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三届“诗渡•海上云天杯”2022年度诗歌奖获奖名单(含作品)

 竹影醉西楼 2023-04-2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办单位

《诗渡》杂志社

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迷时诗渡,悟时自渡

图片





全国第“诗渡·海上云天杯”2022年度诗歌奖

获奖名单及作品

四月芳菲尽,诗意始盛开。由《诗渡》杂志社、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届'诗渡·海上云天杯’2022年度诗歌奖”征文大赛,在全国各地及海内外诗人们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圆满落幕了。这是中国诗歌界的一次盛会,展示了诗界的百花齐放和诗歌的魅力,闪耀着诗歌最美的光环。
       诗歌的美妙,从几千年前的《诗经》就开始流传了。诗歌中有万里江山也有人间烟火,有风花雪月,也有豪情壮志。沉醉在诗的海洋里,逍遥在诗的云天中,我们以诗渡己、渡人,用诗的灵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诗渡·海上云天杯”年度诗歌奖以这样的方式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诗歌盛宴,让我们常怀诗意,心有远方。
       时光飞逝,继第一、第二届“全国'诗渡·海上云天杯’年度诗歌奖”征文大赛成功举办,《诗渡》带给大家的仍然是一份精彩纷呈的诗歌大餐。本次大赛拉开序幕时,是疫情放开后最严峻的时刻,全国大部分人都处于高烧或抱恙状态,但大赛在一个多月的赛程里依然收到了近7000首参赛作品,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编辑们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对待每一件参赛作品,在海量作品中严格甄选,共有320位作者进入初选。
       品读每一位参赛选手的作品,能感受到诗意的辽远,情怀的旷达,以及贴近生活的感悟,这些,无不给予我们灵魂的洗礼和净化,让我们享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的力量与美好。       
       最后,我们向本次诗歌大赛获奖及入围的诗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积极参与本次诗歌大赛的广大诗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坚持原则、认真评选打分的初选、复评、终审的各位评委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此,特别感谢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杨涧华董事长给予的赞助。
       诗是青春的风信,是生命的风帆。本届诗歌大赛结束了,可诗的韵味和余热永远不会消散,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们在诗歌路上继续前往的动力。诗渡是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诗的彼岸!


                           “诗渡·海上云天杯”组委会
                               2023年4月26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获奖名单

(获奖及入围作品将全部收录《诗渡》杂志大赛专刊)

金奖(1名):

兰采勇(云南)/论调(组诗)

银奖(2名):

程东斌(安徽)/故乡秘史(组诗)

张景慧(内蒙古)/翁牛特符号(组诗)

铜奖(3名):

蓝雪(河南)/悲苦的日子,用一首诗渡自己(组诗)

白炳安(广东)/白发词(外一首)

黑马(江苏)/山河故人(组诗)

优秀奖(15名):

冀卫军(陕西)/活着(组诗)

陈广德(江苏)/蓬勃的序曲(组诗)
欧阳健子(安徽)/一场坚强而清澈的大雪(组诗)
洪佑良(湖南)/人到中年(组诗)
李元业(青海)/对得起风雪(组诗)
孙大顺(安徽)/春天,纸页间的草(外一首)

戴金生(辽宁)/延安,聆听与仰望(组诗)
李会(河南)/西行漫记(组诗)
施云(云南)/在,已不在(组诗)
蒹葭(澳大利亚)/大海的祈祷 (组诗)
素峰(天津)/追梦人(组诗)
杨建文(广东)/在白描与重彩之间(组诗)
李平(黑龙江)/沾亲带故的青纱帐(组诗)

刘文芬(广东)/关于鸟儿的那些事(组诗)
张雅(陕西)/以诗为记(组诗)

人气奖(5名):(截止到2月22日晚上八点)

孙凤山(安徽)/在瓜洲古渡,穿越是最振奋的修辞(外一首)
4879(浏览量)+633(点赞数)=5512
问渠(江苏)/风雨人生(组诗)
4638(浏览量)+434(点赞数)=5072
王伍平(广东)/猫猫河情书
4422(浏览量)+121(点赞数)=4543
立夫(湖北)/以暖心的文字,滋养灵魂里的春天(外二首)
3113(浏览量)+540(点赞数)=3653
赵成武(江苏)/微雪(外一首)
3238(浏览量)+217(点赞数)=3505

入围奖(112名):(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瀚水(辽宁)阿风(广西)包明强(安徽)北野(山东)毕俊厚(河北)冰洁(内蒙古)蔡淼(新疆)曹兵(宁夏)曹启正(广东)曹三娃(甘肃)曹新(四川)柴薪(浙江)陈曦浩(上海)陈于晓(浙江)迟颜庆(内蒙古)崔砺金(浙江)翠儿(黑龙江)大漠箫寒(湖北)刀客(内蒙古)董欣潘(福建)方向(安徽)封期任(贵州)冯金华(江苏)甘新田(湖北)高坚(内蒙古)高连利(山东)管强(江苏)何海波(江西)何军雄(甘肃)何小龙(甘肃)贺同祥(湖南)黑小白(甘肃)洪恩(河南)黄葵(海南)黄清水(福建)黄玉俊(安徽)简冬梅(江西)姜华(陕西)亢纪刚(河南)孔占伟(青海)蓝叶子(辽宁)离若(湖南)藜藿(四川)李传英(山东)李春树(云南)李福顺(黑龙江)李海光(广西)李静(山西)李佩文(江西)李鹏(江苏)李树侠(安徽)李小凉(广东)李玉桃(内蒙古)李中明(湖北)梁朵(江苏)林国鹏(广东)刘建华(四川)刘玲(云南)刘薇薇(内蒙古)刘啸(山东)鲁绪刚(陕西)路男(陕西)吕敏航(甘肃)马云超(山东)马正凯(辽宁)曼荻(云南)梦儿(江西)墨痕(黑龙江)木夕(甘肃)木子桥(河南)牧风(甘肃)钮海峰(江苏)欧阳红苇(江西)普文海(云南)其然(四川)轻叩霜(江苏)施维(香港)宋华芬(河北)孙捷(贵州)孙宗芝(湖北)田间布衣(河南)田育(甘肃)王明法(江苏)王娜(安徽)王恩贵(四川)王士勋(天津)王喜(甘肃)王亚迪(河北)韦庆龙(山东)卫国强(山西)无定河(陕西)夏志红(广东)夏胜平(甘肃)肖笛(湖北)邢海珍(黑龙江)颜玉柱(安徽)闫立平(河北)杨墟(江苏)应满云(浙江)于成大(辽宁)愈子(江苏)袁冬(四川)詹海林(广东)张宏丽(黑龙江)张年亮(江苏)张太成(安徽)赵成(安徽)赵文家(山东)周文格(安徽)周宗雄(安徽)祝宝玉(安徽)左新国(江苏)

图片

图片

获奖作品公示

提示:公示5天,如有抄袭或非首发作品,请电邮153131202@qq.com告知。如无异议,将在5天内颁发奖金。奖状5月份寄出。



金奖



论调(组诗)

兰采勇(云南)

见证

喜欢一个人,就用刀

在石头上刻上对方的名字

讨厌一个人的方式也是一样

石头用伤痕包容一切

童年的表述直接,终被岁月的青苔

一层层覆盖。多少记忆插上门闩

入驻成人世界,多了隐晦

心,比石头还要硬

每一种空都能抵达内心的海

秋风萧瑟,屋前的槐树留下空枝丫

筑巢的鸟远走高飞,蜘蛛在风中颤抖

门上的手写春联褪了色彩

有几处文字像留白,如同节日存留的牵挂

欲语还休。一张椅子懒散地躺在屋檐下

斜靠的身影早已离开

太阳以同样的韵脚翻过屋后的山峦

月光从瓦缝中渗下来,照得灶台一片白净

我没看见那双淘洗的手

不得不看着这样的空

紧贴着我的左眼和右眼

一次次抵达内心的海,形成了

季节中滚烫的潮

转过身体,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的雨

论调

停在墙角的蜘蛛,重复着忙碌

等着撞上来的日子

更多的焦虑是在缝补镂空的风

不知疲惫,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

来来回回都是一条老路

那些年,生活在旧屋的父辈

犹如一群苦闷的蜘蛛

内心在挣扎中承受薄土赐予的苦

瘦削的锄头,卡在逼仄的土缝中

迟迟没有拔出来

大风大雨之中切换苦难和坚韧

一退再退,重新布局和审视

远方缓慢地移步到眼前

蚕忆

在无数个版本的春光里

闲不住的母亲,会去街上取回蚕籽

开始土地之上的一次播种

成百上千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从一个本体演变成另一个本体

桑叶是搭在两者之间的桥梁

蚕房中总是闪现微光

老屋开始失眠,辗转反侧的

还有母亲的执念

蚕属于溺爱的范畴,从最初细碎的嫩桑叶

到五龄阶段堆积的老叶。每一次投食

都能触摸到母亲目光中的柔情

看着一大群孩子成长,依偎、簇拥、休眠

直至身体透亮,照耀着我的童年

以及她脸上皱纹间的笑意

一束束草笼给了蚕最好的路径

归途之中,它们燃尽内心的爱与豁达

和母亲如此相似,治愈着众多苦闷的日子

回忆是一剂良药。在眼下这个忙碌的城市

我们已经不再养蚕,每当雨夜来临

耳边总会回响起蚕饥饿时集体抒情的声音

那是摇篮曲,属于母亲独家制造

阳光。微风。舒云。

略微陈旧的冬天,时光甚好

城市很空,每一个人都是一头蛰伏的兽

灭掉远行的欲念。静坐于某一角落

与过去颠簸的生活对视,把喜和忧

爱与恨,都认真想一遍

记忆的琐碎重回自己的身体

每一次反刍都会培植出钙质

每一份钙质都能妆点明天的行囊

作者简介:兰采勇,重庆人,文化工作者,内刊编辑,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创作员,著有作品集4部。



