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后果园修剪

 摘文缘 2023-04-25 发布于山西
立春的标志性物候有三: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对于果园也需要紧锣密鼓的进行第一项及时完成修剪的任务,为果树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修剪比较推崇轻简化傻瓜式修剪,这种修剪技术简化而且容易掌握,特别对于以红富士栽植的新建园或者老园,修剪主要的要领是,三基本:基本不短截、不回缩、不带帽,枝条采用长放大角度结果为主。


一、现代果树修剪主要技术特点

1、基本不短截
短截是修剪的基本手法之一,也是促发强枝的有效措施。只在幼树定干,培养坚强的中央领导干和主、侧枝及培养紧凑型枝组时用,除上述情况外,只有个别枝组极度衰弱时才在后部选新枝短截以更新枝组。对于矮化树或者一些萌芽率低的品种如藤嘎一号维纳斯黄金,当年生枝条,需要进行轻短截以促发结果花芽。

2、基本不回缩
回缩剪法也是修剪的基本方法之一,回缩只用于大树上,主要应用在:
1)降低树高,如落头开心;
(2)主、侧枝转主换头,开张与抬高角度;
(3)过长枝、过弱枝回缩后堵,如郁密园打开行间,郁密树打开光路,可暂时改善光照。这种剪法用得多时,会使树势返旺,剪口下发生许多旺枝。在盛果期树上留下不同长度的棒子,木桩(有的成为死桩),影响周围新生枝组的配置。所以,在大树修剪时,尽量不用回缩法,还要清理这些短桩,死撅,让枝条长顺,用新枝组取代它。
3、基本上不搞“齐花剪”
因为这样剪后,一会明显缩短枝轴长度,不利于形成细长、下垂枝组和高桩果;二会大大减少预留枝量,不利于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搞齐花剪不等于留果一大串,必须严格疏花,定量留果,才能保证稳产优质。)

4、不搞“戴帽剪”
所谓戴帽剪,就是在枝条年痕处(一般是一二年生交界处或春秋梢交界处)修剪。戴帽剪的不足之处是明显缩短枝轴长度,枝条不舒展,局部郁密树冠,不能形成单轴、细长、下垂枝组,而且还比较费工。所以,在生产上不再提倡戴帽剪,任其自然延伸,形成下垂型枝组,其成花、坐果均优于戴帽剪。


二、现代修剪主要采用方法

1、基本上采用长放法
长放,即不截,是傻瓜修剪的基本方法。长放可以省工,可以有效缓和树势,促进幼树早实丰产,大树可稳定树势,均衡结果。有助于形成单轴、细长、松散、下垂枝组,长度可延伸1米以上,形成珠帘式结果状,而且果形端正、高桩、商品果率明显提高。树上冒条少,树势中庸、健壮。
2、更新复壮
长放多年后,枝势,尤其先端树势衰弱时,要在后部强分枝处回缩,以利更新复壮,也可利用旁边新枝组,取代老枝组,而将其从基部疏除。
3、剪、手配合优势丰
修剪中用角度调节生长势,这是一项常规技术,用各种拉绳、支棍、W开角器、拉枝器,可将角度调节到理想状态。拉枝开角是重要的整形和增产措施,越向上层,拉的角度越大才好,枝拉成形,一般应采取“一推、二摇、三晃、四固定”的步骤,将枝从基部开始拉平,拉倾斜或下垂,将枝拉向定位空间。
4、基本上采用疏枝法
疏剪是修剪的基本方法,也是傻瓜修剪的主要方法。疏剪可削弱树势和枝势,尤其对旺树十分有效。从局部上说,修剪有双重作用,对疏枝剪、锯口上面的枝有抑制和削弱的作用,而对伤口下面的枝有促进作用。疏剪可改善光照,花芽易形成。通过疏剪,可调控花芽留量,防止出现大小年。


三、疏剪时注意事项

1、疏剪总量控制在适度范围
一般郁密树,疏除大枝(骨干枝、大辅养枝)外,掌握好去枝总量,还要逐渐转向枝组调整。大枝疏剪重年份,枝组要相对轻些,看花修剪调控,不要大砍大拉,否则,树势会迅速衰弱,也影响产量的保持。另外疏枝要注意留枝间距,骨干枝要按树形要求选留,枝组选留间距:大枝组间距60厘米,中枝组间距40厘米,小枝组间距20厘米,以利通风透光,减少果实遮阴和枝、叶磨伤。
2、去大枝时要掌握好“五去五留法”
即去低留高,去长留短,去大留小,去粗留细,去密留稀。
3、掌握树势调控枝组配比
去枝组,要去弱留壮,去虚旺留中庸,逐渐建立树体平衡、各部和谐的枝间关系,有利于树体健壮,优质高效。

4、修剪细节决定成败
一疏枝时“宁让树受伤,不让树扛枪”(即不要留橛,易染病害),要求伤口角度合适,平滑;二要对修剪工具及时消毒避免传染病毒;三要及时涂抹伤口保护剂(人造树皮、愈合剂等),有利于保湿和促进伤口愈合。
5、提高效率从工具开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工作效率工具必须革新,要采用锋利的工具,提高修剪的工作效率,随着大力剪以及电动剪刀、电动锯的普及,对于修剪工具必须进行改革,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高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