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徐俌夫妇墓出土部分文物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4-25 发布于北京

徐俌生于明代宗景泰元年十月二十日(1450年11月23日),籍贯南直隶凤阳县(今安徽省凤阳市),是明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四世孙。

明·嵌宝石花形金饰件
饰件略呈三角形,下端边缘弧形。以三出长叶作为饰件主要构架,周围衬以缠枝叶。在镂孔的缠枝叶上,嵌有红宝石两粒,蓝宝石两粒,绿松石和茶晶各一粒,均有金托。各宝石之间又有四个空缺的金托,为镶嵌珍珠之用,珍珠已风化不存。制作精细复杂,采用铸造、錾刻、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设计精巧,造型华丽,既有炫人眼目之色,又有雍容华贵之气。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嵌猫睛石金簪
明·嵌绿松石金簪
两件金簪形制相似,仅镶嵌物不同,分别为猫睛石和绿松石。簪体呈圆形,簪头作花瓣形,围以金丝做成花蕊,中心嵌宝石。
猫晴石又称“猫儿眼”,经光照射可在宝石中央形成一道细长的线柱,极似猫的眼睛而得名。史书记载这种宝石产自南亚的锡兰(今斯里兰卡一带),因其罕见而益显贵重。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颜色多为鲜艳的蓝绿色,质地细腻柔和,有的表面布满黑色蛛网纹,有蜡质光泽。

图片

图片

明·琥珀束发冠 冠以泛红的金黄色半透明琥珀雕成,呈半月形,中空,五梁,两侧各錾一小孔,对插圆头金簪一对。束发冠是古代男子用来约发的小冠,属闲居之服。出现在五代,宋代时使用者渐多,至明代尤为盛行。《明史,舆服志》等官方冠服制度中并未见到“束发冠”的记载,可见此类束发冠是男子在非重要礼仪场合的非定制冠戴。明代男子所用束发冠的尺寸大多很小,材质以金、银为主,琥珀冠并不多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凤凰形金插饰
通长22.3cm,宽6.3cm
插饰为一对 ,造型为金色的凤凰昂首展翅,硕大而美丽的尾羽向上翻卷,矗立云端凌空欲舞,下接扁平钩状簪体。运用了累丝、搓花丝、炸珠、焊接等多种工艺,代表了明代金银细工的高超水平。从明代命妇画像中可以看到,这种成对的凤凰形插饰是用于凤冠之上的, 插于凤冠两边,凤喙向外,并可衔接珠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刻牡丹莲纹金钏
金钏为一对,用扁金条盘成七圈,以金丝相连,上下两头左右可以活动, 以便调节松紧,末尾一头以金丝相缠,另一头平錾四季花卉,以缠枝叶相勾连,纹饰錾刻相当精细。钏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臂饰,元明时期常以锤扁的金条或银条弯成旋状,少则数圈,多则十余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葫芦形金耳坠
耳环作七棱空心葫芦形,上端饰五个圆珠组成的五瓣花,再通过缠绕的金丝连接五片瓜叶,葫芦底部作钱纹。造型规整,运用了锤鍱、模压、焊接等多种工艺制成。葫芦形耳环是明代耳环最为流行的样式,从元代继承而来,葫芦造型变化不大,但以添饰瓜叶形上盖和托座而显得更有意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菊花凤凰纹金簪  
明·牡丹凤凰纹金簪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俌夫妇墓出土
两件金簪形制相似,仅所饰花卉有所区别,分别为菊花和牡丹。簪体为扁平状,簪首以累丝技法做成地纹,上饰凤凰栖息于花丛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