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了!《三十六计》详解完整版,附案例解读, 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昵称22723945 2023-04-25 发布于辽宁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套 胜战计

1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翻译】

防备过于周密,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司空见惯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密谋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而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

【计名解析】

瞒天过海:瞒,隐瞒,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天,天子,即皇帝。瞒天过海原意是指用各种巧妙的伪装,遮挡住皇帝的视听,瞒骗他上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跟随大队人马安全顺利地渡过大海。引申为用伪装的手段作掩护,暗中活动。

瞒天过海是指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瞒天过海的应用常常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文章图片1

【实例解读】

王羲之瞒天过海巧脱身

举世闻名的王羲之也曾利用瞒天过海之计得以保全性命。

王羲之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大将军王敦的喜爱,王敦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并让他在自己的营帐中睡觉。但王敦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他一直想推翻东晋的皇帝,自立为君主。

王羲之十岁时,有一天,王敦起得很早,那时王羲之还在安睡。这时,王敦的一个部下进营帐来找他。王敦完全忘了王羲之还在自己的帐中睡觉,两个人便开始密谈造反的事情。此时王羲之正好睡醒,将这逆谋听得清清楚楚。他大惊失色,明白王敦回过神来之后一定会杀自己灭口。

果然,王敦很快想起自己的营帐里还躺着个十岁的王羲之,便杀气腾腾地进营帐要了结了王羲之。但他掀被一看,王羲之正鼾声如雷,满脸都是鼻涕唾沫,连被子都被弄脏了。王敦一看认为王羲之还睡得非常沉,料想没有听见刚才的密谋,最后就放过了他。但这其实是王羲之急中生智,自己抠喉咙干呕,并将脏兮兮的黏液涂在脸上故作熟睡的样子,才瞒天过海,逃过一劫的。

2第二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计名解析】

围魏救赵:魏、赵,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两个国家。其中魏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赵都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原意是指在魏国包围了赵国的时候,不直接去赵国解围,而是通过反过来包围魏国国都的办法,迫使其回救而解赵之困。引申为通过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在这条计策中,“围魏”和“救赵”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围魏”是手段,“救赵”是结果。这可以说是一种避实击虚的策略。

文章图片2

【实例解读】

曹操穰山破刘备

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这时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置敌于死地。

正当曹操北伐袁绍之际,许都荀彧忽然来信告急说:“刘备现在率军已从汝南出发,欲乘机攻取许昌。”曹操立即回师迎击刘备,双方在穰山地界相遇。

由于曹操远途急行,兵疲马乏,战斗力尚未恢复,首战便失利了,只好安下营寨,与刘备坚守对峙,不管对方如何挑战,就是不出寨迎战。曹操想,刘备兵马虽然不多,但其手下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不如设法分散其势,待我军休息已定后,再一举打败刘备。不久他听说汝南龚都押运粮草,即将来到刘备大营。曹操见时机已到,便立刻遣将去劫粮,同时命令大将夏侯惇率军去袭击刘备的根据地汝南,接着又在沿途布下伏兵,准备伏击刘备前往救援的军马。

刘备见曹操坚守营寨不出战,正在纳闷,忽听探马报告说,运粮的龚都被曹军包围。刘备想,我在穰山旷野之中与曹操对峙,军中无粮怎么能行?便派张飞立即分兵去救援。接着他又获悉,夏侯惇正抄近路去攻打汝南。刘备听罢,顿时慌了手脚,心想,汝南是我得以立锥的根据地,一旦失守,我不是会无处可归吗?于是连忙派关羽引兵去救应。不到一天,探马又回报说:“张飞去救龚都,反被曹军包围;夏侯惇已攻破汝南,关羽也身陷曹军的重围。”此刻,刘备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想回兵,又无处可回;想据守,营内兵力又十分空虚;想救关、张又力不能支。只好下令让军兵饱餐了一顿,夜里在营内虚设灯火,暗中退兵弃营而走,行“走为上”计。

可曹操早已料到刘备必然会弃寨而走,已提前在其后寨布下伏兵。当刘备兵马一动,四下里伏兵齐出,把刘备打得惨败。最后刘备只得在赵云的掩护下,聚集残兵败将,投往荆州刘表去了。

战势原本对曹操极为不利,可他经过冷静分析,找到了围魏救赵的自救良方,耐心等待时机,最后反而变被动为主动,打败了刘备。

3第三计: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翻译】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是从《周易损》卦中推演出来的。

【计名解析】

借刀杀人,原指不用自己的刀而借用别人的刀去杀人,这样自己既可以不被发现,又可以在危急的时候嫁祸于人。引申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利用矛盾,巧妙借用第三力量击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兵经百字借字》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

文章图片3

【实例解读】

刘备一言除吕布

借刀杀人这是阴谋而非阳谋。因为借刀杀人是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不用抛头露面,是间接杀人,所以平时不可不防,当然必要时也不妨一用。

《三国演义》可谓是中国的智谋全书。刘备在与孙权、曹操的争战中,虽然有关、张等武将,然而没有决胜的优势,对他而言,假手他人,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是极为重要的。

曹操曾用王允之计把吕布生擒了。吕布当即就想投降曹操。吕布说:“明公您所担心的对手中没有人比我吕布更强,有我在您就不用担心了。您率领步兵,我率领骑兵,平定天下就如吹灰一样容易。”曹操被吕布说动了心,便想留下吕布,以增强自我势力。

刘备见势不妙,连忙说:“曹公啊,您没有看到丁建阳和董太师的下场吗?”曹操一听,便立马下令杀死吕布。

丁建阳就是丁原,最开始吕布是丁原的部下,后来他受董卓的怂恿,杀了丁原,跟随董卓。董卓入京之后,势力扩大,自称太师。后来王允等人巧用连环计,让董卓死在吕布手里。刘备的这句话暗指吕布不可信,如果曹操留用吕布,只怕会步丁原和董卓的后尘,最后也被吕布所害,也就是这句话让曹操狠心杀了吕布。

可刘备为什么非要杀吕布呢?是真的担心曹操的安危吗?显然不是的。

刘备这时没什么势力,他暂时栖身在曹营,但他心怀大计。曹操若与吕布联合,必给刘备未来的事业带来重大阻力。吕布英勇过人,武功盖世。先前,虎牢关一战,吕布一人独战刘备、关羽、张飞,且进退自如。如果他与曹操联合,天下哪还有敌手呢?

刘备以此一言而杀吕布,正是他“借刀杀人”之智。此计应用到军事上,就是强调要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包括制造和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

4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解析】

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待,等待、等候。指养精蓄锐,痛击远来进犯的疲惫之敌。

两军对峙时,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会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就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处于被动,疲于应战。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自己占据主动。

文章图片4

【实例解读】

黄忠以逸待劳占定军山

黄忠在定军山和曹将夏侯渊相遇,初战告捷。夏侯渊于是坚守山寨,不再出来交战,黄忠率领部队逼到定军山下。法正四面望了望定军山的地势,对黄忠说:“在定军山的西面,有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山,四面的山道崎岖艰险。在这座山上,能够充分探查定军山夏侯渊的虚实。将军如果能攻占这座山,再攻打定军山就易如反掌了。”黄忠抬头看了看,见山顶比较平缓,山上人马也不是很多,就决定先攻打这座山。

这天夜里,黄忠带领军士,趁着敌军防范松懈时,突然敲鼓鸣锣,一直杀上山顶。这座山是由夏侯渊的部将杜袭把守的,只有几百人。当时望见黄忠大批人马一拥而上,声势骇人,慌忙丢下营寨,逃下山去。黄忠非常轻松地占领了山顶,正好和定军山相对立,地势特别优越。法正说:“将军可以驻守在半山腰,我守住山顶。等夏侯渊来进攻时,我举起白旗将军按兵不动;等他倦怠了,疏于防备时,我就举起红旗,将军迅速地下山冲击曹军。我们以逸待劳,一定能够获胜。”黄忠听后,连说妙计,便带领大部人马在半山腰扎下营寨。

杜袭丢了山寨,逃回定军山,说黄忠夺取了对面的山顶。夏侯渊非常恼怒,说:“黄忠占领了对山,不由得我不出战!”张郃劝阻说:“这是他们的计谋,将军只宜坚守,不能出战。”夏侯渊说:“他占了我的对面山顶,观察我的军情虚实,我怎么能不出战呢?”张几次苦苦劝阻,夏侯渊就是不听。

夏侯渊命令兵士围住黄忠占领的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顶上举起白旗,任凭夏侯渊在山下怎样百般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等到中午以后,法正见曹兵已经疲倦,心不在焉,不见丝毫锐气,大都下马,倚在石头旁休息,有的竟昏昏欲睡,就举起红旗。黄忠见山顶上红旗招展,一声令下。战鼓齐鸣,蜀汉的军队大喊着冲下山来,那种阵势犹如天崩地塌。夏侯渊措手不及,黄忠闪电般已经来到他的面前,大喝一声,像平地惊雷。夏侯渊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黄忠的宝刀落下,连头带肩被砍成两段。曹兵见主帅被斩,溃不成军。黄忠乘胜追击,占领了定军山。

5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夬》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解析】

趁火打劫:趁,乘机;劫,强行抢夺。成语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正处于一片混乱时,乘机抢夺人家的东西。比如趁别人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乘机害人。也就是乘敌人有危机而加以攻击的策略。

心术不正的“趁火打劫”是乘人之危劫掠别人财物或出于某种企图而把别人搞垮,这种行为历来被正人君子所鄙夷,为人不齿,但却又不能不防。

文章图片5

【实例解读】

乘内乱扫除袁氏兄弟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最后抑郁而终,虽然袁氏集团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但袁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仍然手握重兵,实力还是不容小觑。曹操打算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曹操首先向占据黎阳的袁绍长子袁谭发起进攻。袁谭抵敌不住,火速向已继承了父位的三弟袁尚求助。可袁尚救援不及,两人均被打败,只得一起撤回袁尚所占的邺城。

邺城易守难攻,加上二袁合兵,实力大增,曹操与他们相持了一段时间,毫无进展。为了能早日取胜,曹操整天苦思良策。忽然他心念一动,有了主意。他下令大军撤兵,放弃攻打两袁,转而去征讨刘表。曹操的谋士对此都很不解,认为只要再坚持围城,不出几日,邺城就守不住了。但曹操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

