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蚯蚓的用途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4-26 发布于北京

蚯蚓的用途

一、人类的优质食品

蚯蚓能吃吗?很多人对此存有疑问。事实上,蚯蚓是人类的一种优质食品,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食用它。例如,美国有家食品公司专门制造蚯蚓浓汤罐头、蚯蚓饼干,远销欧洲各国。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把蚯蚓作为名菜。南非有的吃油炸蚯蚓,新几内亚和非洲有些地方的居民还吃生蚯蚓。新西兰毛利族以8种蚯蚓作为食用,其中有两种味甜而香,特别珍贵,人们常献给酋长作为礼品。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烹调比赛中,用切碎的蚯蚓泡在苹果汁里,制成蛋糕,鲜美可口,别有风味,因而发明者得了500美元奖金。日本对饮食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构成十分重视,因而,尽管国土狭窄,人口众多,公害比比皆是,近几年来人的平均寿命却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日本对蚯蚓也十分感兴趣,正在试验把它作为食品的原料。据报道,日本有人用蚯蚓做馅饼。他们制造的蚯蚓饼干亦深受我国品尝者的好评。

吃蚯蚓并不是新鲜事,我国人民早就把它搬上了餐桌。据古书记载,广东、福建北部山里的居民,早就把蚯蚓干当作珍品食用了。近年来,台湾省也把蚯蚓搬上了餐桌,什么千龙戏珠、地龙凤巢等,均为中餐做法。这种蚯蚓餐馆,遍及台湾各地。蚯蚓大王陈佑宇也因此大发其财。河南省伊川县平等公社有一个社员,在解放前就开始吃蚯蚓,他做的莲花肉、蚯蚓汤,色鲜味美,非常好吃。在一些地区,有在馄饨馅中添加蚯蚓的习惯,因为能增加鲜味,防止变质。目前,我省洛阳市三乐食品厂也开始试做蚯蚓饼干,受到品尝者的好评。

在国外,吃蚯蚓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因为它味鲜可口,更重要的是它能为人们带来好处 --延年益寿、提神健脑、增进记忆、体态健美、皮肤柔嫩而富有弹性。

经过分析,蚯蚓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可高达60%以上,营养价值超过牛、羊肉。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类食物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在各种肉食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我国人民历来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主食,

多数人吃肉食较少,这些主食中,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提高营养水平和智力发育。蚯蚓可为人类食品开辟动物性蛋白质的新来源。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因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最多,过多食用脂肪和砂糖又是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而蚯蚓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食品,所以格外受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喜爱。

在蛋白质中,有8种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与其它非必需氨基酸有所不同,即在体内分解后,不能还原,只能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因此对人体就显得特别珍贵。特别是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减缓记忆力衰退,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食欲等。如果摄入量不足,必然会导致智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障阻,没有气力,失去好奇心和探索心等。日本曾对出生后4~7个月的240名婴儿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对一部分婴儿每日服用250毫克的赖氨酸,5个月后对比没有吃赖氨酸的婴儿,除智力有明显的提高外,身长平均增加2.1厘米,体重增加0.6公斤。

赖氨酸以蚯蚓的含量为最高,如:100克日本大平二号蚯蚓含6140毫克的赖氨酸,是同样重量牛肉含量的3.9倍,猪肉含量的4.6倍,小麦含量的16.4倍。一一个成年人每日需要12毫克的赖氨酸,只需1.1克鲜 日本大平二号蚯蚓就够了。一个体重为10公斤重的儿童每天需要600毫克赖氨酸,只需要1两鲜蚯蚓(折0.2两蚯蚓粉)就能满足了。此外,蚯蚓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酶和激素。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蚯蚓作为食品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我们目前未普遍食用它,主要是不习惯。不少营养学家认为,这种营养价值高、繁殖力强的动物,总有一天会成为人类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二、畜、禽、鱼的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不仅是人类食品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同样也是各种畜、禽、鱼类饲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对畜、禽、鱼的生存、发育、繁殖,具有极大的作用。目前,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饲料的来源越来越缺乏,开辟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已成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科研的当务之急。蚯蚓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为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蚯蚓的饲用价值。

蚯蚓作为饲料,营养价值很高。从表1可以看出,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明显高于豆饼和石油酵母,与鱼粉接近。

