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何处理?

 茂林之家 2023-04-25 发布于湖南

作者

王凤敏

现在是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例如甲流、手足口病、水痘等,有居民朋友打电话咨询,说想打疫苗预防,又担心发生疫苗接种反应。到底是打还是不打,一直纠结。

针对这样的疑虑,首先需要我们基层医生向居民最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包括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前鉴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

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4.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的反应。心因性反应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

常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1.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轻微,多于数天内恢复,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理。

局部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按纵横平均直径分为轻度(<15mm)、中度(15~30mm)和重度(﹥30mm)。

处置原则:直径<15mm(轻度)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直径15~30mm(中度)用干净毛巾热敷;直径﹥30mm(重度)及时到医院诊治。

全身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倦怠、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发热按腋窝温度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9.0℃)和重度(﹥39.0℃)。

处置原则:发热≤37.5℃:(轻度)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伴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热﹥37.5℃(中度、重度),及时到医院诊治。

加重反应:

表现特点:是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的加重;仅发生在个别批号疫苗接种中;加重反应只要经过适当的处理,一般无严重后果,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的损伤或功能上的障碍,也不会发生后遗症。

处置原则: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处理与一般反应治疗相同,但要加强观察,防止并发症。

2.常见异常反应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

无菌性脓肿

产生原因:主要是接种含有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剂的疫苗(如DPT、DT等);接种部位不正确、注射过浅、计量过大、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疫苗等。

临床表现:注射局部红晕,形成硬结;局部肿胀、疼痛;轻者针眼处流脓,重者形成溃疡,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自行吸收,重者破溃排脓。

处置原则:干热敷,促进脓肿吸收;脓肿未破溃: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切忌切开排脓,以防久不愈合。

热性惊厥

产生原因:热性惊厥是一种症状,多见婴幼儿,可能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接种疫苗后引起加重疫苗特性反应,也可能继发于其他异常反应时出现发热,引起热性惊厥。

临床表现:

①先发热后惊厥,体温一般38℃以上,多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之时。

②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处置原则:

①静卧,将纱布缠裹的压舌板放在上下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止痉,如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肌肉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ml,灌肠。

3.常见的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皮疹、荨麻疹,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发生在体表者,一般先有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红斑、风疹团。

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红,皮疹周围呈苍白色,压之褪色,边缘不整齐。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速起速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过敏性休克:由致敏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的症侯群。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接种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血清等致敏原的疫苗(如麻疹、风疹和乙脑疫苗)时可能会发生。

临床经过:接种后数5min~30min内发生 (个别1~2h)  。首先出现全身发痒,随之局部或全身广泛性红疹或荨麻疹、水肿等皮肤症状;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导致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

处置原则:停用可疑、相似疫苗;多喝水或输液,促进致敏物质排出。

过敏反应的处理:全身反应(休克、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鼻炎、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全身性红斑、血管炎等)。用0.01mg/kg或0.3ml 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使用 ,苯海拉明1mg/kg肌肉注射 ,氧气吸入。对于心跳骤停者 ,立即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4.心因性反应

晕针:发生原因受种者在接种疫苗时,由于过度精神紧张,恐惧心理、在接种时适逢空腹、疲劳,注射地点气温高,空气不流通而造成暂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轻者有心慌、虚脱感,轻度恶心或胃部不适,手足麻木等,一般短时间可恢复正常;稍重者面色苍白,心跳加快,恶心哈欠,出冷汗,手足冰冷等。严重者可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减慢,肌肉松弛,瞳孔散大等。

治疗原则: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平卧,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轻者可给盐开水或糖水,短时或恢复;针灸人中、合谷等穴可促其苏醒。

严重者可用1:1 000肾上腺素,成人0.5~1.0ml,10岁以下儿童0.3~0.5ml,婴儿酌减,皮下注射;必要时半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