银奖



故乡秘史(组诗)

程东斌(安徽)

扇形故乡

从地图上看我的故乡

如一把扇子。扇子扇风

不知扇走了多少人

却扇不走山岗上的座座坟茔

扇子扇火,升起的炊烟越来越少

有被扇灭的佛灯、心灯

却扇不灭山岗的磷火

磷火,其实比灯可靠

父老乡亲在扇子上耕种

也用一株株禾苗的笔法,在扇面上题字

栽种到收割,字迹就涂改一次

为了扇面好看

父老乡亲不停涂改,而繁衍千年

南岳庙

摆脱贫困的一群人

集资,在学校的旧址上,建一座庙

请来菩萨,故乡就安心

传说原来的学校是建在南岳庙的废墟上

庙与庙的空档插进的读书声

常在我的梦中,响起

一段经文被涂改的部分

是我银质的童年

被一段读书声接续的佛烟,装订了

故乡的偈语

我第一次拿到身份证时,身份证里有庙

故乡没有

故乡有庙时,身份证里的庙,坍塌了

执香烛,我进庙叩拜

钟声响自故乡的铜壁,老家在不远处

我怀里却少了

一张回家的度牒

抬棺

扁担,挑稻谷,挑土坯或小小的儿女

故乡的每一根扁担,都很结实

一根扁担若突然折断,跟一个壮年人突然死去

都是属于同一种意外

扁担也用来抬棺。八人四根扁担

足以让一口棺材,平稳上山

抬棺的过程不能停下休息,抬棺人一边走

一边呼喊古老的号子

号子声,比一路的痛哭,更夺人心魄

抬棺的四根扁担,受力程度都差不多

抬棺的八个人,若抬起壮年中死去的人

必有一人会受到沉重的压力

让他双腿颤栗,浑身大汗

老人常说,逝者有丢不下的担子,需要

交付一个可以重托的人

香椿  

小时候,母亲的菜园边长有两棵香椿树

每每香椿树透出芽头时

母亲就会摘下一部分,做成菜肴

不管是咋样的做法,香椿都让我抗拒

总觉得香椿和奎宁药丸有着一样的气味

我的童年时光,被疟疾纠缠

忽冷忽热的我,拽着村庄,一起眩晕

一年冬天,我上山砍柴

路过菜园,挥刀砍了那两棵香椿树

心想,没有那奎宁的气味,疟疾便找不到我

可是,第二年春天,香椿树又发出嫩枝

如今,我在没有疟疾的时光中

慢慢变老,也不知什么时候喜欢吃香椿了

回到村庄,发现母亲的菜园荒了

两棵香椿树也不见踪影

香椿带着砍伐的刀斧,一起消失

还带走了忽冷忽热的炊烟,鹊鸣和松涛

唯将阵阵眩晕,留给了我

作者简介:程东斌,安徽六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潮》《绿风》《作品》《上海文学》《飞天》等。曾获得“光中诗歌奖”“绿风诗歌奖”“卞之琳诗歌奖”“观沧海奖”“富春江桂冠诗歌奖”以及“宁远古城”“乐至田园”“汨罗江文学奖”“刘禹锡杯”“剑门蜀道”“宽窄杯”“最江南”诗歌大赛奖项。

翁牛特符号(组诗)

张景慧(内蒙古)

那达慕,草原摔跤手

两棵水草缠在一起

试图挤掉对方的水分

就像两匹驮着草原奔跑的蒙古马

它们用肌肉嘶鸣

腾出一只手去试探胸肌的深浅

不要被迷惑

那只是一个草原旱季的假摔

他们都等待一棵草枯萎的姿势

用单膝跪地的失败

朝拜水草丰美

两个基因片段,同宗同源

扭在一起,相互攻击

完成草原进化史上一次成功偷袭

摔跤手,讲究先礼后兵

讲究兵不血刃

失败者总是被搀起领回草原

我听到落单的雁鸣

被蒙古长调以礼相待

祭敖包

无非是把石头从身体里扔出去

填满神的塌陷

草民,矮了又矮

用膝盖走路

山替众生背走另一座山

在草原,水不转,山转

山靠信仰增加高度

头上三尺

点亮酥油

敖包,一张烟熏火燎的脸

焐热投奔而来的石头

红山碧玉龙

一定要岫岩玉,才常怀铁石心肠

硬到弯成弦月

泥土下,殉葬篝火

殓布缀满星光

五千多年填一阕词

独留一抹韵脚跌宕起伏

龙的后裔

——红山人,舞之蹈之

长髯耸动,细目阔嘴

粟、黍、菽,青黄不接

在簸箕里荡来荡去

铲、犁、耜,脊梁挺直

修成正果

釜、钵、罐、鬲,孕肓胎动
几何纹、之字纹、直线纹
沟通天地,舒筋活血

瓦甑中放进血、肉、骨骼、心跳

小火慢熬

仿碧玉龙

熬五千年子子孙孙:长髯,细目,阔嘴,眼突

身躯虬曲

摸出龙脉

沙湖

前世爱着爱着,就酿成了一盘散沙

沙湖,为裸泳准备了岸

水草迷失,承受泥沙俱下

回头是岸

流放一洼秋水

立地成佛

每粒沙都以跪姿,潜入优柔寡断的湖底

溺过水,才会为一棵救命稻草大口呼吸

债是水做的,背不动沙

就背着水走

前世欠下的眼泪

还你一湖的水

爱,就是一粒沙

抱紧一湖水的样子

陶凤杯

怎么也想不到,一只凤

被自己衘来的火摁入陶土

一定有过挣扎

凤冠,让多少王朝人头落地

既是杯,一定装过水

便有了一次次少郎河断流

也盛过酒

醉翻仓颉的“凤凰衔书台”

那日:“天雨粟,鬼夜哭”

一揖下去

邀来明月,轻掩了柴门

我嗅到一缕寒窑浸漫出柴烟

六千多年前的月光

从倾斜的杯口

打翻一地

作者简介:张景慧,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诗林》《延河》《草原》《天津文学》《辽河》等刊。偶有获奖。



铜奖



悲苦的日子,用一首诗渡自己(组诗

蓝雪(河南)

悲苦的日子,用一首诗渡自己

时间,总在一座独木桥上浮浮沉沉

它推开和返回的善念,慈悲

重新回到一颗佛珠的灵魂深处打坐

那时,风不停地翻阅着各种书籍

这让一棵生草乌对它的毒性产生怀疑

而我,常常在深夜里

迷失在一首关于荒原,关于死亡的现代诗歌

是啊!一说到死亡,一朵蓝玫瑰那么容易就瘦了

影子那么容易就瘦了

还好满地的月光还在,刚落下的雪片还在

它们用整个冬天排列的文字,正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深夜里的孤独继续在孤独里沉睡

而远处掠过寺顶,缓缓飘来的木鱼声

它一次次把我摁进一首虔诚的诗,并在小小的蒲团上

暗暗取走我在尘世犯下的,所有过错 

初冬的黄昏

微微泛红的夕阳,是从成片成片的落叶上慢慢褪去的

从向阳路到湿地公园,她要在这短暂而缓慢的路程里

构思完一首完整的诗歌

有些字,该黄的就让它黄的彻彻底底

如同这满地的落叶,黄的让那些屠夫,探险家,流浪汉

也忍不住对它们发出惊悚般地赞美

风不停地在风里摇晃,偶尔一两个果子还在枝头怅望远方

一只松鼠怀揣坠落的危险,为它们重新找到一个新的归宿

她还在静静地走,那些爱过的事物

一次次远去,又一次次返回

那辽远的长空,那怀抱情人书信的绿邮筒

以及只需轻轻一咳,就能咳出大片落雪的空旷黄昏

人间

走过千山万水的石头,棱角磨平

在八千里浩渺里,寻找文字的意义

风总是改变方向,期望每一次闪电都将它击中

所有的窗户打开,刀锋在一棵皂角树上燃着火焰

凌乱的河流相互交错

鱼在空中飞翔,灯光守着不眠的夜晚

流水倒挂在高高的夜空

秋风带来的忧伤并没有散去,鸟儿们还在枝头惆怅

它们转身,遇见

白日梦里,树影里含糊不清的涟漪

而十月之后,如果火焰沉溺于河底

请在一片枫叶的背面,忘掉诗中蔚蓝色的结局

作者简介:蓝雪,河南许昌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葛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长葛市女子诗社副社长,作品散见于《几江诗刊》《葛天文学》《香港流派》等诗刊。诗观:在诗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白发词(外首)

白炳安(广东)

极白。白到满头都是浮云

每一根都若无其事,任由风吹出霜的姿势

任由浸泡着酸甜苦辣的沧桑涂抹出月的光漆

不剩一丁点黑

这白,扎眼

为什么不是在春风里享受阳光的一棵白菜?