的生长发育,增加其体重,改良其肉质(蛋质、毛质),提高饲料报酬,均有明显的作用。据江苏省海安县试验,在119天时间内,在猪饲料中每增加1公斤鲜青蚯蚓,试验猪就多增加0.9公斤活 重。除增重明显外,背宽比对照组多5厘米左右,毛色油亮,膘肥体壮,肉质柔嫩,味鲜可口。我们在1977年3月曾用11只雏鸡试验喂鲜蚯蚓,结果生长迅速,换毛加快,体质健壮,没有死亡,同没有喂蚯蚓的雏鸡有明显的区别。饲养五个半月就全部开产,9月份共产蛋303个,平均蛋重1.36两,平均每只鸡月产蛋27.5个。而对照组这时还未开产。据报道,用蚯蚓喂鸡还可减少疾病。在日本就把蚯蚓当作肉鸡的保健饲料,不但在营养上,而且在防治寄生虫上均起到良好的作用。蚯蚓是淡水鱼的珍贵饲料,在养鱼配合料中定量掺入鲜蚯蚓(以5%为好),其体腔液就会被其它配合料所吸收,能提高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使鱼生长快,且味道鲜美。上海一人工养鳗场用蚯蚓养殖河鳗,连云港和上海试验利用蚯蚓养对虾,效果都很好。蚯蚓还是地鳖虫、蝎子等的优良动物性饲料,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水平。

不仅蚯蚓是畜、禽、鱼的蛋白质饲料,而且蚯蚓的排泄物--蚯蚓粪也是优良的饲料。据日本对蚯蚓粪的分析,在含水分11%时,粗蛋白约有22.5%那样高的含量,另外还含有未知成长因子一类的物质。因此将蚯蚓粪作为一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于饲料中,用于喂畜、禽,有提高生长率、提高抗病力和防止禽类互相啄食羽毛等效果。蚓粪的掺入量,可根据畜、禽的种类及大小而定,多时可达40%。利用蚯蚓粪作为配合饲料的一种原料,还有助于解决饲料不足的困难,增加收入,不产生公害,并且有助于家畜、家禽的保健。伊川县白元公社某社员,1980年6月买回两头小僵猪,喂养一年,平均每头增重50多斤。以后开始掺进50%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粪,喂养仅两个月,每头即平均增重60多斤。伊川县委某同志,喂15只产蛋母鸡,3~6月份平均每天产7个蛋,7~10月每天加喂20%的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粪,平均每天产蛋12个。豫西农业专科学校师生作蚯蚓粪喂雏鸡试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结果见表4。

表4中混合料的配方为:玉米18.8%,大麦7.1%,小麦渣50%,麸皮16.5%,黄豆饼1.4%,菜籽饼2.4%,鱼粉2.8%,蛎粉1%。混合料含代谢能2895.4大卡/公斤,粗蛋白13.3%,粗纤维3.2%,钙0.64%,磷

0.34%。

由表4可知,在雏鸡日粮中加入20%或30%的蚯蚓粪是可行的,鸡吃了含30%蚯蚓粪的混合饲料,每增加1公斤活重,饲料成本就由1.54元降低到1.12元,抗病力也增强,死亡率减少了1.3%。

用蚯蚓或蚯蚓粪喂畜、禽、鱼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饲喂蚯蚓时,掺入量以5%干蚯蚓(蚯蚓粉)或相当于5%干蚯蚓的鲜蚯蚓(鲜、干比为4.4∶1)为宜。太多了造成浪费,甚至影响食欲。因为蚯蚓体内含有一种r-蚁酸,具有麻醉作用,如喂量过多,能引起胃肠麻痹。

2.用活蚯蚓饲喂,效果比煮熟的好。如用等量的活、熟、干蚯蚓喂蛋鸭,增产比例分别为11%、8%、6%。这是由于高温处理后,破坏了一部分氨基酸的缘故,温度越高,养分损失越大。但蚯蚓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因而直接用野蚯蚓喂畜、禽很危险,需煮沸3分钟再喂,这样又会损失一部分养分,所以最好是喂人工养殖的活蚯蚓,而且喂养蚯蚓的饵料必须经过彻底发酵,将各种虫卵杀死。

三、改良土壤的无名英雄

蚯蚓对改良土壤的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青年时代就对蚯趣。1837年,他就在伦敦地质协会上作了“论壤土形成”的报告,论述蚯蚓对土层的翻动和迁移的作用。他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晚年发表了一本《蚯蚓的习性和它对形成植物壤土的作用》的专著,高度评价蚯蚓说:“远在人类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并且被它们继续耕耘着。我们难以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一种低等动物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然而,达尔文的这一正确评价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人感兴趣的是化肥的使用。近几十年来,由于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破坏了蚯蚓的生存环境,导致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在这一教训面前,通过认真的科学考查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蚯蚓的重要性。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物质生物小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它就象“微型的改土车间”,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蚯蚓为了觅食,在土壤中不停地钻洞,使土壤中产生纵横交错的孔道及互相堆叠的蚯蚓粪团粒,形成许多非毛管孔隙。据测定,有蚯蚓栖息的土壤中,每平方米有100~1400个孔隙,可使土壤的孔隙率提高8~30%。这样水分和空气很容易进入土壤,增加了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减少雨水冲刷,增加深层贮

