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源河·老桑树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3-04-26 发布于内蒙古

童年时,夏夜静谧而美丽,小伙伴们坐在老桑树下,静静地数着天空的星星,听着昌源河哗哗的流淌声。昌源河来自汾河,河的两岸,一边是茂密的树林,一边是肥沃的麦地和棉田。

日本人来了,父亲任教的学校停课,父亲被逼流落他乡。不久,传回父亲遇害的噩耗。两年以后,为生存所迫,妈妈将小妹送给北村人家以后走了。我该去哪儿?妈妈没有交代,万幸的是,本村一位残疾老人收留了我。

我常想,自己幼年失怙,曾受白眼冷遇,也曾受三春之暖,这些都点点滴滴,深刻心扉,越是接近暮年,越是清晰如昨。

妈妈走后,大爷瘸着腿将我背回家,又出去买来奶羊,每天挤奶抚养我这个病弱的孤儿。

大爷院中有一棵高高的老桑树,它茂密的枝叶遮护着这个农家小院,黄绿色的小花,一片片、一串串犹如云霞;那舒展在屋顶的嫩叶苍翠欲滴,不时传出蝉和鸟的鸣唱声。随着微风枝头轻轻摆动,多汁甜甜的桑葚像红宝石一样洒满树下,引来众多孩子戏耍,养蚕成趣的人家也提着竹篮来采集桑叶。

那年秋天,连着下大雨,昌源河暴涨,漫过田园和树林,我跟随人们跑去看浪,大爷惊得脸色煞白,瘸着腿发疯似地爬上河岸,把我拽回家厉声责骂。

第二年6月,大爷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拉着我的手离开了人世。再后来,村里有人“征用”房院,将大娘弄到村外破庙里,不久,大娘也病故了,我又没有家了。

我想去找妈妈,又怕那个暴燥的男人,想去找舅舅,想到舅妈铁青的脸,不寒而栗。大姑对我好,但姑父很冷淡。其实不论去哪,路都很远,我走不到。

大姑终于为我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武叔叔,他可以送我去北平找哥哥。日本投降后,中央军、阎锡山的军队、八路军战事交织在一起,京蒲线、同蒲线已遭到破坏,八路军兵临城下,太原市白天城门也紧闭着,不允许老百姓随便出入。军火、物资供给只靠中央和中国两家航空公司的运输机。这样机组人员经常进行私下交易,送少量老百姓偷偷出省前往北平。在机场和武叔叔分手时,他塞给我几张法币和一个信封,叮嘱道:信封上有人名、地址,千万不可丢失(全国解放后我才知道武叔叔是八路军游击队员)。

到达北平后,我按照信封里的人名地址找到西苑军营。在接近军营的不远处,岗哨不许靠近,我只能坐在路旁的树荫下呆望着。

眼看太阳要落山了,这时从南边走来两个士兵,穿白色运动衫和军裤、军鞋。他们见我坐在路边,就问:“你怎么在这里,外地来的?”我回答:“是从山西来找哥哥的。”

我被领进军营,在院里等候。许久,两位士兵从屋里出来说:“你哥哥的部队几天前开拔了,领导答应帮你联系。别怕,走吧,去我们那儿吧!”两位大哥把我领到他们的住地。他们找出军大衣,让我夜里用,又从饭厅端来米饭、炒菜、蛋汤。傍晚,还带我去军营俱乐部看慰问演出。两天后传来好消息:哥哥找到了,在清河镇。

第二天一早,他俩从军营附近的老乡家租来毛驴木板车,带着我上路了。毛驴车欢快地向前跑着,途经颐和园墙外时,他俩指着延绵的红墙绿瓦说:“这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还有好多的古代楼阁,等找到你哥,让他带你到里边玩···...

清河镇旁的军营很大,广场两侧是一座座两层楼房,楼与楼之间有走廊、悬梯相连,北侧是开会用的好像老家唱戏的戏台。南侧是有小卖部、饭铺之类的生活区。楼前窗下有人工垒的小山,小桥流水,像盆景一样。

到军营当天没看到哥哥,接待人员说,我哥哥昨天听说有山西来的小孩到北平寻找哥哥,急着进城去了。又等了一天,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哥哥!两位士兵有任务,马上就得归队,我向他们深深地鞠躬送别。我永远忘不了这两位恩人的名字:孔维练,张建兴,都是20岁左右的山西长治人。后来听说孔维练、张建兴参加了淮海战役,仗打得非常惨烈。有人说他们后来去了台湾。不论他们去哪里,都让我终身思念。我一直祈求上苍,愿他们还活着,愿他们一生平安。

找到了哥哥我很高兴,可是我才12岁,跟着哥哥只会拖累他,哥哥只好送我去打工。在一个月淡星稀的夜晚,哥哥带着我渡过河湾,穿过庄稼地,天亮时进入北平。送我到招童工的地方,见高墙恶犬,我哭着和大哥分了手。大哥夜宿公园,为了我,他不能再回清河。

熟人介绍我去了天津滨江道天主教堂前的仁康西药房。西药房的赵经理很年轻,温文尔雅,对我提出几点要求:家乡话天津人听不懂,尽快改掉口音。保持卫生,微笑待人,接电话要客气,记住商品知识和价格,晚上等马路上人少后尽快学会骑自行车。随即他吩咐伙计给我买几件衣服。

在凄风苦雨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港湾。

不久,天津解放了,一天,街面贴出告示: “南下工作团招生”,我有所心动,招生处的人喜欢我,表示年龄虽小一点,但可以接收。刚巧我同时接到哥哥的电报:他已去绥远参加革命,让我速到北平人民银行总行找白部长,带我到绥远解放区丰镇报道。仁康赵经理挽留说,我年龄小,他去过绥远,很苦。我想念哥哥心切,执意要走,经理说,去绥远如果待不住,就回天津找他,我流泪无言。临别,他给我买了衣物,给我带了36块白洋。

来到绥远,通过简单的笔试、面试,绥远省银行贸易二期学习队吸收了我。从此,我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这一生,我经历过难以言表的苦难流离,经历过太多的人间冷暖,写这些,是向故人致意,也是翻捡历数心中的珍宝。儿女们孝顺,总是问我想要什么,我似乎没有什么愿望了,如果说有,那就是希望中华民族淳朴善良的美德永与阳光同在。

作者:乔清照

摘自《内蒙古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