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底5个月,北大博士揭露外卖真相|博士|外卖|陈博士|陈龙

 坚持最后5分钟 2023-04-26 发布于广东

提示: 点击关注'甜瓜说'↑关注轻松专业的知识有赖于互联网硬件的发达,外卖已经成为大家都能享受的事情。然而,在顾客、平台和骑手表层之下,究竟有哪些潜规则呢?北京大学博士后卧底外卖平台五个月,今天给大家揭秘。陈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雅博士后,2018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他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最初,他只是想知道:几十万骑手如何在全国各个城市走街串巷,看似混乱却能做到井然有序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订单的积累,他的想法变了。5个半月的亲身体验,无以计数的送外卖经历和骑手访谈,最终使他的方向转向了另一个核心命题:2018年3月初到8月中旬,陈博士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中关村高校云集,而那个团队也是北京最早出现的骑手团队之一。当时的站长说过:“咱们团队称得上全国单量第一的外卖团队。如果说全国的外卖团队看北京,那么北京的外卖团队就要看咱们了。”送外卖是很辛苦的,团队每天9点在中关村广场集合,9点半开晨会,10点开始等单子。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资本家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剥削打工人的。就在几天前,一位官员,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的副处长,用了12个小时送外卖,5单,41块钱,慨叹:心里很委屈,很辛苦。但是,这只是表象。陈博士幽默地表示:以我的经验,他只是跑了一天,再跑两天就习惯了,习惯以后他不会觉得跑5单很辛苦,而是我还能跑,我可以跑30单、40单,甚至会抱怨平台,为什么不再给我多一点单子?撑开平台的第一法宝,就是增量赚钱带来的刺激。陈博士第一天才跑了9单,当时送一单8块钱,挣了72块。后来越来越熟,最多一天送24单,也就是翻了3倍。3倍的差距,让陈博士甚至还幻想平台怎么不多派两单?不过,陈博士也遇到了困难:我一般跑到下午3点就不跑了,因为电动车没电了……大部分外卖员会备两块电池,一直跑到晚上八九点,平均每天能跑三四十单。这段时间,他就会找骑手做一些访谈。大家开始不愿意搭理他,是抵触的。因为觉得他不那么卖力,觉得他不担心生计问题。后来知道了他是北大的博士,就很多人愿意聊。最质朴的问题:你是博士嘛,将来干哪行哪行怎么样?最初,博士的论文写的是数字治理下的劳动秩序。因为劳动社会学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想知道劳动秩序。而全国几十万的骑手,同时在各地走街串巷,表面混乱,背后却有井然有序。到底是为什么呢?而当时,“算法”这个程序员常用的词汇还不流行。而“算法”其实就是平台实现两头吃的法宝。在送外卖的过程中,陈博士发现平台在不停地收集数据。通过智能手机和配送软件,不断地追踪骑手的轨迹。到了室内,GPS信号一般会比较弱,但没多久平台就能通过商家的Wi-Fi网络、室内定位基站等去收集记录骑手的数据。包括骑手的运动状态,到达商家的时间、停留的时长,消费者住址楼层、等待消费者取餐的时长等等。除了骑手数据,商家数据,还有消费者的偏好,外卖平台都在手机。用他们的话说,这叫“投喂”,把数据喂给计算机系统、让系统去学习和吸收,去研究他们的特性,做出预测。比如消费者差评,系统根据统计的差评来判断运送合理时间。在这之后,给你一个预计送达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紧那么一点点,给你点压力。而且,平台还研究消费者,做双面测试,一单外卖,一般需要30分钟,如果你平时数据显示不在意,平台就给35分钟。数据,越积越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平台再用数据规划取餐、送餐,使出全力压缩时间。流程越短越好,消费者越满意,最好是刚做出来就马上递给你,这种体验好不好?你愿意花很高价钱买它对吗?这本质上是符合资本积累的逻辑的,最终的趋向就是骑手会越跑越快。而这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依赖庞大数据测算,是一种高度的控制和精准的预测。送外卖最多抱怨一个事情,就是时间,高峰期时段,单子多,催得紧。这个时候最容易出事故。而这,就是给骑手的游戏。