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建筑六大门派,各自有什么特色?看你住的属于哪个门派?

 陈正兴 2023-04-25 发布于湖北

在你的印象里,中式建筑是什么样的?

比较有名的中式建筑形式里,被分为六大门派,你知道是哪些门派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式建筑中的六大门派,你看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个门派。

文章图片1

一、苏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诗意江南,山水画卷

苏派建筑,在于它存在了数千年的苏州园林中。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追求,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派建筑和园林更适合居住。
”苏式园林之美,中式合院别墅,难得'桃源圣地”,在清幽和惬意的韵律氛围里,清澈的鸟语花香和虫鸣,恰如其分地妆点出绮丽的光影。

文章图片4

苏州旧民居给人们的印象,各种墙式的混合相连使用,形成小巷和水巷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外墙景观;建筑造型轻巧简洁、虚实有致、色彩淡雅,层次丰富、临河贴水,空间轮柔和富有美感,即常言所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价值。

文章图片5

在亭台楼阁中,在山水画卷里,三五好友,一壶清茶,诗意人生。这是一种江南文人墨客对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文章图片6

临水喂鱼,倚栏对诗,江南山水,诗意栖居。

文章图片7

一家团聚,院中赏月,谈天说地,幸福家族生活就在这样的庭院中度过。

文章图片8

马头墙的设计元素,也运用到了江南建筑之中,徽派和苏派建筑,在某些设计元素上,是一脉相承的。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在苏式建筑的工匠中,苏州地区的香山帮也是全国闻名遐迩,从蒯祥开创香山帮建筑艺术的高峰以后,香山帮一直成为中国建筑工艺人的代表。

文章图片11

二、徽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青瓦白墙、砖雕门楼,马头墙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

文章图片12

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文章图片13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江右民居中扮演重要特色。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

文章图片14

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文章图片15

古徽州地狭人稠、多聚族而居,且徽州人崇文重教,因此又形成了丰富多彩、鱼龙混杂且极富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

文章图片16

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体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文章图片17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集团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18

徽派建筑和苏派建筑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派建筑结合江南多水的特色,锐意在水景上面大作文章,使得苏派建筑与水有关的元素更多。

文章图片19

而徽派建筑所在地多山,更多在与山地文化有关的元素更多。比如马头墙,防火,防盗等考虑都与古徽州地区多山有关。

文章图片20

所以在水景元素的设计上,并没有像苏派建筑那样,营造出曲水流觞,诗意园林的意境出来。


三、闽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圆形土楼,防御功能,家族聚居

闽派建筑,闽,即福建,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文章图片21

当年美国在卫星里看到中国福建地区多个圆形大型建筑,曾经把福建圆形土楼当成中国的秘密武器来对待研究,最后发现居然有几百年的历史,也让闽派建筑为天下人所知。

文章图片22

大形建筑里面,双有各种功能的小型建筑,就不会像外围建筑那样追求圆形的造型了。更多考虑的是实用价值。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下图的土楼,看上去规划的错落有致,一定是一个大家族分成了多个小家族,在中间又建立起了家族大祠堂之类的建筑。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这看上去真有里三层,外三层,层层递进,层层包裹的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形式。

文章图片27

闽派建筑,以土楼最为著名,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土楼都是圆形的,比如下图的土楼。也是方形的建筑。

文章图片28

四、京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四合院,对称设计,雕梁画栋,彩绘绚丽

京派建筑是中国北方建筑的典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京派建筑的历史地位。京派建筑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在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后,仍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29

京派建筑以北京为中心,向北方各个地方衍生,形成了以京派为代表的北方建筑形式。

文章图片30

北京作为中国历史古都,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已经几百年,以天子威严威慑四方。建筑形式的影响力,也自然会对其它地方形成影响力。

文章图片31

在中国其它地方的建筑形式中,也都有京派建筑的部分元素。

文章图片32

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文章图片33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

文章图片34

春秋时代的老子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这正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指明了人与自然有共同的根源,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述。

文章图片35

京派建筑设计者秉承这一思想,在建筑中融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使建筑成为不只是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还成为了自然的象征。


五、晋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晋商文化,家族大院,

晋派建筑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以山西的建筑风格最为成熟,故统称为晋派建筑。

文章图片36

晋派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晋商的品格,稳重,大气,严谨,深沉;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精工细做。它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文章图片37

晋派建筑,反映着晋商文化几百年的兴衰史。家族大院,是晋商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落实和延伸。

文章图片38

晋商作为中国建筑形式上的著名商帮,在建筑形式上也是别具一格。

文章图片39

大院文化,和北方家族文化,民俗文化密切相关。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六、川派中式建筑

关键词:吊脚楼,鼓楼,竹楼,民俗文化

川派建筑,即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一种建筑风格,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

文章图片43

川派建筑在于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脚楼,作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丝檐走栏自成一派,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成为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章图片44

在川派建筑中以傣族竹楼、侗族鼓楼、川西吊脚楼,最具鲜明特色。傣族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

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侗寨风光可谓十足。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川西吊脚楼,也叫“吊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中式建筑的六大流派,也只能反映出中国建筑形式的部分面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只能通过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来表达中华文化的部分内容。

文章图片5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和谐文明新兴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