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52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逝世。去世前,时为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来探望他。唐太宗拉着武则天的手,依依不舍地问道:“媚娘,我走之后,你怎么办呢?”听完武则天的回答,唐太宗安详地闭上双眼。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隋末唐初,很有头脑的大商人,凭借勤劳与智慧赚下万贯家财。早在李渊李世民父子最初起兵时,武士彟就慷慨出钱支持,也因此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武则天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自幼读书,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精明,十几岁时已在长安城小有名气。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武则天被唐太宗选中,得以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二人的这段缘分由此开始。 武则天腹有诗书,容貌标致,气质又好,唐太宗十分钟意于她。 才人,相当于五品官职,很多宫中的女人一生都做不到这个位置。而武则天出道即被封为才人,太宗皇帝对她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武则天六七十岁时,在和群臣聊天时常常提到当年自己与太宗皇帝的往事。 据武则天回忆,太宗皇帝那时有一匹名贵的好马,叫狮子骢。但这匹马性子极烈,太宗皇帝就问武则天如何能降伏这匹烈马。 武则天微微一笑,说道:“这有何难,给我铁鞭、铁棍、短刀。先用铁鞭鞭笞它,再用铁棍砸它,实在不行,就用短刀刺进它的脖子。” 太宗皇帝大加赞赏,开玩笑道:“都说这狮子骢性子烈,可武媚娘比狮子骢还要烈。” 唐太宗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好皇帝了,前半生征战四方,后半生治国养民。可以说,大唐盛世都是他打下的基础。 可是到了近五十岁时,太宗皇帝开始相信一些方士,希望能求得灵丹妙药永生不死。 但却正是因为追求长生,服食了有毒的丹药,导致身体越来越不好。公元649年(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奄奄一息,这年他才五十二岁。 唐太宗清楚自己身体不行了,此时他心里最放不下的、最留恋的,就是武则天。 正巧这时,武则天也赶来探望太宗皇帝的病情。 看着坐在病榻旁的武则天,唐太宗紧紧拉着她的手,艰难地说道:“武媚娘啊,朕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怕是快不行了。” 武则天赶忙安慰太宗,但太宗摆摆手,关切地说道:“我心里最舍不得的就是你了,我这一走,你可怎么办呢…” 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只要皇帝一死,没有留下子嗣的妃子才人们都要集体到长安城内的感业寺出家做尼姑。 太宗问道:“我自然是不愿意让你后半生孤苦伶仃做个尼姑,你想不想出宫回家,要不要朕下一道旨,放你回家?” 武则天自然知道做尼姑这个结果,但她却表现得极为平静。 她对太宗皇帝说道:“不必了,陛下要是走了,我武媚也从此断绝尘缘,不问世事。青灯古佛,了却余生。陛下莫要为我担心。” 听了武则天这番话,太宗心里也释然了,不久后便安然离世。 唐太宗去世时,武则天二十五岁,二人相伴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 可太宗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自己躺在病榻上的这段时间里,武则天早已与自己的太子李治看对眼——好上了。 武则天虽然表面上说愿意青灯古佛,了却余生,但像她这样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又怎么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呢。 既然太宗皇帝就快不行了,那不如就把牌押在下一任皇帝身上。 武则天之所以不愿回家,而是留在长安感业寺,也是为了能有更多机会能继续接触到李治。 二人年龄相仿,李治也为武则天深深地着迷。武则天到感业寺做尼姑之后,李治每逢去寺里祭拜太宗,都要与武则天相会。 二人打得火热,李治早就有了带武则天回宫里的想法。 等到为太宗服丧的两年期限一满,李治便迫不及待地将武则天接回宫中,而此时,武则天更是早已怀上了李治的孩子。 之后武则天一路开挂,逐步夺取权力,最终在公元690年正式称帝,君临天下。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其实就像是一部大女主爽剧,拥有智慧与美貌、把控人性与权谋。至于她亲口对太宗皇帝说的那句“青灯古佛,了却余生”,恐怕连她自己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很可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