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怕三七”,明天三月初七,有啥好怕的?看老祖宗怎么说的

 茂林之家 2023-04-26 发布于湖南

今年春天北方地区温度感觉上要比常低,尤其是东北地区,马上快到五一了,地温还不是很高,不利于播种。

但是,从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上来看,时隔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不一样,将会导致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的情况。并且,会导致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的天气情况。

因此,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夏天有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对人们生活和粮食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谷雨过后就是立夏了,温度进一步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

在民间有“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民谚,怎么理解呢?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看看古人留下的农谚有没有道理!

这里的三月和四月指的是农历三月和四月,“三七”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这3天。

大家能够看出来,这3天分别处在三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并且,都是每旬最后3天开始的那一天。

那么,“三月怕三七”怕什么呢?

农历三月份正是小麦、大蒜等作物生长阶段。并且,还是花生、红薯、玉米的播种时期。雨水充足有利于作物出苗和生长。现在,可能影响不太大,太旱了可以灌溉。但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条件,容易造成减产。所以,三月怕三七是怕不下雨。

民间老话说“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足以说明三月份的雨对小麦来说是很重要的。

“四月怕初一”,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通过长期记录和观察发现,农历初一的天气情况能够影响接下来的天气变化。如果,四月初降雨比较少,接下来可能也会比较少。 反之,如果农历四月初一还在下雨,那么整个春天都会下雨,和夏天的雨季连在一起了。

对于小麦来说,到了农历四月份,温度已经很高了。如果,断断续续下雨的话,田间高温高湿,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等病害。并且,田间长期积水造成小麦沤根烂根,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最终产量。

另外,对于东北来说,也是不希望四月份下雨的,田间积水,影响玉米的播种。错过了最佳播种期,积温不够,只能被迫选择一些早熟的品种来种了。

因此,人们怕四月初一,指的是怕四月初下雨。

在民间还有“三月最怕寒回头,四月最怕热死牛”的民谚,意思是说,怕三月份又降温了,不仅不利于新种种子发芽,又影响作物生长。另外,也怕四月份天气炎热,不利于移栽后的作物立棵生长。

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月初七到了,我们这预报显示是个阴天,您那呢?期待您的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