袁氏两兄弟见曹操撤兵而去,不久就起了罅隙。袁谭本就对袁尚继位很不满,加上他之前被曹操围困,丢了黎阳,他将失败的原因全怪罪于袁尚救援不力。为了争夺继承权,袁氏兄弟大打出手。刚刚被曹操打败的袁谭兵力自然比不上袁尚,结果他兵败逃到平原,被袁尚的追兵团团围住,不得已他转而向曹操求助。曹操眼见袁氏兄弟反目成仇、势成水火,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跟谋士们一合计,决定暂缓出兵征讨刘表,而是要趁袁氏兄弟内乱之机,来坐收渔人之利。他为了不给袁氏兄弟合兵修好的机会,表面上答应了袁谭的求援,迅速出击,趁机进城先消灭了袁谭,紧接着又消灭了袁尚、袁熙,占领了河北的冀、青、并、幽四州。就这样,曹操消灭了袁氏集团。

袁氏兄弟的内讧是由于他们争夺继承权而引起的,这场“火”是他们自己点燃的。曹操只不过是事先给他们准备好了柴火,然后又及时地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忧”,“乘危取利”。他所采取的手段是“明助暗夺”,以援助袁谭为名,消灭袁氏兄弟,曹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进攻。

【计名解析】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声张着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指忽东忽西,巧妙诱敌,给对方制造错觉,乘机消灭敌人的出奇制胜的战术。此计一般在我方处于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使用。“声东”是虚晃一枪,“西”才是主攻目标。使“西”成为敌人不及之处是保证此计成功的关键。“声东击西”的目的在于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使其疏于防范。

文章图片6

【实例解读】

司马懿声东击西,诸葛亮将计就计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所熟知,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随机应变。

蜀汉建兴七年四月,诸葛亮领兵攻魏。得知这一消息,司马懿任张合为先锋,戴凌为副将,率十万大军前往祁山迎敌。

司马懿大军到达祁山后,摆好架势准备迎击。可据前去蜀军打探消息的人回报,诸葛亮虽然先到达祁山,但却一直并未出击,两军之间还未交战。司马懿听完觉得很奇怪。照理说,蜀军远征作战不宜拖得太久,最好速战速决,可如今却迟迟不动,肯定有阴谋。而据派出的细作探听,魏军这边的陇西各郡守军都十分用心,日夜提防,并无意外情况,只有武都、阴平二处,毫无消息。司马懿听到手下禀报的这些军情,用心思索了一下,想出了一条计策。

他准备亲自领兵出阵与诸葛亮交战,然后派两员大将郭淮、孙礼从小路前往增援武都、阴平,再从背后突袭蜀军,以此来打乱蜀军阵势。郭淮、孙礼二人领命立即领五千人马从陇西小路直奔武都、阴平,准备按计行事,从蜀军背后发起突袭。没想到的是他二人正领兵行进,忽然哨马来报,说武都、阴平已先后被蜀将王平、姜维攻破,而蜀军已离郭淮、孙礼率领的魏兵不远了。孙礼听到这一讯息,又惊又疑。他与郭淮商议,认为蜀军既已攻破武都、阴平,就没有必要把大军放在城外的道理,其中肯定有诈。他们二人准备先撤兵再说。他们正要下令退兵,忽然听到一声炮响,从山背后闪出一支军马,大旗上写着:“汉丞相诸葛亮”。

原来诸葛亮识破了司马懿使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表面上每天派人在正面阵前与蜀军交战,暗地里却让人袭击大军背后。而他只不过是借机来了个将计就计,就轻松拿下武都、阴平,郭淮、孙礼所部也因此被围,最终大获全胜。

第二套 敌战计

7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

【计名解析】

无中生有:无指的是假,是虚;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造成敌方判断失误,行动失误。

无中生有的妙处在于使对方防不胜防,关键在于掌握对方的心理。实施此计要分成三步。首先要做出假象,让对方信以为真;其次要让对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最后我方要变假为真,让对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我方就能完全掌握主动权。因此此计要想成功,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对方性格越多疑、处事越是谨慎,此计就越能奏效;第二,要抓住对方受迷惑的时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文章图片7

【实例解读】

伍子胥虚构“夜明珠”巧过关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吴国首席谋臣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因为楚平王无道,杀了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并且悬赏捉拿他。伍子胥只能仓皇逃离楚国,想要投奔吴国。

从楚国到吴国,昭关是必经之地,盘查也最森严,关口上还挂贴着他的画像。要知道伍子胥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眉宽一尺,外貌特征非常明显,想要蒙混过关,实在很不容易。为了早日过关,伍子胥躲在朋友东皋公家里苦思计策,通宵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第二天,东皋公看到他,大吃一惊。原来不到三十的伍子胥经过一夜的煎熬,头发和胡须竟然全白了,乍一看竟像是五六十岁的老头。

伍子胥刚开始还为此痛哭流涕,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是能让自己过关的绝妙掩饰。他稍作打扮,果然顺利骗过了守将,出了昭关。但不巧的是他刚出城就遇上一位姓左名诚的小吏。左诚曾跟随伍家父子打猎,所以认识伍子胥。如今楚平王下令全国缉拿伍子胥,谁敢私放就会被满门抄斩。左诚自然不敢大意,连忙拦住伍子胥,要将他缉拿回昭关。

伍子胥为了脱身,只能骗左诚,说楚平王之所以在全国下令缉拿自己,是为了得到他伍家的“夜明珠”。可如今这颗“夜明珠”已经落入别人手里,而这人刚好出了昭关,他已将实情禀告昭关的守将,这才获准出关去寻回“夜明珠”的。

左诚将信将疑,但还是坚持要将伍子胥带回昭关再做处置。伍子胥担心事情败露,只好出言恐吓左诚。说如果左诚坚持要将自己带回去也可以,只不过到时昭关的守将问起夜明珠的事,自己就会说,夜明珠我已经找到了,但却被你吞到肚子里了,到时就看你怎么交代。伍子胥见左诚有些动摇,继续恐吓他,说就算自己难逃一死,但楚平王为了得到夜明珠,只怕你左诚也活不成。左诚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

眼见左诚中计,伍子胥趁机说:“放了我,你最多无功;不放我,你可能性命难保。为了保全你我的性命,你不妨做个顺水人情,放我一马。”

左诚无可奈何,只好放了伍子胥。

无中生有的“夜明珠”就这样成为伍子胥的救命符。

8第八计: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

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诱使敌人集结固守某地,然后我军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计名解析】

暗度陈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代是汉中、关中两地之间的必经之地。暗度陈仓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简化。意思是公开表示要从栈道走出,以佯修栈道,可是却利用佯修栈道的时间,从另外的道路偷偷通过,来到陈仓。现指运用迂回战略,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方向发起进攻。

此计与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不同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进攻点,而暗度陈仓隐蔽的则是进攻路线。而且暗度陈仓实施起来也比声东击西要难得多,因为不但要“暗度”而且还必须要先“明修栈道”,做好铺垫。

文章图片8

【实例解读】

狄青饮宴夺关

“暗度陈仓”的前提,是“明修栈道”,即公开地展示一个让敌人觉得愚蠢或者无害的战略行动,以使敌人松懈警示。在公开行动的背后,或有真正的行动,或去转移防卫,趁敌人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时,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击,自己则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备的情况下,出奇制胜。

狄青掷钱卜卦,全军士气高涨,军威大振,他们一路势不可当,很快便来到昆仑关。

昆仑关是去邕州的必经之地。侬智高在关上驻下了雄兵猛将,把守此关。广西钤辖陈曙曾经先后带人攻关,都被侬智高杀得大败而回。狄青来到山下,没有下令攻关,而是命令部队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侬智高听说狄青带领大军到来,一面下令守关部队加强戒备,一面不断派人打探狄青的动静。

狄青手下的将士士气正高,也都纷纷请战攻关。可狄青却一概微笑拒绝了。他气定神闲地说:“仗迟早会打的,但现在大家要先休息。”他自己每天与随从将士在帐中谈天、下棋,高高兴兴地玩乐,好像不是到这里来打仗,而是来休养的。将士们都猜不透元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狄青下令:“将士们终年行军打仗,流血流汗,元宵节要好好庆贺一番。”狄青下令在军营中多点灯火,摆酒庆贺,大宴三天,大家尽情玩乐。将士们见元帅下令,一个个也乐得痛痛快快地玩。

头一晚,狄青和将士们饮酒作乐,猜拳行令,一直闹了个通宵。

第二晚,继续摆开酒席,狄青仍和众将交杯递盏,兴高采烈地畅饮了起来。到了二更天时,狄青忽然满脸愁苦地说,自己忽然有些头晕心痛,要回内室歇息一会儿。

众将士都没在意,继续饮酒作乐。过了一会儿,狄青派人出来传话,说自己刚服了药,需要再休息一会儿,请孙转运使代为主持宴会,陪众位将军多喝几杯。

孙转运使名叫孙抗,是歙州黟县人(今安徽黄山市辖),当时正任广西转运使。宋代转运使的权力很大,不但掌管财政,还管边防、治安,且有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他听到狄青的传话,便站起来向众将士殷勤劝酒。

就这样,隔一会儿内室就有人出来传话,内容不外是狄元帅请诸位将军多喝几杯,他本人再歇息一会儿就出来奉陪。众将坐在席上,边喝边等,谁也不敢离位,可一直等到天亮还不见狄青人影。

大家正惊疑不定,突然,从帐外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很快马就在中军营帐前停住,有人下马闯进营帐来大声喊道:

“众位将军!狄元帅已经把昆仑关攻下来了,请众将军火速过关。”

众将士闻言全都惊呆了:狄元帅不是称病回内室歇息了吗,什么时候将昆仑关攻下来的?