但在不公平的世间,又怎么会是一棵白菜?

注定是白发。不止一根

一个中年的困苦已经把头发逼到已无退路的白雪皑皑的境地

一面白旗,无力竖到身体里的山头

让未老先衰,认领

谁来拯救他呀?

谁又能让他的头发从白黑回一次?

曾经有一部风和日丽的生活,等他来续写

但一个风雪夜后,一个致命的打击

像一把利刀插进了他的死穴

艰难地,渐渐拔出一根根锥心的刺痛

一夜白了头

只能用白发疗伤

用一个受伤的心灵

诉说这个非黑即白的世界

白茫茫

空着一张状纸

这样也好,在人生谢幕前

他以被煎熬出来的满头白发

证明身体里没有黑暗

落花词

大地种植的紫荆被风破坏了平静的秩序

谁拆了蝶恋花的姻缘?

是风呀

一只蝴蝶,抱紧一个名字:紫荆花

只是亲了一下

就被赶来的一股追杀令,吓跑

多少忧伤在一张嫩脸上流下

紫荆的女儿,枝上的一朵美

承受不住太多雨水的压力

患了消瘦的病:萎靡不振

无人想到:紫荆竟然逼着自己的一朵鲜花

用脸上湿漉漉的一滴滴

与蝶离别

一朵鲜花,受了难

就像人生的美,遭受不幸

落到不堪入目的淤泥处

寒冷的天。一缕阳光从天空站了出来

终有一点回暖的力气

也无法扶起一朵鲜花重回紫荆的枝头

作者简介:白炳安,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诗选刊》《诗潮》《散文诗》《诗歌月刊》《星星散文诗》等发表作品。散文诗集《诗意肇庆》荣登2016年中国散文诗排行榜。获得首届“DCC杯”全球华语诗歌大奖赛三等奖、第四届曹植诗歌奖三等奖、首届“苏东坡杯”全国散文诗大奖赛二等奖。著有散文诗集与诗集多部。

山河故人(组诗)

黑马(江苏)

在乡下

在乡下,我给牛磕过头

给白杨树敬过礼

还把麦草垛掏出一个大洞来做房子

在草房子里看守爷爷的瓜地

在乡下,我愿意抱着一只羔羊入睡

与午后的青草,拥有平等的爱,柔软的爱

如同羔羊清澈的泪水

如同一个人,眺望水塔下的落日

有多少喜悦,被水泵抽了上来

灌溉了多少青涩的庄稼

稻花香,让我们拥有了丰盛的时光

迎来一日三餐的笑声

乡下的黄昏最易老

岁月的闪电,让父母的背影一弯再弯

我的村庄又老又旧,像患了风湿病

走在乡下,越发孤独

已经没有人能叫出我的乳名了

大雪如梦

大雪如梦,有时浓烈,有时安静

它在制造一种崭新的语言

天空中飞舞的精灵,有一颗善良温柔之心

用以抵御所有的寒冷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旷野里的勇士突出寒夜的重围

大地的褶皱里,寂静的雪是悄悄萌生的花朵

白茫茫的辽阔,一只红色的狐狸闪过

我端坐在雪的意境里,如一场刚刚醒来的梦

天地之间,雪在表白,微凉而孤独

野草的主人

走在田间小路上,我就是野草的主人

亲爱的乡野赐给我透亮的人生

旋转的麦地充满了神性,犹如沸腾的梦境

让我着迷,羡慕不已,欲语还休

孩子们在和夏天告别,青春已远走

晾晒在芦苇之上的衣服,被河流遗忘

在风中,我们的故事吹着吹着,就消失了

退隐的星空,犹如远方的灯盏

蝉声,一阵紧过一阵

大地充满了悲悯,带来了黄昏中的教诲

落日以虚无造句,像一个卦辞

河流蓝得让人想哭,姐姐曾经的蝴蝶随之消失了

尘封的记忆里,有我清澈的倒影

作者简介:黑马,本名马亭华,1977年10月生于江苏沛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阳光杂志社签约作家,中煤地质报副刊主编。出版诗集《苏北记》《寻隐者》《黑马说》《祖国颂》《江山》《煤炭书》,散文诗集《大风》《乡土辞典》,诗学随笔《诗是一场艳遇》。曾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中华宝石文学奖、中国·曹植诗歌奖、万松浦文学奖、全国鲁藜诗歌奖、全国十佳诗人奖、柔刚诗歌奖、唐刚诗歌奖等,部分作品被译往海外。



优秀奖



活着(组诗)

冀卫军(陕西)

旧物

又一个大学同学,走了

离世四年后,找到了

一张洋溢着青春痘的照片

校门上的大字,油漆

有星星点点的剥落,但比起学校

的历史,还只是一个襁褓中的

婴孩,鲜活而稚嫩

很难想象。一张照片

几乎成了他的一生,找不出

更多的印迹,延续活着

直到,在另一张照片中

发现我与他并肩,曾那么近

接受自己,不过是

一个活着的旧物

干涸的双眼,有热泪流淌

活着

似乎,早就为死做着准备

找一个伴侣,陪着

从黑夜熬到天亮

生一个孩子,养老送终

终有一天,就只剩下一个人

疾病会找上门

衰老,也会不邀而至

我认识的字,读过的书

帮我记下,走过的崎岖与坎坷

都将成为荣光,或耻辱

每一帧照片,更像似一根根发丝

散落在生活的皱褶里

独自历经风雨

多少人,一天天

把自己变成一个人质

一块冰冷的墓碑

像一张存折的流水单

盘点着盈亏

终点。还在努力

为死做着卑微的脚注

河的对岸

一条河。两岸的草木

已经反复荣枯了五十余年

熟悉的,或陌生的人

来去像一阵风

每天,沿着河的这一边

迎来日出,送走夕阳

思考和憧憬着未来的模样

以皱纹和白发为笔,描摹着

生活的酸甜苦辣

河水,哗啦哗啦

昼夜不息,唯有对面的山坡

给我以安慰和倾诉

终有一天。涉水而过

与山坡上的父母,促膝长谈

把生命的秘密探个究竟

作者简介:冀卫军,男,陕西商洛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24届高研班学员。有诗歌、散文、小说在《诗刊》《绿风》《诗选刊》《延河》《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台港文学选刊》《奔流》《鹿鸣》等报刊发表。已出版散文集《四眼看世界》,诗集《一晃而过》。

蓬勃的序曲(组诗)

陈广德(江苏)

路还在

……停下来,把追忆或眺望

放在年的惊回处。

铺展开可以清点的绳结一样的

过往,几件陡峭的

事物在尘埃中一点点变淡,

有约和无约的流逝

已在不经意间难寻踪影,而山不孤。

丝滑比夜色

更接近肋骨的包容,千帆过尽,

前方仍然有路。

——辛苦并充实着。缠绕是

尘世的茁壮,不平静

总有自己的理由。叹息如枝丫上

忍不住落下的

叶,赋予她动能的

是那场冬雨。向下或向前

都是连续的状态,

可以成册,成背影,

成卷起又放下的一次次的

薄暮。

路还在。路还藏有这个世界的

某些躲闪。走下去,

不管有没有回声,有没有

卸妆的风,和露滴。

岁月,已经准备了闪电之心,

虚空与无尽的冥想,

都在中途……

怀着希冀

中年掠过我的肩头。风吹草低的

深处有横断面的光滑,

尘埃把传说埋入开过花的

夜,你把又一粒

种子留给黎明,留给雪水跋涉过

的滩地。

一个个鸟鸣在我的目光里

落下,又在你的

叮咛中升起。半空是一棵自满

不了的杜梨树,山上

山下,都会把已有的斑驳

一层层覆盖,偿还

和无法偿还的,都有

自己的站台,

停留或等待向前,满怀

希冀。

你也是。无论多冷,你的

心底都有一条温暖的

隧道,通向遥远的未知,等我

从夜的空旷里穿越,

带来春雨。

灯火亮起来,纷纷扰扰的颓废

隐去。面前的一切

都是生动,包括从针眼中

通过的那根线头,

游弋着,用不思蜀的

触觉,轻轻呼吸……

坐在河边

河水流过我们的倒影。河在

那片蓝笼罩着

岸边屋脊的时候,泛起缓缓的

细浪,带走我们不多的

几句话,也带走

一些草叶,像是那场

心有不甘的小雨。

这时的空气里飘来板栗花的

滋味,我们的坐姿

开始驶向隐秘——风中有果实

期待成熟的体温,也有

花蕊在小径旁旋转出

迷醉的锦囊,拉近梦和花香

的距离。

流水的方向是蓬勃的方向,

湿润是振翅之前

最后的斜坡,一些活跃的美蓄势

待发,涌动横生

的涟漪。准备装饰别人的

芽片,也装饰了自己——

坐在河边,生根的范围一浪浪

扩大。白鹭驮起云朵

落下的闲适,看漫步在

对岸抽穗,故土打开雕花

轩窗,而那条鱼陷落

的声音,已成为万物蓬勃的

序曲……

作者简介: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当代》《十月》《文艺报》《中国作家》《诗选刊》等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半涨之潮》《踏雪之声》《陈广德诗选》《无伞之旅》《守月之树》《水边的远行》《爱你如初》《在山水的怀抱里》,散文及散文诗集《爱的涟漪》《月亮河》《波纹》,随笔集《心境的门户》等14部,获《人民文学》《诗刊》《报日人民》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一场坚强而清澈的大雪(组诗)

