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启示录018 :越是亲信的话越不要轻易相信

 新用户17779036 2023-04-25 发布于江苏
导读
什么情况下,孟子告诫梁惠王不能轻易相信身边人的话和大臣的话?为什么说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君明臣贤都是大幸?为什么很多老板没有被对手和算计和打倒,却被最亲信的人出卖,被自己的失误打倒?为什么老板失去定力就会亲小人远贤臣,让企业出现拐点?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我们一起精读《孟子·梁惠王下篇》的第七章。
01
孟子谓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齐王也。”
孟子有一次在觐见齐宣王的时候说:
我们平常所讲的古老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些有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的国家,而是这个国家中有世代为官的,累代都能够建立功勋的大臣。
大王,您现在已经没有了能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亲信之臣了。过去所起用的人,现在不知道为什么都已经被弃用而不在位了。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听了孟子的话,宣王问道:"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够识别出那些没有才干的人,而不去任用他们呢?"
02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于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03
孟子回答宣王说:
国君在选拔和进用贤人的时候,如果迫不得已,就要把地位卑贱者置于尊贵者之上。把原本和自己关系疏远的人,置于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之上。对于这样的事,能够不特别慎重吗?
自己左右亲近之人都说一个人贤能,不能轻易相信;各位大夫都说哪个人贤能,也不能轻易相信。
如果全国的人都说某个人贤能,这样才去严格地考察他,发现他确实足够贤能,才可以起用他。
自己左右亲信的人都说哪个人不行,不能轻易相信啊;各位大夫也都说哪个人不行,还是不能轻易相信。
全国的人都说哪个人不行,然后再去做详细地考察和了解。如果发现他真的不行,再去弃用和罢免他。
左右的亲信之人都说哪个人该杀,不要轻易相信;各位大夫都说哪个人该杀,也不要轻易相信。
如果全国的人都说哪个人该杀,再去认真考察、做出评判,发现确实该杀时才去处决他。
所以,可以这样说,是全国人杀掉他的。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啊。
04
我们把孟子和齐宣王的这段对话精读,并且用家常话翻译了一遍。
首先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思考:君明臣贤是国之大幸
翻开历史书读一读就会发现,如果最高统治者很英明,而他手下高级的经理人,也就是那些宰相们、大夫们很贤能,那么国家就很容易繁荣昌盛,人民也就能够富足。
每个朝代都会有那么一段时期:君明臣贤,最突出的就是刘汉王朝的文景之治和李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但是可惜的是,这样的时期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一直成为主流,会慢慢地过渡到、演化到:君不明而臣贤。
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退化到君昏而臣奸,最后就会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05
我们把目光从历史的书籍中收回到当下的时代,用心去观察,近三四十年中国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发展的轨迹,似乎也有相类似的规律。
富一代披荆斩棘,带领一班老臣拼命干,在时代大潮的加持下,将事业做大。
可是,当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后,原来的成功经验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甚至还会拖累企业走上下坡路。
这个时候,老臣与新骨干之间、老板和接班人之间,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有因为老板顽固、排斥创新,而走上不归路的;也有新人创新,丢掉传统,伤了老臣而使企业摔大跟头、一蹶不振的。
到底怎样做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老实说,真的找不到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答案。
但归根结底,还是君明不明,臣贤不贤的问题。
06
太多的老板让过去的成功成为自己继续成功的绊脚石。
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下降而丢掉了原有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这个时候容易看错方向,用错了人,让30年的努力成果于三两年之间毁于一旦。
看到太多老板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只能为他们或者陪他们一声叹息。
太多的老板没有被对手打倒,却被自己的失误打倒。没有被最厉害的对手算计,却被自己最亲信的人算计和出卖。
所以,对于一个董事长而言,能够真正懂势,能够看对人、用对人,可以决定企业兴衰甚至生死。
07
我们读懂了孟子对齐宣王的告诫,也可以把它当成对今天民营企业老板们的告诫。
用人的时候,谁的话也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让事实说话。
我曾经用手机基本上听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听完之后,感觉到帝王也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工作岗位。
身边的人可能都有两张脸孔,每天自己面对的可能都是别有用心,大奸似忠、善于伪装的人。
他们天天在研究自己,讨好自己,然后再利用自己,达成他们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很多时候是那些大臣把为君者卖了,还要帮他们数钱。
08
二十几年做企业顾问,也让我见识到了太多类似的情形。
企业里面有天天研究客户、研究产品、研究对手的能臣和贤臣,但往往也都有天天研究老板、喜好取悦老板和利用老板来谋私的奸臣。
在奸臣谋私的过程中,贤臣往往会成为他们的障碍,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于是各种在影视剧中才会有的情节便在企业中上演。
老板一旦失去定力,就会走上“亲小人、远贤臣”的道路,然后企业发展就开始出现拐点。
虽然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我们仍然为孟子(音频有误)给齐宣王的告诫而叫好和喝彩。
做老板的,越是自己亲信的人,越容易出卖和利用自己。再忠诚的干部,也会有他们的私心和立场。
要想一直让自己明而不昏,那就要忘掉自我的个人喜好。一切以百姓、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让别人的评价先飞一会儿。
要用事实去验证,要多给自己留点时间,要多角度去考察,谁的话也不要轻易相信。
没有了个人的好恶,小人利用自己也就没有了着力点。这样才能够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
做老板的,真的需要好好读读孟子的这段话,好好的琢磨琢磨,反思反思自己的识人、用人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