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横求索 笔耕不辍——访我校文学院教授朱德发先生

 杏坛归客 2023-04-25 发布于山东

 50余年的教学生涯,30余载的从研岁月,朱先生将人生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教学与科研。虽已至耄耋之年,但朱先生仍在学术园地里纵横求索,笔耕不辍。他一直强调,“作为学者,必须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价值根基,把研究对象化作生命的一部分,钟爱并全身投入到自己所在的专业。”


  作为图书馆“师大文库”著名学者影像资料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日,图书馆邀请朱德发先生来到千佛山校区专设的采访室,请他分享其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讲述在山师从教的故事。

与五四文学的不解之缘

  1964年,朱德发来到山师,担任写作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任务。然而,朱德发的学术追求却不止于此,为了追随本心,他之后又到现代文学专业从事经典著作研究。文革期间,由于文化禁锢主义的束缚,出版陷入停顿,出书范围也十分狭窄。尽管条件十分艰苦,朱德发却始终没有放弃过学术研究,反而利用这段时间,将《鲁迅全集》、《郭沫若全集》等细细研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喜欢上了现代文学。1971年,由于“复课闹革命”的影响,朱德发走上大学讲台讲授《现代文学研究》专题课。但在当时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大环境下,只能讲授鲁迅、浩然的作品和样板戏。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大批青年参加高考入学,为山师增添了新的活力,于是朱德发开设了《五四文学研究》选修课。朱德发说:“作为老师,不仅要深入熟悉自己所讲的内容,而且要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逻辑思路和话语方式。”他始终秉持着这种的教学观,广泛阅读五四文学的有关史料和经典著作。经过反复钻研和深入思考,他开始对五四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谈到五四文学研究,朱德发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五四文学是中外古今文学相互撞击、汇涌的转折点。以前我们对五四文学的评价存在一些偏颇,需要拨乱反正。”面对五四文学革命诸多敏感沉重的问题,朱德发本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理想信念,终日泡在图书馆一堆资料中苦钻深研。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等国家级刊物上连续发表8篇学术论文,并从丰富的史料出发,形成学术著作《五四文学初探》。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或有争议、或被堙没的历史问题,朱德发以“史实加雄辩”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对我早期研究帮助很大,”朱德发感慨道,“对于一个学者来讲,图书馆应该是他成长的摇篮,也是做学问、出成果的一个宝库”。博现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朱德发喜欢徜徉于浩瀚的书海中,他认为,只有静静地坐下来挖掘原始材料,才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从生命意识上去寻找五四精神的精髓与底蕴。文风浮躁、急功近利,写出的东西只能是“拿来主义”,终归不属于自己。


  详实的史料,深入的钻研,朱德发在学术世界里纵横求索。他将五四文学作为自己的学术起点,豪情满怀地沿着五四文学的研究思路不断向现代中国文学的广阔天地掘进。这种五四情结始终贯穿在他的学术生涯里,即使在他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其他文学层面后也未曾消减。 

全球视野下的文学史观

“五四文学研究是我的一个起点,由这个点进行纵向延伸,可以把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打通;进行横向延伸,可以将五四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结合。”朱德发如是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他逐渐对文学史理论、文学流派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时他感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包容不了我们现代中国的整个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一个全球视野的文学史观。基于此,2002年,他提出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文学史观。


  谈起“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朱德发认为,一方面,从文学史学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学科问题,既是理论层面的升华,也是对几十年来文学史研究与撰述的总结;另一方面,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尚缺少理论的支撑和学科建构的意识,需要建构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文学史学。于是,朱德发深入文学史学理的研究,尝试着构筑“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理论大厦,并撰写了《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一书。在该书中,他对文学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大胆探究,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初步思路。


  可以说,“现代”和“中国”两个词的颠倒,不只是语序的简单倒置,更是一种视野转换。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朱德发的研究视野由今及古、由中向外,既在“世界文学”格局这张大网中观照现代中国文学,又把现代中国文学视为古代中国文学必然的转型。


  沿着这样的思路,朱德发静守书斋,破读典籍,从文学本体出发,编撰、合著了诸如《中国五四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六十年》、《中国情爱文学史论》等专著和教材。每一本著作都倾注了朱德发大量的心血,饱含着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是学者,亦是师者

  多年来,朱德发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用专业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不断探索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理念,调整着学术视角。


  朱德发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可以带动科研,科研也可以促进教学。“大学的老师应该是学术型的老师,不能是纯粹教学的老师。”他以自身教学经历打了个比方,“为什么我要写五四文学史?因为在我授课过程中,我的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有些当堂回答不了的问题,就需要之后再去探索,再去钻研,再去思考,这也就越研究越深入。”正是这种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和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满腔热忱,朱德发的课越讲越精彩,研究越做越透彻,学术文章越写越严谨,这不仅让他的学生收获满满,他自己也因出色的科研和教学成绩荣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朱德发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就在去年,82岁高龄的朱德发先生仍重回课堂,为博士生讲课。采访结束时,他寄语山师学子:“青年人应该志存高远,要有自觉成才的意识,立志成为一名创造型人才。还要拥有独立的意识和思想,热爱自己的专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朱德发先生以一颗饱含热忱的赤子之心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孜孜求索数十年,一支笔,一张纸,一叠书,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尽展学者之风范。

 在《朱德发文集》第一卷的卷首语《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余载有感》中,朱德发这样感慨道:“虽然岁月催人老,但我忆起执教50多年从研30余年的峥嵘岁月却心潮澎湃,如果老天保佑我的身体与精神依然充满活力,那我将在学术园地里持续地自由播种、辛勤劳作和怡然收获,即使历史再出现曲折、再发生危机、再落进误区我也会无悔地走完自己选择的学术人生!”

作者简介:孟奂,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6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助理。曾在《生活日报》实习,研究生期间参与济南交警队内部杂志《人物》的采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