3月的时候,北京天还挺冷。当时陈博士还没正式送外卖,一个骑手带着他,跑相同的距离,一样的时间,一起进电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骑手汗珠子就从额头上往下冒,搁那儿喘气。一块跑的,陈博士却只是身上发了点热,根本没到大冒汗的程度。突破30分钟大关,是当时外卖平台的追求,骑手现在能达到28分钟。省了那么多时间,技术创新是一个,但是你看到大部分节省下来的几十分钟时间,是骑手加速骑出来的。为了提升时间,在2018年6月,外卖平台系统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那天陈博士所有订单都迟到了。当时平台出现了一个“顾客期望到达时间”,原本配送时间是45分钟,系统改成顾客期望40分钟,但顾客看到比四十分钟多,这就是双向挤压测试。两个标准。说白了,就是平台做的一次实验,测试你是不是还能跑得更快。大量骑手超时在群里直接开骂,超时挣不上也就算了,还可能扣几十块钱,甚至停号。也就是系统测试,买单的是骑手。平台想尽办法压缩配送时间,不断试探骑手和客户的极限。尽管骑手也会反抗。但资本控制宣传,告诉你:送外卖很自由,上下班时间自由,不想干就不干了,自由的很。而调查告诉你,这种反抗很苍白无力。因为,大数据会榨干你。而且,平台还开发出一套游戏规则管理骑手。骑手的数据,也让自己也陷入了一种游戏。举个例子,去人大知行公寓楼送外卖,骑手只能从人大北门进,所以系统给你计算送餐时间的时候,会以北门作为测算依据,导航也会让你从北门进。距离大约800多米,4分钟时间。可是知行公寓旁边有一个侧门,电动车开不进去,但人走很方便,步行不到半分钟。很多骑手就发现了这个捷径,节省下来的时间跑其他订单。但很多骑手都这么做以后,平台数据发威了,它会给压缩时间,堵上“漏洞”。大数据下,骑手的聪明思路转变成平台的超额利润。推着骑手找捷径,找到后,按新捷径来设计标准。你会慨叹:技术的进步好像让人更累了,科技的便捷是永远赶不上资本的追求,当你利用智慧节省时间时,大数据会占有你的智慧,用鞭子驱赶你去再想办法,不断地把人逼入内卷的道路当中。资本设置的剥削游戏,为了多榨出一滴油,每一单他都会研究得透透的。时间还能降吗,可能也还能再降一降。人极限可以拓展,外卖骑手跑得越来越快,甚至不顾危险死活。推动他的就是资本增值需求。刮你油水的老板,你都不知道是谁?平台,就是隐身的老板。给骑手开单,平台会告诉骑手送货的先后线路,骑手照着做。最后奖惩又是根据消费者的评价决定。技术遮蔽了对应的劳资关系,即便有不满,骑手也不知道找谁发泄。陈博士当时就发现很多骑手是在真情实感地骂手机系统,觉得问题都是这个傻X系统造成的。老板到底是谁,骑手已经找不着了,这,挺可悲的。这套规则是严重失衡的。你送外卖的时候,一个好评能加两块钱,一个差评扣10块,投诉扣200块,处罚的力度远远大于奖励的力度。能把人逼疯,所有人,包括你,都害怕被处罚。消费者给一个差评,你跑一单最后还倒欠两块,自然就气炸肺了。你看平台发的一些报告,说疫情期间骑手的数量不降反升,看着都很好。但这个行业流动率特别高。留不住人,本身有问题。博士当时的访谈对象基本都已不在这个行业了。博士的论文里有一个骑手,在家开小饭馆,失败了,欠了很多债,只好到北京送外卖。他住城中村, 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要住三四个人,条件也不好,他来北京两个月没有洗过澡。而骑手都会聚集在类似的地方。干了一年多,每天三四十单。除了吃穿用度什么的,能攒下来一半钱就不错了。最终,2019年,这个骑手回甘肃卖房子了。女骑手在这个群体占了8%左右的比例,而关于她们的报道很少。外卖行业男性主导,女性只能在策略上要往男性方向靠,要抛弃掉一些女性化的特征。到了冬天,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蓝的黄的骑手制服,你看不出性别。但女骑手都会裹一条围巾,红的、黄的,很鲜艳的。这也是她们主动要的,去标识出她们女性的身份。跟2018年比的话,骑手的处境可能是更糟糕了。2018年送一单的价格是8块,现在下跌到5块。他们要保证收入不下跌,只能不断地内卷,付出更长的工作时间,压缩每一单的配送时间,送更多的订单。对于换工作,你可能认为是一种反抗方式,但在博士看来这只是安慰自己,因为大家都在做平台,都是零工经济,你自以为走出一个牢笼,实际可能是进入一个新的牢笼。但没办法,因为很多骑手自身的条件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主导权。资本主导的规则改变很难。除非是平台想改变,或者是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不然的话没有办法,无论哪个行业,你都是最苦最累却获得最少的打工人。阶级斗争,被互联网隐藏了。你好!我是甜瓜!“和你分享我的思考、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