报马笑道:“这是狄元帅使的暗度陈仓之计。”

原来狄青早就做好了攻关准备,他举办元宵宴会,让众将士畅饮作乐都只为了麻痹侬智高而已。侬智高接到情报,果然中计,就连守关部队也都放松了戒备;加上昨夜三更,风雨交加,敌人更加松懈,正好给了狄青夺关的天赐良机。狄青离开酒席后,立即带领一队精兵前去夺关。他有如天降,敌人又未作防备,自然是毫不费力地一举攻下了昆仑关。

9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待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定会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行动,就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计名解析】

隔岸观火:隔,隔开,隔离;观,看。从河这边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之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在军事上指不靠直接交战,而在敌人内部自相倾轧时,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促使其矛盾更加激化,在其两败俱伤时,从中取利。

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观”并不是消极的,有时要善于主动点火,有时候要想方设法让火烧得更大,然后视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文章图片9

【实例解读】

苏代巧计纵火救赵国

一个国家或集团遭遇天灾或内乱之祸,而它的整体力量又并没有在灾祸中受到多大损伤,这时候如果又有外部的势力想要趁火打劫反而会得不偿失。因为这股外部势力反而会使其内部的矛盾势力团结一气,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隔岸观火的重要性。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攻下赵国十七座城池,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之急。赵王与群臣商议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苏代带上厚礼前去咸阳拜见应侯范雎。他对范雎说,武安君原本就名声在外,再经长平一战更是威风凛凛,他要是攻下邯郸那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他假意为范雎担心,说你现在的地位虽然在他之上,将来只怕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范雎果然中计,连忙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便乘势说:“赵国现在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什么时候想攻占都可以,你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然后找机会解除武安君的兵权,那时你就能高枕无忧了。”

范雎闻言果然面奏秦王,提议答应赵国割地求和的要求暂时休兵。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非常不快,但也无可奈何。

过了两年,秦王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又去攻打赵国。可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可白起心中有气,又知道廉颇不比赵括,不好对付,就以秦赵结盟,此时攻打赵国会失信于诸侯百般推诿,最后干脆称病就是不答应领兵。秦王怒不可遏,决定削去白起的官职,将他赶出咸阳。但范雎却不放心,他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将来只怕会回来报复秦国。”秦王一听,立即派人给白起送去一把剑,让他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竟落到了如此下场。

要打击并消灭敌人,不能盲目地趁火打劫,要先袖手观望,看清火势发展,等待火势蔓延,能从内部烧垮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时才能坐收渔利。这才是隔岸观火的精髓。就这样苏代不但解了赵国之危,还除掉了敌人的一员猛将。

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观”不是小计的,有时候要善于主动点火,有时候还要想办法让火烧得更大,然后视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了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由此可见,运用隔岸观火之计不应是消极等待、观望,而是要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矛盾,加速两极转化,才能取得成功。

10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翻译】

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我方则暗中策划,另有图谋,做好充分准备,伺机而动,不要使敌方有所察觉而引发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计名解析】

笑里藏刀:原意是形容脸露笑容而心有杀机,或外表和善、内心凶狠。在军事上就是表面缓和,借以麻痹敌人,暗中却积极准备,等待时机,突然行动,一举全歼敌人的策略。

兵法上说,敌人的言辞谦卑,是包藏祸心的外露。笑里藏刀是一种表面和善而内心狠毒的两面派手法,虽然招人厌恶,但有时又不得不用,尤其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双方矛盾又尚未明朗之时,比较实用。

运用此计的关键在于“笑”要真实,掌握好分寸。“笑”的目的是为了“藏刀”,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刀”都要藏在“笑”里,千万不能暴露,以防计策被人识破。而且“刀”一旦出鞘,就必须果断,一刀致命。

文章图片10

【实例解读】

公孙鞅轻取崤山

笑里藏刀是一种外示友好、暗藏杀机的谋略。此计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其实不易。因为在进攻敌人之前,己方必须瞒过敌人,集结兵力,作好战争准备。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先夺取地势险要地处属魏国的黄河崤山一带。于是秦王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前去攻打。公孙鞅的大军来到吴城城下。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很难见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

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印,心中大喜。他马上给公子印写了一封信,套了很多近乎,最后说,虽然我们现在各为其主,但以我们以前的交情,我觉得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信送出去后,公孙鞅立马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往回撤。公子印看了来信,又看到秦军撤兵,就信以为真,马上给公孙鞅回信约定双方会谈时间。公孙鞅见公子印已经中计,立马在会谈地点附近设下埋伏。

会谈那天,公子印带了几百名随从如约而至。他见公孙鞅根本没带多少随从,而且全都没带兵器,彻底放了心。于是他吩咐随从在营外等候,只带了几名亲信进营帐与公孙鞅会谈。但他还没坐稳便听到营外传来一声号令,公孙鞅预设好的伏兵便冲了出来,公子印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随后公孙鞅威逼公子印,哄骗吴城的守门打开城门,进而轻松占据了吴城。魏国失去了重防要塞,最后只得按照秦国的要求,把崤山一带割让给了秦国,向秦求和。公孙鞅就这样用“笑里藏刀”计轻取了崤山。

11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翻译】

当局势发展到不得不遭受损失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利益,以求换得全局更大的胜利。

【计名解析】

李代桃僵:李、桃,李树和桃树;僵,僵硬、干枯。原意是李树代桃树受虫蛀。比喻兄弟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它转用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即用甲来代替乙,或以劣势的兵力牵制优势的敌人,以便为全局争取时间或提供有利条件。

在两军对峙之时,在政治舞台上,在商业竞争中,要大获全胜是很困难的,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作出一定的牺牲。这时候就要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舍小取大,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由此可见,李代桃僵是一种舍小保大的计谋。在此计中,“李”是被牺牲的一方,“桃”为要保全的一方。如果你想避免成为被牺牲的角色,就必须注意几点:远离是非之地,别忍不白之冤,不揽非己之过。

文章图片11

【实例解读】

完子舍身保齐国

作战时,统帅往往会选择牺牲局部利益来保全整体,或牺牲小股力量,保存实力,以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都是“李代桃僵”法。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田成子独揽大权,齐国处于内外交困之中,不但国内对田成子“名分不正”非常不满,怨声载道,就连诸侯各国也都对他不服,蠢蠢欲动。田成子对此一筹莫展。不久越国借口说田成子篡权,出兵攻打齐国。田成子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对策。可幕僚也是众说纷纭。有人主张与越国硬拼,认为越国欺人太甚,齐国虽兵力不如越国强大,但还是应该动员全国上下共同迎敌。有人认为力敌不可取,这些人认为国内人心浮动,大家对田成子原本就有怨言,如果倾城出动,只怕难得民心,难以服众。还有的人甚至提议,效仿他国,割让城池给越国来让其退兵。

争来争去,田成子都觉得不妥,他知道,倾城出动迎敌,不仅耗费国力,而且仅靠一批善战勇士难以获胜,加上现在自己地位又不太稳定,恐怕还会出现反戈一击的局面。当然割让城池也非上策,自己刚刚掌权,就舍城丢地,将来更难以建立威望,实在是后患无穷。

正当他焦头烂额之时,他的哥哥完子主动请战。他准备率领一批贤良之臣出城迎敌,而且准备力战而亡。他认为这样一来,必可让越国退兵,国家保全。他的话让满座皆惊。田成子也非常不解,他问:“出城交战就算了,可为什么交战就一定要败,不但要败而且还必须全部战死?”

完子从容地回答:“你刚当上国君,老百姓都不了解你的治国本领,没有看到你的政绩,有的还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你是窃国之盗,不愿听从你的号令。但现在外敌来犯,那些贤良的骁勇之臣会觉得国家蒙受了耻辱,愿意为国家拼尽全力。而越国出兵无非是要在诸侯面前耍耍威风,捞取正义的名声,况且,以现在的实力越国想吞并我们也不大容易。假如我能带领这些愿意为国捐躯的贤良之士出兵迎敌,战败而死,以身殉国,不但可退敌,还能帮助你稳定人心。一则越国见到齐国大王的兄长死了,其想'教训’我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势必没有借口再继续攻打齐国。而国内原本对你不服的人见到我跟贤良之士都愿意替你出战,为国力战而死,也会改变对你的看法,愿意听从你的号令,这样也就能安定人心了。”

田成子听从了兄长的建议,哭着为他送别。最后完子以身殉国,也因此救了齐国。

在这个故事中,完子权衡了各方面利弊后,果断作出李代桃僵,牺牲自己保全国君和国家的决定,最终齐国得以安定。

12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翻译】

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必须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一定要争取到。变敌人的小疏忽小过失为我方的小胜利。

【计名解析】

顺手牵羊:意思是乘机顺便把别人的羊牵过来,即伺机窃取。比喻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或顺便做某件事情。也用以比喻眼疾手快,有借力使力的智能和技巧。军事上是指利用敌方的间隙和薄弱之处,达到发展和取胜的目的。

顺手牵羊可以说是人类贪婪本性之一。实施此计的关键在于“顺手”,即来去顺路,取之顺手,得之顺便,赢之顺时。顺手牵羊切忌因小失大。如果想在不顺手的情况下强行取利,不仅会劳而无功,还会影响本来的计划。

文章图片12

【实例解读】

弦高献牛退秦军

“顺手牵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喻指意外获得某种便宜,或毫不费力地获得某种平常要花大气力才能获得的东西。

大部队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战线拉得越长,也就意味着顺手牵羊的机会很多。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均可以运用此计。

作为一种计谋,顺手牵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动找上门来,而是着意寻找敌方的空子,或诱使敌方出现漏洞并进一步利用漏洞,从而使自己牵羊时很“顺手”。

在各种争斗中,机遇是非常重要的,敌方的疏漏往往是我方的机会。善于使用计谋的人没有不明白这一道理的。

春秋时,秦将孟明视率领大军准备偷袭郑国,而郑国对此毫无察觉。郑国有一个贩牛的商人,名叫弦高,他这时正好在外做生意,刚好遇上浩浩荡荡的秦军。弦高知道事态严重,他急中生智,一边派人飞驰回国报信,一边将自己所带的牛和上千张牛皮献给了秦将孟明视,对孟明视说:“我们小小的郑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日夜惊恐不安,不敢放心睡大觉。今日我们郑国的国君听说将军前来,特让我奉上一点薄礼,以示心意。”语气中警告意味十足。孟明视听罢大吃一惊,认为郑国早有防备,偷袭之计已经败露,便移师攻打滑地,结果在引兵回国的途中,遭到晋国军队的伏击,全军覆灭。

在这里,弦高因偶然的机会碰上前去偷袭郑国的秦军,他便随机应变,假借郑国国君之名,主动献上自己所贩的牛和牛皮,暗示郑国已做好防备。而意外牵到羊的秦军反而被震慑,只能移师他处。

第三套 攻战计

13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翻译】

真相不明就应查实,只有洞察了实情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阴谋的重要途径。

【计名解析】

打草惊蛇: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比喻甲乙事物相类似,甲受到打击惩处,就使乙感到惊慌。后用以比喻做事不机密,使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意图而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在敌情不明或敌情可疑时,要先进行试探性的佯攻,诱使敌人将真实情况暴露出来。打草惊蛇是一种引诱之法,在行进时先打草,蛇自然就会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一来要消灭蛇也就轻而易举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计必须明确什么是“草”,什么是“蛇”。“草”指敌人的同类,“蛇”指的是敌人本身。

文章图片13

【实例解读】

商臣故作无礼探虚实

楚成王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立商臣为太子之后,又觉得有些不妥,想立职为太子,废黜太子商臣。

太子商臣听说了这个消息,但不知传闻是否确实。于是,商臣向他的老师潘崇问计。潘崇对他说:“你设宴招待江芈(音mì),要故意流露出对她不尊敬的神态。”

商臣依计行事。江芈是楚成王的妹妹,贵不可言,人们见了她都毕恭毕敬,唯恐有闪失。但是,在这次宴会上,商臣的种种傲慢举动使她十分不快。

江芈在离席时向商臣骂道:“怪不得成王要废掉你,原来你是一个不争气的东西!”

