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投资学(七)——基本面分析之收入(1)

 文和先生的投资 2023-04-25 发布于北京

个人投资者做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同样创立企业,目的也是为了赚钱。本质上两者赚得是同一个钱,都来自于销售产品、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但投资者赚的钱,相比于企业赚的钱,还要经过一个分配的过程。看利润表,大致就能清楚这个分配过程。

企业卖了产品,取得了营业收入。首先把从上游买材料的钱还了,这部分是营业成本,大多数情况实际上是预付。其次,支付员工工资等,这部分是管理费用,多数情况实际上也是预付,拖欠工资的另说。然后,支付销售提成等,这部分是销售费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在营业收入中扣下了,或者定期结算回扣。接着,如果企业贷款了,支付贷款利息,这部分是财务费用,一般是季度结算。再之后,企业搞研发创新,支付研发人员工资、买实验器材等,这部分是研发费用,也是预付。接着就是交税,这是给政府的,一般是年付。把上面的都付完了,最后才留到股东。

总结一下,企业赚的钱,只要由以下几类人分配:

1、上游企业,主要是购买原材料的费用,可以用营业成本率显示;

2、下游企业,主要是销售费用,可用销售费用率显示;

3、员工,包括管理层等人的工资、福利等,可用指标很多;

4、政府,主要是交税,还有一些罚款之类的,由于税率是固定的,政府从营业收入中拿走的部分也比较固定;

5、债主,主要是利息,可以用利率表示;

6、股东,最后分,还剩下什么就要什么,可用净利率表示。

个人投资者买入股票,作为股东,肯定是希望自己获得的收益最大。股东如果想多赚钱,思路就很清晰了。

1、增加营业收入,很多人喜欢参与IPO、定增,也是这个道理。企业融到了钱,就能扩产,营业收入就能增加。

2、降低其他分配方的比例。这一点在经营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无关紧要。可一旦经营停滞,分配的时候就开始内卷了。实际上,在经营形势好的时候,就应该形成稳定的分配比例和分配制度,不能太随意,否则,在形势不好的时候,内卷会导致企业经营越来越差。逻辑上讲,股东分配的越多越好。这在短期内是个最优选项,但在长期却不是最优解。就像资本主义早期严重的剥削制度,如果不是后面的福利制度改革,资本主义本身很可能会推翻。所以说,凡事都不可以做得太绝。

在A股市场,最好的企业非贵州茅台莫属,虽然价格高得让人没法下手。营业收入不成问题,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营业收入不发愁。在分配上,支付上下游的费用较低,毛利率92%,高得令人发指。员工人均薪酬约40.93万,绝对值不低,但人均净利润接近200万,是其薪酬的5倍。当然贵州茅台如此好卖,似乎跟员工没关系,拿这么高的绝对工资似乎不太合理。净利率为52%,同样让人不可思议。也就是说,茅台每赚100块,8%给了上游,20%给了员工,20%给了政府,50%留给了股东。不得不说,贵州茅台真是一颗摇钱树。

在投资企业时,大部分人都更关心经营情况,而忽视分配关系。实际上,两者都不可偏废。好的投资,应该是既有稳定增长的经营业绩,又有稳定的分配关系。当然稳定的分配关系中,股东获得的比例越大越好。比较差的是,企业的钱被上下游赚了,员工觉得不满意,政府收的税又很重,最后只剩下一点价值留给股东。

比如政府限制的行业,就会出现企业挣的钱都交了罚款;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赚的钱都给了上下游;创始人和管理层强势的企业,大部分价值被员工瓜分了。这都是很不利于股东的分配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