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域文明(55)温巴什石窟和苏巴什佛寺
2023-04-25 | 阅:  转:  |  分享 
  
西 域 文 明 温巴什石窟和苏巴什佛寺 PPT编辑:赵
小鹏(昆仑六月雪) 2022年10月龟兹石窟分布图 温巴什石窟位于拜城县西南20公里处的温巴什乡吉格代勒克村南却勒塔格
山北麓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沟谷内。洞窟错落分布于山谷两侧的崖壁上,现已编号洞窟25个,洞窟形制保存较完整的有14个。。温巴什石窟远眺温
巴什石窟温巴什石窟 第11窟正壁温巴什石窟 第1窟叠涩 大雁温巴什石窟残存佛像温巴什石窟残存佛像苏巴什西寺遗址全景(从西寺遥望东寺
) 苏巴什佛寺遗址又称昭怙厘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北20公里处确尔达格山南麓,阿格乡欧勒加斯村与兰干村之间的库车河两岸的冲
击平台上。苏巴什佛寺遗址分东、西两寺,在铜厂河东西两岸。东寺已毁,存庙塔、僧舍遗迹。苏巴什东寺全景 公元一世纪,佛教经古印度
传到龟兹后,大约二世纪在龟兹国扎下了根,其宗教,文化,艺术,经济等等也得到迅猛发展。此时,龟兹文化与佛教文化也很快融为一体。苏巴什
佛寺东寺佛塔 苏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晋时期,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开坛讲经。此寺至隋唐达到繁
盛,僧侣曾多达万人,香火甚盛。苏巴什西寺大殿俯视 公元628年,唐朝玄奘法师去天竺(古印度)取经,在路过龟兹时,龟兹王,大臣
,高僧,众信,百姓也都来迎接他的到来,玄奘法师受到了最为隆重的接待。因大雪封山受阻暂不能西行,玄奘法师一行只好在这里做短暂滞留。苏
巴什佛寺独特的十字形连通的禅窟 玄奘法师在停留龟兹期间,细心观察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佛教,并在《大唐西域记》述:“荒城北四十
余里,接山隔一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 玄奘法师所说的二伽蓝,就是现
遗存的苏巴什佛寺东,西两寺,同名昭怙厘,也就是现残存的苏巴什佛寺,而东西随称,也就是指现在的苏巴什佛寺的东寺和西寺相望。苏巴什乐舞
舍利盒 唐(618—907) 高32.3厘米 直径38.3厘米(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到库车考察时,发掘出土了它,带到了日本
。50年后,人们揭开盒子外边覆盖的红、灰、白和蓝色粗麻布,露出了精美的乐舞图绘画。)舍利盒体复原图——苏幕遮歌舞 苏幕遮,原
来的名字很多。比如苏摩遮、苏莫遮、波罗遮,还有泼寒胡戏、乞寒舞、浑脱舞等。但名字再多,意思大概差不多,原意是帽子或披巾,乞寒舞最显
著的特征是扮演者戴面具或头罩,故称苏幕遮。 据相关资料,苏幕遮来自波斯,盛行于西域各地及诸多西方民族。比如高昌、焉耆、龟兹
等。因为西域农业灌溉并不是靠雨水,而是靠昆仑山或者天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来灌溉。于是,老百姓便民间自发用这种方式来乞寒乞水。舍利盒体绘
画复原图放大舍利盒盖复原图 据日本学者熊谷宣夫研究,认为从苏巴什舍利盒上的乐舞图反映的内容看,认为它是5世纪到7世纪的产物,
也就是我国隋代末期和盛唐初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央政府在龟兹地区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龟兹成为西域政治文化中心。那时,龟兹地区
的社会农业、水利、交通和蚕桑业等发展迅速,佛教传播空前盛兴繁荣,从王室到庶民,都喜欢龟兹乐舞,不但在当地兴盛,还传到了中原。
西域商人和艺人们大量涌入长安,苏幕遮舞也随之传入。客居中原的“胡人”不忘乡俗,经常表演它,中原汉人也陆续加入,普及到了街巷市井。
后来,它传到了皇宫王室,苏幕遮舞被乐舞大师们对内容作了修改,由祈盼丰收、驱邪除灾变成了新岁献忠、喜庆万年。于是,苏幕遮不再是一般的
歌舞节目,变成了歌舞戏。苏巴什佛寺出土彩绘龙首木雕苏巴什佛寺出土浮雕陶塑像2015年本人在苏巴什佛寺遗址留影谢 谢 观 看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六月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