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学——带脉

 小胡TCM学习吧 2023-04-26 发布于天津

思维导图的说明:

针灸思维导图参考自中医学10版教材,对于其他版本会做部分参考,现在考研的主要参考教材也为中医学10版教材。

思维导图内针灸穴位除常用的定位标记外,也会标注取穴的简便方法,穴位还是不光要能背,还得能找到,即定穴与揣穴。

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也即是

特定穴包括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1
经脉循行路线



带脉,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至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循行原文记载:《难经》
《八十一难》云:带脉起于季胁,为回身一周。既言一周,亦周腰脊也,故带脉当十四椎,束带腰腹,故曰带脉也。

2
拓展



(1)带脉主病——《医会元要

“......带脉者,足少阳胆经之穴名也,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在人腰间如束带而前垂,故名。
其应于关,此脉若固,则无带下漏崩之病矣
带之为病,经曰: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女人少腹痛,里急瘛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涩之,血闭久而成竭者宜破之。

(2)带脉主药——《医会元要》

当归、益母草、 艾叶 

(3)带脉概述——“损伤带脉,则胎必不牢”
清·陈士铎《辨证录·妇人科》

带脉起于季胁,绕腰腹一周,络胞而过。其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的循行保持常度,故有“诸脉皆属于带”之说。
冲、任、督三脉与妇女月经、孕育关系最为密切,同起而异行,一源三歧,皆络于带脉,并通过带脉的纽带连络作用,与十二经、五脏六腑取得联系,犹如江河与湖泽一样,彼此之间互相调节与滋养,从而维持妇女正常的月经和孕育功能。
若妇女怀孕期间,带脉受损,则其纽带连络作用失常,势必影响冲、任、督三脉,而冲任二脉又与胎儿的孕育息息相关,冲任不固,容易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导致坠胎流产。 

3
穴位定位



带脉穴歌

带起少阳带脉穴,绕行五枢维道间,

京门之下居髎上,周回季胁束带然。

带脉交会于

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足少阳胆经)共3穴,左右合6穴。

注释:

①带脉起于季肋下,止于维道穴。

②季肋穴,即带脉穴,在季肋下一寸八分。

③五枢穴在带脉下三寸。

④维道穴在章门下五寸三分。

END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我是小胡,未来的我们,无论走向何方,终会感谢现在这段称之为努力的时光。

文章内容来自文献古籍与中医学教材,涉及图文部分源自中医学10版教材及网图,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我,了解更多考研基础备考知识

思维导图制作不易,感谢大家点赞支持!


雷哥故事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