤相。1351年出兵镇压北方红巾军,1354年被奸臣构陷,革职流放云南等地。次年12月在哈麻矫诏下,迫其饮鸩而死,终年42岁,1362年得以平反昭雪。

内容图片

脱脱

家庭成员

曾祖:称海,随蒙哥汗攻打川蜀,后在行军中去世,谥号忠襄。

祖父:谨只儿,元仁宗时总领兴圣宫宿卫,谥号忠懿。

父亲:马札尔台(1285~1347)蔑里乞氏,元朝太师,元末名臣脱脱父亲。早年侍奉元武宗,仁宗时期历任要职。1327年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历任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1337年领分枢密院,出镇北边,免除边民徭役。1340年与子脱脱共逐伯颜,官至中书右丞相,进爵忠王,晚年以太师致仕。后遭到弹劾,被徙往甘州,1347年因病去世,时年63岁。

伯父:伯颜(1280-1340)元末权臣,蔑儿乞氏,参与拥立元文宗,明宗及顺帝,顺帝初年官拜大丞相,元朝后期权臣。早年侍奉海山,参与平定西北叛乱。元武宗继位,授吏部尚书,尚服院使,御史中丞,迁尚书平章政。元仁宗继位,历任周王府常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江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节制江淮诸军。官至银青荣禄大夫,太尉,平章军国重事,以功迁御史大夫,中政院使,太保,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元明宗即位,任中书左丞相。元文宗嗣位,加任储政院使,知枢密院事。1330年进封浚宁王,1332年拥戴元宁宗,拜太傅,诛杀唐其势,拜中书右丞相。同年拜上柱国,奎章阁大学士,太史院司天监,进封秦王,诛杀政敌唐其势。随后,出任河南行省左丞相,1340年3月坐罪流放于南恩州阳春县,病死于途中。

诸子

长子哈剌章,又作合剌章,官至知枢密院事,加封太保,封徐国公,元亡后不知所踪。次子三宝奴,官至知枢密院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