商臣听到江芈的话,证实了楚成王要废掉自己的消息确实无疑。便策划了一次宫廷政变,逼楚成王自杀,夺取了王位。

在这里,商臣故意举止无礼相当于“打草”,所惊之“蛇”则是盛怒之下泄露机密的江芈。

14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翻译】

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为我所用。将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与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计名解析】

借尸还魂:尸,死人的身体;魂,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人死后,将灵魂附于他人尸体而复活。现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借助别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军事上指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来实现自己的军事意图。此计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运用极广。

文章图片14

【实例解读】

楚项兴兵灭秦之战

借尸还魂,原意是指使已经死亡的东西,借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作为计谋运用时,它的实质是利用没有作为或不能有所作为而加以控制,对有作为难以控制的,则不可以施计,它和“假途伐虢”之计有所不同,借尸还魂,“借”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而假途伐虢“假”是确定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曾成功地运用“借尸还魂”这一计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歼灭割据称雄的六国诸侯,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行郡县,修驰道,统一法律、货币、文字、度量衡;筑长城,北御匈奴,南定百越,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他专制暴戾,苛刑峻法,焚书坑儒,且极度奢靡豪华,修阿房宫,建骊山墓,以致役繁赋重,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因而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全国各地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楚国人是对秦的怨愤最深,反抗最烈的,以致有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首先举起义旗的是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军,他手下大多数为原楚国人,建立的政权就叫张楚,陈胜自立为张楚王。首先响应陈胜、吴广的是项梁、项羽两叔侄,他们杀了会稽(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郡守殷通,举兵反秦。之后,项梁、项羽接受陈胜的率领八千江东精兵,西渡长江,转战于江淮之间,屡战屡胜,他们还先后收编了陈婴、黥布、薄将军等多部起义军,部队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

公元209年(秦二世元年),项梁、项羽部队进驻薛城(在今山东省南部微山湖附近)不久,突然传来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被秦将章邯打败,为车夫汪贾所杀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有些部下便怂恿项梁自立为楚王,项梁一时拿不定主意。恰在这时,范增前来求见。范增学识丰富,见解独到,很有计谋。他就是为如何巧妙应对和利用当前时局一事,来给项梁出主意的。

范增认为,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出身不是名门大族,声望不高,又没有特别的才干。虽然最先起义抗秦,但却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而自己据地称王过于仓促。在范增看来,暴秦吞灭六国,楚国方面最无辜。楚怀王为了与秦通好而入秦,却被秦王扣留,三年后客死秦国而被楚国百姓怀念至今。项梁叔侄从江东起兵,渡江击秦,楚地豪杰将士之所以争相前来投靠,竭诚效力,无非是因为项氏一家本来就是楚将出身,相信项梁必定会拥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以图恢复楚国。如果项梁能顺应民心,扶植楚国的后裔,楚地百姓自然会闻风而至,那时天下便能一举而定了。

项梁高兴地采纳了范增的建议,派人四处去寻访楚国王室的后裔,正好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于是项梁立即派人备上王车王服,将其迎来薛城,奉为楚怀王,定盱眙(今江苏洪泽湖畔)为国都,项梁则自称武信君。之后,楚项部众迅速扩大到数十万。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羽在巨鹿(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胆气,击溃秦军主力章邯的四十万大军,与刘邦等人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统治。灭秦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而依范增借尸还魂之计借来的楚怀王这具政治僵尸,由于已无利用价值,便被项羽改号义帝流放到洞庭之南的长沙郡。

15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翻译】

等到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出击,用人为的假象去欺骗敌人。主动进攻有危险,诱敌来攻则有利。

【计名解析】

调虎离山:调,调动,设法使老虎离开它所占据的深山,以便于捕获。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以便乘机进攻。在军事中,指引诱敌人远离其作战的据点,在其没有任何凭借的不利条件下,与之进行决战。调虎离山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其核心是“调”字。“调虎离山”要先让敌人离开有利地形,或者让敌人失去有利条件,再实施袭击和包围,其中调动对手既是关键也是难点,一定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运用。

文章图片15

【实例解读】

赵括轻出长平关

历史上各种势力集团,无不在巩固地盘或势力范围,并且倚仗地盘进行较量与争斗。而调虎离山,一直是一个集团消灭或兼并另一个集团最常用的手法。它的应用,方式也很多,或将最关键、最重要或最危险的敌手引出他的地盘,使他失去反抗的屏障。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途经长平关。长平关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当时镇守长平关的是赵国名将廉颇,秦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为了取胜,秦军利用反间计,使赵王对廉颇产生怀疑,改派毫无经验的赵括来代替廉颇。

秦将白起为了引诱赵括离开长平关,他故意示弱,前几次交战都有意诈败。赵括见几次交锋白起都是不堪一击,心想一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所以又一次交战白起再次败退而逃时,求胜心切的赵括便立即追了上去,杀出长平关,出城追击秦军,结果被切断了后路及粮道,四十万赵军被切成两段,掉进了白起设好的埋伏圈内。赵军无奈只好筑起营垒,等待救兵,可前来救援的兵马也被秦军打败了。就这样赵括被围了四十多天,仍然无法突围。正当他们焦急之时,秦军又故意网开一面,引诱赵括突围。赵括见有机会突围,再一次中计,又一次轻易离开营垒,遭到秦军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在这里秦军三次使用了“调虎离山”之计。第一次是“调”走了廉颇这只虎,使赵军失去了强大的首领,代之而来的赵括只是猴子称大王而已。第二次是“调”赵括离开长平关,而第三次则是“调”他离开还可防御的临时营垒。后两次都是调虎落平原。赵括本来就不是白起的对手,又连连失去地利,当然必败无疑。秦军的调虎离山法,第一次使用的是“乱之以虚”,第二、第三次使用的是“诱之双利”。

16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翻译】

逼得敌人太紧,对方就会回师反扑。如果让敌人逃跑,就可以削减其气势。追击敌人,只需紧随其后而不要过于逼迫它,这有利于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擒获它,这样就可以不与人交战就能获得胜利。《周易需》卦上说的“突破险境要善于等待,如果有诚心就前途光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计名解析】

欲擒故纵:欲,想、希望;擒,捉拿;故,故意;纵,放开、放松。为了要捉拿它,故意先放开它,使它不加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军事上指要想使敌军失去战斗力,彻底瓦解,必须示以一线生路,让其抱有不战而求逃生的念头,这样会造成更有利于己的战机。

一般来说,一时纵敌百日之患,但在特殊情况下,纵敌不仅无害反而有益。有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有时是为了积蓄力量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有时是为了防止敌人做垂死挣扎,减少自己不必要的牺牲。但纵敌也必须有节有度,要记住,纵敌不是放任不管,放虎归山,而是在战略上的必要放松。

文章图片16

【实例解读】

诸葛亮七擒孟获

欲擒故纵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手段。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去追,而是要看怎么去追。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公元(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孟获起兵十万反蜀,诸葛亮奉旨率兵五十万南征讨伐。在智破三郡叛军之后,诸葛亮率部继续向泸水(川滇边境)挺进。这时马谡奉命前来慰劳大军。诸葛亮早就听说马谡才智超群,便虚心向他请教如何南征的事宜。马谡认为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一直不服蜀国,就算这次大败他们,只怕日后还会背叛。他认为想彻底征服南蛮,必须要征服他们的心。诸葛亮深表赞同,坚定了收服蛮王的决心。

两军第一次对阵,孟获战败,被蜀将魏延活捉。诸葛亮问他是否心服。孟获表示不服。他认为山僻路狭才会被擒,如果整军再战还是失败,他愿意服从。诸葛亮当即下令放了他,并给他衣服、鞍马、酒食,派人送他上路。第二次诸葛亮派马岱夜渡泸水,断了蛮军粮道,孟获被部将董荼那、阿会喃等缚送至蜀营。诸葛亮问他:“你上次说,如果再次被擒便肯降服,现在怎么说?”孟获说:“这次是我手下人自相残杀才会这样。”他还是不服。诸葛亮又将他放了,并领他参观蜀军营寨,亲自送至泸水边,派船送他回去。

孟获回去后立马将部将董荼那、阿会喃杀了,然后与其弟孟优商议以假降的方式夜袭蜀营。诸葛亮将计就计,第三次将孟获活捉。但孟获仍然不服,他说这次是因为他弟弟贪杯误喝了毒酒,并不是他没有能耐。要是他们收拾兵马再战一场还是被擒,那时才肯死心塌地归降。诸葛亮便又将他放了。孟获回去后从各部落借来数十万精兵,一路杀气腾腾跟蜀军大战。诸葛亮避其锋芒,领军退至西洱河北岸扎营,然后派精兵暗渡至西洱河南岸,抄了蛮军后路,第四次将孟获活捉。诸葛亮声言要斩孟获,孟获全无惧色,认为自己误中诡计,死不瞑目。

诸葛亮第四次放他回去。孟获回去后,聚集了数千蛮兵躲入了秃龙洞,与洞主朵思凭借险山恶水,踞守不出。诸葛亮走访了当地老人,寻得解毒、避瘴气的药材,避过毒泉恶瘴,率领大军由险径直取秃龙洞,第五次抓获孟获。但孟获还是不服,他说自己祖居银坑山,那里有三江之险,重关之固,如果诸葛亮能在那抓到他,他才会臣服。

诸葛亮第五次将他放了。孟获连夜回到银坑山,又请来八纳洞洞主木鹿的三万驱兽兵助战。可诸葛亮接连识破孟获的诡计,第六次生擒孟获。但孟获狡辩说这次是他自取灭亡,不是诸葛亮有本事,他仍然不服。诸葛亮也不生气,又一次将他放了。孟获回洞后,从乌戈国请来三万刀剑不入、渡水不沉的藤甲兵,驻扎在桃花渡口等待蜀军。可诸葛亮布设疑兵,一步一步地将藤甲兵诱入预伏干柴、火药、地雷的盘蛇谷,堵住前后谷口,放火将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烧了,第七次生擒孟获。

诸葛亮令人设酒食招待孟获夫妇及其宗室,叫孟获回去再招人马来决战。可这一次孟获却不走了。他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有。他虽是化外之人,也懂得礼义,知道羞耻。于是率领各洞蛮民诚心归顺蜀国。

诸葛亮七擒七纵,绝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以免后患无穷。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擒之纵之,一直将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达到了目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纵”的是孟获其人,而最终“擒”得的是蛮王及蛮方百姓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此蜀国有了一个巩固的南方,诸葛亮可全心致力于伐魏了。

