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工具”取穴快又准 松紧带测穴尺(全文)

 原隰泉流 2023-04-26 发布于浙江

“小工具”取穴快又准 松紧带测穴尺

王启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主编,美国自然医学研究院荣誉院士。

现在流行经络养生、穴位保健。穴位就是关键!而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养生保健及防治疾病效果,又是重中之重。然而,看一看针灸方面的教材和大量科普书籍,还有绝大多数针灸专家的讲座,在介绍穴位定位和取穴方法的时候,几乎都是按照古书和现今教材上所记载的方法照本宣科,让大多数没有针灸知识的百姓们弄不明白看不懂。

为了帮助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初学者能将穴位取准,我因陋就简,设计了一种松紧带测穴尺,依此测穴取穴非常简便。不过要学习松紧带定穴法,还是先要来了解下大多数针灸书籍上定穴时采用的“寸”的概念和传统的骨度分寸定穴法。

骨度分寸法

针灸学中的分寸法、指量法中的“寸”,都是指的“同身寸”――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

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各部位按相应的比例折合为一定的尺寸,如头部前后发际之间12寸,两之间8寸,肚脐正中至心口窝(胸骨下方胸骨与剑突结合部)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毛际)5寸,背部两肩胛骨之间6寸,小腿外侧外膝眼至外踝高点16寸,小腿内侧膝关节下高骨至内踝高点13寸……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一律如此(图1)。

图1 全身骨度分寸

松紧带测穴尺

我设计的松紧带测穴尺制作很简单:用一根弹性很好、长20厘米(以上)、宽约1厘米的新松紧带,上面按每1厘米划1个小格,总共划20个格子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人体的骨度分寸,最长的是19寸,有20个格子足够了,图2)。这样,就可以根据某个穴位的实际分寸,利用松紧带测穴尺可长可短的伸缩性,比较准确地定出这个穴位的具置。

图2 松紧带测穴尺

实用举例

百会 针灸学将前、后发际之间的距离定为12寸,百会穴距前发际5寸,我们就把松紧带测穴尺的“0”端放在前发际处,拉直了,另一端定在“12”寸的地方放在后发际处,然后找到距离前发际“5”寸的地方,这个百会穴就能准确的找到了;或者先找到前、后发际连线的中点(6寸),再向前移动1寸就是了。

郄门 治疗胸痛、胸闷、心绞痛的郄门穴在掌面腕横纹中点上5寸,而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你就可以一手将松紧带上的“0”固定在掌面腕横纹中点处,另一手找到“12”厘米处,拉直,置于肘横纹处,然后找到“5”厘米所在的地方,此处就是郄门穴。

丰隆 人体化痰降脂第一要穴丰隆位于足外踝高点上8寸、距小腿胫骨前嵴外缘两中指宽,外膝眼至外踝高点同样是16寸,你同样可以一手将松紧带上的“0”固定在外膝眼正中央,另一手找到“16”厘米处,拉直,置于足外踝高点处,然后找到“8”厘米所在的地方,距胫骨前嵴外缘两中指宽的地方就是丰隆穴,因为是8寸,所以也可以直接在外膝眼与足外踝连线(16寸)的中点取穴。

你也许会说,要会用松紧带定穴法,岂不是首先要记住全身的骨度分寸,岂不也很麻烦?可是中医养生,中医基础知识是根基,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打基础的,还是绕行吧。实在记不住,把全身骨度分寸图剪下来随时对照,不就行了?相信绝大多数人能够掌握这种新颖便利的取穴工具,而且熟能生巧。

作者更多简易针灸取穴心得,详见《家庭真验方――小绝招大健康》(预计2014年6月上市,请关注相关预告)

Tip

其他简易取穴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的一些自然标志来定位取穴,这是最靠谱的方法,因为穴位就在体表,利用体表的一些自然标志查找穴位,最顺理成章,符合实际。如鼻旁5分取迎香穴,两眉头连线中点定印堂穴等

二、简便取穴法

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取穴,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前发际5寸定百会穴;拇指向食指拢,虎口处肌肉隆起最高点取合谷穴等。

三、手指测量法

以手指的长短、宽窄作为依据定穴,因为此法只限于自身使用,故又称手指“同身寸”法。

有关简易取穴法的具体内容将在系列图书《家庭真验方》第3辑中详细介绍,请关注新书上市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