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典的《跃迁》一书,初步了解了“头部效应”一词,感觉活了大半辈子,都退休了,竟然没有很好利用头部效应,真是白活了! 什么是头部效应?头部效应是指在一个领域中,第一名往往获得更多的关注,拥有更多的资源。 头部效应就是从一个头部到更大的头部,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头部效应是成长的定位武器,而过程中的每一个判断都是逆人性的,痛苦做决策是成为高手的必要历练。 头部效应的三个原则: 一是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二是思考差异化优势;三是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从鸡头变成凤头。 原则一: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 为什么大部分人做不到?因为高价值的事情,往往很难,竞争激烈,体验远远没有选择低价值的“小山头”舒服安心。大部分人会在这个时候下意识地退回来,给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或许那不是我想要的吧”。 因为射不中靶子,所以随便射一箭,然后在旁边画个圈圈,宣布我射了十环!80%的人做第一个动作时,就已经走向平庸了。 所以你看,虽然简单的道理,因为逆人性,所以最难操作。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 因为我们不怕苦,怕苦得没价值;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 耶稣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来自《马太福音》“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思考价值,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高手总是选择窄门! 原则二:思考差异化优势。 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越要凭借独特的优势,你先不要着急动手,要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 这件事为什么难?因为当所有人都疯狂奔向新大陆,还有人在里面赚到大钱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会升起“再不上就来不及了”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来自祖先多年逃生的经验积累。此刻要静下心来思考和判断,相当逆人性。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显示当日股价的电脑和电视,也是一种可以让自己不受打扰的必要机制。 真正的高手会花很长时间观察好几个赛场,观察游戏规则、赢家的玩法,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他们知道这种处处都有的机会,很多不属于自己;在那些属于自己的机会里,他们也并不着急出手,他们在等待更大的概率。 所以,千万别相信“去最激烈的战场,哪怕从头做起,哪怕是个小兵”这样的鸡血故事,名人成功可以这么说,但你在进场前不要这么做。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原则三: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不要想太远,从身边头部开始。 如果你在一个小团队里,那么就先占领团队的头部;如果你是个三四线城市的老板,那就思考如何击穿自己的市场;如果你是个小创业者,那应该洞察的就是你的领域,思考如何盘活前1000名客户。如果你是快递员,那就思考如何先成为快递员的头部。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 战略必须先帮助你在当下破局,否则就毫无意义。 不要一开始思考“如何做出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成为业内最好的 xxx ”,先抢占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山头,这个小山头会给你全新的资源和视野,然后再抢占下一个大山头,最后是山脉的顶峰。从边缘地带一点点往前拱,虽然慢,但总有推进。一旦空降进入一个你不了解规则、没法把握的赛场,即使偶尔获胜,最后也会输得精光。 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占领你视线里的第一个头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