17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翻译】

用相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趁其迷惑懵懂之时去打击他。

【计名解析】

抛砖引玉:砖,喻指肤浅的见识或拙劣的作品;玉,喻指有价值的言论或精湛的作品。抛出不值钱的砖,引来极金贵的玉。一般作以文会友的自谦词。比喻以引出同道者的高论或文艺珍品为目的,而自己首先提出肤浅见识或粗糙作品。军事中常指,主动给敌人一点小的好处,使敌人上钩,借此获取大的胜利。即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利益。“引玉”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所施的手段。

文章图片17

【实例解读】

商鞅徙木立信

用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敌人。诱惑成功后,便可打击这种愚蒙之人。

通过抛砖,能引出种种的宝玉。但是再名贵的宝贝,都比不上一个人的信任。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商鞅变法时“徙木立信”的故事。秦孝公时期,秦国也只是西方的强国,对于中原各国的事务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尽管多年以来实力也在缓慢增长,那也是因为中原各国彼此攻击给秦国留下了发展空间。秦孝公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希望能够通过一次彻底的改革来提高秦国的实力,这种想法主要是受了邻国的启示。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国称霸中原几十年,变法的力量已经获得公认。秦国本身是奴隶制度残存最为严重的国家,大贵族对于国家的贡献寥寥,却消耗着大量的国家财富,占有着大量的人口,浪费着巨大的生产力潜能。急于图强的秦孝公想要聘请一位雷厉风行的法家人物,进行一次大改革。

商鞅正好符合秦孝公的需要。

秦孝公经过与他的一番畅谈,决定起用商鞅作为变法的总设计师。作为一个法家人物,商鞅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消除贵族和平民身份鸿沟,以军功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形态,建立保甲制、小农的土地制度和宗族家长制,任务非常复杂而艰巨。然而商鞅认为首先要担心的不是这些目标能不能实现的问题,他首要担心的是信任。想推行自己的改革方案,就必须先获得民众对改革的信任。因为在一个贵族和贱民二元分割的社会里,要打破这种贵族垄断,就要获得贱民阶层对改革的认可。

取信于民,是法家政策最重要的一点,法家讲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就是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达成的改革契约。

为此商鞅绞尽脑汁,最终他想到了徙木立信的办法。他在当时的首都栎阳城事先进行了一次改革的推广活动:他在栎阳北门竖起了一根木头。木头不高也不粗,然后公然宣称,如果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北门扛到南门,便能获得五十金的赏钱。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全城都沉浸在惊讶、猜测和激动当中。五十金是普通百姓很难挣到的,但是百姓对于商鞅也存有不信任感。大家都围在北门对着那根木头指指点点,但是谁也不敢出手一试,都害怕钱没拿到却丢了小命。这时有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看到赏金丰厚,自认原本一无所有,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于是走上前去抱起木头就往南门走,不一会儿流浪汉就来到南门。商鞅听说后,立刻赶到现场,当众向这个流浪汉兑现赏金。看到这个衣衫不整的穷鬼一下子翻身做了有钱人,大家都后悔莫及。

从此人们相信了商鞅,他的各项政令的推进也获得了民众的信任。

可以说徙木立信的赏金就是商鞅抛出去的一块砖,而他随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大计就是他的玉,很显然,他的抛砖引玉之计大获成功。

18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翻译】

击溃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便可瓦解其全军。就好像强龙离开大海到田野中争斗,必然会陷入绝境。

【计名解析】

擒贼擒王:擒,抓,捉拿;王,为首的、头领。抓贼要先抓住贼中的首恶分子,比喻做事先要抓住关键,要先抓住或处置主要人物。此计用在军事上指首先歼灭敌人的主力或主要的指挥人员,借此影响并动摇敌人的全军,使敌军遭到彻底失败。这是一种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解决的计谋,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文章图片18

【实例解读】

何无忌擒王破敌

摧毁敌人的主力,抓获敌人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群龙无首的队伍,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斩首行动其实并不新鲜,摧毁敌人的指挥中枢,历来是战场上的制胜秘籍。

公元403年十二月,已经身为楚王的东晋权臣桓玄,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让位于自己,建国号楚。桓玄称帝后,东晋大将刘裕立即和手下将领谋划讨伐桓玄,意图借此控制东晋朝廷。双方交战之后,桓玄战事不利,于是决定向江陵撤退,同时留下自己的手下何澹之镇守湓口来阻挡刘裕的追击。

何澹之为了自保,同时迷惑对手,也动起了脑筋。他把统帅的指挥船用羽旗装饰了一番,让人从外表一看就知道是帅船,而他自己则悄悄躲入另一艘船中进行指挥。刘裕的大将何无忌率水军来到湓口,两军在江面上交战。何无忌命令军队全力攻击羽船。诸将对此都很不解,纷纷阻止他:“将军,据我们的探马获得的准确情报,何澹之并不在这艘船上。而且,这艘船上的守卫力量很强,我们费尽力气也不一定能攻下来,就算攻下这艘船也没有多大作用。”

何无忌说:“你们说得不对。尽管他不在这艘船上,船上守卫的兵力也很强,但是只要我们多用兵力,配合强弓硬弩进行攻击,一定能攻下这艘船。而且虽然我们都知道何澹之在另一艘船上进行指挥,但他的士兵们未必知道这件事。如果我们占领了帅船,他手下的士兵一定会以为主帅已死,军心自然就会大乱,敌人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而我军将士也会认为敌军首脑已经毙命,那时我军的士气会更加旺盛,战斗力也会得到提升,我们就能彻底打败他们了。”

将领们将信将疑,开始全力进攻这艘羽船,经过艰苦的作战最终占领了这艘船。按照何无忌的指令,晋军一占领羽船,士兵们就在船上大声呼叫:“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手下的士兵听后果然军心涣散,全都闻风而逃,而他本人更是心里一惊,知道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打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何无忌率军乘势追杀,至此晋军大获全胜。

军队中将军的地位就是如此的重要。何澹之并没有被俘虏,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一看到他的座船失守,立即土崩瓦解,这就说明了擒贼擒王对战役胜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第四套 混战计

19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翻译】

不要和敌方硬拼,而要设法削弱其气势,这就是《周易履》卦山说的以柔克刚的办法。

【计名解析】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火。用在锅底下抽去柴火的办法,来止住锅内的沸水。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在军事上一般指不靠同敌人直接交战,而是切断敌人供给来源,破坏敌人所依靠的有利条件,或瓦解敌人士气的办法来战胜敌人。

釜底抽薪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很清楚。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对强敌不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采用避其锋芒,削减其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用在政治上,就是要除掉对手赖以发展壮大的经济力或在政治方面的优势。用在其他场合也是同样的道理。想用好此计关键是要找准对手的弱点,判断准确,出击果断,攻击对手弱点,对手自然会不战自乱。

文章图片19

【实例解读】

曹操釜底抽薪夜袭乌巢

“釜底抽薪”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踞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曹操与袁绍两军隔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两军相持的时间越长,双方粮草的供给就成了战争胜负的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没有重兵防守,决定偷袭,断其供应。他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轻装急进,夜袭乌巢。乌巢守粮的袁军还在迷迷糊糊之中就被曹军包围,剿灭殆尽,袁军的一万车粮草也被一把大火化为灰烬。袁绍大军得知粮草被烧,军心大乱,袁绍也没了主意。曹操便趁机发动全面进攻,最终袁绍只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自古以来粮草供给就是部队生存之根本,是部队战斗力的本源。所以才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操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绍,但曹操知道军队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他烧了袁军的粮囤,断了袁军的根本与能源,因而能大败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20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翻译】

乘着敌方内部发生混乱,利用他力量虚弱且群龙无首的机会,让他顺从于我,就像《周易随》卦中说的人到夜晚必须入室休息一样,这样我方就可以乱中取胜。

【计名解析】

浑水摸鱼:浑浊的;摸,探取、捞取。把水搅浑,使鱼晕头转向之时,乘机把鱼捉来。比喻趁混乱时机捞取好处。在军事上指利用敌人之间互相混乱攻战的时机,乘机将尚犹豫不决的弱小敌人获取过来。很多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还应该主动去创造。有时候可以主动去把水搅浑,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之后就能见机行事,浑水摸鱼了。

文章图片20

【实例解读】

刘秀浑水摸鱼解饥困

在混浊的水中鱼会晕头转向,这时乘机摸鱼,能轻易得多。作战时也是如此。当敌人混乱无主时来夺取胜利就容易得多了。浑水摸鱼可以得利,也能解围。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时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在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二十多日,最后攻破邯郸,杀了王朗。

当时,王朗在邯郸称王,实力雄厚。刘秀难以与之正面对敌,于是带着少数亲信到了蓟州。没想刚到蓟州就碰上兵变,蓟州的守兵投靠了王朗,下令捉拿刘秀。刘秀别无他法,只得出城仓皇南逃。等刘秀一行逃到饶阳早已饥疲不堪,支撑不住了。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想出了一个虎口求食的办法:冒充王朗的使者骗驿站的饭吃。

他们装扮了一番,便以王朗的名义,大模大样地走进驿站。驿站官员不疑有他,急忙备好美味佳肴招待他们。刘秀等人已经几天没吃上饭了,一见到美食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而他们的狼狈相也引起了驿站官吏的疑心。为了辨其真假,驿站的官员故意将大鼓连敲数十下,高喊邯郸王驾到。这一喊非同小可,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手心出汗,连刘秀也惊得站了起来。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想,如果邯郸王真的来了,只怕逃也逃不掉,还不如见机行事。他施了一个眼色,让大家沉住气,自己也慢慢坐下,平静地说:“准备觐见邯郸王。”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邯郸王的踪影,他们这才知道是驿站官员故意使计试探他们。于是他们彻底放了心,酒足饭饱之后镇定地离开了驿站。

刘秀之所以能成功混吃混喝全得益于“浑水摸鱼”之计的使用以及其镇定自若的强大心理。

21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翻译】

保存阵地原形,保持原有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我方却暗中转移主力,打击别处的敌人。这就是《周易蛊》卦中“巽而止,蛊”所说的道理。

【计名解析】

金蝉脱壳:金蝉,昆虫名,即黄色的知了。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只留下表面现象,实际已脱身逃走,使对方不能立即发觉。军事上指用计脱身,暗中转移力量,完成突袭别处敌军的谋略。

运用此计一定要选好时机,“脱壳”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谋成于密,败于泄。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都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绝不能露出半点破绽。

文章图片21

【实例解读】

晋明帝掷鞭甩追兵

金蝉脱壳,是一个比喻,用来指人在危急关头,能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出没走的假象,但其实人早已走了。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东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起兵造反,他顺江东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意图篡夺君位。明帝司马绍早收到消息,为了平灭叛乱,他亲率大军迎敌。