水。如有蚯蚓的土壤,在15秒钟内可吸收50厘米的降水量,而没有蚯蚓的土壤则需2小时。在每平方米有240条蚯蚓的田地里,蚯蚓孔占总孔隙量的67%,排水的速度比没有蚯蚓的土壤快4~10倍。土壤疏松多孔,也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植物根系的生长。蚯蚓在疏松土壤的同时,通过到地面排粪,还起到了上下翻动土壤的作用。达尔文认为,1英亩土地中,如有5万条蚯蚓,每年可翻土18吨到地面。据美国奥利维博士估计,如果每公顷园地中有100万条蚯蚓,就足以顶住有三个老练的园丁,每日轮流干8个小时的劳动,而且每年还可以获得18)吨肥料(蚯蚓粪)。最近几年,有些国家用大量增加土壤中蚯蚓的方法来代替机械耕作。采用这种“免耕法”,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改良了土壤。

蚯蚓不仅可以耕耘土壤,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一点尤为可贵。

蚯蚓具有极强的消化能力。它的消化系统可以将吞入的坚硬食物磨碎。消化道可以分泌多种特殊的酶,将摄入的各种有机质、矿物质、细菌、微堂物等分解,转化为植物易于利用的化合物,如氨、尿素、碳酸、尿嘌呤以及磷、钾等。在分解转化的过程中,一部分营养物质被吸收同化为蚯蚓身体的组成部分,变成动物蛋白、脂肪和糖类。剩余的物质排到地面上,即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蚯蚓粪。蚯蚓的肠道分泌的酶还能中和酸、硷。所 以,不论 是酸性土壤还是硷性上壤,只要经过蚯蚓的消化道,就能变为中性土壤--蚯蚓粪。美国一家公司利用蚯蚓,仅1年时间就把180亩硷性土壤变为肥沃耕地,从而获得3万美元的收入。

蚯蚓粪是一种极佳的天然肥料。据日本有关资料报道,蚯蚓粪含氮0.8~1%,比一般土壤多4倍;含磷0.8~1.5%,比一般土壤多6倍;含钾0.44~0.9%,比一般土壤多11倍;还含有11~30%的胡敏酸、多量腐殖酸、有机质、微量元素等植物必需的营养成分,肥分比畜粪高得多。它有很多优点:

1.保水、通风性能好,能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特性。

2.表面有蜂蜜一样的物质,微生物繁殖旺盛。3肥力维持时间长,可以慢慢地向植物补给养分。

随4.具有对肥料吸附保持的功能,故可防止氨、钾流失,而且由于蚯蚓粪中所含的磷酸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可防止磷酸被土壤固定,有提高植物对磷吸收利用的功能,因而能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之目的。

5.无臭、卫生。因此,特别适合作城市街道两旁的树木及公园、家庭里花卉的肥料。它与畜、禽粪相比,不会发霉腐烂,也无臭味。它与现代任何化肥相比,是综合性优良的理想肥料。

蚯蚓粪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如能使苹果根系增加70~140%),使作物生长旺盛,能预防植物病虫害,并且有抗倒伏的作用。例如,日本九州在一次台风之后,施化肥的水稻倒伏了,而施蚯蚓粪的未倒伏。 4年前日本水稻获得最高产量的田里施的不是化肥,而是蚯蚓粪。蚯蚓粪养萍的效果也很好。江西省农科院用蚯蚓粪(1斤粪加水5000毫升)养殖细绿萍,增殖一倍只需9.6天,而肥力中上等的稻田则需26.1天。用它养殖的红萍,平均5天增殖一倍,远远超过施用牛粪的增殖速度(需7.9天)。

由于以上原因,当代农业专家、土壤专家、园艺专家都一致认为,蚯蚓对改良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和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在有大量蚯蚓的土壤中,玉米增产2.5倍,豌豆增产3倍,油菜增产

6.2倍,大豆增产4倍,三叶草增产10倍。 利用蚯蚓来使农业增产增收,确实是一个理想的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