欧阳健子(安徽)

崇高而坚强的白雪

雪的境界

在于 万里雪飘

在于 千山鸟飞绝

更在于 每个人在一生的风雪中

渺小卑微而又崇高坚强

我选择一片纯白的鹅毛

作为一场大雪最好的喻体

它足以融化我日渐沧桑的手指

一场中国式的大雪

一夜之间让嬉子湖湿地里的芦苇

长成满头白发

它们思想丰富地站在

故乡的深处

那些外出打工的人

三年疫情后拖家带口第一次回家过年

就像一群归雁一路嘶鸣

飞回湖边芦苇丛中

回家的路上一团白雪

也象是老家屋里一盆炭火

故乡湖泊的胸怀

正被一场清澈的白雪打开

而我正是一朵坚强的鹅毛般雪花

奔波在这沉重的人世间

珍惜今夜的雪花和身边的人

夜空裏紧一身的白

黑暗退出舞台。隐进深渊

我站在窗户边

远远望着满天的大雪

每一朵都是独一无二地降临人间

每一朵都像我身边所爱的人

我远远地看着他们在雪地里行走奔跑

雪花的无穷白色

让我彻底看清黑暗寒冷的 面孔

就让雪来拯救那些隐藏的真相

那就打开所有的的门窗

让雪花代替一盏灯火

照亮每个角落

身边的人踏雪而归

他们把满天的风雪扛在肩上

他们裹紧浑身的雪花

他们像个提灯的人

让黑夜尽快消失

像白雪一样活在自己的智慧里

没有比白雪更简单的智慧

简单的白雪覆盖着

深厚的时间

我想起用一件棉衣

遮住自己祼露的思想

想起雪地里的洞穴中

那些冬眠者何时如梦初醒

简单的雪地墙角里

一株梅花深刻地开放着

那些踏雪寻梅的脚印

由远及近

那是一种曲径通幽的延伸

新年的声音落在雪地上

我看见你端庄的脸上

正闪烁着新年的阳光

窗外第一声鸟鸣来自我的体内

格外地生动。透亮。有力。

大地上的一草一木

此刻大声呼吸着时间里的流水

春天将一发而不可收

无数朵梅花在白雪中

眺望着自己温情慈善的灵魂

崇高者的天空静谧而苍茫

没有病毒的雪花


剧烈咳嗽。高烧不退

腰酸背痛。鼻塞流涕

我一个人在老家阳着

夫人和儿孙们远在上海陆续阳着

楼下好心的邻居女孩

冒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给我送来几粒退烧药

她隔着很细小的门缝塞进来

我看到几片巨大的雪花

随着一声问候飘落进屋里

那雪花很洁白很好看

就像那位姑娘的脸

和她脖子上洁白无瑕的围巾

天黑下来的时候

只有白雪依然明亮着

就让小姑娘带给屋里的几朵雪花

亲切而温暖地陪伴我

作者简介:欧阳健子,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任安徽省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家园》。作品获省级以上诗歌奖和入选书籍若干。

人到中年(组诗)

洪佑良(湖南)

结石

身体里最硬的部分

也是最软的部分

忽然到来的剧痛

弯腰躺下,冷汗淋漓

开始怀疑人生

怀疑死神正在用绳索

拉近与我之间的距离

石头在身体里生长

或肉长在石头上

荒唐离奇,难以接受

做一大堆检查

证明石头的存在

证明我还活着

人到中年

好比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

钢铁疲劳,塑料老化

时不时需要保养

也时不时像现在这样

痛一回

燕子

燕子筑巢的屋檐

才适合和谐的家庭

共同感受春天的风雨

夏天的酷热

凉意袭来的时候

才会和主人分离一段时间

每每和妻子生气

总要看看那几只燕子

在那么小的巢里生儿育女

一家子和睦恩爱

我便忍气吞声

我不想让燕子们看笑话

没有比风更强大的东西

包括冰霜雨雪

风从不露出牙齿

也不显现自己的样子

来无踪去无影

风从远处而来

揪着草的头发

一次次摁倒又松开

大树的腰身一再压弯

发出痛苦的呻吟

一块尖石试图修正风的方向

最终被风修噬

父亲被风逼到墙角

他紧紧地捂着掀起的衣角

好像一松手就会

被风带到天上去

镰刀

镰刀挂在墙上已有时日

锈迹从身体内渗出

那是岁月留下的老年斑

葱郁的日子越走越远

成片成片的往事已经倒下

镰刀耗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

明天又要开镰了

父亲在粗粝的石头上磨镰刀

尖锐的声一下一下咯在我的心上

蚂蚁

一只蚂蚁急匆匆赶路

它去往哪里

是觅食还是回家

抑或去赴一场约会

我将一块石头拦在它前面

它走到哪就拦到哪

我成了捉弄它命运的神

谁是捉弄我命运的神呢

作者简介:洪佑良,男,生于六十年代中期,大学文化。当过记者,干过教师,现在某机关练坐功。自1990年发表作品以来,已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报日人民》《光明日报》《扬子江》《绿风》《湖南文学》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800多篇(首)。获《诗刊》和农业部举办的礼“赞祖国·诗意乡村”全国征文一等奖和《光明日报》举办的“我的读书故事”三等奖,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岁月深井》《雅歌浏阳》(与人合集)等。 

对得起风雪(组诗)

李元业(青海)

对得起风雪

大雪纷飞,万物蛰伏

要跟着一群牦牛,在达尕羊草原上

咬破漫山遍野

才能对得起风雪,大野,诗意

跟在牲畜后面,穿着羊皮袄

像一个神

放牧众雪,和雪中走动的牛群

向雪山深处走去

像寒水石走向寒胃症的梦中。

一路踉跄,这庞大的队伍

非要逼我下巨大的雪,让游牧更接近于画轴中的凌厉

我想百万兵卷赤壁

就像练字的人,起舞和落笔

都与我的牦牛有关

提笔,落笔,狂草,疾写

一场更大的雪,一群更多的牦牛

正在膘肥的路上……

一个隐秘的冬天在我们前面

显眼处,原野有着更辽阔的去处

说地松脂,更苍茫。

路途遥远,青藏高原的谷仓,灯柱

在远山的神秘处等着我们。

而雪开始飘落

而万物都在寂静的冬眠中所豢养

当我们珍藏了雄心

大雪坐看群雄并起……

这冷火的田野中冬天延伸着

疑为灯火,津渡,我的青海骢。

而我,只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

打破沉寂,和我所有的幻想。

雨水

上得了天,入得了地。惊雷一响,麦粒万金

湿透满山遍野,掐出水

哦,我的小美人,晶莹得这么可爱。

不管,不顾。就这么随心所欲地下

握住雨水的手,种田的大爷就能和他成好朋友

听杯盏相碰低吟浅唱

七八朵云天外,龙争的龙争,虎斗的虎斗

究竟谁中了埋伏

三千粒雨滴,正好把心里盛开的花朵淹没。

无题

越是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掌控漩涡的能力

万物露出臃肿的身体,杂乱无章

世上的悬念越来越多,一只鸭子的脚蹼伸进时针

河面上的春天是这片大地最富有的矿藏

要等到多年以后你才发觉

爱可以无尽,葱茏也可以无限媲美……

有次,翻书,我看见字与字之间保持着距离

多像一个人同另一个人之间的亲近

偶然的事件,突兀,或者势不可挡

都是生活狠狠的照射

猛虎下山,以及笼中微妙的压力

不仅是错觉,那巨大的谷地开着的小黄花

它正在讲述着什么

直到岁月的一些碎片在拼了命凑出这整体

作者简介:李元业,青海省贵德县人,曾用笔名元业、上官青南等,青海省作协会员。至今在《诗刊》《星星》《绿风》等刊物发表诗歌,获奖若干,著有诗集《贵德诗语》《在常牧镇》两部。

春天,纸页间的草(外一首)

孙大顺(安徽)