两军在鄱阳湖畔相遇,双方各扎营寨对垒。司马绍自恃勇力,换了一身便装,策马到王敦大营前来观看虚实。守营将士见有一气宇轩昂之士在营外转悠,觉得蹊跷,忙报告主帅王敦。王敦听军士们描述了一番长相,觉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明帝司马绍,忙令人备马前去捉拿。王敦看见五名军士正在骑马巡营,忙令他们先出去拦截追击那营外之人。司马绍正在观察敌营情况,见营门大开,五名军土策马向自己扑来,知道大事不好,忙打马往回奔。那五名军士见所追之人逃跑,更加来了劲头,催马急追过来。

司马绍在前面跑,五名军士在后面追,虽说还有一段距离,但司马绍怕万一马失前蹄,非被他们擒拿不可,便想法拖住他们。跑着跑着,来到一柳林边,有一老太婆在茶馆前卖水,茶馆前有几条岔路。司马绍心想,机会来了。他忙把手中马鞭子扔在老太婆跟前,然后催马拐到林子后跑了。老太婆看见一条耀眼的东西落在眼前,忙弯腰捡起,却是一条马鞭子。这马鞭子不同寻常,上面嵌满了宝石、金银、翡翠。正在细细端详,追赶的五名军士冲到老太婆面前,发现不见了目标,忙下马询问,却见老太婆在看一条名贵的马鞭子,一把夺过来观看起来。那些普通士兵哪里见过如此名贵的马鞭子,个个争相观看,早把追人这一事丢在脑后,直到王敦带人追来了,才想起自己的任务。但再打马追赶时,司马绍早已跑得临近自己的大营,追不上了。气得王敦夺过马鞭,一人“赏”了他们几鞭。

司马绍急中生智,用常人难以见到的稀有之物吸引追兵的注意力,终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脱离了险境。镶满了宝石、金银、翡翠的马鞭子就是他故意留下的“壳”。

22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翻译】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付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让他逃脱之后又穷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从《周易剥》卦“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解析】

关门捉贼:捉,捉拿,捕捉;贼,盗贼。狡猾的盗贼进屋偷东西,要关上门使其无路可逃,才能人赃俱获。在军事上指对那些行动诡诈,出没无常的小股敌人,采取包围歼灭的计策。

此计中的“贼”一般指为数不多而机动灵便的小股敌人。若一味猛追,它就会杳无踪影,或者狗急跳墙。如果诱“贼”深入,把它关在“门”里,使它成为网中之鱼,瓮中之鳖,我方就能旗开得胜。“关门”和“捉贼”都要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

文章图片22

【实例解读】

黄巢“关门捉贼”歼唐军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克唐朝都城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四川成都,纠集残部,并请沙陀李克用出兵攻打黄巢的起义军。第二年,唐军部署已完成,出兵企图收复长安。凤翔一战,义军将领尚让中敌埋伏之计,被唐军击败。这时,唐军声势浩大,乘胜进兵,直逼长安。

黄巢见形势危急,召众将商议对策。众将分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认为不宜硬拼。黄巢当即决定:部队全部退出长安,往东开拔。

唐朝大军抵达长安,不见黄巢迎战,好生奇怪。先锋程宗楚下令攻城,气势汹汹地杀进长安城内,才发现黄巢的部队已全部撤走。唐军毫不费力地占领了长安,众将欣喜若狂,纵容士兵抢劫百姓财物。士兵们见起义军败退,纪律松弛,成天三五成群骚扰百姓,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唐军将领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成天饮酒作乐,欢庆胜利。

黄巢派人打听到城中情况,高兴地说:敌人已入瓮中。当天半夜时分,急令部队迅速回师长安。唐军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呼呼大睡。突然,神兵天降,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长安城内,只杀得毫无戒备的唐军尸横遍地。程宗楚从梦中醒来,只见起义军已冲杀进城,唐军大乱,无法指挥,最后他在乱军中被杀。黄巢用“关门捉贼”之计,重新占据长安。

23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翻译】

凡是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攻击附近的敌方,就有利;攻击远隔的敌方,就有害。根据《周易睽》卦中“上火下泽”相违的道理,应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

【计名解析】

远交近攻:交,结交;攻,攻打。即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军事上指为分化瓦解敌人方面的联盟,而采取暂时结交远处难于获利的敌人,直接进攻近处相邻易于攻取的敌人,这是一种各个击破的谋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根据地理位置和利益亲疏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是必要而有效的。

文章图片23

【实例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

《孙子兵法》说:“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军。”《孙子兵法》说: “久暴师则国用不定。”

公元前630年,郑国遭到其左右两个大国秦国和晋国的联合进攻,秦、晋两国的军队很快就逼近郑国国都城下。眼看郑国危在旦夕,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最后决定派富有外交斗争经验、善于辞令的大夫烛之武前去说服秦国退兵。当时秦军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两军合兵攻城却各不相顾。

烛之武乘黑夜缒下城墙,直奔秦营门前放声大哭。秦穆公叫手下人把烛之武叫了进来,问:“你到我们军营里来哭什么呢?”

烛之武说:“老臣哭郑也哭秦呀”“你这是什么意思?”秦穆公奇怪地问。烛之武说:“我们郑国的国土和贵国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了,我们的疆土只能被晋占去。你们秦国很难跳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如果晋国得到郑国土地后,实力就会比以前更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你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这真是养虎遗患,将来你们秦国一定会反受其害的。再说,晋国历来言而无信,这几年,他们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它今天灭了郑国,很难保它明天就不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你如果肯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结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尽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没有什么不利啊”

烛之武一席话,讲得入情入理,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于己无益。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和郑国订立了盟约。留下杞子等三位将军,带兵帮助郑国守城。秦军悄悄班师回国。晋惠公见穆公不告而别,无奈孤掌难鸣,也只好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了。

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对手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对手而先攻打近处的对手,是一种战略性规划。当消灭近邻的对手之后,远交的对手也成为近邻,新一轮的征战也是不可避免的。远交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取的外交上的诱骗。

24第二十四计:假途待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翻译】

处在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为使它屈服而威胁它时,我方要立刻出兵援助。对处于困境的国家,如果只是表示口头支持是不能取得小国的信任的。这是从《周易困》卦“困,有言不信”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解析】

假道伐虢:假道,借路;伐,讨伐、进攻;虢,春秋时诸侯国名。原意是晋国假道于虞以伐虢,灭虢之后,又回师灭虞,即借别国的道路向敌人发动隐蔽而突然的进攻。后用以泛指以借路为名,加以利用,而后将其灭之的策略。军事上一般指越过中间地区,先去攻下较远的敌国,待中间地区孤立之后,再回头围而歼之。

当处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受到某一方的武力胁迫时,另一方往往会以“保护”或赠给“好处”为名,迅速出兵,趁机将自己的力量渗透进去,使其丧失自主性,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再一举加以消灭,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文章图片24

【实例解读】

先救后伐灭燕国假道伐虢,自然少不了向被借道的一方行一下好处。但是这好处不能过分,否则就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

公元339年,桓温举兵讨伐燕国。燕王慕容玮派使臣到秦国,提出用虎牢关以西地区送给秦国为条件,请求秦国出兵援助。

秦王苻坚与群臣商议此事。大多数人不同意发兵救燕,因为当初桓温攻打秦国时,燕国袖手旁观。但是,大臣王猛的意见与众不同,他说:“如果桓温占领了燕国,力量会更加强大,这对秦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与燕国合兵一处攻打桓温,桓温将不是对手。经过交战,燕国的力量会大大削弱,到那时我们可以就地占领燕国。”苻坚听从了王猛的计谋,派兵两万去救燕。

在燕秦的联合抵抗下,桓温被迫退出燕国。秦军在燕国撤退之前,便向燕王索要虎牢关以西地区。燕王支支吾吾,有意抵赖。这样正中苻坚的下怀,秦国终于出兵吞并了燕国。

苻坚救燕本来就抱着“假道伐虢”的想法,燕王食其诺言,正好为秦军灭燕提供了口实,遭受兵灾的燕国犹如板上鱼肉,任秦国随便宰割。

第五套 并战计

25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翻译】

(采取措施)不断地变更友军的阵容,借以暗中(从阵中的要害处)抽换其主力部队,等到它自己露出破绽,再趁机制服。这就是《周易既济》中所说的:只要拖住车的轮子,就能控制住车的运行。

【计名解析】

偷梁换柱:偷换房梁房柱。原用以形容桀纣力大无穷。军事中指在与盟军联合作战时,通过不断地改变其阵势来抽换其主力,在其无法自立之时,借机将其兼并以扩大自己的力量。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趁机控制别人的权术,也常常应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上。

文章图片25

【实例解读】

吕后未央宫斩韩信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妙计,来取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

楚汉相争,以刘邦大胜,建立汉朝为结局。这时,各异姓王拥兵自重,是对刘氏天下潜在的威胁。翦灭异姓诸王,是刘邦日夜考虑的大事。异姓诸王中,韩信势力最大。刘邦以韩信袒护一叛将为由,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调到京城居住,实际上有点“软禁”的味道。韩信功高盖世,当年楚汉相争,战斗激烈之时,谋士蒯通曾建议韩信与刘邦分手,使天下三分。韩信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帮刘邦夺得天下,而今却落得这样被贬的下场,心中怨恨至极。

公元前200年,刘邦派陈烯为代相,统率边兵,对付匈奴。韩信私下里会见陈烯,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警告陈烯:你虽然拥有重兵,但并不安全,刘邦不会一直信任你,不如乘此机会,带兵反汉,我在京城里接应你。两个人秘密地商量好,决定伺机起事。

公元前197年,陈烯在代郡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领兵声讨陈烯。韩信与陈烯约定,起事后他在京城诈称奉刘邦密诏,袭击吕后及太子,两面夹击刘邦。可是,韩信的计谋被吕后得知。吕后与丞相陈烯平设下一计,对付韩信。吕后派人在京城散布陈烯已死,皇上得胜,即将凯旋的消息。韩信听到后,又没有见到陈烯派人来联系,心中甚为恐慌。一日,丞相陈烯平亲自到韩信家中,谎称陈烯已死,叛乱已定,皇上已班师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庆贺,请韩信立即进宫。韩信本来心虚,只得与陈烯平同车进宫。结果被吕后逮捕,囚禁在长乐宫之钟室。半夜时分,韩信被杀。后世称“未央宫斩韩信”。盖世英雄韩信至死也不知道,陈烯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谎言。陈烯叛乱,是在韩信死了两年之后才平定的。

26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翻译】

凭借强大的实力去控制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进行诱导。这就像《周易师》卦中所说的:采取适当的强硬手段,来迫使别人服从,走的是危险的道路,却能很顺利。

【计名解析】

指桑骂槐:桑,桑树;槐,槐树。表面上指着桑树,实际上在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却骂另一个人。在军事中指用警告诱迫等暗示手段达到统领部下和树立威严的一种谋略。

