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的是非功过,对“九一八”误判带给中国的灾难,永不可原谅

 草容生 2023-04-26 发布于重庆

“九一八”事变时,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的兵力对比,我们来看一下。东北军有13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2个炮兵旅,正规军合计17人万左右,还不包括海军拥有大小舰艇20多艘,空军拥有各型飞机200多架,3个陆战大队共计3万人左右,另外东北军在关内还有兵力约12万人,主要驻守在北平、天津、青岛一带,一旦有战事,可迅速驰援。整体装备精良,实力仅次于国民党中央军。

文章图片1

东北军步伐整齐,装备精良

再来看日本关东军:日本第二师团5000人,独立守备队有4000人,旅顺重炮大队600人,宪兵特遣队500人左右,飞行队260人,铁路附属地内的日本武装警察3000多人,总兵力1.4万人左右。这与当时东北军的兵员数量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

看到双方的兵力对比,任何人可能都想不通,日本关东军仅凭一万多人,就敢挑起“九一八”事变?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收集,“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向中国累计派遣了10.4万间谍,装扮成参谋、学者、职工、游客、僧人、商贩等等各种身份,刺探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军事、气象、习俗等各方面的情报。其中在中国东北的日谍和开拓团(日本退役军人并配有武器)有5万人左右,他们相互勾结,对东北军兵力动向、装备、驻扎地了如指掌,并对张学良本人及他的幕僚有详尽的分析报告,一旦关东军对东北发起突袭,张学良会作出何种反应及应对,都有详细的预判。所以日本人有恃无恐!

文章图片2

上海的日本间谍学校,东亚同文书院毕业照

“九一八”事变前的中国,虽然蒋介石北伐胜利完成,但中国仍是形式上的统一。军阀依然割据,北方有冯玉祥、阎锡山和东北的张学良,表面接受国民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暗地里都想保存实力,以便在军阀竞争中有足够的本钱。另外蒋介石在1931年7月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致使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动,一再妥协退让,并电告东北军:“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要抱不抵抗主义”。面对日本关东军的咄咄攻势,张学良认为日本只不过是“制造摩擦”,另一方面又有畏战及想保存实力,固严令东北军“不准抵抗,后果自负”,对日方行动判断完全错误!

中国军队的克制和不抵抗,更是大大出乎日本关东军的意料。由于东北军的步步后退,一个晚上整个沈阳尽数落入关东军之手,如果此时奋起反击,还为时不晚。不管怎么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在兵员数量上10倍于日军,武器弹药也是非常充足的,却奉行不抵抗主义,使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被日军悉数占领。

文章图片3

日军清点东北兵工厂的捷克式轻机枪

作为东北统帅张学良,负有不可推卸的巨大责任,虽有国民政府电文:“对日军进攻不可抵抗”,但自古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东北是自己的故乡,沈阳还是自己的老家,竟然不顾父老乡亲的死活,可怜我三千万同胞从此生活在暗无天日之中。

文章图片4

日军占领的奉天兵工厂,图为榴弹炮生产车间

日军短时间内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吞并全中国的野心,东北丰富的物质资源迅速壮大了关东军的兵员数量,强大的工业能力极快的增强了关东军的武器装备。以东北作为基地和跳板,进而发起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进攻长城一线,1937年“七七“事变及当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接踵而来。

文章图片5

日本兵破门而入 1937年

如果“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奋起抵抗,日军占领东北的计划绝不可能实现,东北军再差十个人打一个还是绰绰有余的吧,况且关内还有十几万的东北军精锐可以迅速驰援。但张学良为了一己之私,竟然严令东北军各部“不准抵抗,后果自负”,致使东北三省短时间内被日军占领,从而发展和壮大了关东军的实力,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几千万优秀中华儿女在日军的刺刀和炮火下香消玉殒,天量的金银财宝被抢走,大量的文物古迹不是破坏就是被掠走!所以张学良犯的错永远不可原谅。

中华民族此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争、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用生命和鲜血,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