春天,纸页间的草活了

无论路有多远

它们都会沿着时间的脚印

戴着做梦的星露

回到田埂、河滩、山寺

回到坍塌的祖屋安身立命

纸页间的草,一身新衣

站在大地的伤口上

从不逃离。仿佛没有悲喜

不需要寓言与童话

只要需要一阵风

一个站得稳的黄昏

如果你跑得太快

从不回头。从不谈论过去

甚至不去回忆

一场雾气缭绕的别离

纸页间的草,不仅仅是封山

还会收走你的魂魄

金刀峡十八行

一把藏在水里的金刀,比不上一把

似有似无传说的金刀,更加寒气逼人

有悬崖绝壁为证

一定有绝世的刀客,摸了摸大地的头颅

手起刀落,有修辞的激流配音

有陡峭的词语验明正身

藏刀洞,是大自然的一次小小意外

金刀不在鞘里,就像时间不在同一维度上

退无可退,恰是另一时空的入口

沐浴的神鹰,在突然收窄的命运里

既不能落到谷底,也无法回归天空

任凭珍珠般的泉水,夺口而出

惊魂台上,没有脚印。胆小的雾迈不动腿

跳下去的不是风,就是远道而来的雨

悬天飞瀑,把天空当成家园

离家出走就是驾着彩虹从天而降

金刀峡擦亮古老的名号,向天下昭告

一把绝世的金刀,就搁在它的心口

作者简介:孙大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1届鲁院高研班学员,参加第7届全国青创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全委、签约作家,出版诗集《山水之弦》。

延安,聆听与仰望(组诗)

戴金生(辽宁)

黄河壶口瀑布

唐朝有个叫李白的诗仙

把天上的水,都吟唱到黄河来了

一头奔跑的巨狮腾跃在壶口

掀起雷霆般的咆哮

恰似沉寂的火山一瞬间喷发

黄色力量磅礴浩荡,决然流向大海

浪花闪现八路臂章的队伍

从延安出发,踏着黄河水聚啸的旋律

奔赴抗日的战场

啼听炎黄子孙在危难时刻的

怒吼声,每一滴黄河水

都是射向来犯敌人胸膛的复仇子弹

黄土高原回荡着苍劲的号角

盘古遗落的洪钟大吕之音

脉动在大地上是黄色,激荡在血管里

是红色。母亲河始终在感召

无惧前行的峭壁险隘

绽放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壮怀激烈

南泥湾

这一生能铭记的地名不多

比如南泥湾。王震和三五九旅的故事

从青丝到白发一直耀亮本色

一弯垂挂稻穗的金色拱门

跳跃着拓荒的劳动音符

那是铁器翻动艰辛岁月的韵律

埋下希望的种子

从供给延安圣地开始,传遍大江南北

寻访当年,陕北民歌渲染的

火热场面和黄土高原垦植的丰衣足食

镢头舞动。纺车飞转。腰鼓震天响

伟人的笑容鼓舞着自强的军民

眺望稻谷丰熟的南泥湾

舒展一幅陕北好江南的迷人画卷

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

像枝繁叶茂的常青树

南泥湾精神,已植入旺盛根脉

去延安

从一条隧道到另一条隧道

火车的窗口,反复剪辑陕北的地貌风光

层叠陡峭的黄土地

梁峁沟塬,飘逸着信天游的豪放

和安塞腰鼓敲出的东方神韵

红色火焰在血管里燃烧

风笛嘹亮了虔诚圣徒的已久仰慕

绿皮火车,穿越在灵秀粗犷的黄土高原

窑洞与河流的构图

正逐渐接近,延安词性的内核

淙淙流淌的延河水,润泽

凤凰山、杨家岭和枣园推演的历史

民族的曙光从这里升起

放声歌唱太阳,民歌里的江山

就像红艳艳的山丹丹,满山开遍

曾淬炼小米加步枪的队伍

延安窑洞里的火种,照亮了中华民族

抗战的道路,黎明的前夜

宝塔的光辉璀璨四方

耀眼星辰,缀满共和国晴朗的天空

作者简介:戴金生,笔名阿岱,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曾获《诗刊》“首届新诗珍酒杯大奖赛”处女作奖、《星星》诗刊第二届“中国星星新诗大奖赛”佳作奖、全国“第四届铁路文学奖”、第三届“奉天诗歌奖”大赛杰出诗人奖、“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诗歌类二等奖,锦州市政府第三、五届文学艺术大奖等;出版诗集《灵魂风景线》。

西行漫记(组诗)

李会(河南)

在酒泉

诵读的过程,像是在镌刻一部金刚经
刀痕在时间之上,历史一击致命
才有了封狼居胥
刀剑迸击出烟花般璀璨的火花
在天空,草场,大漠之北,骸骨上
喷涌而出,一泓汩汩的御酒
一滴滴甘甜的水
与一滴滴酒香完美融合
时间发出喜悦的滴答
虚构的狼烟,消失了铁蹄
仿佛每一个人都需要
一生,有一次长途奔袭
需要一次次面对死亡,抽刀断水
需要从东走到西,打南闯到西
像霍去病一样风卷残云

素描张掖


行走河西走廊,适合用锐利的风
切割流云,沙砾,戈壁滩,与一路歌声
适合在一首诗里模拟平仄
水墨黑,青花蓝,琉璃黄,中国红
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如此锲和新时代的张掖
从地图上,输入目的地一路向西
出阳关,开始酝酿情绪
感受到诗中的离情别意
且任大漠孤烟扶摇纸上
落日盖上,到此一游的印戳

重走丝绸之路


“社会摇,”环绕立体感的车载音乐
替代了远古的驼铃声

社会在摇,车在晃
人心跟着摇晃
远处的高速公路屏蔽了
河西走廊不羁的风
屏蔽了戈壁滩满眼石头的荒凉
而我浏览着窗外飞逝的景致
忽然内心生出百年孤独,与敬畏

关于驼队,番商,刀客,传说与传奇
落日大漠,孤烟,长长的影子
早已被尘封在一首诗词里
融入旅途的风尘仆仆

日出日落,轮回不止,行走不歇
人们往往只在乎终点的抵达
却忽略了过程的颠簸

西行漫记

重走老路,踩着古人的跫音
风穿过胸腔与戈壁滩
残云,驼铃声,抵达最初的河西走廊
陇原,甘南,武威,金昌
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犹在
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马蹄寺
梵音,香火,钟声,喧嚣依旧
黑河水浩浩荡荡穿过
黑水国厚重的历史感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胡人弹响苍凉的胡琴
弹响哒哒马蹄声穿过嘉峪关西出
玉门关,阳关在一首唐诗里
我吟诵出落日如盘,大漠孤烟直
而故人已转身,拖着长长的影子归来

作者简介:李会,笔名老影子,白乌鸦。老家河南,现居大连。2017年开始习诗,有多首作品发表《诗刊》《诗选刊》《浙江诗人》菲律宾《世界日报》《辽河》等报纸刊物。有诗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中国好诗。荣获第四届国际微诗奖金写手奖,诗刊社诗歌网举办的“百年辉煌,诗美三江”主题征文三等奖,“都江堰市宣传部举办的“庆祝年建党百,吟咏大美古堰”征文三等奖,等等若干奖项。诗观:简单生活,书写诗意人生!

在,已不在(组诗)

施云(云南)