指桑骂槐一是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骂槐”双管齐下,对弱小的敌人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来不战而胜,对于强敌也可以旁敲侧击进行威慑。二是自己要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这样,“杀鸡儆猴”的时候才能更有说服力和震慑力。

文章图片26

【实例解读】

敲山震虎,田穰苴力斩庄临军

指桑骂槐原意是指着这个骂那个,在军事上,将帅们为了在下级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多使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权术。历史上孙武斩杀吴王宠姬,田穰苴斩杀齐景公亲信,都使被统御者震惊。孙武和田穰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治军从严、执法从严,对违反军纪者绳之以法,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春秋末期,晋国进攻齐国的阿地区,同时燕国侵犯齐国的黄河南岸地区,齐国的军队都打了败仗。为此,齐景公十分恼怒,早朝时大发雷霆,让群臣推荐良将。

大夫晏婴便推荐了田穰苴。经过多方考察,齐景公对田穰苴的文韬武略都非常满意,最终传旨任命田穰苴为齐国大将军,任命他的宠臣庄贾担任监军。

下朝后,田穰苴与庄贾商定第二天正午在军营大门集合,共商出兵大事。

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却迟迟未到。原来庄贾的亲戚和下属设宴为他饯行,他把约定的事完全给抛诸脑后了。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庄贾都不当一回事,直到黄昏时分,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

田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毫无愧色地说,因为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所以才来迟了。穰苴听后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可庄贾却不以为然。他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认为这只是区区小事,根本不放在心上。穰苴见庄贾不知悔改,勃然大怒,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

军法官答:“依军法,应予斩首。”

田穰苴即命人拿下庄贾。庄贾这才吓得浑身发抖,大声叫使者去向齐景公求救。可没等齐景公派的使者赶到,田穰苴已经下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斩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没有人再敢不遵将令。

由于田穰苴军令如山,军纪严明,又能和士兵同甘共苦,军威大振,也因此带领齐军胜利抵御了晋国和燕国的侵犯,收复了失地。

这个故事可谓是将指桑骂槐的谋略运用得最为生动的一例。

27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翻译】

宁肯装作无知不要行动,也不要假装聪明而轻举妄动。要保持沉着、镇定,不泄露一点机密。就像雷霆突然发作,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这是从《周易屯》卦中“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名解析】

假痴不癫:假,伪造的、不真实的;痴,呆傻、愚笨;癫,因精神错乱而疯狂。指表面上装作痴呆、愚笨而内心却非常清醒。用在军事上指为了麻痹对方或为了隐瞒自己的士兵,而伪装笨拙,但是行动起来却又极其诡秘。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对己不利的情况下,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碌碌无为的印象,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实际上却在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假痴不癫重点在一个“假”字,一定要在表面做好伪装,而内心必须保持清醒。

文章图片27

【实例解读】

斯大林喜怒不形于色

假痴不癫作为一种政治权术,为政治家所惯用,为的是在形势不利情况下,装疯卖傻,碌碌无为,避免政敌对自己的警觉,以伺时机,后发制人。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聚集在柏林附近,举行波茨坦会议。就在此次会议前夕,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带着这份喜悦,趾高气扬地步入会场,与前几天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杜鲁门以为,美国有了原子弹之后,他这个美国总统就可以目空一切了。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杜鲁门在会场上想试探一下斯大林的反应,试一试美国核威慑的力量。结果如何呢?据杜鲁门回忆,7月24日那天,他向斯大林提到“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器”,然后他和丘吉尔密切注视斯大林的表情。令他失望的是,斯大林听后木然地坐在椅子上,好像没有听懂,也似乎没有听见。杜鲁门自讨没趣。

其实,斯大林当时听得很清楚,而且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离开会场之后,立即指示国内加快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四年之后,苏联也有了这种“新武器”。试想,如果斯大林当时不采取“假痴不癫”的策略,而是表示惊讶或者恐惧,不仅会使杜鲁门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而且对苏联研制原子弹的保密工作也将十分不利。

28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翻译】

假借给敌方以某种便利,诱使它(盲目)前进,然后再截断其救援之路,就能陷敌军于绝境。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然会遭到惩罚,这就是《周易噬嗑》卦中“遇毒,位不当也”所说的道理。

【计名解析】

上屋抽梯:原意为送人上了楼之后,却把梯子搬走,使人无法再下来。比喻诱使人上前而断其退路,使人处于困境,即怂恿人上当受骗。在军事上指引诱敌人前来取利,待其深入,便用迂回包围等方法断其退路,迫使其就范的计谋。需要注意的是,安放梯子很有讲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安排才能让敌中计。

文章图片28

【实例解读】

淝水之战

“上屋抽梯”的基本思想是:诱敌上前,而后断其退路,一举歼灭之。也就是故意暴露破绽,给敌人提供方便,引诱其深入我方,然后截断其救援与策应,使之陷入绝境。

公元3 83年,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是年十一月,前秦皇帝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郎(皇帝之近卫军)三万,号称百万大军,沿淝水西岸布阵。东晋都督谢石和大将谢玄等人率领骑兵八万,水军五千余人,与秦军隔水对峙。在两军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若秦军指挥得法,晋军便毫无还手之力。但晋军大将谢玄利用苻坚骄傲轻敌的弱点,亲自拟出一纸战书,派使者送达秦军前锋主将苻融(系苻坚之弟),言称:“将军率部入晋地,却紧靠淝水布阵,此乃持久之计,并非速战速决。如果你把秦军阵地移动一下,稍向后撤,让出一片战场,晋军渡过淝水,即可一决胜负,不是很好吗”

当时,秦军众将领一致反对。然而,不可一世的苻坚却说:“只要我们稍退一步,来个将计就计,趁晋军半数渡过淝水之时,即用精锐骑兵夹击砍杀,岂有不胜之理?”这样,双方约定,秦军后撤,晋军渡水。后撤之军,本是被迫征调来的汉族士兵和被奴役的民众,一听到撤退命令,便趁机奔逃,乱作一团。这时,有人乘势大喊:“秦军败了”秦后方部队信以为真,争相逃命,溃不成军。这时,谢玄带领晋军突击部队抢渡淝水,追杀秦军。大队晋军也随后渡水,猛追猛打。

此时,秦军早已指挥不灵,指挥官苻融马倒人翻,死于乱军之中。蹲在寿阳城里的苻坚看到大势已去,慌忙骑马奔逃。秦军人马十之七八都因自相践踏或冻饿而死。淝水之战中,东晋使用的便是“上屋抽梯”之术;先诱骗前秦后退,待其“上屋”之后,便施“抽梯”之术,前秦见“梯”被抽,立刻陷入慌乱,东晋乘机进攻,将敌人消灭于“屋上”。

29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翻译】

借用诈局的方法布成有利阵势,虽然兵力很弱,但声势却显得很强大。就像鸿雁由高空慢慢落到大地上,全凭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这是从《周易渐》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一语中获得的启示。

【计名解析】

树上开花:该词是从“铁树开花”转化来的。在军事上指借着别人的声势来壮大自己的军威,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谋略。

在此计中,“树”指的是那些被借来张势的东西,它可能是别人的声势,也可能是别人的力量,还可能是客观的态势。“树”是“花”的依傍,所以一定要精心选好“树”,不仅如此,还要巧妙布置好“花”,即要善于伪装。

文章图片29

【实例解读】

张良妙计保太子

张良是汉高祖最重要的谋臣。在楚汉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下殊勋。汉朝建立后,刘邦想废掉早在做汉王时就被立为太子的吕后的儿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为此事焦虑不安,请教张良如何办。

张良说:“这件事情难以凭口舌之利保住太子。皇上想招致而又招不来的,天下共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年纪都很大了,他们认为皇上慢待贤才,都逃匿在山野之中,发誓不做汉臣。但是,皇上非常看重这四个人。现在你如果能把这四人奉为太子宾客,时时随从太子入朝,这对太子必有帮助。”吕后立刻把四人请下山来。一天,刘邦举行宴会,太子侍坐一侧,四个白发老人跟随太子身后。刘邦感到奇怪,问: “你们是什么人?”四人走上前报出姓名,乃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大吃一惊,说:“我派人访求你们数年,你们都躲避我,现在你们为何跟随我的儿子呢?”四人都说:“陛下轻视士人,我们义不受辱,故尔逃匿山野。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的人都愿意为太子赴汤蹈火,所以我们就来投奔了太子。”

刘邦听后表示赞许,说:“就烦请你们护佑太子。”太子的位置保住了。张良深知,尽管自己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然而现在已时过境迁,他的话不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在皇家的内部“私事”上,更难发挥作用,弄不好还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在无其他条件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张良想出一条树上开花的妙计,这就是与刘邦玩心理战,让刘邦相信太子已深深博得天下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人心所向,不可拂逆,倘若一意孤行,废黜太子,天下百姓必然会伤心失望,还可能生出不可预料的事变。

为了制造这种效果,张良想起了“商山四皓”,这四个人并不是不想获得政治地位,只不过是因为刘邦对儒生一向傲慢无礼,故尔逃匿山林。刘邦数次聘请,坚不肯就。皇帝请不到的人,太子却可以请到,这自然证明了太子名声是何等的好,太子的影响是何等的大,太子是何等的拥有民心,受到人们的拥戴。果然,毫无实力、只有虚名的四位白发老翁的一席言语,胜过满朝文武谏言万千。刘盈的太子地位转危为安,泰然无恙。张良因势利导,化虚为实,真乃千古一大智人。

30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翻译】

乘有利时机把脚插进去,掌握对方的关键之处,要善于循序渐进,这是《周易渐》中所说的道理。

【计名解析】

反客为主:反,转换;为,成为。原意是主人不善于招待客人,反受客人的招待,即主人的地位反被客人所取代。在军事上指利用某种机会或条件,兼并别人的力量,使对峙双方的地位发生变化,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反客为主首先要弄清楚主与客的含义。主居于支配地位,具有主动权和控制权,客处于被支配、任人摆布的地位。反客为主就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要设法争取获得主动权和控制权,使主受客的支配与摆布。

文章图片30

【实例解读】

晁盖反客为主梁山易帜

北宋年间,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在黄泥冈智取了生辰纲。事发之后,官府追迫得紧,众好汉便投奔了梁山。梁山首领王伦领着一班人马出关迎接。

王伦道:“在下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王伦道:“休如此说,且请到小寨,再有计议。”到得大寨聚义厅上,王伦再三谦让晁盖一行人上阶。众头领饮酒中间,晁盖把胸中之事,都告诉王伦等众位头领。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虚作应答。

至晚席散,众头领送晁盖等众人到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服侍。第二日,晁盖和王伦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王伦便把闲话支吾开去。看看饮酒至午后,王伦回头叫小喽罗取来。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放着五锭大银。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 “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所赐白金,决不敢领。”王伦道:“何故推却?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因此不敢相留。”

