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实证明,父母的阶层和气数,决定了子女的前途和命运

 舒山有鹿 2023-04-26 发布于广东

9c369c821d9c4f8b956f821d3327411c.JPG

01

民间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父母是龙,那孩子多半也是龙,再不济也是潜水的蛟龙。父母是凤凰,那孩子就肯定不会是山鸡。但是,父母的层次不太高,那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可以把层次的划分,想象成一个金字塔。金字塔上层的,是精英人士。金字塔中层的,是高级知识、技术分子。而金字塔下层的,是各方面都一般的普通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进入到中层。而中层的想法,就是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让自己跌落。当然,金字塔的上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当中。

有人用“二八法则”进行了一个划分。80%的人属于金字塔的下层,20%的人属于金字塔的中层。在这20%的人当中,也有相同的划分,20%中的80%是中产,而20%中的20%是高产。

420e23ee994a47dd87109068c5549644.jpeg

02

这层次的改变,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涉及到学历、资产、人脉、资源、背景运气等条件。

在学历方面,中高产的学历,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么是985、211,要么是海归,反正他们所受的教育,那是比较好的。

在资产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城市的中产,有房有车存款,而城市的低产,没钱没车没存款。差距,显然是巨大的,更别说是农村的普通家庭了。

在人脉方面,中产及以上的人拥有巨量的人脉,有可能遍及各行各业。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多的人脉呢?因为中产及以上的人,都喜欢“抱团取暖”。

当然,低产的人做不到抱团取暖,还喜欢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互相内卷,互相伤害。以至于,低产的普通人,都缺乏有效的人脉。

谈到资源背景,就更不用说了。正如某位名人所言,当我有钱的时候,我发现身边都是贵人。而当我没钱的时候,我发现身边都是小人。

6d62acbe15f64de78b74cbacfe7a4531.jpeg

03

父母的层次,真的会影响孩子的层次吗?99%的家庭皆是如此,而1%的凤毛麟角会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层次。

一般来说,我们很少谈及1%的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因为普通人没有这个运势,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才华和能力。

如果你运势特别好,才华也极度出众,那你就能突破底层的束缚。当然,在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叫刘邦,另外一个人叫朱元璋。

如果你既没有这般运势,也没有出众的能力,但在某些领域特别突出,比如说体育,那你有可能拿个区域性的冠军,或者世界级的冠军。但是,这也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接受99%的平凡人的命运和现实。

这普通人的人生,也是有迹可循的:早年读书,刷题,考大学——毕业后出来找工作,996加班赚钱——买房买车,成为房奴——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中年失业——掏空家底帮孩子买房买车——退休后成为免费保姆——归去。

037edbee33ef4eabb9fa268b05d134d9.jpeg

04

上文谈到的人生轨迹,基本是“二八法则”中的“八”的人生轨迹。

如果能改变这条人生轨迹,证明低产的人们可以突破到中产。如果无法突破,那我们的孩子也会走回相同的道路,基本很难改变。

就拿《放羊娃》的故事来说。记者问放羊娃,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放羊娃回答,我的梦想是放羊,娶个媳妇,生个孩子,然后继续放羊。

放羊娃的爷爷,是这么过的。放羊娃的爸爸,是这么过的。到了放羊娃这一代,也是这么过的。如此,这层次和圈子就固化了。

我们都在嘲笑放羊娃,却不知我们自己就是放羊娃。试想,我们在大城市中拼命打工,要成为房奴,等孩子长大了,他们也要成为房奴,不就是一个死循环吗?

这个死循环,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不好解开,除非很有钱,很有资源,否则再怎么内卷,也只是苦了自己,做无用功罢了。

ef0796b9908d45c39e5879b706c3f46b.jpeg 

05

以往,由于社会上只有人类,所以人类之间的竞争不会太激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完全超过人类了。

比如体力劳动,当体力劳动者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那一天,就说明他们被时代给淘汰了。至于他们的孩子,由于没有受过高级的教育,同样很难突破这个层次。

有些人不理解,科技发展了,层次不是更容易突破吗?事实上,如果有一天,你既需要跟人类竞争,也需要跟机器人竞争,那你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觉得人工智能还太遥远,那就谈谈当下。说句不好听的话,在一线城市出生的孩子,跟在小城市和农村出生的孩子,差距就是天壤之别。

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到不了罗马。一切。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