在山巅

每次登临山头,无论是最高的还是

一座低矮的山巅,我都会回望来时的路

这种回首犹如习惯性地想你,想起

某些再也无法回头去重新走过的时光

在山巅,我依旧习惯性地仰望蓝天

仰泳的白云是最容易勾引目光的事物

想象着此刻我正躺在上面,俯瞰仰望的我

犹如一个黑点在阳光下的存在与移动

这种感受是奇妙的,它常令我再次想起

与你度过的某些时光也有着躺在云朵上的

绵软与虚无,来路的艰辛只有汗水记得

在山巅,我就要返回山下,返回我们赖以

生存的低处。关于生活,那里才是我们

时刻旋转的轴心,登上山巅是偶尔的突围

在明亮处

在明亮处,那些黑暗的存在犹如花朵

依然在把花香弥漫,能够嗅到

却无法揪出来。许多深入肺腑之物

有着同样的隐身技能,我们却不肯承认

认同这只怪物,很多时候都带有

魔幻功能。在明亮处,我说出的总是

极少部分,有时需要用微乎其微

才足以形容,更多的时候是被迫放弃

与明亮抗争。当我回到词语的纵深处

像回到故乡,回到曾用脚印去追逐

脚印的地方,把亮色灯盏一样高高举起

星星离我们太远,选择离自己最近的

完成对明亮的采摘,像从枝条上采摘果子

在明亮处,有些黑暗深藏在人们心底

在暗处

在暗处,依旧有一些明亮的眼睛醒着

它们看见了什么只有它们知道,对于我

犹如想象,是一盏不曾熄灭的灯笼

被时光提在手上,照亮的不止前行的路

在生活的宽窄巷子里,有时候我们会

绕过一些巷道如同绕过一些想象,让抵达

具有某些藏匿或凸显的意义浮出纸面

当送达成为一种表达艺术,总有一些光

照亮暗处,有别于直射,也有别于反射

在无形的扩张深处,我们找到暗处的存在

与找到并点亮光源的意义,几近等同

在暗处,犹如蹲守在至高点俯瞰或扫视

当挚爱的范畴呈扇面状打开,并围绕

某个特别的点旋转,所过之处一片明亮

在河畔

在河畔,在涛声依旧里,堤岸始终给予我

稳定与牢固,在那里我因此很少感到

战栗与恐惧,也不曾因河水流逝而悲伤

每朵消失的浪花都有后来的一朵代替绽放

大河滔滔,那是它们固有的形体,我羡慕

那么多的水在一起,汇聚起向往的力量

我们却很少从中去获取启示,获得必须的

抱团前行的动力。很多时候人总是我行我素

在河畔,风与涛声都是无时不有之物

它们的存在并未使我们时刻牢记水与空气

对于每一个人安然地存活下去的重要性

面对流水会悲伤的人已越来越少。有时候

面对一片落叶我却自愧不如,在河畔

它们驾驭水上行舟的能力已超出我的能耐

在林海

在林海,我们胆大得当茂盛的树木不存在

我们用脚步追逐爱快乐地飞奔,仿佛再快一点

就会长出小鸟的翅膀,或者长出一颗山峰

比我们搏动得还要快速的心脏。林海如胸腔

林海的广袤与深邃时刻在为我们作出榜样

高大的茎支撑起茂盛枝叶,里面种植各种鸟鸣

偶尔会有小兽突然蹿出,使静谧发出动静

大于我们的惊惧。爱的林海也如林海般神秘

在林海,曾经的路径早已被陈年枯叶没收

我们在枝叶的空隙里开辟出新的路径

并相信所有爱的路途都是独一无二的征程

追逐累了我们就找一片辽阔之地静坐并拥抱

在林海,每一株林立之树都是我们的榜样

挺立,茂盛,青翠,因为根系汲取了大地精华

作者简介:施云,男,1970年10月出生于云南一高寒山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曲靖市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会泽县作协主席、《曲靖日报》会泽记者站主任记者。在《诗刊》《十月》《星星》等近百家刊物发表诗歌等1000余首(篇),曾获中国咸宁“金叶·香泉海”杯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等奖项。

大海的祈祷 (组诗)

蒹葭(澳大利亚)


新老人与海

当我们一注视,它
就开始合成一片海
当我们长久注视,它
就变成空灵的大海
当我们长久注视,并将身心
与它融合在一起,它
就成为老人与海

当我们别过头去,它
就开始不安地呼吸
当我们长久地别过头去,它
就晃动身体,孤独地啜泣
当我们收拾心情抽身离开,它
就从深处发出咆哮
为黑暗作掩体


哲人与海

苏格拉底在海底
海面是他的悍妻

思潮从此岸传到彼岸
诘问从这朵浪尖跃上那朵浪尖

鹰燕来时刺破空寂
风暴去时震落星辰

大海像哲学,随时打开要铺叙的纸
哲学像大海,底岸数据不明

而人类
一直活跃于纸上


无题

为什么
大海在咆哮?
因为它只是,一个人的王国

为什么
不能阻止大海咆哮?
因为它只是,一个人的国王


大海的祈祷

南非旅行时,狮王经过,互未打扰
他嗅了嗅我,气息含湖南土匪特质

逢画作
必于异域海滨,轻拂一株家乡绿柳

逢种子
只发芽理由,不解释收获

逢摆渡者
必将大海的祈祷,双手递给孤舟

逢经书
必以白酒磨墨,评论樟树港辣椒炒肉为何妙不可言

逢菩萨
必赐金杏叶做袈裟,袖里的钱,捐赠人间百宝箱

逢寒冷冬季
必让百花齐放,绿草牵出地平线

逢痴人
必下一场七七四十九天纷飞大雪

逢梦游仙境
必让自己奔跑进入,换回爱丽丝

再去南非旅行时,会给猎豹下帖
飞奔时,不惊扰一丝空气


飞 翔

一只海鸥,应该怎样与海面平飞
而不错过潮汐? 
也不惊扰上帝?

假设:它滑过去的姿态是参
翔回来的身影是商
从未谋面,也不相望

不知何时,同一片大海
被词语伤害过。 以致于它
不是咆哮,就是寡言

一枚心结欲打开未来
却被弥漫的雾丝裹挟
牢牢系在桅杆上

晚潮里,伸出一支锚尖
没有心机的海鸥,无视狂躁海底
再次勾出蓄势

作者简介:蒹葭,本名张昕,祖籍长沙,现居澳大利亚悉尼。诗作曾发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版》海外报日人民等。入选《辽河杂志》等多种年刊。 有诗集《守月人的钥匙》。曾获2022年“诗出有茗,非遗杭茶”全球茶诗大赛橙叶奖,同年第二届《半岛诗刊》年度诗人奖;2021年首届“潇湘杯”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同年【手工诗坊】年度佳作奖;2017年澳大利亚雨轩诗赛第三名;2016年澳大利亚——中国淮阴“漂母杯”现代诗第三名,散文第三名;2015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散文第一名。

追梦人(组诗)

素峰(天津)

指尖上绽放的春天

深埋的根从乡土中一节节拔出,鞋底的泥巴

附着几粒干瘪的水稻

于穿省越县中,留下行走的线索

杵在土坯房窗边的锄头睡了十余载

不甘寂寞的苔藓早已爬上锄把儿

几年前,铁皮房旁装满杂货的三轮车

像河道里一条破旧的渔船,替代

磨平的种子标记航线

一阵狂风夹带暴雨,仿佛要把房顶撕开

铁皮效仿滚雷,屋檐下的那双巧手

把货包里的绢花一朵朵打开,如同正在打开

她自己的春天。而今

装满货物的汽车早已汇入大时代的浪潮中

寂静之声

夕阳西下,落入最远一棵树的剪影,被

鸟巢内合拢的翅膀孵化

城市缓缓陷于梦中。

黎明前,繁星略显困顿

偶尔会在冷风爬上树梢时,打个寒颤

他穿一件橘红色荧光服

和在乡下农忙时一样,先于朝阳醒来。

由远及近

扫帚的细竹枝,摩擦出的

早潮轻涌。这触地的刷刷声

比一只花狸猫跑过拂晓的街道更显寂静

雪花飘落时

北风撕碎云朵,雪花早早飘落,妆点冬季。

公交站前,通向便民亭

她来时轧出的窄窄车辙,被雪偷偷藏起,仿佛

她和三轮车都从天而降

圆形的铁皮桶锈迹斑斑,与被寒霜

冻伤的薯皮那么相像,与露在半截手套外

粗糙的皮肤和裂痕那么相像

早班车还没有到,也没有

新的脚印,踏破无际的白色。

她来城里卖烤红薯已经三年了

戴着纯蓝套袖的手臂不停劳作,像要

擦拭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胸前的大粉围裙仿佛一树梅花在隆冬开放

稻田守望者

扔出土坷垃惊飞的麻雀,就像久违的乡亲

从背后突然拍他的肩头

出窍的魂魄片刻便得到平复

这片黑土地,以荒芜的形式存在

田埂连绵不绝,蹲在上面,就可俯视一切

俯视一切的

还有他来探望的稻草人

刚刚被风在胸膛衔去一丝干草的阿呆

比他俯视这片土地的时间要长很多,

长到这片土地从黑转向雪白,转向浅绿

转向金黄。

再把金黄守成一片多年的空旷

进城的长途车渐远,卷起的尘烟虽早已落尽

却仍模糊了他眼里的整个村庄

作者简介:素峰,又名陶篱,诗痴。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泛艺术流派创始人,泛艺术流派诗社社长。获第三届“国际微诗大赛”银写手奖。获首届“中国海门·卞之琳诗歌大赛”三等奖。作品散见于《诗刊》《延河诗刊》《诗潮》《天津文学》《作家天地》等纸媒;有作品入选《星星诗人档案2014年卷》。

在白描与重彩之间(组诗)

杨建文(广东)

村边的老树和老人

他们常常坐在老树底下

细思冥想

感受着凉风、树荫

吹来闲暇的时光

他们中有的,已无声无息地走了

像一只鸟、一片落叶

他们中还健在的,已走不到村口和那棵老树

有一天,我路过村口

那棵空空的老树底下

飘落的树叶被风卷着

好像它卷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当我坐在老树底下

树上的鸟巢,不时传来几声鸟鸣

仿佛这是——对我作出的回应

回音壁

小时候,我们对着山谷喊

山谷也用相同的声音喊我们

长大后,我们离开了山谷

山谷追了过来,在梦中喊我们

许多年后,我们回到了山谷

我们沉默,山谷也跟着沉默

鸟鸣、风声,是唯一能够证实

石头的沉默也是有声音的

它们正在落向山谷和我们身上的裂痕

如果有一天,我的到来已不再离开

请不要因为一块石头的到来而失去了方寸

那一朵朵金色的悬崖菊

终于到达了山顶

没有人比一株悬崖菊

更能攀登、隐忍

在秋天的山顶,一株

开花的悬崖菊,点亮了石头的秘密

点亮了风对整个小镇的眺望

朋友们,站在一株株悬崖菊的身旁

用手机拍照,它们从不惊讶

他们也是从曾经的谷底

爬到山顶的悬崖菊

每一片花瓣,都是金黄色的灯盏中

绽放的时光,这是它们照亮小镇

赠予我们此生——最好的礼物

快雪晴时帖

雪说下就下了

一匹马、两匹马、三匹马……

它们走遍了高山,走遍了旷野

走遍了一切的缓慢和寂静

在寂静中把缓慢之词

降到最低的雪,默默托着

在风雪中赶路的人

雪说停就停了

他们晒出了棉衣、棉裤和棉被

在阳光下

雪白的棉像天鹅降落湖泊

像天空晒出云朵,像草地晒出羊群

我,晒出了孩子们的梦

充满色彩的虚无

鹿为马时,有人说

骑马就是骑鹿

蓝变白时,黑也在变

像云朵在头发里瘦成实质

一粒盐要经历的,是生活,不是海誓

一粒粒细沙所概括的,是时间,不是山盟

有色彩的,他们说

是灯红、酒绿的尖叫

是耐不住寂寞的口红

和谎言的灿烂

一江蠢蠢欲动的春水

在他们中寻找着替罪的羔羊

风,在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徘徊不定

作者简介:杨建文,80后,诗歌爱好者。

沾亲带故的青纱帐(组诗)