语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王伦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把桌子踢倒,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尖刀来。吴用、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林冲拿住王伦骂道:“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说话便一刀把王伦杀死了。吴用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来,叫道:“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林冲大叫道:“非林冲要图此位。今有晁兄,仗义疏财,天下闻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好么?”众人道:“头领言之极当。”从此梁山泊便成了晁盖等人的山寨。

第六套 败战计

31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翻译】

对军事力量强大的敌军,要攻击他们的将领;对有智谋的将领,要设法动摇他们的斗志。将领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战斗力自然萎缩。就像《周易渐》卦中所说的,利用敌人的弱点打击敌人,就能顺利地保护自己。

【计名解析】

美人计: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对手,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对手的将领,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去进攻。利用多种手段攻击对手弱点,自己就能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文章图片31

【实例解读】

勾践送西施雪耻

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先败于夫差。吴王夫差罚勾践夫妇在吴王宫里服劳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骗取了夫差的信任,终于被释放回越国。后来越国趁火打劫,终于消灭了吴国,逼得夫差拔剑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样烧起来的呢?原来勾践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计”。

勾践被释放回越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不能取胜。越大夫文种向他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夫差认为勾践已向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加怀疑。整日与美人饮酒作乐,连大臣伍子胥的劝谏也完全听不进去。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一天比一天贪恋女色,根本不想过问政事。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32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翻译】

本来兵力空虚,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战争中的虚实结合就像《周易解》卦中说的刚柔相济一样,会产生奇之又奇的功效。

【计名解析】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展示我城内空虚,就是“虚者虚之”。敌人产生疑虑便会犹豫不决,这就是“疑中生疑”。敌人怕中埋伏便不敢进城。但这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计谋,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了解并掌握对手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文章图片32

【实例解读】

诸葛亮空城计智退司马懿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余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把四个城门大开,每个城门用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魏兵到来时,不可擅动,我自有办法。”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充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和某方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33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翻译】

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顺势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做内应,为我所用,以取得胜利,而自己则不会受到任何损害,这就是《周易比》中反间计的内容。

【计名解析】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人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把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指间谍。

文章图片33

【实例解读】

周瑜反间杀曹军水将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著名的例子。

话说孙刘结盟,共同抗曹。在兵力数量上虽然孙刘两家合起来,还是大大少于曹操,但孙刘联军发挥善于水战的特长,在长江水域初战告捷,挫了曹军锐气。

曹操的北方军队本来就不懂水战,为弥补军事上的短处,便令精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在长江中建立水寨,训练水军。而蔡、张二人因久居荆州,深知水战奥妙。所以,这两个人也自然成为东吴的心腹之患。当时,东吴主管军事的是周瑜。周瑜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在曹操眼里,他是灭吴的一大障碍。一天,曹操派部下蒋干,利用与周瑜旧时的交情,以访友为名,前往长江对岸敌营,试图劝说周瑜投降,顺便刺探军情。

周瑜正为蔡瑁、张允在提高曹军水战能力而自己却无力阻止犯愁,得知蒋干来访,立即识破来意,顿时计上心来。

在款待蒋干的宴席上,周瑜解下佩剑说道:“蒋兄是我的老同学、好朋友,我们今天只叙友情,不谈打仗,如果有谁敢谈论与交战有关的事,就用此剑杀了他。”这一来,也堵住了蒋干的嘴,只字不敢提劝降一事。大家只管尽情欢笑饮酒,周瑜也喝得醉意朦胧。

晚上,蒋干与周瑜同床共寝,蒋干翻来覆去睡不着,坐起身来,借着灯光看见案头上放着一封信,竟然是蔡瑁、张允阴谋反曹、投降东吴的密函。蒋干回头看周瑜正醉酒沉睡,赶忙把信揣起来,连夜跑回荆州,把信交给曹操。

曹操看了蒋干带来的信,顿时火起,斩杀了蔡瑁、张允。随即,他又发现信是伪造的,顿时明白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了,但为时已晚。杀了张允、蔡瑁之后,曹军中失去了熟知水战的得力战将。这也成了后来曹军赤壁之战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4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翻译】

人一般都不会自我伤害,如果受到伤害,别人必定会认为是真的。如果能以假作真,并使敌人深信不疑,就能施行“离间计”了。利用童蒙柔顺的特点去欺骗敌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从《周易蒙卦》“童蒙之吉,顺以巽也”一语中获得的启示。

【计名解析】

苦肉计: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己方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苦肉计”是指故意伤害自己,以让敌人相信,使“反间计”得以成功的策略。

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做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文章图片34

【实例解读】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打了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时刻记着复仇,他叫伍子胥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吴王夫差屡败越军,越王勾践只得投降。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为了尽快逃离吴国,东山再起,兴越灭吴,便装作苟且偷生的样子,其实却在暗中积蓄力量。他住在山洞中,每日蓬头垢面,低三下四,为夫差做仆役。有人在他身后指点着说: “这就是当年的越王勾践呀”他听到了仍装作满不在乎,毫不反感。

有一次,夫差染病,卧床不起。勾践得知此病不久便可痊愈,就亲见夫差祝贺道:“恭喜大王,您的病近几天就能好转。”夫差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勾践回答说:“我曾学过一种本领,只要尝一尝粪便,便可知道人的生死寿数。我刚才尝过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得了'时气之症’此病很快就能痊愈,大王不用担心。”夫差听后非常感动,被勾践的“关切”之情迷惑住了,认为勾践已无反叛之心,就放心地下令放勾践回国了。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勾践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使越国富强起来,后来积蓄力量打败了吴国。

35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翻译】

敌人将强兵多,自身兵力不能抵挡,不能与他硬拼时,应当设法使他们自相牵制,以削弱其势力。正如《周易师》卦中所说:将帅如能在军中巧妙运用此计,就一定能获胜,如同天神相助一样。

【计名解析】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攻无不破。连环计原指如果敌人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牵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此计的关键是要敌人“自累”,就是自己伤害自己,盲目行动。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或其他场合,运用连环计都得重视效果,也就是一计不成,或一计不足以成功,就要多计并施,设谋要不断变化,确保成功。

文章图片35

【实例解读】

东吴联蜀施连环计破曹

赤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计”,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还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手下都不熟水战,水寨的船只一艘挨着一艘,建议周瑜用火攻曹军,并主动提出,自己愿去诈降,趁曹操不备,放火烧船。他的这一提议与周瑜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但周瑜担心黄盖诈降不易成功。为了消除曹操的怀疑,于是他与黄盖合计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第二天在营中议事的时候,黄盖当众顶撞周瑜,骂周瑜不识时务,并极力主张他向曹操投降。周瑜自然大怒,下令要将其推出斩首。在众将的苦苦哀求下才答应免其一死,但下令将其重打了一百军棍,打得黄盖鲜血淋漓。

黄盖挨打后,私下总大骂周瑜,并表示一定会寻找机会前去降曹。曹操派人多方打听,得知黄盖确实被打,如今正在养伤。他将信将疑,于是派蒋干过江查探虚实。而周瑜正在为火攻计难以实施而苦恼,可以说蒋干来得正是时候。蒋干是个自作聪明的书呆子,心中没什么计谋。周瑜一等他过江就将他软禁了起来,并与庞统合谋,假装两人失和,让庞统在蒋干面前不时大骂自己,并流露出想投奔曹操的想法。蒋干果然中计,跟庞统担保,假如自己逃脱,能顺利回到曹营,一定会在曹操面前大力举荐他。庞统便借机放走蒋干,一同到了曹营。

曹操对庞统的才华早有耳闻,对他推崇备至。一起巡视了营寨之后,庞统假意说,曹军营中兵士不习水战,受不了风浪,但好在兵多船众,数倍于东吴,如果把船都锁在一起,就能如履平地,不愁赢不了东吴。

曹操对水战一无所知,果然被骗。他立即下令将全营的船只都锁在一起。不久,黄盖就依计前来投靠曹操。他将船遮得严严实实,在上面装满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资,按照事先联系好的信号,在船上插上青牙旗,划向曹军大营。曹营官兵见是黄盖投降的船只,就没做防备。哪料到黄盖的船忽然起火,火势熊熊,直冲曹营。风助火势,火乘风威,曹营水寨的大船又一个连着一个,想分也分不开,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而这时周瑜早已准备好快船,驶向曹营,把曹操数十万人马杀得一败涂地。

连环计的成功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牵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这样,才能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36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翻译】

全军退却避开强大的敌人,这种有秩序的撤退没有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原则。这是《周易师》中“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所说的道理。

【计名解析】

走为上: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文章图片36

【实例解读】

范蠡急流勇退安天命

走为上计,不一定是失败时或选择战机时才做的事情。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历代名臣于叱咤风云建功立业之后,多有急流勇退的例子。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把越国的领土一直推进到今天的山东省。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他们就是文种和范蠡。

当年勾践之所以会惨败亡国,就是因为他不听文种的劝阻,条件还未成熟便一意孤行率兵攻打吴国。而兵败之后文种更是忍辱负重,为勾践多方奔走,才最终让吴王勉强答应不杀勾践。在勾践被囚于吴国的三年期间,也是文种力撑危局,代为掌管着越国的大小事务,鼓励民众发展生产,等待复国的机会。勾践回到越国后,文种还向勾践献出了七条安邦强国的妙计。勾践采纳了文种的计谋,最终打败吴国,被诸侯尊推为霸主,洗刷了在吴国做牛做马三年的耻辱。

勾践复国成功后不久,武将范蠡就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临走前他还送了一封信给文种,提醒他勾践忌妒心很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让文种早作安排,急流勇退。可惜文种对范蠡的话将信将疑,加上他舍不得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就只是称病不出,却没有离开朝廷的打算。

一天,勾践去文种家里探病。文种装作很严重的样子,强作支撑迎接勾践。两人随意交谈,不可避免地说起了往事。忽然,勾践说:“先生曾经赐给我七条妙计,我只运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消灭了吴国,剩下的四条计谋不知道先生要用来对付谁呢?”文种听了这话,心惊胆战,只好回答说:“现在天下太平,那四条计策我看用不上了。”可勾践却似笑非笑地看着文种,说:“那不是可惜了先生的妙计吗?不如这样,请文大夫代表寡人,带着余下的这四条计谋到九泉之下去对付一下吴王死去的先祖先宗吧。”说完勾践便留下一柄宝剑,起身离开了。

文种接过剑一看,大惊失色。这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死吴国的栋梁之臣伍子胥的那把剑。勾践是希望自己步伍子胥的后尘啊!文种这才对自己不听范蠡之言后悔不迭。而这时范蠡却已携带家眷和财宝到了齐国,自己经营家业,过着舒服自由的生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