李平(黑龙江)

鞭子在耕牛上方来一个假设

话语自犁尖上惊醒如血液

犁,率先让缄默的土地开口

那些令腰杆酸疼的事物

犁尖,如一只攥紧的铁拳

带着随处布施的阳光划入泥土

就像拉开窗帘,与黑暗相互认领

农谚,从垄沟里采摘疼痛

犁尖的苦,总能让田垄悟出什么

如同庄稼人双手合十的心事

而今,置于心灵一隅的犁

缓缓交出它的锐度和悟性

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疗伤

依稀能读出绵绵秋色

农谚

汗水逆着庄稼的长势沉降

凝成殷实的汉字存在

凝成世袭的亲亲的口语

一条农谚就是一篇农业启示录

一百条农谚,历史得以饱腹

偶尔还翘一翘小尾巴

农谚,天与地之间的信使

庄稼人用手中的锄头签收

布谷鸟是一条漏签的农谚

一季一季,一年一年

总是围绕着农事絮絮叨叨

仿佛有很多不可不说的神秘

农谚不古,它们鲜活的血脉

撞击着史诗般的心跳

锄头

农谚的影子把视线压低

心跳使锄头血脉喷张

辩证唯物主义的锋刃

冰凉的神秘侠客

倾情释放钢铁的属性

杂草的脾性节节朽败

庄稼人的双眼,异质的锋刃

在庄稼的字里行间精心修饰

太阳下弯腰劳作的态势

与弯钩锄互为镜像

这场景,一棵叶子烟

巧妙破解了汗水的阵法

那些萎靡的杂草在季风中叫魂

弯钩锄的锋刃像一个隐喻

青纱帐

如果我们的意识向后流转

高粱花玉米花在先辈头上筑巢

生长庄稼也生长爱情的土地

清苦,都在顺着垄沟找生活

沿着垄沟走,就是沿着命运走

什么能大于命

青纱帐能给我们确切答案

所以说,土地,田垄

青纱帐与所有人沾亲带故

甚至,是我们的血亲

比娘亲还亲

青纱帐的绿,绿到了骨头

青纱帐的轮廓和色差

系着我们的未来

玉米饼

袅袅炊烟作证

玉米饼用钢的属性

培植我们的铁

玉米饼是佛心是神性

我们都是加持和被加持者

玉米饼殷实的话语

使横向的循环站起来抒情

面对玉米饼,要坚信

粗粮并不粗,它们精细

网状血管起搏心脏发动机

平平淡淡的日子,间或

会生出鲜红的喜色

玉米饼不邀功,因为

玉米饼的命就是我们的命

作者简介:李平,笔名巴龙、雪中墨。在《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岁月》《青年文学家》《诗渡》《鄂州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散文诗三百余首(章),偶有获奖。系齐齐哈尔市作协会员、四川散文诗学会会员。

关于鸟儿的那些事(组诗)

 

□刘文芬(广东)

 

一只彻夜啼叫的杜鹃

 

夜幕降临,一只杜鹃开始啼叫

声音夹着期盼,更多的是哀愁

它是不是误入异域

不适应这里的树林和月色

它在呼唤同乡?抑或在引诱异性

为何一夜一夜啼叫

 

它绝非卖弄喉咙

应该没有怀疑自己的努力

一定能得到回报,整个夏天的夜空

回响这种单调的叫声

我担心,它可能没有了伙伴

只能一遍一遍的发泄孤独

 

拂晓,它还在啼叫

直到秋风初贴大地,叫声消遁

我开始失眠了

 

 

一串麻雀挨在一根电线上

 

寒风携着雨滴,夜幕湿漉漉

一串麻雀,挨在横过街道的一根电线上

夜深了,底下不时有小车滚过

麻雀默然无语

 

不知发生了什么

它们要选择这种方式宿夜

难道厌倦了山野田园的生活

要到城里找寻新的体验

 

城里有足够的虫儿吗

这里的花草,暗藏了太多的杀虫剂

空气,也是乡下反胃后吐出来的

它们可否习惯

 

只知道麻雀很单纯

单纯得像我进城打工的兄弟姐妹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它们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这些问题纠缠了我很多年

 

 

我扼杀了一只白鹭

 

那一天,我走进一片湿地

朋友热情有加,邀我上一只小船

 

小船绕着一座鸟岛徐徐划行

突然,成片成片的鸟儿

从岛上的树林起飞,把阳光

都压低了几丈

 

一只白鹭必定是受到惊吓

慌乱中,一爿翅膀被树枝缠住了

任它怎么折腾,挣扎

愣是无法摆脱意外的陷阱

可惜,小船靠不了岸

 

那只白鹭

犹如晴天里的一道闪电

一直在闪击我的心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愿乘船去观看

那座鸟岛

 

 

感谢一只海鸥

 

许多年前,一声枪响

一只海鸥划过一条弧线

栽倒一片泥滩上,翅膀抖动几下

便悄无声息了

 

我环顾四周,不知枪声来自何处

为什么要对一只海鸥

如此刻薄冷酷

 

或许,那枪口是对准我的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这里

自认为没有一个仇人

是否我闯进一个私有领地

无意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

 

猜测一下,子弹出膛的一刹那

这只海鸥恰好飞过

用生命挡住了阴谋

帮我逃过一劫

 

至今,我无法理解

一个弱小的身体,突然出现于我的眼前

而且以这样的方式殒落

不管怎么说,它永远是我

劫后余生的神

 

 

走失的鸬鹚

 

许多年了,没有见到它的身影

 

日渐干瘦的一条河流

石头抢抓波纹,倒立的竹影

拯救落水的暮色,偶尔飞落的草灰

 

水流扎痛自己,在长喙上颤栗

喉囊空空,恍如我苍白的记忆

 

机器代替手指发言

声浪淹没稀稀疏疏的啁啾

渔人忘了归途,鸬鹚潜入光阴的旋涡

无声,无息

作者简介:刘文芬笔名冷梅,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文艺报》《报日南方》《作品》《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散文诗》等报刊,获首届汕尾市文艺奖(文学类)及全国诗歌大赛奖项近百次。2022年被中国作协《中国作家网》评为第16期“本周之星”,并获散文大赛二等奖。出版诗评集《请原谅我的浅陋》、诗集《远方,不再遥远》等多部。作品入选30多个权威选本,多次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

以诗为记组诗

雅(陕西)

以诗为记


人们写日记
因为时光会消磨回忆
而我以诗之凿
雕镂岁月的痕迹

我让匆促的落花
飞入册页隽永的金句
我让出没的星辰
凝成心谷恒久的宝石
我让爱因镌刻
而不会飘逝
我让思想因结晶
而无从消弥
我让冬雪  春雨
还有笑靥  甚至泪滴
因灵魂的吟哦
而化为珍奇

我的朝暮以诗为记
我的行止因诗旖旎
我将生命浸入诗里
如佛门的僧侣
成自在的菩提


漱玉


要在春天种下多少株花朵
才能把心中的寒秋捱过
要用生命穿过多美的爱情
才不怕到头来孤雁一个

秋千还荡着少女的梦
梧桐却又和着细雨
悲凉的吟哦
你青春的欢乐与迟暮的落寞
将不只属于你
它们将拨动千秋万载  后来者
灵魂的琴瑟

为什么要赐予你沉醉的甜蜜
再拋给你破碎的山河
是谁要用这命运的张力
用这生涯的苦蜜
一一漱玉
等一个瘦比黄花  心如明月的女子
在舴艋载不动的忧愁里   
吐露天上的清歌
光照诗意的家国


重回孤独


我们已经多久
不曾依偎在自然的怀中
将枝头的花朵亲吻
将苍穹的宝石细数
我们经年用幻想的手指
抚摸山野的露珠
以灵魂的耳朵
倾听鸟儿的啾咕

我们为了存活将脸遮住
露出不安的双目
因抵御危险而群居的人类
各自关门闭户  重回孤独

我们开始怀念被遗忘的泥土
恍然觉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失去食物
我们开始审视人类所有的自大盲目
不过是作茧自缚

大疫蔓延 如荒原之火
生命该去向何处
仿佛谁在指引一一
这罕有的孤独中
一条心路正通往天地深处
远空  北极星眨着眼睛
恍若千万年前  澄澈如初

作者简介:张雅,陕西汉中人。中学教师,热爱诗歌创作。曾获首届"徐霞客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



人气奖

风雨人生(组诗)

□问渠(江苏)

望乡

戎马一生,如何来到山西平遥

没有成形的概念

植物一样生长,手执长剑

划破黑暗的天际

从眼睑缓缓开启两扇门

望尽天涯,故乡被冰河封闭

老了,写尽冷暖

常常在一念之间

那条河倒映出十八岁的模样

那片竹园,形同一樽长满菊瓣纹的将军罐

可以倾倒出寄存的欢声笑语

嘱托儿子

死后在墓碑前放只碗

方便以小时候讨饭的方式回到故乡

皮影戏

舞大刀的、耍长矛的

骑马过关斩将的

威风凛凛穿越时空

重复着老祖宗留下的三招两式

用沉默演绎风雨人生

或许活着只为面前与身后的看客

有时候方寸间的别离

是两只手交叉后的平行

快五十年了,我还戴着一幅面具

喜怒哀乐都是为了

等着一双手

将我的骨架拎起

在山顶,兼致墓碑

站在山顶,便暴露了身体

承受风雨也承受阳光

狼的叫声升高天空

也升高坚挺的墓碑

与它们一道

我做天地间的强者

这场雪来的时候

天空在酝酿新的告别

鹅毛飞舞,覆盖石头、瘦树、墓碑和罕至的人迹

貌似撒把盐就能让伤口愈合

在觅食者鹰的眼中

我是一只羸弱的猎物

也或许是一座新的墓碑

行走在入场有序的行列间

看不清上面的文字

只知道他们是军人

——这片山林的守护者

远方

视线之外的风景充斥着想象

只身向前,穿过一个又一个地名

它们与故乡一样,在我身上

打上烙印

皇藏峪、云龙山、泗水亭、戏马台、大沙河、凤鸣塔……

无不躲在逝去的长河中向我招手

喊声此起彼伏

故乡的四轮战车已朽

生锈长枪红缨尽失

刘邦从飞龙湖中走上来

跟随兵马

纷纷进入我的梦中

注定,我是在回忆中

度日如年的人

作者简介:渠慎涛,笔名,问渠、黑瓦。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有诗文散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奔流》《鸭绿江》《辽河》《中华文学》《青春》《参花》《散文诗世界》《特区文学》《江河文学》《扬子晚报》《版海外报日人民》等。诗观:写诗是一种流泪的幸福。

猫猫河情书

□王伍平(广东)

水是淌在脸上的,稻穗垂头

娇羞不语。山背对着我们

这是下午,村寨的翁媪在树底

交换生活的经验,有关于

苗族神话的庇佑,或绣帕

织到心头肉的部位

说到令身躯一震的笑料时

我们不得而知,猫猫河

在脸上找到源头

古老得益于自然,从屋舍抽身

的炊烟,沾染徘徊的性格

领着周围的群山,翠绿溢出

鸟儿筑巢在眼眶,似乎影子

也在替身下的蚂蚁遮挡烈日

它们花了一辈子到达村口

然后原路返回

像给予了一天光明的天空

只为,特意留白

一群孩子脸颊的黄昏

田垄豢养旷远,邻里家禽悉数

在溪水前打量身影,流水冲不走

这些依偎的印象

杉树紧挨松树

足迹是一群山分娩的年轮

没有名姓,月亮是一颗美人痣

肩靠在养在深闺的猫猫河

夜不驱赶任何萤火

它为猫猫河系了一张面纱

熄灭的星火铺成了鹅卵石

走散的时光,回到祖辈的路上

也回到芦笙中

从很近的地方传来,好像传去

很远的地方,摆渡在水面

水花聚拢夜晚的梦,宁静

而不私密,猫猫河

是你的猫猫河,也是我的

作者简介:王伍平,学生,文学爱好者。曾在《延河》《散文诗世界》《中华辞赋》等发表作品;获得首届吕剑诗歌奖第一名,“感恩奋进新征程 绿水青山看贵州” 诗歌大赛学生组第二名,河源市“复兴强国有我”征文比第一名等。

以暖心的文字,滋养灵魂里的春天(外二首)

□立夫(湖北)

落叶,把最腐坏的一面

留在大地

如果冬天足够慷慨

请再赐我一片雪花、二两温酒

往前走一走

更隐秘的事物即将发生

可能是关于春天,或者其它

比如春夜喜雨

比如种子破土发芽

令人感到崇高

而我是一个被时光用旧的人

踏着最后落下的叶子

来不及悲伤

因为生命,需要来自心底的敬畏

像身披月光,无惧以往

像重获新生的幸福

那么,就在雪来之前

以坚韧凝结的酒

和那些暖心的文字,滋养灵魂里的春天

明天,谁会不断举起镰刀

我在户外的菜地

种下一行行绿意盎然的文字

喂养冬阳

和枝头鸟雀们的歌唱

我蹲下来仔细掰掉几片黄叶

让平淡的日子

和地里的诗行保持纯粹

有一只鸟,却在枝头念叨

布洛芬、氨酚烷胺、连花清瘟

它们的名字

像一颗颗小石头砸下来

把我亲手种的韭菜,埋进泥土,埋进光阴

我希望所有的菜地

能快速生长这些济世的良药

该有多好

一药难求,望断苍空

当核子基因的

“带病”狂奔到悄然退隐

当人们早起

在药店门口排起几十米的长队

当民以“药”为天

明天,谁会不断举起镰刀

谁还继续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

用一声嘶哑和咳嗽,呼唤黎明

一粒病毒,感染了整个世界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

它变化来袭

把大地的肺留下阴影

与其抗战

可以铭记许多细节

比如核酸检测

比如划区封控、动态清零

我们为逆行者致敬

为永不能再见的人捧献一束青草

日子被吞噬,一年乏善可陈

除了围追堵截与反扑

我们在一方口罩的缝隙里

憋闷地呼吸

当簇生的利刃抵住喉咙

人们没有什么不同

不都是忍住痛苦

用一声嘶哑和咳嗽,唤来黎明

现在,空荡荡的路上

有谁和我一样,怀着崭新的愿望

作者简介:立夫,本名倪超,湖北荆州人,知名企业管理专家,《诗星光》艺术总监。作品散见于《诗人报》《诗歌报》《诗林》《星星诗刊》《中国汉诗》《青年诗人》《鸭绿江》《奔流》《客家文学》等。获得过全国性诗歌奖。编著诗集《行走的故乡》《握紧温暖的词》。诗观:诗,是慈悲的。在人间烟火处散发人性的光芒。

微雪(外一首)

□赵成武(江苏)

解锁的人群失去方向

街道空旷,冷风不遵守交通规则

火苗无法融化的冰晶,封印在头顶

脱落翅膀的人掩住呼吸

此时水域广阔,阳光失去体温

你一个人游泳,吐泡泡,或多或少

想起远方的朋友,灰喜鹊在玉兰树下

啄食自己的声音

想给回忆写信,笔尖跳跳芭蕾

你会读懂它停顿的缘由,几片雪花

在车灯前飞舞,像无处安放的字

太小太轻,被夜色轻轻撕碎

你走得很慢,在自由落体的空隙

读时间的镂空结构,不同的节点

发现自己的脚印彳亍而行

如失去浮力的两行羽毛

空谷

你在小提琴的弦上走路

空谷的藤蔓,协奏黎明序曲

鸟鸣拖着高八度的影子

箭一样穿过眉梢上的月亮洞

绿树红花,勾勒夏天的前景

山的深度交给溪水,风的画笔

晕染浓淡相宜的渐变色,蝴蝶

以慢动作表演祖传的变脸术

我们坐在六角亭中听瀑

一匹匹好诗,都成了太白的专利

花蜘蛛,在八卦阵中凌波微步

豢养两颗露珠当诱饵

有飞天的意象,自云端而来

诗意轻舟万里,但此地不宜久留

你看烂掉斧柄的仙人,留下人形石头

指点迷津

作者简介:赵成武,板桥故里江苏兴化人,军旅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甘肃韵文学会顾问团特邀顾问,兴化市诗词协会理事。曾在《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华诗词》《诗刊》《中国诗人》《扬子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800余篇(首),多部作品在诗歌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年建党百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2022年12月作品《读戴南》获得江苏文化发展基金会,扬子晚报联合主办“诗咏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全国诗歌大赛成人组二等奖。

图片


图片

迷时诗渡,悟时自渡




诗渡及其他

图片

总  顾 问:桑恒昌   杨   克   马启代

顾      问:钟建平   武立胜   

                招小波(香港)    

名誉社长:杨涧华

社      长:邓红琼

运营总监兼常务副社长:余兴城

主      编:邓红琼

副 主  编:刘良鸣   

特邀编辑:赵庆军(赵庆君)

执行主编:周八一  袁素霞

编      辑:刘   丽  刘桂兰  赵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